圖說:武康大樓 新民晚報記者 陳夢澤 攝
每天穿梭在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你可曾細細品味她的獨特韻味?
「走進這裡,不會寫詩的人想寫詩,不會畫畫的人想畫畫,不會唱歌的人想唱歌,感覺美妙極了。」這是英國劇作家蕭伯納在「福開森路」(今武康路)留下的感悟。梧桐深處,一幢幢有故事、有人文的「老房子」,中西融匯,斂盡海派文化的精髓,勾連起每個人的城市記憶。讓我們一起用「腳步」去丈量海派建築的厚重,感知這座城市的溫度。
以前經過徐家匯,我總是來去匆匆,直到發現那幢不起眼的白色樓房。那是上海現存最早的近代圖書館——徐家匯藏書樓。走進其中,大部頭的精裝書一本挨著一本,在陽光與微塵中昏昏欲睡,等待著下一雙渴求知識的手來喚醒。
上海有太多這樣的老房子,滄桑厚重,承載著這座城市一路走來的點滴記憶,也見證著溫情往事。每一座有代表性的建築,都是其所建時代的結構、工匠、藝術、宗教和社會狀態等的總和。
歲月變遷,你依然能看到匠人們默默修繕、守護著建築的歷史印記。石庫門、老公寓的人間煙火,更是構成了這個城市的血肉。
一起去閱讀建築吧!與同好相約,在周末來一場建築微旅行,說走就走的旅行帶你回望歷史,感悟人生;看見老牆上的二維碼,掏出手機掃一掃,召喚出虛擬導遊講述傳奇故事……
林語堂說:「最好的建築是這樣的,我們深處在其中,卻不知道自然在哪裡終了,藝術在哪裡開始。」那麼,請走進感受,然後領悟,這大概是對時光最美好的體驗!
文/九月
圖說:旅客遊逛武康路 新民晚報記者 孫中欽 攝
圖說:原上海總商會內景 新民晚報記者 李銘珅 攝
目前,上海6個中心城區老建築開放總量達到1032處,1298處建築完成了二維碼設置工作。2019上海旅遊節期間,上海市文旅局將發布87條「閱讀建築」微旅行線路,帶你用全新的視角品味上海中心城區1298座「沒有圍牆的博物館」,打造一批「閱讀上海」的文化勝地。
黃浦:建築會發聲
點擊「閱讀黃浦」小程序,你便能隨時享受一段奇妙的建築閱讀之旅,在線實時探索首批上線24處紅色文物單位的綜合信息,全方位瀏覽這些被時光洗滌的革命歷史類紅色建築。
「這幢深灰色的歐洲簡約鄉村式小洋房,是孫中山先生生活和從事革命活動的地方,也是他思想發展和飛躍的歷史見證地……」小程序介紹的首幢建築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上海孫中山故居紀念館,不僅設有建築介紹、地址、開放時間和門票價格等信息,還可以為你提供720度全景VR呈現和音頻導覽。
旅遊節期間,「尋跡老城廂」專題內容即將在小程序上線,包括豫園、上海城隍廟、上海文廟、書隱樓、上海古城牆和大境道觀、火警鐘樓和上海救火聯合會舊址等40餘處老城廂歷史文化風貌區內的不可移動文物可通過小程序在線瀏覽,將建築故事和旅遊導覽有機結合,給你更好的旅遊體驗。
徐匯:致敬愛國心
從夏衍舊居為起點,沿烏魯木齊南路到五原路,再到武康路,在茂密的梧桐樹下,市民可以穿越時空,回到崢嶸歲月,去感受百年滄桑的上海變遷,與中國著名的社會活動家、中國左翼電影運動的開拓者夏衍先生,中國當代最傑出的漫畫家「三毛之父」張樂平先生,文壇泰鬥巴金先生,偉大女性、新中國的締造者之一宋慶齡先生,「中國航天之父」「飛彈之父」錢學森先生,來一次美好而親切的邂逅。
去徐匯,尋覓海派文化之源,唱響最嘹亮的歌聲,探秘民國工商風雲,奏響老洋房與石庫門的交響詩,走進武康、看遍萬國……帶你觸摸老建築的靈魂,感悟時空跨越的厚重,體驗海派文化歷久彌新的生命力。
靜安:徜徉蘇河灣
蘇州河在靜安區流域有一個美麗的稱呼——「蘇河灣」,是上海民族工業的發源地、發祥地,至今仍保留著城市發展演進歷程中的閃亮記憶。目前,蘇河灣區域文物遺存和利用建築總量約50萬平方米。蘇河灣南北沿岸歷史資源豐富,是一條多層次、多角度展現紅色文化、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深厚底蘊的景觀水岸。
靜安區以「文化+行走」的文旅融合新方式推出了「漫步蘇河灣」線路,串聯起蘇河灣南北兩岸的文化地標,講述在城市發展中蘇河灣地區的精彩故事。當你在行走中,既有講解員一路講述蘇河灣沿線如上海總商會舊址、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以及山西路橋、浙江路橋等蘇河灣重點文化地標故事,也可參與現場情景互動,增加了「建築可閱讀」的趣味性和生動性。
圖說:遠眺蘇州河 新民晚報記者 孫中欽 攝
虹口:人文匯聚地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多倫路上一度「群星璀璨」,魯迅、瞿秋白、丁玲、茅盾、郭沫若和葉聖陶等30多位左翼文化人士聚居於此,被稱為「現代文學重鎮」。
講好歷史建築背後的故事,虹口區通過二維碼形式,將120處歷史建築和名人故居串聯,構成現實與數字相融合的「沒有圍牆的博物館」。漫步這座露天建築博物館,只要你掃一掃每處歷史建築上的二維碼,便可以聽到優雅醇厚的聲音講述著這裡歷史建築中鮮為人知的故事,帶領你走進建築的內心世界。
新民晚報記者 楊玉紅
【行有跡】
「閱讀建築」微旅行部分特色線路
外灘建築之旅:外白渡橋、原划船俱樂部、原新天安堂、真光大樓、蘭心大樓、女青年會大樓、外灘源33、半島酒店、外灘27號、中國銀行大樓、和平飯店、外灘18號、上海市總工會、上海海關大樓、上海浦發銀行大樓、外灘6號、外灘5號、上海電信博物館、上海市檔案館外灘館。
紅色初心之旅:上海陳毅廣場、上海市人民英雄紀念塔、上海市外灘歷史紀念館、上海黃浦劇場、上海揚子精品酒店、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上海國際飯店、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紀念館、上海新天地、韜奮紀念館、周公館、思南公館、孫中山故居紀念館、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央機關舊址紀念館。
尋寶上海之旅:上海大世界、青年會大酒店、大境閣、沉香閣、上海城隍廟、豫園、古城公園、滬南錢業公所、上海老街。
海派尋源之旅:光啟公園、徐光啟雕塑、徐光啟紀念館、徐匯公學舊址、徐家匯藏書樓、徐家匯大修道院舊址、土山灣博物館、上海電影博物館、百代公司舊址。
探訪名人足跡: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一條550米長的多倫路上居住過魯迅、茅盾、郭沫若、葉聖陶等文學巨匠,活躍著丁玲、柔石等一批左聯作家的身影……如今,一棟棟充滿故事的老建築向人們演繹著老上海的人文風情。
迎接黎明、紀念上海解放70周年: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館、中共中央上海局機關舊址、施蟄存舊居、錢學森舊居陳列室、愚園路歷史名人牆、愚園公共市集、路易·艾黎故居、《布爾塞維克》編輯部舊址、交誼樓(解放上海第一宿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