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歌樂山山頂小鎮上,四年前立起了一座小教堂——沙坪垻區蒙恩堂
提到歌樂山,人們更多的想到,那是當年革命志士拋頭顱灑熱血的地方。然而創造宇宙萬物的神,在這裡興起一座聖殿,讓基督的光,照亮從前的黑暗,撫平人們傷痛的記憶。
接受採訪的同工朱姊妹,向記者講述了歌樂山教會——蒙恩堂建堂的感恩見證。
刑長老是蒙恩堂現在的負責人,其父邢老弟兄是早年歌樂山教會的帶領人。刑老在世時,把自己的房屋奉獻出來作為聚會點,也曾帶領很多人歸向神。在世人的眼中,他是個言語行為各方面都榮神益人的老人。然而這樣一位老好人,十個兒女中卻沒有一個是基督徒的。後來,邢老弟兄快要離世歸主時,已 不能開口說話,只是拉著小女兒(即邢長老)的手,一直指著天上,意思是要她信耶穌,並且替代他繼續服侍神,帶領弟兄姊妹。
那時的邢長老,是個女強人,在重慶的銷售行業鼎鼎有名,很有成就,心中不願意順服。父親彌留之際,她跪下來禱告說:「如果有神,就讓我父親好起來。否則,我就不相信。」
但主還是歇了邢老弟兄在地上的工作,將他接走了。在去殯儀館的路上,突然一束大光照在邢老弟兄的靈柩上,這個當時的女強人順著光源望去,在光的那頭,主耶穌和她父親站在一起,主耶穌的手指向她。她立時僕倒在地,聖靈大大光照她的心,那一刻,她完全相信了神。
從那以後,這個在銷售行業鼎鼎有名的女人,毅然決然地拋開了世上一切的名利、地位,擔負起父親留下來的重託,全身心為主擺上。
那時的聚會場地,仍然是邢老弟兄家中的院壩,因場地受限,加上天雨時弟兄姊妹們無法聚會,大家便建堂切切禱告神。禱告多年以後,終於購得一塊土地,正準備動工建堂,卻因為當地群眾不理解基督信仰,多方阻撓而無法動工,只好將土地閒置著。
邢長老及眾信徒在這樣的光景中,越發迫切地向神禱告,求神來帶領前路。
轉眼又是好幾年過去了,當弟兄姊妹們都快要對建堂失去信心時,歌樂山鎮政府突然主動打電話找到邢長老,問:「你們是不是要建教堂?我們給你們換一塊地,換到鎮上來,你們願不願意?」當時邢長老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因為原本那塊地位置比較偏僻,現在若能換到鎮上,當然好。可是這實在太不可思議、太令人難以置 信了。
置換的那塊地,是鎮上一個建築公司的辦公大樓,在那裡已經多年,如果憑著人,要把他們遷走,是完全不可能的事。但是政府對教會擔保:只要你們願意,我們就幫你們安頓好一切。
弟兄姊妹們聽到這樣的好消息,無不流淚讚美神的大能。
換到鎮上的土地,建起教堂以後更方便信徒聚會和福音的傳播,可是建堂的經費從哪裡來呢?十幾年下來,大家一直為建教堂籌集資金,攢下的錢一共不到三十萬元(因為都是農村的弟兄姊妹,經濟條件都不太寬裕),但建堂費用預算至少是六十萬。
找了多家建築公司,沒有人願意接受,但是神預備的事情,神就自己看顧到底。終於有天,一家建築公司的老闆,主動找到邢長老說:「我承接過很多大的建築項目,從來沒有建過教堂,我願意試一試。」
邢長老說:「你願意幫我們建教堂,很感謝你。但作為一個基督徒,我必須很誠實地告訴你,我們現在資金不夠,差不多還缺一半的錢。但是你放心,兩年之內,一定全部還清。」建築公司老闆說:我相信你們。
其實那時,所有信徒,包括邢長老自己,都完全不敢想像,三十萬元之多的欠款,對於一個這麼小的農村教會,怎麼可能在兩年之內全部還清?
然而,神的道路,高過人的道路,人在經歷之時不一定能夠看明白。
建堂之時,5·12地震發生了,邢長老家中的住房受損,牆體裂開了一條縫,當時有人告訴邢長老,可以申報政府相關部門,申請地震受災賠償。邢長老聽了,心想:就一條裂縫而已,再怎麼賠償,賠到一萬元頂天了吧,不過到時拿回來放到教堂建堂的事情上也好。
結果誰也沒想到,賠償到邢長老手上的,竟然有25萬元之多!拿到這筆錢,邢長老毫不猶豫地全部用在建教堂的資金缺口上,一分錢都沒有給自己留下。
當教堂建好後,已經是2008年下半年了,弟兄姊妹們特別高興,準備舉行獻堂禮拜,但是,消防安全許可證卻遲遲通不過審批。
弟兄姊妹們開始疑惑:為什麼克服千難萬阻,傾盡財力、物力、人力,好不容易把堂建好了,卻遲遲獻不了堂呢?一路的重重困難,不都是神的大能之手帶領走過來了嗎?
當事情停滯在這裡的時候,有一位姊妹突然找到教會,說要奉獻教堂大廳裡所需的地板磚,地磚鋪好後,建築公司方面說:大廳里舖好了地板磚,但大廳外的走廊及門廳與大廳之間會有個十多公分高的梯坎,這對於老年的弟兄姊妹來說,是比較危險的,很容易在這裡摔倒。但是弟兄姊妹們已經傾盡所有、無能為力了。正當教會同工坐在教堂門口為這事討論而一籌莫展之際,突然有個中年人從外面走進來,驚奇的說:「這裡竟然有個教堂啊?我平常開車路過都沒注意到。今天走路來,沒想剛好看到了。」說完便告訴同工:他自己也是基督徒,是做生意的。接著又問:「教堂是否還有什麼需要?我能幫得上什麼忙嗎?」
同工們聽到這話,無不讚美神的大能。因神竟如此奇妙,直接把這位弟兄帶到教堂裡來,主動要求為主奉獻。
相關負責人將教堂走廊還缺地板磚的事原原本本告訴這位弟兄,弟兄當即說:「這事包在我身上,看需要多少錢,我明天叫妻子都送來。今天身上所帶只有800元,先拿著。」第二天,弟兄果然讓妻子送來所需的資金。
地磚鋪好了,緊接著,窗簾、座椅等基礎設施,全都齊備了。直到這時,弟兄姊妹們才恍然大悟:原來神要把一切都安排妥當,直至一無所缺,才讓大家獻堂。
朱姊妹告訴記者:「其實當時真不敢去想像,教堂地面還能鋪上地板磚,原本資金缺口就很大,我們只想有個教堂能夠遮風擋雨,不用在露天院壩裡聚會就很好了。但是奇妙的神,竟如此恩待我們,把所有的事情,包括細節都為我們考慮好、準備好了。」
就這樣,當一切都準備妥當後,消防許可證也審批下來了。教堂終於在2008年底獻堂了。
在獻堂以來的四年裡,不斷有遠方的、年輕的、有恩賜的弟兄姊妹走進蒙恩堂,參與到各項事工服侍當中,完全委身在此,甘願為神奉獻。接受採訪的朱姊妹就是其中一員,她不僅留在了蒙恩堂服侍,而且正在重慶聖經學校讀神學,打算讀完神學以後,仍然留在蒙恩堂,在這個小小的教堂裡一生服侍神。
採訪接近尾聲時,朱姊妹告訴記者:「當時建教堂時欠下的工程款,通過各方籌措、捐助,竟在邢長老當時所說的兩年之內,全部都還清了。真的非常奇妙!」
蒙恩堂,歌樂山上的一個小教堂,從建堂到獻堂,每一步,都是上帝的手在牽引、帶領,每一塊磚,每一片瓦,都在訴說上帝的榮耀,見證上帝的大能。
重慶歌樂山山頂小鎮上,四年前立起了一座小教堂——沙坪垻區蒙恩堂
提到歌樂山,人們更多的想到,那是當年革命志士拋頭顱灑熱血的地方。然而創造宇宙萬物的神,在這裡興起一座聖殿,讓基督的光,照亮從前的黑暗,撫平人們傷痛的記憶。
接受採訪的同工朱姊妹,向記者講述了歌樂山教會——蒙恩堂建堂的感恩見證。
刑長老是蒙恩堂現在的負責人,其父邢老弟兄是早年歌樂山教會的帶領人。刑老在世時,把自己的房屋奉獻出來作為聚會點,也曾帶領很多人歸向神。在世人的眼中,他是個言語行為各方面都榮神益人的老人。然而這樣一位老好人,十個兒女中卻沒有一個是基督徒的。後來,邢老弟兄快要離世歸主時,已 不能開口說話,只是拉著小女兒(即邢長老)的手,一直指著天上,意思是要她信耶穌,並且替代他繼續服侍神,帶領弟兄姊妹。
那時的邢長老,是個女強人,在重慶的銷售行業鼎鼎有名,很有成就,心中不願意順服。父親彌留之際,她跪下來禱告說:「如果有神,就讓我父親好起來。否則,我就不相信。」
但主還是歇了邢老弟兄在地上的工作,將他接走了。在去殯儀館的路上,突然一束大光照在邢老弟兄的靈柩上,這個當時的女強人順著光源望去,在光的那頭,主耶穌和她父親站在一起,主耶穌的手指向她。她立時僕倒在地,聖靈大大光照她的心,那一刻,她完全相信了神。
從那以後,這個在銷售行業鼎鼎有名的女人,毅然決然地拋開了世上一切的名利、地位,擔負起父親留下來的重託,全身心為主擺上。
那時的聚會場地,仍然是邢老弟兄家中的院壩,因場地受限,加上天雨時弟兄姊妹們無法聚會,大家便建堂切切禱告神。禱告多年以後,終於購得一塊土地,正準備動工建堂,卻因為當地群眾不理解基督信仰,多方阻撓而無法動工,只好將土地閒置著。
邢長老及眾信徒在這樣的光景中,越發迫切地向神禱告,求神來帶領前路。
轉眼又是好幾年過去了,當弟兄姊妹們都快要對建堂失去信心時,歌樂山鎮政府突然主動打電話找到邢長老,問:「你們是不是要建教堂?我們給你們換一塊地,換到鎮上來,你們願不願意?」當時邢長老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因為原本那塊地位置比較偏僻,現在若能換到鎮上,當然好。可是這實在太不可思議、太令人難以置 信了。
置換的那塊地,是鎮上一個建築公司的辦公大樓,在那裡已經多年,如果憑著人,要把他們遷走,是完全不可能的事。但是政府對教會擔保:只要你們願意,我們就幫你們安頓好一切。
弟兄姊妹們聽到這樣的好消息,無不流淚讚美神的大能。
換到鎮上的土地,建起教堂以後更方便信徒聚會和福音的傳播,可是建堂的經費從哪裡來呢?十幾年下來,大家一直為建教堂籌集資金,攢下的錢一共不到三十萬元(因為都是農村的弟兄姊妹,經濟條件都不太寬裕),但建堂費用預算至少是六十萬。
找了多家建築公司,沒有人願意接受,但是神預備的事情,神就自己看顧到底。終於有天,一家建築公司的老闆,主動找到邢長老說:「我承接過很多大的建築項目,從來沒有建過教堂,我願意試一試。」
邢長老說:「你願意幫我們建教堂,很感謝你。但作為一個基督徒,我必須很誠實地告訴你,我們現在資金不夠,差不多還缺一半的錢。但是你放心,兩年之內,一定全部還清。」建築公司老闆說:我相信你們。
其實那時,所有信徒,包括邢長老自己,都完全不敢想像,三十萬元之多的欠款,對於一個這麼小的農村教會,怎麼可能在兩年之內全部還清?
然而,神的道路,高過人的道路,人在經歷之時不一定能夠看明白。
建堂之時,5·12地震發生了,邢長老家中的住房受損,牆體裂開了一條縫,當時有人告訴邢長老,可以申報政府相關部門,申請地震受災賠償。邢長老聽了,心想:就一條裂縫而已,再怎麼賠償,賠到一萬元頂天了吧,不過到時拿回來放到教堂建堂的事情上也好。
結果誰也沒想到,賠償到邢長老手上的,竟然有25萬元之多!拿到這筆錢,邢長老毫不猶豫地全部用在建教堂的資金缺口上,一分錢都沒有給自己留下。
當教堂建好後,已經是2008年下半年了,弟兄姊妹們特別高興,準備舉行獻堂禮拜,但是,消防安全許可證卻遲遲通不過審批。
弟兄姊妹們開始疑惑:為什麼克服千難萬阻,傾盡財力、物力、人力,好不容易把堂建好了,卻遲遲獻不了堂呢?一路的重重困難,不都是神的大能之手帶領走過來了嗎?
當事情停滯在這裡的時候,有一位姊妹突然找到教會,說要奉獻教堂大廳裡所需的地板磚,地磚鋪好後,建築公司方面說:大廳里舖好了地板磚,但大廳外的走廊及門廳與大廳之間會有個十多公分高的梯坎,這對於老年的弟兄姊妹來說,是比較危險的,很容易在這裡摔倒。但是弟兄姊妹們已經傾盡所有、無能為力了。正當教會同工坐在教堂門口為這事討論而一籌莫展之際,突然有個中年人從外面走進來,驚奇的說:「這裡竟然有個教堂啊?我平常開車路過都沒注意到。今天走路來,沒想剛好看到了。」說完便告訴同工:他自己也是基督徒,是做生意的。接著又問:「教堂是否還有什麼需要?我能幫得上什麼忙嗎?」
同工們聽到這話,無不讚美神的大能。因神竟如此奇妙,直接把這位弟兄帶到教堂裡來,主動要求為主奉獻。
相關負責人將教堂走廊還缺地板磚的事原原本本告訴這位弟兄,弟兄當即說:「這事包在我身上,看需要多少錢,我明天叫妻子都送來。今天身上所帶只有800元,先拿著。」第二天,弟兄果然讓妻子送來所需的資金。
地磚鋪好了,緊接著,窗簾、座椅等基礎設施,全都齊備了。直到這時,弟兄姊妹們才恍然大悟:原來神要把一切都安排妥當,直至一無所缺,才讓大家獻堂。
朱姊妹告訴記者:「其實當時真不敢去想像,教堂地面還能鋪上地板磚,原本資金缺口就很大,我們只想有個教堂能夠遮風擋雨,不用在露天院壩裡聚會就很好了。但是奇妙的神,竟如此恩待我們,把所有的事情,包括細節都為我們考慮好、準備好了。」
就這樣,當一切都準備妥當後,消防許可證也審批下來了。教堂終於在2008年底獻堂了。
在獻堂以來的四年裡,不斷有遠方的、年輕的、有恩賜的弟兄姊妹走進蒙恩堂,參與到各項事工服侍當中,完全委身在此,甘願為神奉獻。接受採訪的朱姊妹就是其中一員,她不僅留在了蒙恩堂服侍,而且正在重慶聖經學校讀神學,打算讀完神學以後,仍然留在蒙恩堂,在這個小小的教堂裡一生服侍神。
採訪接近尾聲時,朱姊妹告訴記者:「當時建教堂時欠下的工程款,通過各方籌措、捐助,竟在邢長老當時所說的兩年之內,全部都還清了。真的非常奇妙!」
蒙恩堂,歌樂山上的一個小教堂,從建堂到獻堂,每一步,都是上帝的手在牽引、帶領,每一塊磚,每一片瓦,都在訴說上帝的榮耀,見證上帝的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