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到底指哪天 大年三十還是正月初一?

2020-12-20 浙江在線

2019-02-03 06:11 |神秀天台

說到春節過年,大家先想到的是大年三十還是正月初一呢?小編覺得這個問題,在咱們大天台人心中,就好比侃侃長久以來的南北甜粽鹹粽之爭。咱們就來聊聊《過年》這件事。

過年到底指哪天?

大年三十

還是正月初一

哪一天過年

"除夕夜派"

理由是

網友永遠25歲:我認為是三十夜,過了子時即過了年

網友AMy:農曆除夕才是過年,過年是過了這年之意,初一是新年之首,意指新的一年又來了。

網友楊賽男:遠方回家過年的人,如果大年三十晚上在路上或車上沒有回到家,到正月初一才到家的人,都會說在路上或車上過年。按照這個說法的話,應該是大年三十算過年。大年三十過完就是新的一年。

哪一天過年

"大年初一派"

理由是

網友陳蒙江:「過年」,我是這樣理解的:

1.「過年」是一個過程:從大年三十開始,辭舊迎新的過程。就是一年的最後一天,到新年第一天的跨越過程,「要過年了」,「回家過年」,「守歲」等就是這個意思。 2.「過年」是一種習俗:正月初一開始,「過年」就是農曆過春節的意思。祝福問候走訪從新年的第一天甚至是「第一秒」開始。「過年好」「新年好」「春節好」等從初一開始說的。說的不妥請多包涵

網友梁國元:應該是正月初一,因為三十日做生意的,幹農活的,討工錢的等雜七雜八必須在三十日前完成,正月初一大該基本休息,這天大多都穿上乾淨衣服像個過年樣子!

網友空谷幽蘭:

我選過年從正月初一開始,之前都是為過年做的準備工作,就像一場演出,真正的演出時間以開幕為準,幕後的籌備早晚都有,作不得準,你說呢

哪一天過年

"跨年派"

理由是

網友範巖火:

過年,就是辭舊歲迎新年,當然是一個過程,一段時間,核心是三十除夕和大年初一,包括年前的各種布置和準備,年後的各種往來和胡吃海喝。哪一天?不科學吧

網友胡明剛:

過年應該在臘月廿四開始,二十四是過小年,在這天開始,就準備過年了。廿四撣塵,廿五老牛細佬送還人,廿五扼粽,廿六打凍,一切都已經安排,進入過年程序。過年一直到正月十四。過年是一個延續過程。而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是過年的高潮而已。過年就像春耕,就像秋收。是一個民俗活動,不能只在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在天台能延續二十天左右。

網友醉兒:

過年,是辭舊迎新,是小孩子對長大的盼望,是大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過年,準確的時間,不是年三十,也不是正月初一,而是從舊年向新年滑去的那一個時間段,是新年鐘聲敲響的那一刻!

網友流光飛舞:

兩位老兄弟敢情忘了還有度娘,一百度就會知道,大年三十叫「除夕」,正月初一叫「過年」。至於原因與猛獸啊神仙什麼的有關,但人們大抵已經忘了最初因由,過年對於大多數的人來說,是忙碌了一年終於可以停下腳步稍作喘息,是放下謀生這件事而去溫補情感的時機,是全世界中國人用中國紅和鞭炮響驅散歲末的寒迎接年初的新……所以,過年是屬於家人的節日,人們循著骨子裡那份血濃於水的情感,從四面八方向著家的方向馬不停蹄地趕去,直到看到彼此,心手相牽,就是過年了,過年的時間距離,短短長長,因人而異,不一而足,是大年三十還是正月初一又有什麼關係呢?

網友朝花夕拾

所謂過年就是快入新的一年,過就是過度和過程,年三十進入初一就是過年

網友人生:

過年不是名詞,所以單單選大年三十或正月初一都不是過年。過年是指舊年到新年經過的空間和時間,準確到秒就是(大年三十晚上11:59到正月初一凌晨12:01)這二秒。準確到天,就是從年三十到正月初一。大年三十是舊年,正月初一是新年。我以為二天連一起才算過年。如果一個人在外地回家過年都是年三十到家過春節,如果途中耽擱到大年三十晚上午夜鐘聲敲響以後回家,他就會遺憾地說,回家過年,過年時還在路上。這是我的看法,並不是在鑽牛角尖,如不對,歡迎指正。

哪一天過年

"回家即是過年派"

理由是

網友Night Owl

所謂「過年」,我想就是大白兔喔喔奶糖的甜,是新年新衣壓歲錢的喜悅,是大門上的對聯大門外的炮竹聲聲,是廚房裡繫著媽媽的圍裙做好吃的煎炸蒸煮炒,是蹲在電視機前歡歡喜喜看春晚喜劇的笑,是全家人守更待歲與過去一年道別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也是新的一天早晨那碗香香糯糯的五味粥,也是穿著漂漂亮亮的新衣展現的新面貌,也是與好友歡笑暢談的日子。總而言之,所謂「過年」呀,就是幸福健康,闔家歡樂!

網友周校:

年邁的父母翹首盼遊子,

嘮嗑一見溫情滿繞心頭。

中年的我們忙著置年禮,

想把沉甸的愛圍在其中。

年少的一代樂著約朋友,

豪放有為唯友情澱心胸。

活潑的兒童笑盼壓歲錢,

懷著亢奮的心情期待著。

過年,就是不論你身在何方,回家感受親情的溫暖!

(原標題:《@天台人:過年到底指哪天?大年三十還是正月初一,大家說~》,編輯楊群。)

1549145465000

相關焦點

  • 在農村裡,正月初一出生的人,為什麼都要提前一天過生日
    有些地方的農村老人說正月初一出生的孩子,生日要提前一天過,也就是說大年三十,其實也沒必要。不過農村人的說辭也是有根源的,正月初一是新年的頭一天,而大年三十是頭一年的最後一天,有「躲災」的意思。說到正月初一過生日提前一天過,有「躲災」的意思,很多人不太理解。為什麼要躲災?躲什麼災?
  • 歲首和生肖的變化究竟在立春算還是正月初一?
    每年的農曆(夏曆)正月初一是中國人最隆重的傳統節日——春節。一般而言,到了春節,人人都大了一歲;同時,生肖也在此日更換。這本是大多數人的共識。不知幾何起,「立春是歲首」「立春換生肖」的說法在民間甚囂塵上。歲首之爭,差不多已經是每年初網際網路中的「保留節目」了。那麼,真的按傳統來,歲首究竟是正月初一還是立春;生肖究竟又在哪天換呢?
  • 大年初一|正月初一拜大年!今年最流行的拜年姿勢來了
    大年初一除了拜年拿紅包還有很多講究哦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過春節大年初一又叫春節,俗稱過年,原名元旦,是中國最重要最盛大的傳統節日因為這一天是一年的頭一天,春季的頭一天,正月的頭一天,所以又稱為「三元」;因為這一天還是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稱「三朝」;又因為它是第一個朔日,所以又稱「元朔」。正月初一還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別稱,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開始。
  • 元旦是哪天 元旦是指哪一天
    >元旦是哪天 元旦是指哪一天2016-12-29 18:24:18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稱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元旦是指每年的1月 1日,也被稱為「新曆年」「陽曆年」。
  • 老人常說「臘月忌尾,正月忌頭」,到底啥意思?為啥初一要吃剩飯
    雖說我們現在的年味兒越來越淡了,但是我們也不會忘記在臘月到正月的這一段時間內,是我們傳統文化的盛宴。老人們在三十這一天,還會讓你洗個澡,說是「大年三十洗個澡,一年到頭身體好」。人們不會為了這樣的忌諱而留在他鄉過年,也不會因此而放棄工作,在臘月之前就回來。從另一方面看,老人家的說法還是有道理的,因為搬家和上段所說的回家並不相同。新家無論是在古代還是在現在,都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而且冬季寒冷,搬家會導致自己的身體不適,更不用說今年病毒肆虐,更加不適宜外出了。
  • 大年三十是除夕嗎?大年三十和除夕是同一天嗎有什麼區別
    2017除夕是大年三十嗎  除夕,也稱大年夜,舊語也稱為「年關」,是農曆歲末的最後一晚,與歲首正月初一相連。除夕是農曆一年的最後一天,是我國春、夏、秋、冬四季中的最後一個節日,因常在農曆(夏曆、陰曆等)臘月三十,民間俗稱「年三十」,這天晚上稱為「除夕」。
  • 為什麼農村老人說正月初一不能洗頭髮和洗衣服?看完你就明白了
    關於春節的習俗有很多,其中有一條就是正月初一不能洗頭髮和洗衣服?你知道為什麼會這麼說嗎?小編老家是河北的,老家這邊的講究就是正月初一這一天不能洗頭髮,洗衣服,也不能往外潑水。按理說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為啥不行呢?原來,潑水就等於破財。家裡的老人說,水就等於財,大年初一這一天如果潑水,浪費水,就是把財給潑出去了。
  • 正月初一習俗!
    正月初一也是拜神的日子,有宗教信仰的朋友可去廟裡燒香祈福,以保一年的順利平安。正月初一這天, 有的地方會凌晨祭祖拜神,起床焚香、放炮仗,意為「搶春」。所謂「元寶茶」,一方面是這裡用的茶葉比往常提高一個檔次,並且在家裡的茶缸中添加一顆「金橘」或「青橄欖」來指代「元寶」,象徵新年「元寶進門,發財致富。」二是因為茶缸上貼有一隻紅紙剪出的「元寶」,大致意思也不外乎「招財進寶」。
  • 新年,過年,過的這個年到底是什麼?
    後來人們把堯死後,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堯的那一天,當作一年的開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稱為「元旦」,或「元正」,這就是古代的元旦。歷代皇朝都在元旦舉行慶賀典儀祈祀等活動,如祭諸神祭先祖,寫門對掛春聯,書寫福字、舞龍燈,民間也逐漸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貼春聯、放鞭炮、守歲、吃團圓飯以及眾多的「社火」等娛樂歡慶活動。晉代詩人辛蘭曾有《元正》詩:「元正啟令節,嘉慶肇自茲。鹹奏萬年觴,小大同悅熙。」
  • 俗話說,「臘月忌尾,正月忌頭」,過年前後有什麼禁忌和講究?
    眼看著就要到年關了,農村裡開始忙碌起來,準備著過年用的年貨。俗話說「百節年為首」,過年正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自然也就產生了許多的禁忌和講究。常聽到老人們說這樣一句話,「臘月忌尾,正月忌頭」。進入臘月以後就要開始注意自己的行為了,這是為了過年的時候更加的順暢。
  • 農村過年,大年初一的鞭炮紙為什麼不能往外掃?原來還有這些講究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農村過年,大年初一的鞭炮紙為什麼不能往外掃?原來還有這些講究如今馬上就要過年了,一到過年的時候,幾乎是從正月初一到十五每天都會有不同的說法。有傳統的習俗,也有傳統的忌諱。比如,農村過年放鞭炮,大年初一的鞭炮紙為什麼不能往外掃?要想明白這個問題,我們先要知道過年放鞭炮的來歷和意義。
  • 春節習俗:為何出嫁女兒要正月初二回娘家,初一、初三不行嗎?
    春節習俗:為什麼出嫁女兒要正月初二回娘家,初一、初三不行嗎?文/農夫也瘋狂俗話說「百節年為首」,春節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其自古以來就很受中國人重視。而每年到了春節的時候,就不得不說一下春節期間的一些習俗了。
  • 神問答|在農村過年時,老人常說「臘月忌尾, 正月忌頭」,是什麼意思?
    導語:在農村過年時,老人常說「臘月忌尾, 正月忌頭」,是什麼意思?關於「在農村過年時,老人常說「臘月忌尾, 正月忌頭」,是什麼意思?」這個問題,小編整理了多個來源的用戶回答,供大家更全面的了解。所謂"臘月忌尾",就是年關將至,大家常說"年底三十日忙著去賺錢遲了」,一年到尾,不論你從事哪行哪業的人們,大家都必做好年終掃尾工作,打工的必須想方設方把自己的工資討回來,家中老小還指望著你的錢回去還帳過年呢是不是。上班族們也一樣,你必須把工資結算好,拿到手,並且與老闆預約好,明年是繼續做還是另選其它行業,你必須把自己來年的工作安排好是吧,免得來年開春沒有事做,浪費了自己的青春時光了。
  • 春節習俗:為何出嫁女兒要在正月初二回娘家,初一、初三不行嗎?
    春節定在農曆的正月初一,但一般一直到正月十五春節才算結束。人們會從春節前一個周便開始忙碌,準備春節的各種東西,新的一年開始之後,人們又會開始各種走親訪友的活動,長時間沒有交流的親朋好友會坐下來敘敘家常,聊聊自己發生的有趣的事情。關於春節,又有怎樣的歷史淵源呢?民間關於春節的來源眾說紛紜,而最普遍的、最具有傳奇色彩的便是年獸了。
  • 過年前要打掃房間,到底哪天打掃才合適?原來是有講究的
    距離過年只有半個月的時間了,不知道你們是不是和我一樣,依然奮鬥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還是已經放假,悠閒的在家裡等待過年?我們都知道,每個人的家裡過年前都一定要給房間打掃的,不過,你們知道過年前,到底什麼時候打掃房間最合適嗎?在過年前的那幾天應該做些什麼,其實都是有規矩的。
  • 杭城熱門餐廳過年作息時間表·都市快報
    記者 胡春蕾  眼看著就要過年了,餐廳裡很多廚師和服務員已經大包小包地準備回家去了。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很多餐廳在過年期間都是關門休息的。為了防止白跑一趟的懊惱和遺憾,小記為廣大吃貨搜羅了杭城各大餐廳在春節期間的作息時間表,信息很齊哦,吃貨必須找面牆貼起來!
  • 古代俗語:正月初一的娘娘,正月十五的大官,何解?你幾時出生?
    古代俗語:正月初一的娘娘,正月十五的大官,何解?你幾時出生?古代有很多俗語,基本上都是一些道理、願望、和社會現象的總結。對於普通民眾還是有一定的指導意義的,它們雖然比不上詩詞歌賦,但是卻好在通俗易於理解,所以,從古至今,民間都流行著說俗語的文化,所以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說一說,古代的這一句俗語,以供大家鑑賞分析。這句俗語是這樣說的,「正月初一的娘娘,正月十五的大官」,其中有什麼學問呢?且聽小編為大家慢慢說來。
  • 2020大年三十是幾月幾號?大年三十是除夕嗎?
    那麼,2020大年三十是幾月幾號?大年三十是除夕嗎?一、2020大年三十是幾月幾號?2020年大年三十是2020年1月24日,己亥年(豬年)臘月三十,星期五。今天距離農曆2019年除夕還有5天。很多政府單位會在大年三十那天放假,放到正月初七。小編所在單位就是從大年三十那天開始放假的,很是羨慕那些早已回家過年的朋友。二、大年三十是除夕嗎?大年三十是除夕。農曆臘月最後1天是除夕。除夕是指農曆臘月最後一天的晚上,即大年初一前夜,又稱為年三十。
  • 老人常說「臘月忌尾,正月忌頭」,到底什麼意思,初一要吃剩飯?
    有些老人就會在三十這一天讓你洗個澡,並且對你說:「大年三十洗個澡,一年到頭身體好」。在我們過年的時候除了上面的這句俗語,當然還有很多很多經過多年人們口口相傳下來的的俗語。每年我們到大年三十的時候,大家都會在這天的凌晨也就是在我們新一年的開頭和去年的結尾兩個交匯的時候,大家一起放鞭炮用鞭炮的爆竹聲音來驅走去年一整年的不順利,從而一起迎接新一年的來臨。
  • 漲知識丨小年到底是哪天?過年前一個讓人想家的話題
    漲知識丨小年到底是哪天?過年前一個讓人想家的話題 2020-01-17 11: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