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03 06:11 |神秀天台
說到春節過年,大家先想到的是大年三十還是正月初一呢?小編覺得這個問題,在咱們大天台人心中,就好比侃侃長久以來的南北甜粽鹹粽之爭。咱們就來聊聊《過年》這件事。
過年到底指哪天?
大年三十
還是正月初一
哪一天過年
"除夕夜派"
理由是
網友永遠25歲:我認為是三十夜,過了子時即過了年
網友AMy:農曆除夕才是過年,過年是過了這年之意,初一是新年之首,意指新的一年又來了。
網友楊賽男:遠方回家過年的人,如果大年三十晚上在路上或車上沒有回到家,到正月初一才到家的人,都會說在路上或車上過年。按照這個說法的話,應該是大年三十算過年。大年三十過完就是新的一年。
哪一天過年
"大年初一派"
理由是
網友陳蒙江:「過年」,我是這樣理解的:
1.「過年」是一個過程:從大年三十開始,辭舊迎新的過程。就是一年的最後一天,到新年第一天的跨越過程,「要過年了」,「回家過年」,「守歲」等就是這個意思。 2.「過年」是一種習俗:正月初一開始,「過年」就是農曆過春節的意思。祝福問候走訪從新年的第一天甚至是「第一秒」開始。「過年好」「新年好」「春節好」等從初一開始說的。說的不妥請多包涵
網友梁國元:應該是正月初一,因為三十日做生意的,幹農活的,討工錢的等雜七雜八必須在三十日前完成,正月初一大該基本休息,這天大多都穿上乾淨衣服像個過年樣子!
網友空谷幽蘭:
我選過年從正月初一開始,之前都是為過年做的準備工作,就像一場演出,真正的演出時間以開幕為準,幕後的籌備早晚都有,作不得準,你說呢
哪一天過年
"跨年派"
理由是
網友範巖火:
過年,就是辭舊歲迎新年,當然是一個過程,一段時間,核心是三十除夕和大年初一,包括年前的各種布置和準備,年後的各種往來和胡吃海喝。哪一天?不科學吧
網友胡明剛:
過年應該在臘月廿四開始,二十四是過小年,在這天開始,就準備過年了。廿四撣塵,廿五老牛細佬送還人,廿五扼粽,廿六打凍,一切都已經安排,進入過年程序。過年一直到正月十四。過年是一個延續過程。而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是過年的高潮而已。過年就像春耕,就像秋收。是一個民俗活動,不能只在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在天台能延續二十天左右。
網友醉兒:
過年,是辭舊迎新,是小孩子對長大的盼望,是大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過年,準確的時間,不是年三十,也不是正月初一,而是從舊年向新年滑去的那一個時間段,是新年鐘聲敲響的那一刻!
網友流光飛舞:
兩位老兄弟敢情忘了還有度娘,一百度就會知道,大年三十叫「除夕」,正月初一叫「過年」。至於原因與猛獸啊神仙什麼的有關,但人們大抵已經忘了最初因由,過年對於大多數的人來說,是忙碌了一年終於可以停下腳步稍作喘息,是放下謀生這件事而去溫補情感的時機,是全世界中國人用中國紅和鞭炮響驅散歲末的寒迎接年初的新……所以,過年是屬於家人的節日,人們循著骨子裡那份血濃於水的情感,從四面八方向著家的方向馬不停蹄地趕去,直到看到彼此,心手相牽,就是過年了,過年的時間距離,短短長長,因人而異,不一而足,是大年三十還是正月初一又有什麼關係呢?
網友朝花夕拾
所謂過年就是快入新的一年,過就是過度和過程,年三十進入初一就是過年
網友人生:
過年不是名詞,所以單單選大年三十或正月初一都不是過年。過年是指舊年到新年經過的空間和時間,準確到秒就是(大年三十晚上11:59到正月初一凌晨12:01)這二秒。準確到天,就是從年三十到正月初一。大年三十是舊年,正月初一是新年。我以為二天連一起才算過年。如果一個人在外地回家過年都是年三十到家過春節,如果途中耽擱到大年三十晚上午夜鐘聲敲響以後回家,他就會遺憾地說,回家過年,過年時還在路上。這是我的看法,並不是在鑽牛角尖,如不對,歡迎指正。
哪一天過年
"回家即是過年派"
理由是
網友Night Owl
所謂「過年」,我想就是大白兔喔喔奶糖的甜,是新年新衣壓歲錢的喜悅,是大門上的對聯大門外的炮竹聲聲,是廚房裡繫著媽媽的圍裙做好吃的煎炸蒸煮炒,是蹲在電視機前歡歡喜喜看春晚喜劇的笑,是全家人守更待歲與過去一年道別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也是新的一天早晨那碗香香糯糯的五味粥,也是穿著漂漂亮亮的新衣展現的新面貌,也是與好友歡笑暢談的日子。總而言之,所謂「過年」呀,就是幸福健康,闔家歡樂!
網友周校:
年邁的父母翹首盼遊子,
嘮嗑一見溫情滿繞心頭。
中年的我們忙著置年禮,
想把沉甸的愛圍在其中。
年少的一代樂著約朋友,
豪放有為唯友情澱心胸。
活潑的兒童笑盼壓歲錢,
懷著亢奮的心情期待著。
過年,就是不論你身在何方,回家感受親情的溫暖!
(原標題:《@天台人:過年到底指哪天?大年三十還是正月初一,大家說~》,編輯楊群。)
154914546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