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搜朋友圈熱議的文章,有一篇特別引人注目,而且閱讀量很高,仔細一看,說到的就是我們這段時間吃的最多的水果之一「柚子」,主旨意思就是在說「吃完藥如果再吃柚子等於中毒,會出現很多症狀」。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每天都在吃的柚子,這還能不能再吃了?
說起柚子,的確是一種受人愛戴的水果,口感清爽、營養豐富;柚子果肉水分含量達85%,供能營養素含量較低;除此之外,柚子中所含的維生素C,胡蘿蔔素,植物活性物質,果膠等含量相比其他水果較高,同時柚子也是一種高鉀低鈉的水果;正因為有了種種這些營養「傲嬌」之處,它才會被更多的人青睞。
對於優秀的事物,市面上總是會流傳著各種言論,關於「柚子與藥同吃,很容易發生中毒」這個問題,究竟是空尋來風還是恰有其事?
其實,從科學層面嚴格來講,「服藥後再吃柚子等於服毒」的說法並不準確。分析來看,只有葡萄柚在與部分藥物同服時才會引起不良反應。
葡萄柚也被叫做胡柚或西柚,富含維生素C,且無鈉、低脂、高鉀、高葉酸,亦含有降低膽固醇的天然果膠,是公認的一種優良水果。但是,此種柚子中含有呋喃香豆素類化合物,該類化合物會抑制腸道中藥物代謝酶CYP3A4,從而減少藥物在腸道內的分解,增加藥物的吸收,導致血液中的藥物濃度升高。正因為有了這個「緣由」,所以朋友圈才有了引人眼球的「爆文」。
還有一個事情也是需要大家注意的,葡萄柚物質與藥物的相互作用部位僅局限於小腸,通常是在口服藥的情況下受其影響。目前為止,在靜脈給藥的情況下,也未發現葡萄柚物質與藥物有相互作用。
對於葡萄柚,也就是西柚而言,其中所含物質屬於一種不可逆的CYP3A4抑制劑,故在葡萄柚汁已經通過腸道之後,這種酶的作用就不可能立即恢復正常。所以建議口服藥物治療的患者,在服藥前72小時和服藥後6小時,都應避免或謹慎食用西柚。
看到這裡,大多數人應該就明白了,原來朋友圈文章中所說的「柚子與藥物同吃會中毒」的理論並不為真,僅僅是「西柚」存在這個問題;也就是說,其他品種的柚子並沒有文中所說的那種可怕的後果,因此,對於此種謠言,以偏概全,建議各位謹慎看待。
聽聞這個結論,很多人終於可以放心的吃柚子了,但是有一個問題大家也要注意,作為秋冬季的應季水果,的確建議您經常食用,但是「柚子」本身屬於涼性水果,吃的過多很容易損傷腸胃,給各位的身體帶來負擔,所以,適量即可,建議每人每天可以吃到400克左右的水果,但是最好是三種或三種以上的水果協同食用,這樣一算下來,每天吃柚子在150克左右也就可以了,雖有營養,但也不可過量食用。
關於柚子,謠言破了,但是對於問題,依然存在,關乎它的「購買挑選」,有些細節也是需要注意的:
一選大小:柚子選大不選小,個兒大的柚子一般成熟度會好些。
二看顏色、挑外形:柚子選黃不選青,一般發青的柚子果實為成熟,吃起來會更酸澀。選擇下圓上尖的柚子,但上面的尖兒不要特別尖,奇形怪狀的就更不好了,多會出現不完全成熟的情況;而且要選擇底部較平的柚子,口感相對較好。
三掂重量、摸彈性:柚子選重不選輕,重的柚子果實比較飽滿。用雙手按壓下柚子的外皮,如果能按動,彈性好,按下去的小坑能很快恢復,說明裡面的水分很充足,柚子很新鮮;建議不要選擇外皮太硬按不動的柚子,那樣的說明皮太厚。按下去時,小坑不能及時恢復的,說明水分不充足。
柚子,不錯的水果,更是閒暇之時不錯的健康零食,正因為它獨具特色,所以才會出現關於它的各種言論,對於網絡上一系列「柚子+藥物」的文章,這個案子破了,並不是所有的柚子都會讓你中毒,而且就算是吃了葡萄柚,出現的反應也不能算到「中毒」如此嚴重的範疇當中去,科學看待,正確(適量)食用,別讓謠言的物質坑了自己的健康,健康食「柚」,您說了算。
注作者信息:內蒙古營養健康促進會 副會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HACCP食品體系內部審核員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
國家高級食品檢驗員 王思露
文章屬原創,如有轉載請告知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