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中國節·清明」緬懷先烈,阜陽人可去這幾個地方

2020-12-20 阜陽發布

為了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革命先烈曾拋頭顱灑熱血。清明節前夕,阜小布梳理了阜陽主要的烈士陵園,請為他們送上一束鮮花和最深切的緬懷。

四九起義紀念館

潁泉區行流鎮王官集行政村

簡介:主要由紀念碑、陳列室組成。四九起義紀念碑高10米,是紀念館內的標誌性建築,是為了緬懷在1928年4月9日阜陽爆發的武裝起義中壯烈犧牲的80餘位革命先烈而建。陳列室面積約150平方米,室內分別陳列早期中共阜陽黨組織發展概況及阜陽近代史、四九起義有關史實、今日阜陽的發展變化和成就,還陳列著四九起義時用過的部分武器及烈士的遺物。

阜陽烈士紀念館

潁州路南端

簡介:前身為建於1953年的九裡溝烈士陵園,園內長眠著不同時期的革命烈士。1996年,九裡溝烈士陵園閉館後拆除。2014年,市委市政府決定在城南九裡溝新建以和平公園為主題的開放式烈士紀念館。2015年9月30日,阜陽烈士紀念館對外正式開放,裡面展出2000多位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跡,160餘件實體展品。

魏野疇烈士陵園

臨泉縣老集鎮S328線西側,界南河東岸

簡介:2016年,完成改建的魏野疇烈士陵園正式對外開放。陵園分兩部分:陵園風景區,遍植松柏、花圃,豎立著魏野疇烈士的漢白玉雕像;紀念館為兩層建築,運用現代陳列理念和多種藝術形式手段,講述了魏野疇烈士的一生。館內陳列著魏野疇烈士的相關史料和遺物,有他曾經穿過的長衫、戴過的禮帽等。

魏野疇原為中共皖北特委書記。1928年4月9日,魏野疇根據中央「八·七」會議精神,組織和發動了著名的阜陽「四·九」起義。但由於準備工作不成熟,起義失敗。魏野疇率部撤離阜陽,途經臨泉老集時被敵人殺害於界南河邊。

太和縣革命烈士紀念館

城關鎮鏡湖西路與國泰路交匯處

簡介:主要建築有革命烈士紀念碑、憑弔廣場、烈士事跡陳展館等。紀念館環境優美,松柏和花木環繞,廣場寬闊,是一個集參觀、瞻仰、學習、集會為一體的開放式主題廣場。烈士紀念館收集陳列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和社會主義建設等不同時期634位英烈史跡、文史和圖片等資料計1200餘件,大廳內陳展著陳修文、牛治平、張寧海等48位革命烈士的鬥爭史實。

阜南縣曹集鎮烈士陵園

曹集鎮西街村

簡介:建於1957年,埋葬有郭圍孜慘案死難革命烈士10人。1948年,阜南曹集經常有土匪出沒,活動在當地的革命武裝力量逮捕了土匪頭目。為了搞垮革命武裝力量,土匪混進了革命隊伍,1949年1月17日夜,匪徒們裡應外合,密謀攻打革命隊伍,開槍射殺熟睡中的革命同志。在這場戰鬥中,共10名革命同志不幸遇難。為紀念10名烈士,1957年,當地政府修建了曹集革命烈士陵園。

來源:潁州晚報

編輯:阜小布

點擊【在看】有驚喜

相關焦點

  • 紹興學子清明緬懷革命先烈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又到一年清明節。為了紀念這個有著深遠意義的日子,緬懷革命先烈,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加強愛國主義教育,近日,山下湖大宣完小所有學前往下宣烈士陵園進行祭掃,瞻仰烈士。據悉,王家井鎮校二十年堅持開展清明掃墓活動。(樓大海)應店街雲溪完小組織學生進行清明祭掃烈士墓活動
  • 「出彩教育德育」保利小學開展「我們的節日·清明」暨「緬懷先烈...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它不僅是人們祭奠祖先、緬懷先烈的節日,也是中華民族認祖歸宗的紐帶,祖先們用勤勞、智慧、勇敢傳承下不朽的民族精神,譜寫出許多可歌可泣的動人事跡。4月1日以來,保利小學面向全體學生開展了「我們的節日·清明」暨「緬懷先烈 致敬英雄 傳承文明」主題教育活動。
  • 清明追思 江蘇學子們是這樣緬懷先烈的
    又是一年清明祭,又是一個追思日。今天,江蘇省各地多所學校以各種形式深切緬懷英烈,寄託哀思。   紅色詩會:傳承紅色基因   南京市白雲園小學舉辦了學生清明詩會。
  • 緬懷革命先烈 傳承紅色基因:北京舉辦清明紅色祭掃活動
    人民網 孟竹 攝今天上午,2018年北京市清明紅色祭掃活動在八寶山革命公墓任弼時廣場莊嚴舉行。北京市區相關領導、石景山區大中小學生代表、各行業青年代表200餘人共同參與祭掃活動,祭奠為中華民族獨立和解放事業英勇捐軀的革命先烈,緬懷為革命勝利建立豐功偉績的老一輩革命家。
  • 緬懷先烈緬懷先人主題班會策劃書
    「緬懷先烈、緬懷先人」主題班會策劃書一、活動背景:清明節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是重要的「八節」(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曆的四月五日,但其節期很長,有十日前八日後及十日前十日後兩種說法,這近二十天內均屬清明節。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關於清明節中蘊含的中國的優良傳統,大學生們都是否繼承?還有清明節人們祭掃的一些陋習,大學生們又是否摒棄?關於清明節中的深刻內涵和重要意義,大學生們有是否了解?
  • 緬懷先烈,吾輩自強——新興縣惠能小學清明節主題教育活動
    清明,中國唯一一個既標誌物候變化、時令順序,又蘊含著精神信仰和節俗禮儀的傳統節日。每年的仲春與暮春之交,春分後的十五天,即清明。1935年,中華民國定每年的4月5日為國定假日清明節,2006年5月20日,清明節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清明節的由來清明最早只是一種節氣的名稱,其變成紀念祖先的節日與寒食節有關。
  • 懷緬先烈 「雲」寄哀思,清明這樣「雲祭掃」
    又逢清明!一個遠足祭掃、懷緬先烈的日子。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入朝作戰70周年。為避免人群聚集,「雲祭掃」成為各地祭奠先烈首選。日前,河北發出通知,要求各有關單位依託中華英烈網等,利用多種新媒體手段,開辦「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網上專欄,為民眾緬懷先烈提供了新選擇。進入祭掃頁面後,按提示點擊花籃後,鮮花開始鋪滿整個頁面——頁面上彈出的文字顯示,筆者成為了第5430482位參與祭掃的網友。
  • 青島航校舉行「清明祭祖」儀式,全校師生祭祀祖先、緬懷先烈
    4月4日,青島北方航空職業學校2019年清明節「祭祀祖先,緬懷先烈」儀式活動舉行。全校師生通過共同吟誦祭文,向先祖、革命先烈敬獻菊花等祭祀活動寄託對遠古祖先、先賢先烈、家族祖先深深的追思之情以及濃濃的感激之情。
  • 緬懷先烈 勵志青春 "青春勵志故事"引發網祭熱潮
    中國青年網4月1日訊(記者王岑予 通訊員商春竹 )又是一年清明時,祭祀英烈成為網友關注的焦點。4月1日,中國青年領袖惲代英一生光輝戰鬥的事跡在"勞動·創造·奮鬥-青春勵志故事"網絡文化活動主頁正式推出。
  • 豐澤區多形式緬懷先烈、祭奠先人 倡導文明新風
    清明節即將到來,在這慎終追遠、緬懷逝者、寄託哀思、感恩先輩的重要時節,豐澤區各社區通過多種形式,引導居民文明祭掃、安全祭掃、節儉祭掃、紅色祭掃,營造了文明、綠色、安全、節儉的現代祭掃氛圍。聖湖社區在清明節到來之際,為緬懷革命先烈,堅定理想信念,聖湖社區黨委、居委會攜同豐澤區婦聯黨支部、區稅務局機關黨委、泉州市農業科學研究所等共建單位前往泉州市革命烈士陵園開展「緬懷革命先烈,牢記初心使命」主題活動。
  • 用詩詞吟頌緬懷先烈前賢
    申城10年前發起的「祭先烈、敬先賢、憶先人」清明感恩典禮主題活動,之所以一直延續至今,在於用中華傳統詩文配合擊鼓鳴鐘形式,號召廣大市民踏青迎春、感恩思源,弘揚民族文化、倡導文明新風。「願故鄉繁榮,城市進步,浦江兩岸,凱歌高揚;願和諧社會,人民幸福,國運昌盛,前程浩蕩。」而在龍華烈士陵園舉辦的上海第二屆紀念革命先烈草地詩歌會,人們在烈士雕像和多媒體屏幕前,用「血染桃花紅滿天」「剜心也不變!
  • 【網絡中國節】彰顯「情懷」才是清明祭的正確打開方式
    又是一年清明時,一個緬懷故人、慎終追遠的時節。清明祭掃,表達的是「思時之敬」,日益成為我們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成為我們重要的精神寄託。不論時代怎麼發展、技術如何先進,在清明祭掃中彰顯愛國、感恩、文明的「情懷」,越來越成為正確的打開方式。  祭先輩,彰顯感恩情懷。
  • 南京,端午節出遊好去處,可以在風景優美的地方緬懷先烈了解歷史
    大家可以趁著這幾天,外出遊玩,感受一下南京這座城市的那些與大自然有關的美好。提到南京,或者說與它有關的旅遊印象,可能蠻多人都會想到中山陵、明孝陵、明城牆、玄武湖、夫子廟、紫金山、雞鳴寺等。是的,這些景點不僅是來南京遊玩必去大家的地方之一,也是這座城市對外展示的一道獨特而又靚麗的風景線之一。但是,在南京這座城市裡面,好玩的地方還遠遠不止於此。
  • 緬懷先烈 致敬英雄——喬治中英文學校帶你雲端寄哀思
    今年清明正值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為嚴防疫情反彈,大瀝鎮文明辦、大瀝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聯合鎮宣傳文體辦、鎮組辦、鎮社工局、鎮教育局,共同推出「文明祭祀 健康清明」雲端寄哀思活動,是大瀝踐行新時代文明實踐,推進移風易俗的一次活動,倡導廣大市民利用網絡雲祭拜、雲踏青,樹立綠色、文明、簡約、健康的清明新風尚。
  • 迎澤區一實驗:別樣的清明緬先烈 特殊的方式贊英雄
    大隊輔導員郭華老師從清明節的來源說起,帶領同學們了解清明節的傳說、習俗、文化內涵,既擴展了大家對中國傳統文化知識的了解,又弘揚了中華民族傳統精神。 接著,通過講述革命先輩的故事對孩子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觀看英勇感人視頻,線上為革命英烈深深鞠躬,用豐富多樣的形式號召同學們們緬懷先烈,熱愛祖國,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 不忘初心,篤定前行 成都青白江外國語小學線上緬懷先烈
    中國網4月7日訊(王宋玲)進一步加強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緬懷先烈英雄,弘揚民族傳統精神。近日,成都市青白江區外國語小學組織開展了2020「致敬·緬懷·傳承」的清明祭英烈系列活動。活動內容分為網上祭奠、書寫感悟與美文、繪製清明小報三部分,同學們紛紛通過網絡為革命先烈敬獻「鮮花」,書寫哀思以表達自己對他們的崇敬之情。
  • 「清明中國、文化開封」:2019中國(開封)清明文化節即將拉開帷幕
    3月25日,2019中國(開封)清明文化節新聞發布會暨啟動儀式在市政府新聞發布廳舉行,開封市副市長尹君就清明文化節相關情況作新聞發布,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徐超文主持新聞發布會。尹君宣布,由中國文聯、河南省人民政府、中國民協主辦,中國文聯民間文藝藝術中心、河南省委宣傳部、河南省文明辦、河南省文聯、河南省民協和中共開封市委、開封市人民政府承辦,開封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攜程集團推廣宣傳的2019中國(開封)清明文化節,將於4月1日至4月10日在開封舉行。
  • 「雲寄追思 緬懷先烈」老君臺中學開展緬懷先烈雲祭奠活動
    又到了我們追憶祭奠逝者,緬懷先祖的傳統節日,由於我們正處於疫情防控保衛戰的關鍵時期,老君臺中學響應團縣委的號召,在線上開展「緬懷先烈雲祭奠」活動。4月3日,老君臺中學校團委號召全體班主任在各自的班級群中做制學生開展清明祭掃活動,以特殊的形式,寄託哀思,激揚鬥志,表達對革命烈士的一份敬意。
  • 網絡中國節·清明:讓祭奠好人成為清明鮮明符號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又至清明,依然不變的是,帶著一顆虔誠之心去緬懷去祭奠。緬懷誰?除了已故親友,先祖先賢,革命烈士,還應祭拜那些留下一串串感人故事的已逝好人。這是一個好人輩出的年代。更何況,只要人人崇尚好人,學習好人,爭做好人,就能凝聚起向上向善的強大偉力,推動著中國這艘巨輪不斷劈波斬浪、奮力前行,抵達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彼岸。祭奠好人,訴說著對好人的思念,在輕言細語的述說中,有感恩情愫的表達,有對好人精神的彰顯和頌揚,更有學習好人、爭做好人的決心。
  • 墨香·品質二小|緬懷先烈 祭奠英雄
    緬懷先烈祭奠英雄清明祭祀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在全國共抗疫情的特殊時期,為弘揚英烈精神和傳承紅色基因,緬懷先烈、祭奠英雄、追思先祖,表達對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4月4日早上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