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中國最好的教育是什麼?

2020-12-25 明哥談情說愛

偉大的父親,大橋的工程師~馬皓文,在一次傳遞火炬的時候,眼睜睜地看著大橋塌了,然而被負全責入獄,讓他錯過了兒子往後七年的成長時光,後來他的兒子做了太空人。

在兒子從年少到成年,親人和周圍都給他的教育有影響。並且對於他有不一樣的人生。

少年的兒子受父親的影響最大,首先,兒子在學校的學習表現的不好,經常被校長針對,考試和上課不認真。面臨著這些學業問題,校長看他兒子沒可塑之處,準備要開除他兒子的學位,然而父親馬皓文沒有放棄,然後與校長求情,打算用一個月教馬飛和提升他的學業,證明他是有用之才。

面對教育問題,父親的教育永遠是有用的,因為世界上最能懂得愛的是父親。也在這裡告誡:就算沒有一個人認同和證明孩子有才,還會有一個最愛他們的父親認可!這就是教育成功的基礎條件。

父愛如山,我認為成功的教育是:

1.把自己賺到的錢用到自己兒子身上,自己卻辛辛苦苦地去工作,然而生活平淡地他們並沒有被命運打垮,用快樂點綴生活,雖然人窮但是命不窮。

2.就算連自己的母親和最親的人都不認可你,但父親是永遠在後面支撐著你。

3.點點滴滴的細心教育,教會兒子很多人生的道理,培養兒子獨立思考和追求理想。這裡從電影中體會到,兒子在一次洪災中運用父親所教他的獨立思考和觀察的能力,就因為父親的細微教育他才可以脫險。

4.父親關心他的興趣和愛好,他喜歡用電腦就給他買,他喜歡航空展就帶他去,興趣是孩子們最大的動力,是最好的老師,這個連家長都不信任,就是在間接摧毀他的人生。現實生活有好多例子可以證明,好多家長單純為了孩子的未來,而報讀那些興趣班和複習班,往往沒有考慮到兒女的興趣和愛好。

5.互相信任,多交流多溝通,多讓兒女到外面看世界,感受生活和學習生活。這也是我覺得他教育成功最重要的一點,因為畢竟社會生活中學到的不一定學校能學得到。

電影裡值得欣賞的一句話:

「我爸爸總說,只要你一直想,一直想,你就能做好地球上的任何事。直到今天,作為中國最年輕的航天員,我還是不能確定,自己是不是達到了父親的期望值……」

馬飛的成長也受母親的影響,有某些家庭母親對兒女比較嚴厲,整天只是表面關注兒女的成績,不關注他們的天才能力,間接了說明中國式教育有問題,以嚴格和批評的方式去教育兒女,反而對他們心裡造成更加大的傷害。

馬飛的校長,在學校不認為有出息的孩子,放棄一些有潛在天賦學習能力的孩子,他的教育嚴重有問題,一方面他的教育比較傳統,二方面沒有創新能力。試問連自己的兒子的未來的放棄,還談什麼他教育的孩子都是最好的!還有對他有很強大的獨裁能力,不看好他的實習生老師的教育。我認為做校長最成功的教育應該是開發創新和細心愛護校園的每個人。

怎麼樣的教育才算成功?或許一千個父母有著一千個答案。在電影《銀河補習班》中,鄧超飾演的父親馬皓文他認為:家長關注孩子成長過程,以身作則、互相信任,不離不棄,幫助孩子培養關乎夢想、探索與堅守等品質,是教書育人的關鍵。教育孩子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兒女走上夢想的道路,並且讓兒女收穫愛與成長。我建議推薦大家去看,看了受益一生!

相關焦點

  • 你認為什麼是最好的教師節禮物
    教師這一職業被人們比喻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尊師重教是中國的傳統,早在公元前11世紀的西周時期,就提出「弟子事師,敬同於父」。教師節,旨在肯定教師為教育事業所做的貢獻。1985年,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通過了國務院關於建立教師節的議案,會議決定將每年的9月10日定為教師節。1985年9月10日,是中國第一個教師節。
  • 你認為中國教育最需要什麼?
    素質教育,學科融合,這一切的一切主要都是靠一線的老師來執行,一天一堆事兒,要面對考試,面對這個那個,累成狗不說,還三天兩頭爆出教師的負面新聞,大家不就事論事,而是借題發揮,教師的社會地位就變低了,讓辛勤勞動的低收入教師感到心寒。還有人認為,中國教育最需要「好的家庭教育」。
  • 中國教育與美國教育相比,你認為哪個更好?
    也許你會問:美國的教育和社會狀況跟我們有什麼關係?我想提醒你,如果說中美存在幾十年的發展時間差,那麼帕特南筆下的美國現狀,有可能就是我們和我們的孩子即將面對的明天。是不是覺得有點不可思議?在中國,對絕大多數家庭來說,只要分數夠,讀個大學並不是特別難的事,高考依然是普通人改變命運的有效途徑。
  • 職場英語:你認為最好的職業是什麼?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職場英語>職場百科>正文職場英語:你認為最好的職業是什麼?   你認為最好的職業是什麼?   對於這個問題,肯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畢竟每個人的評判標準不一樣。   不過,通過在Quora上的調查,我們發現程式設計師似乎是得票最高的職業。畢竟這的確是個薪水高到不像話,而且需求量大的工作。   不知道有沒有同學對這感興趣呢?
  • 什麼是最好的教育?反思您對孩子的教育!
    比如說,有的人認為把孩子送到國外(尤其是美國),接受西方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有的人認為買個學區房,最好是非常搶手的學區房,然後進入最好的學校,就是最好的教育;有的人認為,隨心所欲,隨其自然,按照孩子自己的想法和興趣,主動接受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人們莫衷一是,各執一詞。社會上的討論乃至爭論如火如荼的進行著。百年大計,教育為本。
  • 外國人熱議:你認為在中餐裡什麼菜做的最好?老外的回答亮了
    還有外國人說道:「有一個難以置信的中國菜,它是美味的,但是你根本不會知道這種食物能吃。麻辣小龍蝦,是我覺得最不可思議的中國菜,也是做得最好的食物,讓你一直不停的像吃下去。」同樣這位外國人也分享了他覺得做得最好的中國菜麻辣小龍蝦。
  • 到底什麼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每個中國家庭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面對一個問題:想給孩子一個輕鬆快樂的童年,但也不想他落於人後,到底怎麼樣才是給孩子最好的?今天,就要和大家分享前央視著名主持人張泉靈關於家庭教育的一些感觸。沒有最好的教育
  • 愛孩子就要給孩子最好的教育,那什麼是最好的教育
    也有的家長買著近乎天價的學區房,只為了孩子進名校接受他認為最好的教育。那到底什麼才是最好的教育?其實教育非常簡單,無非就是回歸本性。按照人的本性來教育孩子,例如:1、人之初,性本善。人的本性就是善良,我們要教育孩子孩子學會善良待人。2、人的本性就是仁愛,我們要教育孩子學會愛人。3、人之行,莫大於孝。
  • 什麼是最好的素質教育?
    從「素質教育」這個詞誕生之初,就備受爭議。在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在中高考的重壓下,什麼是素質教育,素質教育有什麼用等問題就一直困擾著大家。為什麼大家都談「應試教育」變色,歸根到底,在於應試教育給了孩子太大的壓力,讓孩子在本該享受快樂的童年沉溺在題海和分數中。於是,素質教育的概念應運而生。可是,在過去的若干年,有太多的人誤解了素質教育的定義,許多家長認為素質教育就是「學畫畫」「學跳舞」,甚至是「學口語」「學編程」,這樣,在原本痛苦的應試教育之外,孩子們又多了許多負擔,而這些負擔更成為了家長互相攀比的談資。
  • 對於孩子而言,什麼才是最好的教育?
    而對於孩子而言,最好的教育來源於家庭。 這就好比演一場話劇一樣,臺詞劇本什麼的都準備好了,但上場的時候卻發現孩子根本沒有按照臺詞來演出,完全脫離了原來的劇本。 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思維,即使你給ta一個完美的人生模板,孩子也會走出自己的路。
  • 最好的早教是什麼?卡爾威特的教育告訴你,最重要的是這樣做
    《卡爾威特的教育》風靡全世界,經歷多少年依舊暢銷不衰,小卡爾經過科學的早期教育,成為像神童一樣的孩子。那麼,最好的早教是什麼?相信很多家長都想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 現在幾乎很多小區的周圍都開了早教機構,很多家長也比較焦慮,該不該把孩子送去早教機構,有很多家長並不明白早教是什麼,該如何給孩子進行早教,走了不少彎路,也花了不少冤枉錢。
  • 議一議,你認為最好的職業是什麼?
    日前,在知乎上我看到有人發起這樣的討論,你認為最好的職業是什麼?網友們也給出了許多的答案,儼然一副華山論劍的樣子。所以,我規整了下,大致有這麼幾派。他們通常對待任何事情,都是一句話,「喜歡就去做,開心比什麼都重要。」樂天派此派一大魅力便是任何事情從他們嘴裡出來,都讓人感覺不正經。他們往往跳脫事物本身的結果,而是以其他角度切入,看似搞笑,卻也不乏道理。
  • 全世界最好的教育,在中國竟成「應試教育」?
    -1-全世界最好的教育,在中國竟成「應試教育」?很多課程進入中國後似乎都會出現異化,被稱為「全世界最好的教育」的 IB 也不例外。7 月初 IB 大考成績剛出爐,排名和比較就開始了,讓人不由產生「應試教育覺」的錯覺。
  • 你認為什麼是最「接地氣」的教育?引起無數人的「深思」!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可以說是全世界所有父母的共同心願,沒有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成才,沒有誰不願意自己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在我國如今的教育體制中,很多家長都很迷茫,不知道該如何去教育好孩子?在當今社會,這也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
  • 最好的教育是什麼呢?作為父母,你是怎麼教育孩子的呢?
    作為父母,要把自己的身份和態度擺端正了,你可以和孩子打成一片,和孩子做朋友,但你時刻要牢記著,你是為人父母,你更重要和嚴肅的是對孩子的啟蒙和引導,如果遇到什麼事,應該告訴父母,或者告訴老師,再不行還可以報警,即便你知道當時自己的孩子,別無選擇,但你身為父母,就應該說這樣的話。
  • 教育孩子最好的辦法你們知道是什麼嗎?
    教育孩子最好的辦法你們知道是什麼嗎? 幾乎所有的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接觸最好最棒的教育,因為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夠在長大後出人頭地,可是你們知道吧,即便是在最好最棒的教育下也不可能保證你的孩子在以後能夠出人頭地,畢竟孩子們在優秀教育下受到的影響都是不一樣的。
  • 外國人提問,你認為中國烹飪的優點是什麼?瞧瞧外國網民怎麼說
    在國外問答論壇就有外國人提問道:你認為中國烹飪的優點是什麼?中餐不同於西餐,因為中餐烹飪是不同西餐烹飪的,當然我們也可以看看我們吃的很多食物,比如蔬菜。我們炒蔬菜吃,而在西餐烹飪裡蔬菜總是沒有一個很好的烹飪方式,這就導致了他們現在生吃蔬菜的習慣。(在西餐烹飪中燒、炸、煎、烤由於溫度太高會燒焦蔬菜,特別是嫩綠的蔬菜葉子。)
  • 你還認為中國的應試教育,毀了一代又一代人,看完改變你的看法
    每年圍繞高考的話題,也是層出不窮,但是有一個話題,每年都會重複,就是中國的高考制度真的好嗎?經常聽到家長討論,中國的應試教育,毀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大家真的是這麼認為的嗎?今天我們不說我們國家的應試教育,講講泰國的經歷吧!看完之後,你會不會悟到什麼有個朋友在普吉島有民宿,接觸過當地人,算是對當地人一知半解。
  • 被譽為「全世界最好」 芬蘭教育成功的秘訣是什麼
    原標題:被譽為「全世界最好」 芬蘭教育成功的秘訣是什麼   這兩天,作為2018年西博會主題展之一的首屆杭州國際數字教育展正在舉行。眾多國內外的教育專家與會,共同探討什麼才是最好的現代教育。   其中一個教育論壇,聊的是芬蘭教育成功的秘訣。
  • 【公益觀感】全納教育是中國應試教育最好解藥
    來自中國教育部的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底, 我國未入學的適齡殘障兒童人數約為8萬人,義務階段入學率僅為71.9%,遠低於普通小學淨入學率99.5%和初中毛入學率98%。在傳統觀念中,殘障兒童是「社會關愛」群體,沒有獨立的能力,必須在「監護」中生活。普通學生對待殘障學生的態度也往往存在著兩極分化的現象,熱心幫助或者歧視遠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