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不想自己的孩子聰明懂事、有教養呢?當別人誇孩子「真懂事、真有教養」的時候,哪怕是再低調的家長,心裡肯定也是萬分喜悅。
孩子教養的好壞,其實取決於父母的教育。一個有教養的父母,教育出來的孩子自然也會有好的教養,反過來也一樣,沒有教養的父母,很難教育出聰明懂事有教養的孩子。
在地鐵上,一位年輕寶媽抱著睡著的寶寶,為了不讓孩子的腳碰到旁邊乘客或弄髒座位,這位寶媽全程用手託著孩子的鞋子,直到到站叫醒孩子時才鬆手。
就是這麼一張簡單的「偷拍照」,在網絡上火了,寶媽不經意的一個小動作獲網友點讚,很多網友表示:「細節見人品,有這樣的父母,娃長大後差不到哪兒去」。
暴風雨過後,路上滿是積水,一個剛放學的小學生看到後停了下來。小男孩看向四周,淌著水把旁邊的石頭都搬了過來,為大家鋪出了一條能走的路。
或許對孩子來說,這只是一件非常小的事情,但卻讓我們感受到了無比的溫暖,這才是真正的家教和有教養。
很多家長認為,培養孩子就應該給他買最貴的衣服、上最好的學校,以為這就是「富養」,實際上,真正的富養並不在物質上,而在精神上,教養是不能用物質堆砌出來的。
①父母以身作則
父母的一舉一動,都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影響。孩子年齡小,很難判斷是非對錯,他們會模仿大人的動作和行為方式。因此,家長應該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在何時何地都注意培養孩子有教養的意識。
②及時對孩子進行引導
孩子之所以是孩子,是因為他們不能很好地管理好自己,經常會犯一些錯誤。這時候,家長不應該放縱孩子,也不應該抱著一種「長大後就好了」的想法,而是應該及時地引導孩子,提高孩子判斷是非的能力,這樣孩子下次就不會犯錯了。
③拋棄枯燥無味的說教
換個角度想一下,如果是你,你會願意聽父母嘮嘮叨叨的說教嗎?我想答案肯定是不,因此父母應該拋棄枯燥無味的瞬間,找到另一種溫和的教育方式,既能教育孩子,又能給予孩子最大程度的保護和關愛。
想找到一種溫和的教育方式,就要求父母借鑑一些經典的育兒讀本,比如說這套受到寶媽們極力推崇的家庭育兒教育書籍,趣味性強,實用不花哨。
這套書共5冊,每一冊都是一本經典的育兒「秘籍」,書裡很多實用的育兒理論和建議,都能給父母帶來很多的啟發和經驗,讓父母教育孩子更輕鬆。
不吼不叫培養好孩子
這本書教會家長拋棄大吼大叫的教育方式,採用不吼不叫的方式育兒,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還教會孩子尊重家長、感恩他人。
正面管教
這本書教育家長拋棄寵溺和嬌慣,當孩子犯錯時應該正面去管教他們,學會用溫和、理性、低聲教育的方式對待孩子的問題,讓溝通變得更加有效。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這本書被很多寶媽奉為「家教聖經」,它不僅教會家長理性溝通的理論和方法論,還能促進親子間的感情,讓家庭更和睦。
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
這本書舉出很多真實案例,教會家長如何避免教育中容易犯的錯誤、教會家長躲掉很多父母都覺得「理所應當」的誤區,為孩子成長提供最好的保證。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會說
這本書主要是教會家長「如何說」「怎麼做」,書裡綜合了很多育兒專家的經驗、建議,讓父母能切實掌握這些技巧,並靈活運用,隨時應付育兒過程中的各種情況。
有教養的孩子,人品不會差到哪去,將來也更容易有出息。因此,家長平常時應該多關注孩子的一舉一動、多注重培養孩子的綜合素質教育、多利用圖書繪本培養孩子的行為習慣和品行素質。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