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服常被吐槽質量差、樣式醜,業內人士:需推動市場化

2020-12-22 澎湃新聞

今年兩會期間,校服的質量和美醜受到關注。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報導,民革中央提交了一份關於《推動優質供給,杜絕劣質校服》的集體提案。該提案聚焦校服優質供給,建議加強功能面料開發與校服款式設計,改進校服美感與舒適度,重點破除限價及「地方保護」,讓更多學生和家長擁有選擇「優質優價」校服的權利。

目前中國校服行業出了哪些問題,如何解決?澎湃新聞就此採訪了中國服裝協會及中國校服產業研究中心相關負責人。

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楊金純告訴澎湃新聞,校服作為我國服裝行業近年來發展較為迅猛的細分領域,在產業升級和市場反饋上均有較為亮眼的表現,但對比國際市場與其他細分領域,仍處在較低的發展水平。

「校服生產行業應擺脫過去分散、低質的發展模式。」楊金純說,「從行業角度要加大產業研究力度,引導相關企業重視質量提升和技術創新,推動行業向品牌化、規模化、精細化的高質量發展模式轉型升級。」

中國校服產業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王方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目前市場主流供應的校服仍存在款式單一、品質不足、出貨分散等問題,有的地方還存在地方保護。他認為,解決劣質校服、醜校服等問題,需要主管部門釋放更多市場機會,推動校服行業市場化變革。

據中新網報導,中國校服產業研究中心是由中國服裝協會發起的國內首個校服產業專業研究機構,今年3月12日揭牌成立。王方透露,4月,研究中心將擬定今年全國的調研的框架,首份《中國校服產業年度調研報告》或將於2020年初完成並對外發布。

【對話】

澎湃新聞:

今年兩會上,民革中央關於改進校服美感與舒適度的提案引起了關注, 「劣質校服」和「醜校服」被吐槽。中國的校服行業存在哪些問題?

王方:

首先,當前我國校服行業的基礎比較薄弱,且有高度分散化的趨勢。目前多數生產傳統校服的企業是作坊式的小工廠,技術上,他們只會做低價的口袋運動服,沒有生產西裝、襯衫、裙子等高品質校服的能力。

第二,中國校服市場仍存在 「地方保護」。有的地方自己的校服企業,在各自範圍內形成了一個獨立封閉的市場,這導致校服企業在地方的壟斷格局。

另外,還有地方對校服行業限價,限制價格的同時也就限制了這個行業的品質。價格是否合理是相對的,我覺得還是要交給市場來平衡,要相信消費者的判斷。

還有一個現實情況是,目前中國的多數學校還不具備專業的採購能力。如今在校服選擇上,越來越多的學校請家長和學生參與到決策中來,對採購的要求就更高了。出現多維度決策後,眾口難調,決策過程更複雜,最後很可能通過招標買到了最廉價的產品,卻難買到真正適合的。

澎湃新聞:

針對這些問題,校服行業需要有哪些轉變?

王方:

我認為,只有通過市場化的路徑,一步步來解決。比如推動家委會和學生參與到決策中來,這一定是必要的,但也必須給予一定的時間來摸索出一個能夠有效協同的機制,這個市場才能真正變好。當採購校服者學會怎麼去購買優質產品後,優質產品才會更多湧現,否則就容易出現劣幣驅逐良幣。

目前我們也感受到,學生和家長對傳統校服的不滿已經達到一個臨界值,整個市場也在倒逼行業做出改變。例如,上海、武漢等城市已經出現了轉變,壟斷、高度分散化的格局被打破了。上海最早在校服行業完成了市場化,在如今上海的校服市場裡,包含了全國各地的校服企業,打破了壟斷和地域化。武漢是教育主管部門最早把校服採購權交給家委會的城市。

對於行業來說,我們也要積極去推動市場化變革,下一步改革的重點,希望教育主管部門能釋放更多的市場機會,讓更多優秀的服裝企業願意進入校服市場,在激烈競爭中優秀的產品自然會越來越多地出現。

澎湃新聞:

目前中國校服行業的規模如何?

王方:

據教育部相關統計公告顯示,2017年我國中小學在校學生人數約1.85億,校服每年的需求量約6-7億套,貨值超過700億元。業界預計,到2025年國內校服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500-2000億元。

對比來看,中國的校服市場巨大,不少國外頂級品牌也開始想進入中國校服行業。與此同時,校服行業尋求突破的張力達到了臨界點,一些國內傳統的服裝企業都進入到校服行業了,現在市場上也有高品質的校服,只是比例還佔少數。

澎湃新聞:

中國校服產業研究中心的主要功能是什麼?

王方:

研究中心由中國服裝協會牽頭,委託行業內領軍企業來具體做研究工作,包括整合行業資源、高校科研力量、各個校服企業客戶端資源,通過市場調查、科研突破,去填補目前中國整個校服行業裡面料、設計、可再生等技術研究以及一些基礎數據的空白。比如,現在整個行業沒有基礎的經濟數據,實際體量到底多大?行業裡到底有多少企業?達到一定規模以上的企業佔多少?地域分布如何?城市和鄉村中小學校服有怎樣的差異?到底是運動校服一統天下,還是制式校服已成規模?這些校服市場的現狀其實是不清楚的。整個行業以前都被大家忽視,我們想通過這個產業研究中心對全國整個校服產業做個摸底,搞清楚問題到底在哪裡,這樣才能夠聯合企業、相關政府部門、高校相關研究組織一起找到解決方案。

相關焦點

  • 中國「校服」不單單是「醜」的問題,學生們唉聲嘆氣:求放過
    中國式校服的最大特點就是「寬、肥、醜」,且樣式單一,為區分校與校之間的不同,一般的學校只會改變校服的部分顏色,常用顏色為「灰黑白,藍白,深藍白 從一般家庭來看,這校服的價格真的不便宜,不說一年4套校服要花多少錢,單說校服丟失,再補買的錢其實也不少,也難怪很多同學在吐槽校服「醜」的同時,也對其唉聲嘆氣,請求放過他們了。
  • 為什麼校服總是被吐槽醜?
    文 | 劉迪一糟糕的校服產業結構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中國校服產品的目標用戶並不是學生或家長,而是學校領導層。而在一些發達國家的學校,要麼是讓學生們根據要求自行購買學生裝,要麼就乾脆不強制穿校服。「又醜又土」屹立於防早戀套裝行列。
  • 中國校服扼殺了個性?別鬧了,醜就是醜找什麼藉口
    中國校服一直以來是學生們吐槽的重點,尤其是高中生。吐槽的重點無非是醜、千篇一律,高中生們覺得寬大的校服扼殺了自己的個性。在花一樣的年紀為什麼要穿這麼醜的衣服,還是強制性。因為校服設計的又大又肥,樣式又醜,所以就覺得這樣的校服配不上自己的美貌。配不配上你的美貌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它保護了你的尊嚴。雖然它不修身,可是也遮醜。
  • 各省市「校服」大盤點,五顏六色有醜有美,你學校校服屬於哪類?
    《學生行為規範手冊》中也提到了,學生的穿衣打扮規範,在校內必須身穿統一服裝—校服,而中國校服是出了名的不好看,校服出現了多少年就被嫌棄了多少年,那麼中國校服真的有那麼醜嗎?中國校服發展史第一階段:大白大紅大藍大紫下圖就是中國校服第一個階段的樣式,從圖中可以看到主要以紅白藍紫為主,色彩非常鮮明強烈,以現在的眼光看上去有一些土土的,尤其是「萬紅叢中一點白」那一系列的校服,簡直讓人不忍直視,穿上長得再清秀的中小學生,
  • 「校服改革」上兩會,網友:大快人心!
    兩會期間,民革中央向全國政協提交了一件集體提案《關於推動優質供給,杜絕劣質校服的提案》。目前各省份對校服管理的方式不同、效果迥異,有地區仍出現「劣質校服」、「醜校服」。《提案》建議:在改進校服美感幫助中小學生增強文化自信的同時,應重點破除限價及「地方保護」,讓更多學生和家長擁有選擇「優質優價」校服的權利。網友紛紛吐槽,目前很多學校校服質量差、舒適度差、價錢貴、款式醜。一,質量差、舒適度差。
  • 「中國校服質量管理及產業優質供給」主題研討會在寧召開
    會上,參會代表圍繞校服質量管理及產業優質供給展開研討,旨在從校服行業入手,推動中國校服質量管理水平提升及校服行業高質量發展,切實保障中小學生的健康成長。 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楊金純表示,中國校服行業是一個具有龐大市場潛力的細分板塊,但當前整體來看供給側依舊無法充分有效地滿足需求側對品質的要求。政府主管部門與企業需要加強溝通與協作,共同推動校服行業進一步市場化,以此促進行業精細化、企業品牌化、產品專業化的高質量發展。
  • 校服「樣式醜」?學姐告知這3個小技巧,開學後這樣穿校服美美噠
    在還沒有上大學前,我們每天上學去學校都需要穿校服上學。雖然說有些學校只需要在星期一穿校服或者大型活動的時候才穿校服。但是,對於那些每天都需要穿校服的學生,如果在上學期間不穿校服。 不僅被老師抓住,也有被處分的可能性。雖然被處分可能性不大。
  • 世界各國校服大對比,英國正統,韓國靚麗,中國校服被吐槽醜
    在我們上學的日子裡,校服是我們經常穿的衣服,同色的運動套裝,「不離不棄」地陪我們度過了整個學生時代。世界各國校服大對比,英國正統,韓國靚麗,中國校服被吐槽醜
  • 現代校服這麼醜,是不是受了古代的影響?那古代的校服是怎樣的?
    現代校服這麼醜,是不是受了古代的影響?那古代的校服是怎樣的?文/紅紅說史 圖/網絡提及我們國家的校服,大家想到的就一個字「醜」,兩個字「很醜」,三個字「非常醜」。很多人都覺得從小到大的校服,簡直到了慘絕人寰的地步,究竟是什麼人相出這樣的校服的?看看別的國家的校服,在看看我們自己的,簡直不能比。那就有很多人推測,現代校服這麼醜,是不是受到了古代的影響?那古代人的校服又是怎樣的?其實,古代的校服,遠遠不是我們現在的樣子,在一些古裝電視劇上,大家也可以看到一點古代校服的源頭。
  • 有人說校服毀了中國人的青春,你們學校的校服有多醜?
    學校為了避免我們早戀,實在是用心良苦啊,我們的青春,雖然也有美好,實在不忍直視……有人說校服毀了中國人的青春,你們學校的校服有多醜?身為90後真是感同身受,校服真的是從小學醜到高中,每次學校的校服一發放到學生手中就遭吐槽,但是學校領導才不管這些,反正必須每天穿。
  • 看完這些公立學校,你還會吐槽中國校服醜嗎?
    由上海服裝鞋帽商業行業協會主辦、哈芙琳承辦的《服育·未來——2020年中國好校服線上評選大賽》,參賽學校火熱招募中。公立學校約佔全國學校的90%以上,一直以來,公立學校的校服也飽受詬病,除款式、版型、顏色這些外觀方面被吐槽外,質量問題也一度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 中國校服百年變遷,總嫌棄咱們的校服醜?看完後我錯了!
    中國校服百年變遷,總嫌棄咱們的校服醜?看完後我錯了!在我們的印象裡,我們的校服都是松松垮垮,寬寬大大的,一度認為我們的校服一直以來都是這麼醜。其實縱觀中國校服的百年變遷,咱們的校服並不醜。說起校服,你一定不敢相信在清初的時候就有了校服,那時的校服便是常見的長袍馬褂,而穿在女學生的身上就成了寬大的旗袍了。翻看曾經的老照片,20世紀初開始出現校服則是漸漸地有了現代服飾的影子了,那個年代正值新文化運動,有很多西學傳入中國,當然也包括當時的教育制度和學校文化。
  • 你的校服為什麼那麼醜?
    似乎在學生時代的我們,總有這樣一種感觸:為什麼別人學校的校服這麼好看,而我們的校服這麼醜?就這樣,我們總是想方設法避開穿校服的日子,我們羨慕著別人家的校服,羨慕著別人家的孩子,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整整十二年的時光......
  • 「醜校服」終於有春天了!長沙8大中學校服顏值大PK
    《意見》針對當前校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校服標準分散、學生及家長參與度低等問題,提出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措施。《意見》的實施將推動健全校服技術標準體系,規範校服採購秩序,提高教師、家長、學生民主參與程度,構建多部門聯動的工作機制,對提高校服品質、保障學生安全、充分發揮校服育人作用具有重要意義。
  • 海口九中學生吐槽新校服:一穿回到「解放前」
    本報海口9月2日電(記者徐培培)今秋開學,海口市將統一中小學校服款式,新校服款式的設計和校服質量問題引起各方關注。省內媒體陸續刊登了中小學的部分校服款式,但很多中學學生、老師通過微博吐槽:我們的新校服咋就那麼醜?為啥和報紙公布的款式不一樣?
  • 醜到爆的奇葩校服—小學頻道—中國教育在線
    校服美醜關乎文明軟實力   近日,美國總統歐巴馬夫人米歇爾參觀北師大附中,同學們所穿的藍白運動校服再次引發網友關注。一邊是對現今校服「單調老土醜到爆」的廣泛吐槽,一邊是「校服很醜,但不得不穿」語境下的無奈妥協。關於校服的醜,早已不是新話題。
  • 兩會有意思的提案一拒絕醜校服
    拒絕醜校服   大陸的校服基本上是每一個在校學生的痛,北上廣還好點,江浙就已經明顯有眾多吐槽了。有數據顯示,國內校服目前的公眾滿意度低於30%。因此建議加強功能面料開發與校服款式設計,解決「千校一服」等問題。
  • 校服質量差引發問題不斷,學生家長應有更多的話語權
    近期,網絡上經常曝出類似「校服醜爆」「天價校服」「致癌校服」「透明校服」等新聞,讓學生和家長內心惶惶,一方面迫於學校的政策不得不購買校服,另一方面又擔心校服的質量問題,家長可謂是操碎了心。尤其是「致癌校服」和「透明校服」,前者傷害學生身體健康,後者傷害學生心理健康。「致癌校服」的超標染料中含有的芳香胺,致癌是可以確定的,但是真要說穿校服致癌還不至於,但是對學生的健康危害也不容小覷。芳香胺一方面可以通過皮膚接觸造成局部的損害,還可通過皮下滲透進入人體;另一方面,由於它具有揮發性,可通過呼吸系統造成眩暈、噁心等不適。
  • 寬大運動裝到精緻英倫範 西安中小學校服"十八變"
    明年1月起,採購的校服必須符合這個標準。  對於這個規定,不少家長表示贊同,但也有學生家長提出,除了安全和面料,校服的樣式也應得到提升。西安市中小學校服現狀如何?華商報記者進行了調查。  家長學生的看法  學生不滿校服樣式和質地 家長希望提升校服質量  朵朵是新城區一所公辦小學三年級的學生,他們的校服是藍色運動裝,春秋在校期間必須穿,冬天可自行決定。但是校服料子很薄冬天還會起靜電,所以冬天她都不穿校服,她還說校服一點都不好看。
  • 廣東大學校服大PK!這幾所校服醜爆了!
    從小學到高中 校服伴隨了我們12年 大部分的大學還是需要穿校服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