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不該讓孩子幹活,對孩子進行勞動教育很重要,睿智的家長這樣做

2020-11-28 逗兒媽媽

很多朋友表示,現在的孩子被父母寵上天,活脫脫就像公主和王子。現在社會經濟飛速發展,他們早沒有了上一代人那麼苦難的童年,所以對於這一代的孩子來說,他們無疑是非常幸運的。

但是這也引發了很多朋友的思考,生活在蜜罐中的孩子真的不需要接受磨練嗎?因為在很多家庭裡,孩子連家務都不會做,因此不少朋友表示應該對孩子進行勞動教育,這樣孩子才會奮發圖強,不會成為一個好吃懶做的人。

案例:現在的孩子都怎麼了?幫媽媽倒杯水都委屈

同事小王前兩天生病了,跟公司請了病假,小王在生病期間身體非常不舒服,女兒不僅不著急安慰媽媽,反而像個沒事人一樣該吃吃該喝喝該玩玩。甚至在媽媽臥床期間一直吵著要媽媽帶她去遊樂場玩,小王說都怪她太過溺愛女兒了,讓女兒這麼不懂事,都不曉得心疼媽媽。

但是讓小王更痛心的事情在後面,小王身體不舒服想喝水,想讓女兒幫她倒一杯。那個時候女兒正坐在沙發上看電視,小王叫了好幾聲,女兒才聽到,女兒一聽媽媽讓她倒水,立馬就不樂意了,說:你為什麼不去,我還在看電視呢,我不想給你倒水。

聽完女兒的話語,小王頓時感覺自己像是養了一個小白眼狼,女兒這麼沒有同理心,連自己的媽媽都不曉得心疼,小王心想,是時候該磨練女兒了。

現在的孩子被寵成公主,家長是時候該醒醒了,不讓孩子在家裡勞動、做家務,這種愛其實是畸形的,而勞動對孩子也有很多的好處,因此家長們別讓你的溺愛耽誤了孩子的成長。

勞動對孩子有什麼樣的好處?

1、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促進大腦發育。

對孩子進行勞動教育最明顯的好處,就是能夠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對幼兒來說手腳協調能力能夠促進大腦發育,所以很多育兒專家都在建議家長著重鍛鍊孩子的手腳協調能力。

2、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道理人人都懂,但是很少有家長會把這樣的道理放在育兒觀念上來。有很多孩子上了小學仍然需要父母給他穿衣服,甚至有些孩子更過分,10來歲了還需要父母餵飯,父母不餵就不吃。

這樣的孩子不僅不會幫助父母做家務,連他們的獨立性都是個大問題,這樣的孩子一旦離開了父母,試問還會有誰接納呢?

3、培養孩子的共情能力。

現在很多孩子花錢大手大腳不懂得心疼,不懂得珍惜父母的勞動成果,認為父母掙的錢就像大風颳來的。所以在父母做家務的時候,孩子也理所當然認為自己不用做,並且他們也不會心疼父母的付出。而勞動教育可以讓孩子真正體會到父母勞動的辛苦,從而提高孩子的共情能力,使孩子成為一個孝順的人。

由此看來,勞動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有著非凡的意義,想要孩子真正的長大就不能離開勞動教育,這是孩子通往成年人社會的必經之路。

如何讓孩子形成勞動的觀念?

1、讓孩子和父母一起承擔家務。

孩子作為家庭中的一份子,雖然年幼並不代表要永遠只做享受的那方,一旦孩子養成習慣很容易成為一個「媽寶」。所以父母要從小鍛鍊孩子做家務的意識,這樣才有利於孩子形成勞動的觀念,在做家務的過程當中,孩子才算是真正的勞動,並且能體會到父母的辛苦。從而也有利於孩子形成節儉的意識。

2、鼓勵孩子勞動,父母要懂得示弱。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在孩子面前都太過強勢了,不懂得示弱,所以孩子永遠沒有勞動的機會。在家中他們可以理所當然,但是一旦養成了這種懶惰的心理,當他們進入社會時就不會有人再慣著他們。

所以父母要給孩子機會讓他勞動,比如說幫助父母拿快遞、在家裡打掃衛生、拖地等力所能及的事情,在這個過程中父母不要太過強勢,如果總是認為孩子什麼都不行,這樣又該如何鍛鍊孩子呢?

3、言傳身教比一切都重要。

想要讓孩子形成勞動的觀念,父母也要注意自己在家中的行為習慣,如果父母行為懶散,不做家務,會使孩子慢慢變得和父母一樣懶惰。想要培養孩子的勞動觀念,父母首先就要勞動起來帶動孩子。

愛勞動的孩子,未來的一生都是富有的;不愛勞動,好逸惡勞,好吃懶做的孩子,不可能永遠依靠父母,所以為了孩子未來人生的發展,一定要做好勞動教育,這樣孩子才能親手掌握自己的人生。

最後關於如何對孩子進行勞動教育,大家都有哪些建議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哦。

相關焦點

  • 給孩子進行勞動教育很重要,聰明的家長都這樣做,看看你做對了沒
    父母覺得什麼好就給孩子什麼,覺得應該做什麼就讓孩子做什麼,不讓孩子做一點家務活,生怕累到孩子。 但正確的教養方式應該是要提高小朋友的勞動意識,增強孩子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不要父母大包大攬,什麼事情都由父母做了,孩子每天只知道玩玩具,甚至連吃飯家長也要一口一口的餵給孩子。
  • 孩子平時在家做不做家務?勞動教育也很重要,家長別忽視
    最近看了一個節目名字叫做《誰知盤中餐》,在這個節目裡面可以看到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過程中所會遇到的問題,就拿讓很多父母最為煩心的孩子做家務這件事情來說,有不少的家長就不知道如何去培養孩子在這方面的習慣,然後在這個節目裡,通過任務頒發的方式鼓勵孩子自己做家務,問題出現的時候,鼓勵孩子自己想辦法去解決問題,提高孩子們獨立生活的能力,也提高了他們的獨立性。
  • 如何對孩子進行勞動教育?
    但部分家長卻以「你還小」、「做作業」為藉口拒絕了孩子參與勞動,看似幫助了孩子培養專注學習的習慣,實際上卻打擊了孩子的主動性。近幾年來,我國青少年的勞動「答卷」一直令人擔憂,各種傳媒不斷報導有關當代青少年勞動意識淡薄,勞動能力差的現象,那麼,如何對孩子進行勞動教育呢?迸思維火花,成智慧家長!您的困惑咱們一起來討論!
  • 該不該付錢讓孩子做家務?80%的家長都做錯了
    我們都知道孩子做家務好處多多,我們也知道從小培養孩子財商的重要性,那我們可不可以用金錢激勵孩子做家務,讓孩子既有動力做家務,又能儲蓄一部分「獎金」自由支配呢?多數家長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根據美國會計師協會2012年的調查,89%的家長會把零用錢和家務綁起來。普信集團同年也做了調查,發現86%的家長會付錢讓孩子做家務。
  • 孩子做家務,家長該不該給錢獎勵?
    自古都有「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一說,從小事做起,從身邊的事兒做起。以前的父母對孩子勞動的培養都很重視​,並沒有拿錢出來獎勵,而是在潛移默化中完成了對孩子勞動技能的培養。在嬰幼兒時期,家長就開始試著交待一些簡單的事讓孩子做了,剛開始是試著拿匙子自己吃飲,再到會走路了,家長讓他們做一些比如扔垃圾,拿取東西,使用馬桶,澆花,刷牙等等簡單的活兒。
  • 加強學生勞動教育,家長莫「唱反調」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就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加強大中小學勞動教育進行了系統設計和全面部署。該《意見》從四個方面強調發揮家庭在勞動教育中的基礎作用。加強學生勞動教育,讓學生在勞動的汗水中體味艱辛,能夠使其收穫勞動的快樂,提高滿足生存發展勞動能力,培養勤儉奮鬥精神,形成良好勞動習慣,樹立勞動最光榮觀念,尊重普通勞動者。新時代加強學生勞動教育,需要貫穿家庭、學校、社會各方面。不過,現實社會生活中,一些家長對孩子勞動教育存在一些認識誤區,有的家長還「唱反調」。
  • 孩子學習成績不好,愛玩手機,又不知道幹活該怎麼辦?
    曾經和一個家長聊天,聊著聊著她就開始數落起自己的孩子來。比如,孩子在這次期末考試物理只考了30多分;平時只知道待在房間裡玩手機就是不知道學習;家裡那麼忙他也不知道出來幹點活。從她的話語裡,都能感受到對孩子的不滿和無奈。
  • 家長如何正確的批評孩子,以下方法你做對了幾個?睿智燈塔教育
    家長該如何正確的批評教育孩子?當孩子遇到問題時,我們不能一味批評和指責,這樣並不能達到預期的教育效果。因為沒有人喜歡批評的感覺,更沒有人願意聽別人說教,都認為自己才是正確的。不光我們大人有這樣的想法,我們的孩子也是。那麼,家長該如何正確的批評孩子呢?
  • 家長如何正確鼓勵孩子?掌握這4大原則很重要 ||睿智燈塔教育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離不開家長的鼓勵和表揚,父母的鼓勵是孩子提高自信和勇敢的最好方式。那麼各位家長,你是如何鼓勵孩子的呢?你是否經常對孩子說:「你真棒!」「你太聰明了!」「你好厲害!」……這種鼓勵看似沒有問題,孩子們聽到可能開心一時,但很快就聽膩了。
  • 孩子安全很重要,如何培養孩子的安全意識—睿智燈塔教育App
    那麼,家長該如何培養孩子的安全意識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睿智燈塔家庭教育指導老師的建議吧。1、幫助孩子樹立安全意識·家長要及時對孩子進行安全方面的教育。其實很多安全事故的發生,主要孩子缺乏安全意識的原因,所以才會讓這些事件屢屢發生。家長要讓孩子明白哪些事情是可以做的,哪些事情是堅決不能去做的,這樣能夠加深孩子的印象,有助於孩子安全意識的樹立。
  • 孩子愛打人,該怎麼教育?家長試試這幾個辦法,對管教孩子很有用
    雖然孩子在這個時期受到年齡段心理發展的影響,但是打人仍然是不正確的行為。有的家長認為孩子還小,總是用這樣的想法來作為縱容孩子的藉口。其實,這樣的教育方法是不正確的。家長應該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讓孩子明白是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是不可以做的,讓孩子形成良好的社交方式,才是對孩子最好的幫助。
  • 孩子之間發生矛盾,家長是該介入還是旁觀?正確引導很重要
    最近,時常收到很多家長諮詢,面對孩子們之間的吵架打罵等各種矛盾,家長總是手無足措,不知該如何處理。那麼,小孩之間發生矛盾怎麼辦?家長如何處理孩子之間的矛盾呢?一位睿智燈塔的會員徐媽媽就諮詢過這個問題,她說我的孩子剛上學沒幾天,在幼兒園裡就受到了欺負,我真的不知道怎麼辦了。我問了問徐媽媽是因為什麼事情呢?她說:「是因為一件玩具」。
  • 對於孩子的必修課勞動教育,父母們該做的事情有哪些?
    勞動教育這門課被忽視很久了,現在被有關部門確定為必修課,真是太好了!對於孩子的教育來說,父母是非常奇特的存在,既是孩子參與教育活動時的指揮官,又是孩子的老師,還有這樣的說法:孩子是看著父母的背影長大的。因此,無論在孩子成長時的哪個環節,父母們都不能掉以輕心。
  • 孩子不聽話時如何教育?家長知道這些才能有效應對—睿智燈塔教育
    當孩子不聽話時,你是如何處理的呢?相信大多數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都會採用吼叫的方式對孩子進行教育。之前與睿智燈塔的一位媽媽聊天,我曾問過她這個問題,她說,現在的孩子太難帶了,教育孩子時不對孩子吼兩句,根本就沒有作用,聲音一大才能有效果。可能對各位父母來說,在眾多的教育方法中,吼叫的確是教育孩子的最佳方式。
  • 孩子膽小又害羞,家長除了擔心,我們還可以這樣做-睿智燈塔
    經常有家長抱怨,我家孩子特別膽小、害羞,不敢和別人打招呼,也很少與其他同伴玩,一看到陌生人就躲在爸爸媽媽後邊,在外人面前也不敢表達自己,這讓許多家長非常擔心。那麼孩子膽小害羞怎麼辦?害羞的孩子如何引導?對於很多家長來說,有的人認為孩子害羞就是自卑,有的人認為害羞的孩子長大沒出息,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 寒假安排生活化 勞動教育常態化
    居家學習期間,很多孩子生活起居沒有規律,房間凌亂不堪,學習用品隨意擺放,不僅學習效率無法保障,連起碼的生活秩序都無法維持。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今天,尤其是面對即將到來的寒假,家長應該如何安排孩子的家務勞動,培養孩子良好的勞動習慣,是家長必須面對的問題。家長要轉變觀念,認識到勞動教育的重要意義。家長自身要重視勞動,牢固樹立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觀念。
  • 勞動教育對於孩子成長的意義
    勞動教育既是孩子今後生活的需要,也是孩子未來生存的需要,更是讓孩子生命更好發展的需要。在進行家務勞動教育的同時,家長要積極拓展勞動教育的空間。家長要積極支持孩子參加學校和班級組織的勞動和公益勞動,這對孩子集體意識、責任感、意志力和愛心的培養很有幫助;許多學校的校本課程中有「勞技類」課程,如家電維修、服裝設計等,這類課程需要一定設備才能進行,家長要充分利用好學校資源指導孩子選課。
  • 勞動教育重不重要?國家加強勞動教育的意見有答案,家長需重視
    近日,國家出臺了《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意見對大中小學生勞動教育的重要意義;進行勞動教育的四項基本原則;通過家庭、學校、社會密切合作,正確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勞動價值取向,培養學生的良好的勞動精神面貌;加強學生的勞動教育的具體措施等均進行了詳細的闡述與規劃。
  • 家長該不該沒收孩子的壓歲錢?
    家長該不該沒收孩子的壓歲錢?「強行沒收孩子的壓歲錢對孩子也是種傷害,會讓他覺得壓歲錢沒意義,但如果讓孩子自己支配,他手上錢多了就根本不把錢當一回事了。」果果媽說。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並非所有的家長都願意沒收孩子的壓歲錢,「壓歲錢的標準越來越高,我們是不得已才沒收的。」
  • 上幼兒園的孩子要換老師了,不知孩子能否適應?睿智的爸媽這樣做
    幼兒園老師的流動性大,是家長們知道不說破的事實。也知道換老師這事,是家長和幼兒園無法改變的。 像表妹所說,雖然知道改變不了孩子要換老師的事實,但阻止不了自己會為孩子而擔心,更不知該怎麼做才能幫到孩子更快新來的老師。 其實換老師對孩子的影響,並沒有家長想像中的那麼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