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雜質限度測定,定量測定及限度檢查的驗證要求

2020-12-13 騰訊網

內容來源:PharmaGMP

中國藥典對於雜質的限度檢測驗證的要求包括專屬性,檢測限和耐用性,相比較之前的鑑別測試的專屬性及耐用性,多了一個檢測限的要求。

同時,由於雜質的限度測試中,雜質的含量比例相對鑑別試驗是比較低的,所以在專屬性和耐用性方面的要求略有不同。

對於專屬性而言,雜質的限度測定最靠譜的方法毫無疑問是色譜法,在雜質可獲得的情況下,可以向試樣中加入一定量的雜質,重點考察雜質與主成分之間的分離度和檢出水平,同時,這種方法應該可以保證一定的準確度和精密度,尤其是準確度,中國藥典儘管沒有要求,但是USP中對於雜質限度測試的準確度的要求是視具體情況而定。

雜質或降低產物不可獲得的情況下,可以通過對含有雜質與降解產物的試樣,與另一個已經驗證的方法進行對比。這裡含有雜質的試樣對於API來說,有可能來自於前道沒有經過提純的工藝,或者是通過強光,高溫,高溼,酸鹼水解或氧化的方式獲得,同時對比破壞前後的雜質,必要時採用二級管陣列檢測器或質譜檢測器,進行峰純度的檢查。

檢測限則是指試樣中的被測物能夠被檢測出的最低量,藥品的雜質測定應通過測試確定方法的檢測限。

非儀器的目視檢查法可用已知濃度的被測物質,試驗出能可靠檢測出最低濃度或量的雜質水平;

對於儀器法,通常採用能顯示基線噪音的分析方法,將已知濃度試樣測出的信號與空白樣品測出的信號進行比較,計算出能被可靠檢測出的最低濃度或量,一般採用3:1或2:1的信噪比時相應的濃度做為檢測限。

接下來進行雜質定量測定的驗證要求的相關講解。

相比較限度測定幾個關鍵的參數指標專屬性、耐用性和檢測限而言,雜質的定量測定又多了精密度、準確度、定量限、線性、範圍的要求,可以說是各類方法驗證的類型中最為複雜的一種,這在各國或者機構的藥典中要求基本上都是類似的,詳細可參見下面的這張附件表格(來自GMP驗證指南)。

準確度是指被驗證的分析方法測量的結果與真實值或參考值之間接近的程度,一般用回收率表示。

對於雜質的定量測定而言,可採用以下三種方法:

1)向原料藥或者製劑中加入已知量雜質進行測定;通常試驗會設計三個不同的濃度80%、100%、120%,每個濃度製備3份供試品溶液,進行測定,計算回收率以及相對標準偏差;

2)如果不能得到雜質或降低產物,可用被驗證的方法測定的結果與其他方法進行比對;

3)在不能測得雜質或降解產物的響應因子或不能測得對原料藥的相對響應因子的情況下,可用原料藥的響應因子,應明確單個雜質和雜質總量相對於主成份的重量比或峰面積比。

精密度是指在規定的測試條件下,同一均勻供試品,經多次取樣測定所得結果之間的精密程度。

對於精密度的測試,有的時候容易會有一個誤區,認為對一個製備樣品重複進樣N次就可以考察分析方法的精密度,這其實只是確認了設備的精密度而已,從方法驗證的角度來看,方法精密度的驗證應該包括整個樣品的製備過程。

精密度的方法驗證又可以進一步細分為:

重複性:相同條件,同一人不同操作的結果精密度

中間精密度:同一實驗室,不同時間,不同人,用不同設備的結果之間的精密度

重現性:不同實驗室,不同分析人員測定結果之間的精密度。

精密度測試對於雜質定量以及含量測定兩大類定量方法而言,差別並不太大。

精密度與準確度是定量性質的方法驗證的最重要的兩個指標,兩者的關係可以參見下面的圖片:

定量限則與之前提到的檢測限多少有些類似,只不過雜質定量限所採用的信噪比一般為10:1時相應的濃度為結果來確定注入儀器的量確定定量限。

最後兩個指標,線性與範圍其實在某種程度上有一定的類似,接下來進行關於含量的方法驗證的相關講解。

雜質除了定量的要求之外,可能還會有限度檢查的要求,限度檢查從藥典的要求上來看,比雜質的定量測定要求的項目要少,包括專屬性、檢測限及耐用性。

與前文提到的雜質定量測定的要求類似,對於雜質限度檢查的專屬性而言,需要根據雜質是否可獲得分兩種場景進行考慮,比如最近沸沸揚揚的華海的纈沙坦事件中提到的微量雜質N-亞硝基二甲胺(NDMA),在這兩天報告中提到,NDMA暫定的每日最大攝入量參考限定值為0.1微克,相當於EMA暫定參考限定值0.3ppm(按每日服用320mg纈沙坦計算)就屬於這種雜質可獲得的場景。

雜質限度檢查中的雜質有很大的可能是工藝過程中引入,或者由於降解所產生,專屬性的要求是具有一定的分離度,必要時可採用二極體陣列檢測或質譜檢測器,進行峰純度的檢查。方法驗證的文件中如果採用的是色譜法,應附代表性圖譜,以說明方法的專屬性,並應標明各個成份在色譜圖中的位置,色譜法的分離度應符合要求。

檢測限也有兩種方法,分別是:

1)非儀器分析的目視法:用已知濃度的被檢測物、試驗出能被可靠檢測出的最低濃度或量。經典的公式是L=CV/S,限度可以根據標準溶液的體積乘以濃度,再除以樣品量得到;

2)信噪比法:與定量限方法驗證的要求不同,檢測限要求的信噪比為3:1或者2:1,即已知低濃度試樣測出的信號與空白樣品的信號比值應該通過方法驗證證明。

此外,還可以根據響應因子的標準偏差和斜率計算出檢測限,當校正曲線包含檢測限範圍的分析物濃度時,採用校正曲線的回歸線剩餘標準偏差或回歸線截距的標準偏差可以做為響應因子,3.3倍的響應因子除以校正曲線的斜率,可以做為檢測限。

檢測限方法驗證應該包括相應的測試過程的描述,附有相應的測試圖譜並且說明檢測限的結果,未來在制訂質量標準的時候,雜質的限度必然是大於檢測限的數值。

相關焦點

  • 分析方法驗證那些事!
    需驗證的分析方法類型(1)鑑別試驗;(2)雜質定量或限度檢查(儀器或非儀器檢測方法);(3)原料藥或製劑中活性成分以及製劑中選定組分(如,防腐劑等。。。)定量限(Limit of Quantitative, LOQ)定義:定量限係指供試品中被測成分能被定量測定的最低量,其測定結果應具一定準確度和精密度。雜質和降解產物用定量測定方法研究時,應確定定量限。
  • 方法驗證異常情況分析: 定量限測不準原理
    中國藥典2015年版四部通則9101對定量限概念的定義為:「定量限係指試樣中被測物能被定量測定的最低量,其測定結果應符合準確度和精密度要求。對微量或痕量藥物分析、定量測定藥物雜質和降解產物時,應確定方法的定量限……一般以信噪比為10:1時相應濃度或注入儀器的量確定定量限。」這一概念為目前定量限的主流定義,ICH與歐美日等各國相關指導原則對定量限定義都與此大致相同。
  • 檢驗分析方法的驗證和確認
    需驗證的分析方法類型   (1)鑑別試驗   (2)雜質定量或限度檢查(儀器或非儀器檢測方法)   (3)原料藥或製劑中活性成分以及製劑中選定組分(如防腐劑等)的定量測定含量測定   (4)化學藥品/中藥製劑中其他需控制成分(如殘留物、添加劑等
  • 藥品的分析方法驗證如何做?
    專屬性試驗要求證明能與可能共存的物質或結構相似化合物區分,需確證含被分析物的供試品呈正反應,而不含被測成分的陰性對照呈負反應,結構相似或組分中的有關化合物也應呈負反應。雜質檢查雜質檢查應確保可檢出被分析物中雜質的含量,在雜質可獲得的情況下,可向供試品中加入一定量的雜質,證明雜質與共存物質能得到分離和檢出,並具適當的準確度與精密度。
  • ICP-MS元素分析及方法驗證
    J:元素限值/稀釋倍數;一般情況下,校正曲線的標準溶液濃度應不得少於2個點,對於分析方法經過驗證的限度檢測,可以用單點校正法。6方法驗證 根據USP<1225>分析方法驗證要求,方法可分為類別1(含量),類別2(定量雜質及限度測定),類別4(鑑別)。根據USP<1225>對不同類別的要求進行驗證。
  • 分析方法驗證中的統計指標
    轉換成我們熟悉的分析方法驗證的科學名詞就是「檢測限、定量限、線性」,「準確性」和「精密度」,以及包裹在內核中的「專屬性」。在新的USP1200 Requirments for compendial validation中,「檢測限、定量限、線性」已經被新的「可檢測性」的概念所取代。
  • 雜質的控制點和控制策略
    (7)對於具有手性中心的起始原料,還應特別注意要把異構體雜質作為關鍵雜質進行控制。對於起始原料藥中用到的毒性不明確的試劑,應對其安全性進行全面檢索,並將檢索結果進行分析,確定限度。起始原料中可能存在的基因毒性雜質應根據ICH M7指導原則進行分析和研究,明確使用或產生的步驟,並最終制定限度。如果後續反應對起始原料中的某種殘留溶劑的殘留量要求較高,那麼應進行針對性控制。
  • 分析方法驗證中幾個容易被忽視的關鍵點
    相對標準偏差(RSD):又稱為變異係數,是反映一組測量數據離散程度的統計指標,其計算公式為RSD%=標準偏差/測定平均值*100%;變化率:變化率%=∣測定值-初始值∣/初始值*100%。3.2、有關物質分析方法驗證中精密度是否需要加雜質有關物質即有機雜質,包括工藝中引入的雜質和降解產物等,該類雜質的化學結構一般與活性成分類似或具淵源關係。根據ICHQ2(R1)分析方法驗證精密度項下相關要求「精密度應該用同一均勻,權威樣品進行考察。然而,如果不能獲得同一均勻樣品,可以用人工製備樣品或樣品溶液進行考察。」
  • B型肝炎表面抗體定量測定值超高
    B肝兩對半檢查,包括B肝表面抗原、B肝表面抗體、B肝e抗原、B肝e抗體、B肝核心抗體這五項。B肝兩對半檢查是檢測血液中B肝病毒的血清學標誌,臨床上常用B肝五項的不同組合,來判斷B肝感染的現狀和轉歸。那麼,檢測報告中B型肝炎表明抗體定量測定值超高是怎麼回事?  人們在通過注射的疫苗產生的抗體,會隨著外界的各種因素而慢慢消失。但若是人體處於經常接觸B型肝炎病毒的環境中,自身免疫系統抵禦B型肝炎病毒的時間較長,在檢查過程中的B型肝炎表明抗體定量測定值也會變得超高的。
  • HIV RNA定量測定(病毒載量測定)標準操作規程(SOP)
    3.1.1.4 擴增產物分析區:擴增產物的測定、結果分析、登記及報告。3.1.2 擴增前區與擴增後區應嚴格分開,須使用不同的房間,兩區之間最好有一定的間隔。3.1.3 使用商品化試劑盒可在樣品處理區進行少量試劑配製。3.1.4 在滿足下列操作和清潔處理要求的前提下樣品處理區和試劑準備區可設在同一房間內:3.1.4.1 在生物安全櫃內操作。
  • 氣體氟化物的測定方法研究
    採用現有標準(HJ480 - 2009)採用鹽酸浸泡加超聲波清洗分離技術,經過試驗驗證,氟化物的回收率低於硫酸蒸餾氟化物分離技術的50%以上,甚至最低只有硫酸蒸餾氟化物分離技術的10%左右。三、分析階段:處理後的樣品主要採用氟離子選擇電極法測定氟化物,該方法快速、靈敏、適用範圍寬、簡便、準確等優點,目前國內較廣範圍使用。
  • 關於改進非甲烷總烴測定方法的探討
    1 NMHC 含量測定實驗分析1.1 實驗所用試劑與儀器本次實驗所用儀器為島津GC 一14C 氣相色譜儀、雙填充色譜柱、雙FID 檢測器以及兩個六通閥和並帶1.0mL 定量環。本次實驗所用的色譜柱1 的規格為GDX 一502 柱(30m×0.53m×40m),色譜柱內填充的材料為60 一80 目的GDX 一502 擔體。其可以對甲烷含量進行測定。
  • 分析方法驗證可接受標準深度剖析—線性篇
    本文通過對分析方法驗證中的線性可接受標準進行深度剖析,以便大家理解各指導原則或指南所推薦的相關要求。
  • 如何區分儀器檢出限、方法檢出限、樣品檢出限及測定下限
    在檢驗檢疫行業中,進出口產品的種類繁多,涉及的領域也是多種多樣,對檢測人員的要求高,為保障進出口產品質量把關服務的有效進行,合理的使用儀器分析,科學有效的評估儀器分析,都要求在儀器的檢出限等各項指標上有個清晰完整的認識。為理清在檢出限概念和層次上的認識,本文將對檢出限的概念、分類和影響因素進行詳盡的探討。
  • 檢驗方法的驗證、確認步驟及計算方法
    根據產品的工藝條件、原輔料化學結構、中間體、分解產物查閱有關資料,提出規格標準,確定檢查項目,規定雜質限度,即為質量標準草案。根據質量標準草案確定檢查和試驗範圍,對檢驗方法擬定具體操作步驟,最後經有關人員審批方可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