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夫婦改良中國筷子,看到筷子形狀後,網友:還是不懂中國文化

2020-12-17 窗外有事

筷子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是根被沒辦法離開的物品,畢竟民以食為天,而筷子則是我們獲取食物的工具。我們中國人從小就使用筷子,所以在使用方面完全就是信手捏來沒有任何難度。

但是外國人則不一樣,他們習慣了使用刀叉,要學習使用筷子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不,就有一對外國夫婦走進中國後,就發現了我們中國人使用的筷子有「弊端」,這個弊端是什麼呢?

據了解,這對外國夫婦非常喜歡中國文化與美食,但初來乍到並不會很好的使用中國筷子,在使用的時候顯得非常吃力,當他們將筷子放在餐桌上的時候,發現筷子夾食物那端會接觸到桌面,這樣很不衛生,於是就突發奇想將筷子進行了一番改造。

他們自己動手製造了一款新的筷子,筷子前端是木質的,後面則是菱形鋼,形狀看起來還是蠻怪異的,但當筷子放在餐桌上的時候,筷子前端不會接觸到桌面。當然了這款筷子在國外很受歡迎,但當很多國內網友看到筷子的造型後,卻表示:外國人還是不懂中國文化,這是為何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其實在中國就連小小的筷子,都是非常有講究的,遭中國筷子的造型一頭是圓形,象徵著天,一頭方形象徵著地,方頭在上,圓頭朝下這寓意著「民以食為天」。

不得不說,在中國小小的筷子都有這麼大的奧義,外國人是很難理解中國文化的,你覺得呢?

相關焦點

  • 美國夫婦發現中國筷子缺點,改造後賣出40萬套
    在全球文化多元化發展的今天,古老而神秘的中國文化已被世界廣泛接受,許多外國人不遠萬裡來到中國,只為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比如琴棋書畫、詩詞歌賦等,但這對於外國人來說,很難理解。所謂生活之中處處是商機,再普通不過的筷子被一對美國夫婦看到了新的市場,他們在網上獲得270萬融資,隨後將普通筷子改造後,賣出了四十萬套。這樣看來,經過改造的筷子還是很受歡迎的,那麼他們將筷子改造成了什麼樣子呢?
  • 中國的筷子被美國夫婦發現缺點,改造後賣了40萬套,我們咋沒想到
    筷子——看似簡單的兩根棍兒,對老外來說卻相當複雜,他們需要很長時間才會使用,就算學會了,也不能像中國人那樣,揮灑自如,他們不得不改裝筷子或者放棄使用筷子。有一對美國夫婦對中國文化十分感興趣,他們發現了筷子的缺點,加以改進後,賣出40萬套,看完後不得不驚嘆,下面來看看具體怎麼回事吧!
  • 美國夫婦發現中國筷子「弊端」,改造後賣出40萬套,看完讚嘆不已
    據了解美國約有93%的成年人吃過中餐,有著39%的小孩將中餐視為「喜歡的菜系」,由此可見中餐的風靡。但是吃中餐少不了的一樣工具就是筷子,對於中國人來說我們從小就學習使用筷子,感覺很容易,但是對於更習慣刀叉的外國人來說筷子是非常不友好的。而有一對十分喜愛中國美食的夫妻也遇到了這樣的問題,但是他們的解決方法十分巧妙。
  • 中國筷子:筷子的文化符號
    全球範圍內,人類進食方式可以分三大群,一是直接用手抓食;二是用叉子、勺子,三是用筷子。用叉子的就是歐美國家的人;用手的是南亞次大陸、非洲國家的人;用筷子的就是東亞中國、朝鮮半島、日本列島還有越南,東南亞的一些國家的人。中國很早就已經使用餐具,很早就有了勺子和筷子。
  • 中國美食的魅力:讓外國人硬是把用了幾千年的叉子,改良成了筷子
    文/咖啡小芝士中國美食的魅力:讓外國人硬是把用了幾千年的叉子,改良成了筷子!中國有幾十個民族,卻有幾千種甚至更多的飲食文化,這要說會吃,還真沒幾個國家能有跟中國比試的勇氣。很多人都認為, 若是想體驗中國的美味,怕是花上一年的時間,都沒辦法嘗個遍。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外國人,都來到中國後都很不情願離開的原因之一,因為好吃的實在太多了。
  • 某國外品牌,你真的懂中國的筷子嗎?
    【文/觀察者網 郭肖】近日,義大利品牌杜嘉班納發布的一段廣告視頻引發爭議,尤其是其中關於「筷子」的內容。視頻中的模特拿筷子的姿勢矯揉造作,還將筷子稱為「小棍子狀的餐具」、「像鉗子一樣」,有網友認為該視頻傳遞出對中國文化的不理解和不尊重,涉嫌種族歧視。
  • 杜嘉班納用「起筷吃飯」侮辱中國,網友:筷子的真正含義你懂嗎?
    杜嘉班納的事想必大家都聽說了,真的非常令人氣憤,杜嘉班納拍攝了一部宣傳片,視頻中亞洲模特正拿著筷子吃披薩餅,並稱筷子是小棍子形狀的餐具,而食物則是偉大的瑪格麗特披薩餅,該視頻一經推出,就引得國人的憤怒,我們的國模和眾多明星也紛紛表示不再參加杜嘉班納秀展,原定於在上海舉辦的杜嘉班納大秀也因此取消
  • 央視高級回應,你真的懂中國的筷子嗎?筷子的握法,你是哪一種
    D&G辱華事件引發中國網友們極大的不滿,不僅明星們紛紛表態,央視也發了一個關於中國筷子的視頻,並寫道:「你真的懂中國的筷子嗎?」獲得網友們紛紛點讚,都贊央視這回應高級!雖然東西方文化存在著差異,但是這不是不尊重別人文化的理由。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文化,需要彼此尊重。
  • 中國傳統文化——筷子
    春秋時期用什麼吃飯,一雙筷子妙用無比,很能表現中國文化,以簡御繁,以少御多的個性,但春秋時期的人並不用它吃飯,春秋時的中國人與現代的阿拉伯人一樣是吃手抓飯的,並不是使用筷子作為餐具,吃手抓飯使古人養成了飯前洗手的習慣。《管子·弟子職》說,先生將食,弟子撰饋,攝衽盥漱,跪坐而饋。
  • 筷子中蘊含著中國傳統文化的驕傲
    前幾天看到一個視頻,視頻中一個男孩吃飯不想用筷子,而想用刀叉。於是孩子母親就給孩子上了一節關於筷子文化的短課堂,我看後也感覺受益匪淺。於是今天我把視頻內容整理成文字,希望能幫助更多人了解筷子在我國傳統文化中的意義!
  • 趙麗穎因筷子引熱議:中國的筷子文化,你了解多少?
    日前,隨著《中餐廳》的熱播,趙麗穎用筷子「扒拉菜」一幕,引起網友熱議。有網友認為這種行為不夠禮貌,不符合餐桌禮儀。而同節目的藝人則解釋說「因為食材切太小,容器很深,大家不捨得浪費」,才有此一舉。作為圍觀觀眾,我想說,趙麗穎此舉也許事出有因、情有可原,大家的討論也盡可友好一些。
  • 中國筷子文化:原始時代萌生,從樹枝到金筷子,有哪些歷程?
    民以食為天,特別是中國飲食文化與其他國家不同,其擁有源遠的數千時間累積,菜餚千奇百種,主要是中國人的餐具也很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比如我們每餐都會用到的筷子,其伴隨著中國飲食文化一起發展至今,從而成為中國餐桌上的靈魂代表。那麼古代的筷子文化到底是如何發展的呢?
  • 每天都在用筷子,但真正懂筷子的中國人沒幾個
    值得一提的是,杜嘉班納的英文縮寫應為DG,而不是廣為流傳的D&G/視頻截圖筷子這一司空見慣的用餐工具,也激起了強烈的共鳴。某官方媒體隨後發表微博,「你真的懂中國的筷子嗎?一雙筷子,承載著中國人的情感和記憶」,並附帶了關於筷子的公益廣告視頻,轉發人數輕鬆超過百萬。
  • 中國筷子文化大普及
    昨天義大利奢侈品D & G發布了一段侮辱中國筷子的視頻,視頻裡面有這樣一句話:今天我們將向大家展示,如何用這種一種「小棍子形狀的餐具」,來吃義大利傳統的瑪格麗特披薩餅。小棍子形狀的餐具?義大利偉大的傳統瑪格麗特披薩餅?
  • DG小視中餐筷子「小棍子形狀的餐具」瞧瞧外國網友如何評價此事件
    在前幾日義大利奢侈品品牌DG發布了一段帶有中國文化的視頻「起筷吃飯」,並用文字版本介紹筷子是「小棍子形狀的餐具」引起網友的不滿,因為筷子不僅是吃中餐的餐具,在文化上筷子也賦予了很多色彩,比如力量、團結、和睦等等。
  • 看完中國的筷子、韓國的筷子、日本的筷子,沒想到差別這麼大
    看完中國的筷子、韓國的筷子、日本的筷子,沒想到差別這麼大。世界各地飲食文化不同,用餐方式也不一樣,西方人用刀叉,中國人用筷子,而印度、阿拉伯國家人則習慣用手抓飯吃。據統計,目前全世界超過18億人在使用筷子,其中以中國、日本,韓國最為流行。雖然都是筷子,但它們的長度,形狀,材質截然不同,你能分清這三個國家筷子的區別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美國人愛上中國火鍋,為此發明特殊筷子,中國網友:咋不用鉗子呢
    美國人愛上中國火鍋,為此發明特殊筷子,中國網友:咋不用鉗子呢。尤其對於像是說到外國人,他們在吃我們中國飯的時候,對象是拿筷子,這樣的一個方面都會讓大家覺得非常的困難了,因為對象是筷子,可以說在我們中國的意義都是非常多的,尤其是對象是這樣的,一個億也都是有了天圓地方的一個非常好的一個理念了。尤其是。所以說像是外國人在看到我們中國的筷子,有了一定的煩惱,沒想到在吃一個美食的時候還要去過筷子這一關呀。
  • 筷子文化,中國的傳統文化,中華飲食的重要標誌
    文/芸豆【原創首發,禁止複製抄襲,違者必究】筷子,是中國獨有的東西,是最令國人引以為傲的。是中華飲食文化的重要標誌之一。關於筷子的傳說也有很多,有的傳說講:是妲己為討商紂王歡心,用頭上的兩個玉簪做筷子。有的說:姜子牙受神鳥的啟示發明筷子。有的又說:大禹治水為節省時間,用樹枝做筷子。
  • 歷代筷子的形狀多種多樣,而筷子的名稱也是眾多
    本文乃作者圖圖聊文化獨家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微言大義、見微知著,基本上是咱國的光榮傳統,凡事若不弄到江山社稷的份兒上,史家都對不住這支筆。有時候,後人誰都沒注意的東西,比如筷子,多少先賢都曾爭著寫。
  • 福州「筷子大王」張國天:讓中國筷子文化薪火相傳
    中新網福州10月31日電 題:福州「筷子大王」張國天:讓中國筷子文化薪火相傳作者 鄭江洛 彭莉芳「5000年燦爛的華夏文明,民族風格、百家姓、十二生肖……在一雙小小的筷子裡就能得到體現。」有著福州「筷子大王」之稱的福州市倉山天天筷廠董事長張國天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