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山之間,一期一會;以書會友,呼朋引類。
第十九期溪山書會活動在寒冷的冬日裡悄然而至。本期書會的主題是「《孔學堂賦》的創作與賞析分享會」。我們榮幸地邀請到本書書名的題寫者和《序》的撰寫者,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教授吳承學先生、貴州文史館原館長顧久先生以及本書作者易聞曉先生和《孔學堂賦》的書寫者戴衛華先生做客溪山書會。四位大咖齊聚孔學堂,將給這個寒冷的冬日帶來陣陣暖意,屆時嘉賓老師將會與各位書友分享《孔學堂賦》一書的創作過程,並給您講述孔學堂的故事和那些鮮為人知的往事。
圖書簡介:
《孔學堂賦》是貴州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現代著名辭賦家易聞曉先生的辭賦作品。該賦以跌宕起伏、縱橫決蕩的文字回溯歷史,辨明儒學之發展脈絡,同時旁徵博引,全面介紹了孔學堂的來龍去脈、山川風物、建築構造、文化涵養等方面的風格特點,高度肯定了孔學堂在傳播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方面所作出的努力與成績,並對孔學堂賡續文脈的擔當與使命寄予了深厚的文化情懷。同時配以當代知名書法家戴衛華先生的精美書法,圖文並茂,美不勝收。
貴州著名學者顧久先生在這本書的《序》裡說到:《孔學堂賦》鴻篇巨製,辭貫古今。易聞曉教授以其淵博的學識和滿腔熱情,廣徵博引,把孔學堂的景致、初心、儒學源流、貴州翰林、祭祀場景等綴而成文,鋪金綴玉,華美異常。
書法家戴衛華,用正楷書就的《孔學堂賦》,骨氣勁峭,法度嚴整,表現出深厚的書法功力。他那洋溢著雅致、精逸之氣的書法,與其書寫的內容可謂是珠聯璧合,給人以美的享受。
相信您不會錯過這次難得的文化盛宴。同樣,本次活動期間,我們依然穿插安排了有獎問答,並為參加活動的書友準備了部分圖書和定製的精美小禮品。因場地有限,此次活動限60名聽眾,期待您的參與!
本期活動的相關信息如下
請各位務必記牢
一、活動時間:
2020年12月15日(星期二)
15:00-17:00
二、活動地點:
孔學堂一期六藝學宮·詩教室
報名熱線
0851-86981570
報名時間
2020年12月10--14日(9:00-17:00)
吳承學
題寫者:吳承學,男,廣東潮州人,現任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2010年被聘為中山大學"逸仙學者"講座教授。主要研究領域 為"中國古代詩文評""中國古代文體學""中國古代文體形態"等。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中國古代文學教學與科研工作以來,吳承學教授以中國詩文評、中國文體學研究為核心,先後出版了《中國古代文體學研究》 《中國古典文學風格學》《中國古代文體形態研究》等專著,在《中國社會科學》《文學評論》《文學遺產》三種權威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為相關研究領域做出了重要的學術貢獻。
易聞曉
作者:易聞曉,1963年生,江西宜豐人,浙江大學文學博士,曾在復旦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並於暨南大學、海南師範大學任教。現為貴州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貴州師範大學中國詩賦研究院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中國語言文學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貴州省核心專家,獲國務院特殊津貼,兼任中國賦學會副會長、貴州省文聯副主席。主要從事中國詩賦研究,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重大項目和省級重大項目等,著有《中國詩法學》《中國古代詩法綱要》《中國詩句法論》《詩賦研究的語用本位》《會山堂初集》《易聞賦集》等,善國畫山水,撰《海口賦》等,享譽海內外。
戴衛華
書者:戴衛華,男,上世紀七十年代生人,碩士研究生,中文專業。好讀書,喜書法,臨池不倦,楷書初學顏真卿,後以歐陽詢為宗,上溯其源,下探其流,於二王小楷、初唐諸家及寫經、明清習歐諸家均心慕手追,凡二十餘載。書風追求雅致、精逸之氣,崇尚古典之風。
來源/孔學堂
編輯/向禹
校檢/劉欣
編審/李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