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成果,多措並舉開展生態文明實踐

2020-12-18 騰訊網

一是優化區域空間。整合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城鄉規劃、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方案、產業規劃、文化旅遊等五十餘類空間規劃,形成「一張藍圖」、「一個平臺」,城市規劃空間擴展到139平方公裡。建立空間管控體系,嚴守16627公頃耕地保有量、8395公頃永久基本農田保有量,嚴控嘉陵江岸線「1公裡」和「5公裡」兩條空間紅線,提升空間管控能力。

二是實施7大類85項重點工程。涉及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區域空間優化與生態保護修復、節能降耗、人居環境改善等方面,進一步改善區域生態環境質量。

三是開展縉雲山國家級自然護區生態環境綜合整治。投入資金24.77億元,拆除建構築物55.8萬平方米,栽種植物 77.4萬株,覆土復耕復綠42萬平方米,生態環境明顯改觀。同時,堅持綠色發展,持續保障改善民生,創新實施生態搬遷,生態搬遷核心區、緩衝區203戶、520人,實現縉雲山片區生態價值、人文價值和社會效益最大化。

四是開展集中式飲用水源地環境保護。清理違法建築和排汙口,全區19個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優良比例達到100%。

五是開展汙水處理提質增效行動。組織開展全區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城鎮排水管網精細化排查,完成管網排查約2700公裡,整改錯接、混接管網348個點位,建成城鎮汙水管網32公裡,全區城鎮汙水處理率逐年提升。

六是著力推進生態修復。強化溼地資源、森林生態系統,大力推進礦山生態環境修復治理,全區森林管護和生態效益補償面積25.31萬畝,保護了森林資源和生物多樣性,促進森林發揮更多生態效益。

七是實施人居環境改善工程。整合資金1.58億元,啟動6個重點老舊小區改造,涉及樓棟44棟、居民2715戶、建築面積29.6萬餘平方米,實現了社區環境、基層社會「雙治理」,城市品質、社區服務「雙提升」。實施城市綠化提質項目,城鎮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27.06平方米/人。

八是重點開展農村環境整治。改造農村戶廁11201戶,建設鄉鎮汙水管網24.21公裡,實施農村汙水處理設施技術改造4座,全區行政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達100%。實施農村困難群眾危房改造或新建住房1920戶,農村舊房整治提升2079戶,農村建築工匠培訓139名,實施村莊亮化工程建設5456盞。創建美麗庭院1200戶。

九是提升公共運輸水平。新建公共停車場12個、公共停車泊位數2137個,人行過街設施14座,城市道路141.33公裡,打通城市未貫通道路20條,通車城市道路總裡程達402.07公裡。

相關焦點

  • 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
    國家發展改革委日前印發《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改革舉措和經驗做法推廣清單》,此舉標誌著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將極大地促進各地區進一步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對「十四五」時期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 合陽縣教育局多措並舉鞏固提升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果
    近日,為進一步鞏固提升文明城市創建成果,合陽縣教育局多措並舉開展系列文明創建工作,實現教育創文常態化、長效化。 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文明行為習慣養成教育》通知文件,就學生文明交通、文明就餐、文明禮儀、健康衛生等方面從細從小進行要求規範;通過組織開展「小手拉大手」系列主題教育活動,輻射帶動社會文明風尚。
  • ...建設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生態環境是深圳競爭力關鍵因素
    建設「無廢城市」是深圳建設先行示範區和強國城市範例的應有之義及重要舉措,是打造生態安全、環境優美的美麗灣區的必然要求,是協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建設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的必由之路。深圳抓住機遇,在「無廢城市」建設試點上勇當改革創新排頭兵,將更好地發揮示範引擎作用,從而為全國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示範模式。
  • 為生態文明建設的「三明實踐」喝彩|長城評論
    一字字、一句句,說到了鄉親們的心坎裡,是三明人心裡念著的,更是三明人點滴實踐著的。三明人牢記總書記囑託,堅持綠色發展理念,畫出了一幅靚麗的「山水畫」,探索出具有三明特色的生態文明建設實踐之路。這是11月17日拍攝的福建省三明市三鋼集團中板廠生產車間。
  • 【生態文明·現場】貴州生態建設成果圖片展亮相生態文明貴陽論壇
    貴州生態文明建設成果圖片展亮相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多彩貴州網 楊昌鼎/攝)  多彩貴州網訊(本網記者 文/陳李育 圖/楊昌鼎)7月6日上午, 「多彩貴州公園省」貴州生態文明建設成果圖片展在貴陽國際生態會議中正式開展。
  • 南川成為重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
    4月15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從南川區獲悉,近日,重慶市生態環境局覆核命名南川區為全市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當前,南川正以生態示範創建為抓手推動生態文明建設,把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納入黨政實績考核內容,開展黨政領導幹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等工作,並在「一把手」、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專題培訓班中開設與生態環保緊密相關的專題課程,助推區域生態環境質量提升,促進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 海納學院: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再上新臺階。
    海納學院提出生態興則文明興  生態文明建設取得巨大成就,進一步擦亮全面小康的綠色底色,海納學院表示,我國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還需要繼續加快構建生態文明體系,推動我國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顯著提升,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態環境質量很關鍵。
  • 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總書記的這20句話振聾發聵!
    【「學習筆記」按】2月1日出版的第3期《求是》雜誌將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推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筆記君帶你速讀20個金句!1生態文明建設是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2生態環境是關係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係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
  • 湖南省生態環境廳到寧遠核查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創建工作
    紅網時刻永州10月15日訊(通訊員 何勇輝)10月14日,湖南省生態環境廳自然生態保護處處長唐宇帶領專家組來到寧遠縣就創建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工作開展現場核查。寧遠縣委書記肖質彬作工作匯報,縣委副書記、縣長唐何主持匯報會,相關縣領導及部門負責人和鄉鎮參加匯報會或陪同核查。
  • 「童眼觀生態——全國青少年生態文明教育體驗活動」成果展示在...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家副主席李源潮,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全國政協副主席杜青林3日在北戴河參觀「童眼觀生態——全國青少年生態文明教育體驗活動」成果展示。李源潮希望青少年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教導,發揮小主人作用,做建設生態文明的新一代。
  • 生態芮城爭先行——芮城縣建設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工作紀實...
    2014年7月,芮城成功獲批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全國僅有9個縣市。  生態的芮城爭先行,先行的芮城好生態。推動「六大發展」的號角催人奮進,打好「三個一百」的戰役緊鑼密鼓。在建設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的徵程中,芮城縣委、縣政府帶領全縣人民縱橫捭闔、馳騁疆場,展示了一幅幅波瀾壯闊、奮勇前行的美麗畫卷!
  • 崑山,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
    近年來,崑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源頭治理與集中攻堅並重、
  • 生態文明建設案例 | 紅土地上的綠色革命
    長汀人民用成功實踐總結出「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群眾主體、社會參與、多策並舉、以人為本、持之以恆」的水土流失治理經驗,創造了生態文明建設的奇蹟,釋放出經濟社會發展的多重效應。長汀縣從水土流失重災區轉變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成為全國水土流失治理的一面旗幟,2018 年成功摘掉福建省扶貧開發重點縣的帽子,成為全國學習推廣的典範。
  • 桃源生態文明建設助推高質量發展
    近日,廣東的蔣先生一家人在桃源遊玩幾天後感嘆道,這是桃源縣推動生態文明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該縣每年旅遊人數超30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突破40億元,生態文明建設為桃源經濟社會注入了全新活力。「生態興則文明興」。桃源縣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堅持政府主導、部門主推、鄉鎮主抓、村組主為、居民主創,開展萬人綠色出行、倡導綠色消費、保護母親河等活動將生態環保理念植根桃源大地。
  • 貴州2019年度9市州生態文明建設考核結果通報
    特別是獲批國家首批生態文明試驗區以來,省委、省政府堅決把試驗區建設作為重大使命、重大機遇,嚴格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全力打造「五個示範區」,推動試驗區大膽創新實踐。經過四年多積極探索,試驗區34項核心制度已全面完成,在全國形成了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重大制度經驗。
  • 【改革黔談】貴州晴隆生態文明建設的探索
    黨的十八大以來,貴州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堅決向汙染宣戰,相繼實施大氣、水、土壤汙染防治三大行動,解決了一批重大環境問題。晴隆縣在生態文明方面積極響應號召主動作為,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取得了不錯的成就。
  • 溧陽生態文明建設再升級!從國家生態市,到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
    生態環境部日前在中國生態文明論壇上,公布並授牌第二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市、區),溧陽成為全國第二批45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市、區)之一,由此實現由國家生態市向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市、區)的新跨越。
  • 破題開局蹚新路 打造生態文明建設灣區典範
    生態環境狀況指數(EI)連續5年在全省縣級單元中排名第一。  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國家級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和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四塊「國字號」牌子越擦越亮。  當前,大鵬新區發展定位的側重點已從生態環境的保護提升,拓展至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和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相協調的新臺階。  據了解,早在2013年,深圳市就印發了《深圳市生態文明建設考核制度》,將原環保實績考核升格為生態文明建設考核。
  • 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逐年進步,讓特區百姓生態環境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千方百計、多措並舉推進「雙區」建設,重點抓好生態環境領域的綜合改革試點,努力推動特區生態環境事業在歷史新起點上再創輝煌。 以深化改革為突破,紮實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記者:深圳貫徹落實中央生態文明建設決策部署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釆取了哪些措施、有哪些亮點工作? 劉初漢:總書記重要講話為我們進一步辦好經濟特區,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擴大開放,奮力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 躋身「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 太白湖新區有自己的底氣
    日前,太白湖新區獲評第一批「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榮譽稱號,這一閃亮光環,是對太白湖新區落實生態環保責任的褒獎,也是對「生態宜居新區」的詮釋。大力開展沿河環境綜合治理,清理沿河垃圾、雜草、作物秸稈、腐爛蔬菜等汙染物,嚴查河道兩岸偷排、暗排口。目前,太白湖新區治理幸福河和老運河2個生態清潔小流域,治理面積0.6平方公裡。協調市南水北調截汙導流管理處中水庫積極進水,在老運河尾水截流人工溼地和洸府河河道、南陽湖農場溼地建設新型高效生態浮島+竹碳纖維生態草浮島,增加曝氣設備,保障河流斷面穩定達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