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合數字鴻溝 共享發展紅利

2020-12-17 騰訊網

核心閱讀

當前,全球數位化發展進程不斷提速。國際寬帶使用量持續增加,但不同國家、地區和群體之間的數位化發展不平衡問題也日益突出。國際電信聯盟敦促各國改善基礎設施建設,持續加強地區和國家間數字合作,努力彌合數字鴻溝,確保可持續的全民互聯互通。

國際電信聯盟近日發布的《衡量數位化發展:2020年事實與數字》報告顯示,全球有超過一半的人口在使用網際網路。從2015年到2020年,4G網絡覆蓋範圍在全球範圍內擴大了一倍,到2020年底將覆蓋全球近85%的人口。報告顯示,疫情防控期間,數字鴻溝問題進一步凸顯。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城市與農村、不同群體之間的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及網際網路接入的差距持續擴大,如何確保數位化成果惠及所有人,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全球數位化發展步伐加快

根據國際電信聯盟的這份報告,2020年國際寬帶使用量增長了38%,比去年的增速高出6個百分點,目前全球幾乎所有城市地區均有移動寬帶網絡覆蓋。報告發現,15—24歲的青少年使用網際網路的比例增加到近70%;手機得到廣泛使用,在統計的73個經濟體中,手機普及率超過80%的有44個。

疫情防控期間,各國數位化進程提速,民眾的購物行為發生重要改變。根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的一項調查,超過一半的受訪者表示,線上消費的次數增加,且更依賴網際網路來獲取新聞、健康相關信息。新興經濟體的消費者購物線上化的趨勢更為明顯。聯合國貿發會議秘書長穆希薩·基圖伊表示,隨著世界經濟逐漸復甦,消費線上化將對市場走向產生持久的影響,在此趨勢下,確保所有國家都能抓住數位化帶來的機遇顯得尤為緊迫。

經合組織近日發布的《2020年數字經濟展望》指出,為了滿足人們及時、安全、可靠地訪問國內和跨境數據的需求,各國政府、企業和研究人員在數據方面的全球共享與合作正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不斷升級的數位技術和基礎設施幫助各國有效應對疫情,同時也加快了全球數位化發展的進程。」中歐數字協會主任克勞迪婭·韋諾蒂對本報記者表示。

「網際網路普及率持續提高和數據的指數級增長,這兩大趨勢將推動數位化轉型。」瑞銀全球財富管理部門的一份報告預計,在未來10年內,全球將新增20億網際網路用戶,其中大部分來自新興經濟體;全球數據總量將增長到現在的10倍以上,到2030年達到456澤字節(1澤字節約等於1萬億吉字節),相當於每人擁有840個64GB的智慧型手機。

發展不平衡問題日益突出

國際電信聯盟的報告指出,疫情防控期間,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城市與農村、不同群體之間數位化發展不平衡問題日益突出。基礎設施建設速度放緩、數字性別鴻溝、缺少數字技能和可承受的價格,仍然是阻礙人們公平參與數字社會的主要障礙。

全球數位化發展正面臨日益加深的數字鴻溝所帶來的挑戰。報告顯示,全球約有72%的城市家庭可在家上網,幾乎是農村地區的兩倍。最不發達國家17%的農村人口生活在完全沒有行動網路覆蓋的地區,19%的農村人口僅可使用2G網絡服務。最不發達國家和內陸發展中國家中約有1/4的人口、小島嶼發展中國家中約有15%的人口無法使用移動寬帶網絡。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近日的一份報告顯示,全球有超過20億25歲以下的兒童和青少年無法在家中上網,佔世界兒童和青少年人口總數的2/3。據統計,全球195個國家和地區中,所有居民都能負擔得起網際網路連接的國家只有29個。40%的美洲原住民聚居地沒有網絡連接或缺乏基本的無線網絡服務。

數位化發展不平衡還體現在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的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的巨大差距。國際電信聯盟指出,5G網絡覆蓋率在經合組織國家中達到34%,在亞太地區的覆蓋率為15%,在拉丁美洲為3.2%,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為零。此外,同一地區內不同國家間數字基礎設施發展不平衡也很明顯。在非洲,南非的網際網路使用率達到50%,但不少非洲國家僅有約10%;經合組織國家中,韓國的光纖到戶滲透率達82%,奧地利、比利時、德國、英國等國的水平卻低於5%。

「疫情防控期間,更容易使用網際網路的群體更有可能通過遠程辦公保留工作,讓孩子參與在線教育,通過遠程醫療減少門診感染風險……」韋諾蒂表示,疫情進一步凸顯了數字不平等現象,各方應當共同作出努力,彌合數字鴻溝,確保所有人享受數字紅利。

綜合施策實現均衡普惠發展

專家建議,各國政府應加大投入,激勵私營部門擴大對電信和網際網路基礎設施的投入,並向最貧窮和最脆弱的社區提供價格合理的網際網路接入服務,實現數位化均衡普惠發展。

國際電信聯盟秘書長趙厚麟指出,報告發出明確信息,加快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是當前全球最緊迫和最關鍵的問題之一。「不改善數字基礎設施,彌合數字鴻溝就是一句空話。」韋諾蒂表示,由於個人能否獲取在線資源直接影響到包括就業、教育、社交、文化活動在內的社會參與,數字鴻溝正在加劇社會不平等,導致更加嚴重的貧富差距,如果不遏制這一趨勢,將阻礙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和全球數位化轉型的全面實現。

國際電信聯盟建議,政策制定者和從業人員應開展有針對性的數據能力培養項目,提升不同年齡和職業群體的數字技能水平;撒哈拉以南非洲各國應著力培養和積累數字技能方面的人力資本;各國政府還應提高數位化能力,更好地了解婦女在使用網際網路方面面臨的障礙,並為其配備使公共政策更具性別包容性的工具。

韋諾蒂指出,農村地區存在「雙重數字鴻溝」的風險,即在數字基礎設施嚴重不足的同時,還缺少數字技能和人力資本,因此通過教育和培訓提高數字素養和技能是實現普惠和公平的關鍵。

為解決數位化技能差距,歐盟今年7月提出新的《歐洲技能議程》,計劃到2025年為成年人提供5.4億人次培訓,將具有基本數字技能的成年人數量增加到2.3億。南非政府為失業人員提供4到8周的免費在線培訓,課程包括數據科學、編程、應用開發、人工智慧等。今年3月以來,新加坡通過再教育計劃為超過1.2萬人提供數字技能培訓。

國際電信聯盟建議,各國政府需要採取協調監管、吸引投資和商業激勵等措施,為數位化普惠發展和打造數位化社會營造有利環境。

(本報布魯塞爾12月7日電)

《 人民日報 》( 2020年12月08日 17 版)

相關焦點

  • 彌合數字鴻溝 共享發展紅利(國際視點)
    核心閱讀  當前,全球數位化發展進程不斷提速。國際寬帶使用量持續增加,但不同國家、地區和群體之間的數位化發展不平衡問題也日益突出。國際電信聯盟敦促各國改善基礎設施建設,持續加強地區和國家間數字合作,努力彌合數字鴻溝,確保可持續的全民互聯互通。
  • 經濟日報刊文:彌合老年人與數字時代鴻溝,需社會各界共同行動
    來源:經濟日報原標題:經濟日報刊文:彌合老年人與數字時代鴻溝,需社會各界共同行動數字支付、網上預約看病、掃碼點餐、健康碼登記……如今,數據的互聯互通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現實中,對於年輕人來說輕而易舉的事情,對一些老年人來說可能格外困難。
  • 思想者|周向紅:智能時代,如何彌合「老」難跨越的數字鴻溝?
    但是,在大多數人感受數位技術紅利、邁向5G時代的同時,不少老年人卻還停留在「無G時代」。如何幫助他們跨越「數字鴻溝」,使他們也可以享受美好的數字生活?同濟大學周向紅教授認為,一方面要實現國家頂層設計與產業協同相結合,防止「數字鴻溝」引發「數字貧困」;另一方面,要堅持年輕群體「數字反哺」與老年群體自助互助,充分展現數字時代人文關懷。以下是她在同濟大學的演講。
  • 央行餘文建:從供需兩側著力彌合「數字鴻溝」問題
    央行餘文建:從供需兩側著力彌合「數字鴻溝」問題 2020-12-15 21:58:27 來源:新浪財經
  • 跨越「數字鴻溝」共享數字成果
    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工作正在快速向前推進。12月28日,《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首次月度案例通報會議在北京召開,包括國家發改委、國家衛健委、工信部、交通運輸部、中國人民銀行等24個國務院部門的相關負責人參會。
  • 消弭「數字鴻溝」,共享「數字紅利」|智慧課堂為鄉村小規模學校賦能
    消弭「數字鴻溝」,共享「數字紅利」|智慧課堂為鄉村小規模學校賦能 2020-12-16 14:44:21   來源:財經頻道
  • 消除代際數字鴻溝:填溝與搭橋
    一條橫亙在代際之間的數字鴻溝,正在受到全社會的廣泛關注。代際數字鴻溝從哪裡來?一是在產品端。技術的發展、功能的豐富和設計上對老齡群體的忽視,再加上價格因素,讓老齡群體和新數字產品之間產生了距離。二是在用戶端。對新事物的不明白,讓老齡群體產生了畏懼感,再加上傳統、收入等原因,進一步加大了老齡群體與新數字產品之間的隔閡。
  • OMO勢在必行 三大信息鴻溝須儘快彌合
    疫情期間,全國範圍內開展了史無前例的線上教學活動,各類教育信息化平臺與工具得到了快速發展,但擺在面前的三大信息鴻溝須儘快彌合。由於網課手寫板可採集筆跡並實時顯示的特性,在線上教學期間,教師可通過屏幕共享等方式,讓學生實時看到書寫過程與結果,再配合語音講解,真正達到面對面教學效果。
  • CAPBX卡比特資本交易所:與全球數字投資者共享發展紅利
    CAPBX卡比特資本交易所:共享政策紅利釋放  2019年,伴隨巨頭入局,政策紅利釋放,區塊鏈浪潮再度席捲全球,這讓全球目光再次聚焦到區塊鏈最核心賽道——「數字資產交易」。  CAPBX卡比特資本交易所總部位於瑞士,其創始團隊由來自瑞士、澳大利亞、日本、香港、美國、新加坡和中國的資深區塊鏈科技人士組成。
  • 幫老年人跨越「鴻溝」,共享「數字...
    幫老年人跨越「鴻溝」,共享「數字紅利」 2020-12-17 11:15:52 來源: 南通網 網絡購物、網上預約掛號、手機行動支付……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當大多數人可以享受科技創新帶來的智慧生活便利之時,相當一部分老年人面臨的卻是「數字鴻溝」的尷尬。
  • 湖北首個村務管理小程序正式上線,為基層幹部減負,彌合城鄉數字鴻溝
    楚天都市報10月10日訊(記者石倩)今年全國兩會上,騰訊董事會主席馬化騰提出,大力提升農村數位化生產力,加快彌合城鄉數字鴻溝。如今,這一願景將在我省實現。10月10日,湖北首個村務管理小程序「村助手」正式上線運行。
  • 助老人跨過「數字鴻溝」
    手機行動支付購物、線上掛號預約醫生、刷臉驗證身份領取養老金……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當大多數人可以享受科技創新帶來的智慧生活便利之時,一道難以逾越的「數字鴻溝」卻橫亙在老年群體面前。如何讓老年人適應數位化社會,讓他們也能分享數字紅利,是擺在社會面前的一道必解題。
  • 【彌合「數字鴻溝」之 用餐篇】有了專屬外賣平臺,老年餐「線上化...
    【彌合「數字鴻溝」之 用餐篇】有了專屬外賣平臺,老年餐「線上化」風往哪吹 出處:北京商報
  • 三人行|消減「數字鴻溝」,讓城市有「智慧」,更有「溫度」
    那麼,在「數字鴻溝」依然存在的情況下,東莞要如何做才能消減「數字鴻溝」,讓發展成果惠及全民?本期邀請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常務副院長漆亞林,特區港澳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暨南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武文杰,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羅昕探討上述問題。記者:您如何看待「數字鴻溝」這一社會經濟現象?
  • 胡泳:重新認識數字鴻溝
    大約從網際網路成為當代社會不可或缺的工具與應用之時,人們就開始談論所謂「數字鴻溝」了。對這一鴻溝,慣常的理解是,它是一種在獲取、使用或影響信息和通信技術方面的經濟與社會不平等現象。經過了這麼多年的發展,數字鴻溝的一部分似乎有所緩解,另外的部分則趨向嚴重。例如,無法訪問計算機以及無法訪問網際網路的情形正在減少,甚至就連上網所需的廣泛技能和知識也獲得越來越多的普及;然而,在網上參與社會建設、政治進程的意願以及對平等的經濟機會的追求,如果我們將其視為針對彌合數字鴻溝而做的更高階的努力,則在全球範圍內仍嚴重缺失。
  • 教育信息化2.0時代下:如何跨越"新數字鴻溝"
    數字鴻溝從教育信息化1.0時代的"物理鴻溝""素養鴻溝",將逐漸演變為教育信息化2.0時代的"智能鴻溝",並且更加難以彌合。隨著《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的頒布標誌著我國教育信息化正式進入2.0時代。但國內教育領域數字鴻溝的長期存在,嚴重阻礙了我國教育現代化的步伐。
  • 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于康震:破局數字鄉村發展重點做好五方面工作
    來源:上海證券報圖集 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于康震日前在重慶舉辦的2020數字鄉村發展論壇上表示,「十四五」時期是數字鄉村全面布局和重點破局的關鍵階段。康震介紹,要抓住數字鄉村發展機遇,乘勢而上,重點做好5個方面工作。一要加強頂層設計,加快推動數字鄉村從「盆景」走向「風景」。二要完善基礎設施,推動5G、北鬥、遙感等現代信息技術加快向田間、圈舍、魚塘延伸。三要加快生產數位化轉型,實現對農業生產全領域全過程、全覆蓋的實時動態檢測,推動智能化裝備應用和農機智能化改造。
  • 調查丨新政出臺滿月,老年人面前的「數字鴻溝」消除了嗎
    來源:北京商報科技的發展不斷刷新著人類文明的「進度條」,然而在這一過程中,老年人卻成為了一個極易被忽視的群體。隨著「全面預約時代」的到來,破解老年人「數字鴻溝」問題變得更加緊迫。就此,一個月前,國務院辦公廳發文明確要求各方推動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
  • 幫助解決「數字鴻溝」 不斷增強老年人幸福感
    最近,老年人出行「被智能技術所困」的現象頻頻引發關注,為激活社保卡,九旬老人到銀行被抬起識別人臉、坐公交不會掃健康碼被拒載、冒雨到社保局用現金交醫保被拒收......智慧科技的高速發展,讓步履蹣跚的老年人已經追趕不上社會前進的步伐,智能技術、數位化服務就像一道無形大門,將他們拒之門外,讓很多老年人無所適從。智能時代不能落下老年人,他們需要被關心關愛。
  • 【傳習錄·快評】攜手共建共享數字經濟發展新機遇
    習近平主席在賀信中指出,中國高度重視大數據產業發展,願同各國共享數字經濟發展機遇,通過探索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共同探尋新的增長動能和發展路徑。當前,新的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和發展,其中大數據、網際網路和人工智慧正成為推動人類進入智能時代的重要力量。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數字已經成為了推動各國經濟發展和全球產業變革的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