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點燃希望之火。8月13日,桑珠孜區齊魯小學和清遠希望小學的教師代表以飽滿的科技感體驗了一次「暑假充電」,學會了如何使用智能平板電腦網路進行教學、批改作業和錄製微課。
青島羅博數碼科技有限公司在援藏幹部對接的幫助下,向西藏兩所小學捐贈了100套智慧手寫板,希望用科技的力量點燃西藏智慧教育之火。
2020年的疫情,推動了教育信息化的進程。疫情期間,全國範圍內開展了史無前例的線上教學活動,各類教育信息化平臺與工具得到了快速發展,但擺在面前的三大信息鴻溝須儘快彌合。
疫情期間,在網絡上一則笑話爆紅: 「網課語文課上,學習了蜘蛛兩個生字,老師課後布置作業,寫一篇題目為《假如我是蜘蛛》的作文,我沒有聽清。晚上,我在家絞盡腦汁,終於寫了一篇《假如我是只豬》的作文。後來,我在全校火了。」
在語文教學中因為板書的有一個重要的功能:把有可能產生誤解的地方澄清。為了不至於因為音同、音近而產生誤解,教師就特別需要板書。除了重點、難點、關鍵點等需要板書之外,有可能產生混淆、誤解的地方,都要板書。
沒有人能否認板書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數學教學需要演示演算推進,繪圖、圖解等等,美術課、音樂課……大部分的課程都需要板書。
一般的解決方式是採用了攝像頭, 這一方案如果是在教室的場景中,效果也還可以但問題是在非教室的場景中,攝像頭帶來的同樣是問題叢生。
網絡上比較爆紅的是中年大叔過度美顏、老師用櫃門當黑板、用拖把當教鞭諸如此類層出不窮,這些問題自然會大大影響學生的情緒,對於這堂課的教學效果,大家肯定也非常清楚。
集中解決教師板書問題,其實是需要網課手寫板。
網課手寫板板,最重要的就是保留原筆跡。因為教學過程中經常會涉及推理演算、書寫示範,尤其是有些內容步驟需要一邊講一邊寫。甚至有些題目的作答講解,需要教師不斷地標記重點和強調易錯點,所以教師的原筆跡書寫就顯得非常重要,這也是滑鼠和普通感應手寫板所不能達到的。
網課手寫板通常與智慧筆配合使用,並保留了傳統的書寫方式。在使用時,教師可以將普通紙張放在手寫板上,使用智慧筆進行書寫。與此同時,手寫板可以通過藍牙、WiFi、USB接口等方式與手機、平板、電腦等顯示設備連接,在書寫時,筆跡會實時在屏幕上進行顯示。
由於網課手寫板可採集筆跡並實時顯示的特性,在線上教學期間,教師可通過屏幕共享等方式,讓學生實時看到書寫過程與結果,再配合語音講解,真正達到面對面教學效果。
羅博智慧筆CEO殷述軍認為:「網課手寫板不是滑鼠和鍵盤的簡單替代,需要來自一線對教育場景的深入了解,比如筆記還原能力、筆跡延遲、尺寸大小、快捷功能的設置、筆跡的粗細、筆跡的顏色、塗改、繪圖等等,需要充分了解教師習慣才能做到真正做到解決教師的板書問題。」
前幾天,智慧教育領袖峰會暨渠道萬裡行在杭州成功舉辦。在峰會中,羅博智慧筆創始人殷述軍,展示了基於智慧筆產品的電子書包如何彌合數字鴻溝。
過去的十多年中,教育信息化最大的特點就是去紙筆化。學生通過電腦、手機或平板來完成學習過程。但問題在於,這並不符合學生和老師的使用習慣,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手寫練習無法在平板或電腦上完成或者說平板電腦解決手寫問題並不完美。需要在電子設備和紙筆之間來回切換,效率低下。
電子書包的迭代升級,連接平板和智慧紙筆兩個終端的新型電子書包,打破了紙張和電子設備的隔閡。教師通過平板完成作業下發和演示等教學過程,學生使用智慧筆在手寫板上無需在紙筆和電子產品間來回切換。老師則可以在系統中隨時看到每個學生的答題情況,實時了解每個學生學情。
目前羅博的解決方案支持所有的平板及電腦產品。
在課堂中,給班級的學生講解試卷是普遍場景,但是當班級學生數量上漲、水平存在差異化,傳統課堂會把每一道題都會進行講解,這樣極大的拖慢了教學的效率,畢竟70%的以上學生都答對的題目沒必要花大量的時間講解,但是如何保證剩下20%左右的學生如何能學會?
羅博智慧筆解決方案是對於學生試卷數據進行採集,學生可以在2秒內上交試卷、在20秒得到答題反饋,在老師端,能很快得到教學效果的統計數據以及每個學生的疑難問題的實時呈現。
接下來老師在課堂中只講解正確率少於70%的試題,對於沒有講解的題目,教師可以錄製相應的試題微課讓剩餘30%+的學生課後進行複習。
這樣課堂效率得到了很大提升,羅博智慧筆不並需要改變課堂的原有信息化基礎設施,具備基本的USB接口和網絡環境即可。
在寧夏銀川西夏區第十小學採用羅博智慧筆解決方案,紙筆互動課堂的應用已經得到了良好的反饋。在以往教學中,存在的老師對學生的關注度不一致、課堂數據收集困難、不能及時了解學生學情等問題,通過紙筆互動課堂,都得到了解決。教師可以隨時了解到每個學生的學情,提升了對個體的關注度。學生的整體學習情況也可以實時掌握,及時調整教學節奏與方向,學生的整體成績整體提升。
8月14日下午,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特別召開新聞發布會,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北京市教委新聞發言人李奕介紹了2020年秋季開學及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最新情況,回應社會關切。
為建立與疫情防控常態化相適應的教育教學機制,北京市教委要求各區和學校科學制定、有序實施新學期教學與課程計劃,同時要制定教育教學應急預案。市級將加強空中課堂建設,不斷完善國家、市、區協同的課程開發機制,持續提供線上課程資源。
9月開始,中小學各年級課程將在空中課堂同步上線,為實現線上線下課程隨時切換,無縫銜接,學生停課不停學提供保障。
會上,就防疫工作具體安排、校園及教育教學管理等熱點問題,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宣教處處長、北京市教委基教一處處長、北京市教委學前處處長等相關部門負責人重點對線上線下教育提出的要求,並重點提出精準分析學情,提高新學期教學工作的針對性的新要求。
可以看出,教育信息化,重點不是信息化和大規模的設備採購或者將線下課堂在線化那麼簡單。比如,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是接觸、了解、學習、掌握的動態過程,老師如何知曉學生的掌握程度,並不是對與錯兩個維度,因此,信息化設備也必須跟蹤這一動態過程,羅博從答題過程、答題結果、答題時間、答題順序、壓力波動等多個維度給老師反饋,從而便於老師做到因材施教,保證與在校學生學習進度、學習效果、學習內容相一致
因此,我們可以看出,教育信息化必須是有著很強一線教學研究經驗、深耕在教學一線進行產品研發團隊,適應了教育場景且切實解決場景中各種關鍵且細節的問題,教育信息化才能成功落地。
而只有彌合這些教學場景中的信息鴻溝,教學效果才能真正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