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榮騰:數字鴻溝仍是信息化面臨現實問題
從當前來看,與多數發展中國家一樣,我國信息化在發展過程中仍面臨著「數字鴻溝」不斷擴大的現實問題。縮小「數字鴻溝」,是我國當前乃至今後更長時間信息化工作的重中之重。 「數字鴻溝」不斷擴大 4月26日,在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的協助下,世界銀行在北大百年講堂發布《中國的信息革命:推動經濟和社會轉型》報告。
-
胡泳:重新認識數字鴻溝
大約從網際網路成為當代社會不可或缺的工具與應用之時,人們就開始談論所謂「數字鴻溝」了。對這一鴻溝,慣常的理解是,它是一種在獲取、使用或影響信息和通信技術方面的經濟與社會不平等現象。經過了這麼多年的發展,數字鴻溝的一部分似乎有所緩解,另外的部分則趨向嚴重。例如,無法訪問計算機以及無法訪問網際網路的情形正在減少,甚至就連上網所需的廣泛技能和知識也獲得越來越多的普及;然而,在網上參與社會建設、政治進程的意願以及對平等的經濟機會的追求,如果我們將其視為針對彌合數字鴻溝而做的更高階的努力,則在全球範圍內仍嚴重缺失。
-
消除代際數字鴻溝:填溝與搭橋
一條橫亙在代際之間的數字鴻溝,正在受到全社會的廣泛關注。代際數字鴻溝從哪裡來?一是在產品端。技術的發展、功能的豐富和設計上對老齡群體的忽視,再加上價格因素,讓老齡群體和新數字產品之間產生了距離。二是在用戶端。對新事物的不明白,讓老齡群體產生了畏懼感,再加上傳統、收入等原因,進一步加大了老齡群體與新數字產品之間的隔閡。
-
助老人跨過「數字鴻溝」
手機行動支付購物、線上掛號預約醫生、刷臉驗證身份領取養老金……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當大多數人可以享受科技創新帶來的智慧生活便利之時,一道難以逾越的「數字鴻溝」卻橫亙在老年群體面前。如何讓老年人適應數位化社會,讓他們也能分享數字紅利,是擺在社會面前的一道必解題。
-
彌合數字鴻溝 共享發展紅利
報告顯示,疫情防控期間,數字鴻溝問題進一步凸顯。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城市與農村、不同群體之間的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及網際網路接入的差距持續擴大,如何確保數位化成果惠及所有人,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基礎設施建設速度放緩、數字性別鴻溝、缺少數字技能和可承受的價格,仍然是阻礙人們公平參與數字社會的主要障礙。 全球數位化發展正面臨日益加深的數字鴻溝所帶來的挑戰。報告顯示,全球約有72%的城市家庭可在家上網,幾乎是農村地區的兩倍。最不發達國家17%的農村人口生活在完全沒有行動網路覆蓋的地區,19%的農村人口僅可使用2G網絡服務。
-
三人行|消減「數字鴻溝」,讓城市有「智慧」,更有「溫度」
那麼,在「數字鴻溝」依然存在的情況下,東莞要如何做才能消減「數字鴻溝」,讓發展成果惠及全民?本期邀請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常務副院長漆亞林,特區港澳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暨南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武文杰,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羅昕探討上述問題。記者:您如何看待「數字鴻溝」這一社會經濟現象?
-
彌合數字鴻溝 共享發展紅利(國際視點)
報告顯示,疫情防控期間,數字鴻溝問題進一步凸顯。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城市與農村、不同群體之間的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及網際網路接入的差距持續擴大,如何確保數位化成果惠及所有人,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基礎設施建設速度放緩、數字性別鴻溝、缺少數字技能和可承受的價格,仍然是阻礙人們公平參與數字社會的主要障礙。 全球數位化發展正面臨日益加深的數字鴻溝所帶來的挑戰。報告顯示,全球約有72%的城市家庭可在家上網,幾乎是農村地區的兩倍。最不發達國家17%的農村人口生活在完全沒有行動網路覆蓋的地區,19%的農村人口僅可使用2G網絡服務。
-
跨越「數字鴻溝」共享數字成果
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工作正在快速向前推進。12月28日,《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首次月度案例通報會議在北京召開,包括國家發改委、國家衛健委、工信部、交通運輸部、中國人民銀行等24個國務院部門的相關負責人參會。
-
解決「數字鴻溝」不僅是社會問題,更是企業的問題
我們將這一類的情況稱為"數字鴻溝"。其指的是在全球數位化進程中,不同國家、地區、行業、企業、社區之間,由於對信息、網絡技術的擁有程度、應用程度以及創新能力的差別而造成的信息落差及貧富進一步兩極分化的趨勢。為什麼會產生數字鴻溝呢?
-
今日視點丨填平「數字鴻溝」最需要的是?
昨天,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從七大方面提出具體舉措,要求著力破解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智能技術帶來的智慧生活,理應讓老年群體共享便利,而不是被「屏蔽」。破解「數字鴻溝」需要跨過幾道坎?如何在數字時代給老人更多關愛?今天,我們就從這份《實施方案》和記者的實地採訪中來尋找答案。首先我們跟著記者去看看,在醫院、車站,老人們通常會遇到怎樣的數字生活場景。
-
跟上一臺「時光機」,探尋「數字鴻溝」背後的機遇與風口
12月2日,一款現實中的「時光機」,中興Blade V2021 5G 時光機正式發布,據悉此款手機由中興通訊聯合京東共同研發,重點面向長輩群體推出,針對智慧型手機使用痛點進行優化設計,劍指當前老齡化社會進程中的重要議題——「數字鴻溝」。
-
教育信息化2.0時代下:如何跨越"新數字鴻溝"
數字鴻溝從教育信息化1.0時代的"物理鴻溝""素養鴻溝",將逐漸演變為教育信息化2.0時代的"智能鴻溝",並且更加難以彌合。隨著《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的頒布標誌著我國教育信息化正式進入2.0時代。但國內教育領域數字鴻溝的長期存在,嚴重阻礙了我國教育現代化的步伐。
-
破解數字鴻溝,這些問題還需思考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及時出手破除老年人智能鴻溝。關於破解老年人數字時代困境,還有一些問題依然值得我們深思:是科技的快速發展還是老年人自身造成了老人數字弱勢?破解老人「數字鴻溝」,年輕人能做些什麼?如何建設一個不分年齡人人共享的智慧老齡社會?一起來看。老年數字鴻溝產生的原因有哪些?
-
思想者|周向紅:智能時代,如何彌合「老」難跨越的數字鴻溝?
但是,在大多數人感受數位技術紅利、邁向5G時代的同時,不少老年人卻還停留在「無G時代」。如何幫助他們跨越「數字鴻溝」,使他們也可以享受美好的數字生活?同濟大學周向紅教授認為,一方面要實現國家頂層設計與產業協同相結合,防止「數字鴻溝」引發「數字貧困」;另一方面,要堅持年輕群體「數字反哺」與老年群體自助互助,充分展現數字時代人文關懷。以下是她在同濟大學的演講。
-
路透社刊發:中國規範現金收付 應對「數字鴻溝」
來源:參考消息原標題: 外媒關注:中國規範現金收付應對「數字鴻溝」參考消息網12月17日報導 路透社12月16日刊發一篇觀察報導稱,中國規範現金收付應對「數字鴻溝」。現金支付的剛性需求與拒收人民幣現金是中國社會存在的「數字鴻溝」現象的表現形式之一,即一部分群體處於數位化服務的「雷達」範圍之外。這引發中國監管層的重視。中國央行周二發布第18號公告,對人民幣現金收付行為進行規範,要求不得採取歧視性或非便利性措施排斥現金支付,造成「數字鴻溝」。
-
為銀髮族搭建跨越數字鴻溝之橋
各種新興業態也讓不少老年人措手不及,在數位化生活中開始跟不上時代的步伐,面臨「數字鴻溝」的窘境。大到國家社會發展、城市治理,小到諸如購物、出行、看病等等生活日常都逐漸被「數位化」,已經到來的老齡化社會,迎面撞上了「數位化」這個年輕的社會激變。
-
我縣探索破解老年人「數字鴻溝」問題
然而,網上購物、網上掛號、網上繳費等,對於一些老年人來說,卻成為了難以跨越的「數字鴻溝」。老年化遇上數位化,這道題該如何破解?這一問題也引起了縣政協科協界別組的關注,在今年的縣政協十屆五次會議上,委員們提出了《關於完善服務保障體系、破解老年人「數字鴻溝」問題的建議》。
-
央行餘文建:從供需兩側著力彌合「數字鴻溝」問題
央行餘文建:從供需兩側著力彌合「數字鴻溝」問題 2020-12-15 21:58:27 來源:新浪財經
-
邢臺:搭把手,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
但同時,也讓本就「觸網」困難的老年人,與發展迅速的數字社會越來越遠,甚至影響正常生活。為幫助老年人熟練使用智慧型手機,百泉社區的志願者時常舉辦老年人「手機課堂」,面向老年人普及智慧型手機基礎知識和使用技巧,方便他們盡享網絡時代的精彩生活。
-
「睿見」梁春曉:老齡化、數位化同步加劇「代際數字鴻溝」
本文系盤古智庫老齡社會研究中心主任、老齡社會30人論壇成員、信息社會50人論壇成員梁春曉在「代際數字鴻溝:挑戰與應對」——老齡社會30人論壇第27期專題研討會上的發言內容整理,文章來源於「老齡與未來」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