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內容來源「新課大語文」,作者:新課標語文課題組:邱欣祥)
作文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高三某班級計劃舉行讀書會以開闊學生視野。但對於「讀什麼」的問題,大家展開了激烈的討論。有的同學認為,讀書就是要讀經典文學,但也有同學認為,讀書就應該讀流行文學……對於以上問題,你怎麼看?請結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寫一篇發言稿。
要求:結合材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800字。
命題說明:本題來自2021西安市第一中學高三上模擬調研語文試題。
命題方向
學會學習:樂學善學 、勤於反思
科學精神:理性思維 、批判質疑 、勇於探究
人文底蘊:人文積澱、審美情趣
實踐創新:問題解決
審題
限制性
1.真實情境的限制。題目提供的真實情境是,高三某班級計劃舉行讀書會,但對於應該讀經典文學還是讀流行文學展開了激烈的討論,這一情境明確交代了討論的要點;舉行讀書會的目的是開闊學生視野,也就是說,讀什麼能開闊學生的視野是考生的思考方向。考生的聯想和思考受此情境限制,脫離情境即為跑題。
2.典型任務的限制。「高三某班級計劃舉行讀書會」限定考生的身份為高三學生;「對於以上問題,你怎麼看」,提醒考生要表達的是對「讀什麼」可以開闊視野這一問題的看法,在「討論」的語境下談看法,應以議論文為主;「請結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寫一篇發言稿」要求考生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文章體式限定為「發言稿」,考生寫作時要有對象意識和交流意識。
3.價值判斷的限制。對於「讀什麼」的問題,考生有很多話可說,但並不是什麼都可以說。無論是認可讀經典文學還是讀流行文學抑或其他類型的文學,都要求考生本著增長自身見識、積累知識、開闊視野的原則進行思考與理解,而不能停留於消遣乃至打發時間這個點上。題目看似沒有很明確的價值導向,實際上已經在引導青年學生積極上進,以期通過探討「讀什麼」並確定符合自身喜好的文學類型來助其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開放性
1.立意角度是自由的。圍繞「讀什麼」可以開闊視野的問題,完全可以選取同學的觀點進行立意,也可以根據自己的閱讀體驗選擇其他類型的文學作品進行立意。如:讀書就是要讀經典文學,讀書就應該讀流行文學,讀書就應該讀古典文學,經典文學、流行文學均應涉獵(文章是討論語境,並非辯論語境)……
2.聯想和想像是開放的。不管選取哪個角度進行立意,考生的聯想和想像都是自由的。如果認為讀書就要讀經典文學,那麼考生就可以回想自己讀過哪些經典文學,經典文學對自身產生了怎麼樣的影響,經典文學有什麼樣的特徵,思考經典文學為什麼能成為經典,經典文學與其他文學類型有哪些差異又有哪些優勢,經典文學能給讀者帶來的作用、意義,等等。同樣地,如果從讀書要讀流行文學的角度立意,考生也可以從以上方面進行思考與聯想。
解題
本題是一道任務驅動型材料作文。材料設置情境貼近考生學習場景,引導考生思考整本書的閱讀問題,符合高中語文課程改革要求,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材料正是對國家倡導建設「書香中國」及提倡「全民閱讀」理念的回應,有助於引導青年學生學會辨別不同文學的差異,懂得閱讀優秀的作品以及在閱讀優秀作品中提高自身素養。題目完全符合高中語文課程標準立德樹人的要求,全面考查考生的讀書與積累情況。
參考立意
切題立意:
1.讀書就要讀經典文學。
2.讀書就應讀流行文學。
3.讀經典文學,更能開闊視野。
4.讀流行文學,跟著潮流看世界。
5.讀網絡文學,感受時尚。
……
偏題立意:
1.讀書開闊學生視野。(未針對任務,不符合題目要求)
2.讓經典滋潤我們的心田。(題目強調的是要回答讀什麼書能開闊視野的問題)
……
下水文
與經典文學為伴,在閱讀中開闊視野
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第四中學
邱欣祥
同學們:
大家好!
我發言的題目是「與經典文學為伴,在閱讀中開闊視野」。
剛剛很多同學都發表了關於自己「讀什麼」書的看法,有的同學認為讀書就要緊跟時代閱讀流行文學;也有的同學認為讀經典文學更能開闊視野。我更傾向於讀經典文學。
經典文學是在歷史舞臺上經過不斷洗禮、篩選和檢驗的作品。
經典文學通常都是經過幾代甚至十幾代讀者的檢驗而最終留存下來的文學作品。每一個歷史時期,都有很多文學作品,有一些在當時也許是流行文學,但經過時間的淘洗逐漸沉澱為經典文學。作家鐵凝談為什麼要閱讀經典時說:「經典擁有溫暖而強勁的力量,能夠長久不衰地體貼靈魂、撥動心弦,觸碰到我們情感深處最柔軟最深刻的部位。這種力量,並不會因時間流逝和年代更迭而減弱。」而當今許多流行文學,特別是網絡文學,泥沙俱下,其中雖不乏經典,但對於缺少鑑別力的我們來說,讀了很多流行文學,也許事倍功半,僅能將其作為消遣的閱讀,並不能開闊視野。所以我更贊成閱讀經典。
經典文學凝聚了世代人類思想藝術的精華,更能開闊視野。
經典文學蘊藏了豐富的智慧,教我們如何學習,啟示我們如何度過自己的青春年華,引導我們懂得道理。讀《論語》,我們知道「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讀《談美》,我們知道對於公園裡的古松,不同的人可能有完全不一樣的「態度」,進而知曉「美感的態度」;讀《平凡的世界》,我們學習孫少平、孫少安自強不息、依靠自己的頑強毅力與命運抗爭的精神;讀《小王子》,我們懂得「本質的東西眼睛是看不見的」「你為你的玫瑰花花費了時間,才使你的玫瑰花變得那麼重要」……如此之多的經典文學,不斷開闊我們的視野,豐富我們的人生,這一點也是流行文學很難做到的。
經典文學底蘊深厚,能在深層閱讀中開闊視野。
在《朗讀者》的一期節目中,享有「東方美學第一人」盛譽的葉錦添要讀《葬花吟》,董卿就深有感觸:「好多人都說四大名著百看不厭的是《紅樓夢》,因為往淺了讀是一個院子裡的兒女情長,往深了讀是一個朝代的盛衰興亡。所以每每讀罷,掩卷長嘆,也只有4個字可以感嘆:真有味道。」讀《紅樓夢》如此,讀其他經典文學又何嘗不是這樣呢?經典文學值得我們反覆閱讀,我們也能在反覆品讀中收穫新的東西,在泛讀品讀中被引入勝境。
不錯,千言萬語道不盡經典文學帶給我們的「好」,但終歸在「讀」,那麼就讓我們與經典文學為伴,讓經典開闊我們的視野,滋潤我們的心田。
謝謝大家,我的發言完畢。
(來源:新課標大語文。本號尊重原創,公交推薦,如有侵權,請留言聯繫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