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一直是高考的摯愛,每年高考材料作文,都能引起全國性的吐槽。
比如:2014年湖北的高考作文,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遊客們來到山腳下,這裡流水潺潺,鳥語花香。遊客問下山的人:上面有好看的嗎?有人答沒有,有人答有。
於是有人留在山腳賞景,有人繼續爬山。來到山腰,這裡古木參天,林靜山幽。問下山的人:上面有好看的嗎?有人答沒啥好看的,有人答好看。
於是有人在山腰流連,有人繼續攀登。來到山頂,只見雲海茫茫,群山隱約。請根據你對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選一個角度,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文體自選,標題自擬。要求:立意明確,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現在很多地方的中考作文也爭相效仿,考得多了,也就成了一種流行趨勢。要是不出個材料作文,跟其他省份的語文卷子相比,檔次馬上就下去了。所以那種既具有哲理性,又聯繫社會現實,即透著文藝範兒,還有些小清新的材料作文,大受命題組的追捧。
很多同學都因為這種作文找不到立意而苦惱,本文就來談談材料作文的立意方法,教你把握作文流行趨勢。
材料作文雖然千變萬化,但一般只分為兩種形式:
一種是給出材料,然後根據材料給出一個話題,這種其實和話題作文相似。
另一種就比較困難了,只給出材料,讓考生自己根據材料來概括出一個話題,找到一個角度切入。這第二種材料作文,就是我們本文研究的重難點。
01「有材料、有話題」類型
這類作文,難度較低,是中考的主流。和單純的話題作文不同,這類作文選擇性比較大,讓考生有很大的發揮空間。
單純的話題作文很可能比較簡單粗暴,比如2013年莆田中考作文,以「我錯了嗎」為題寫一篇作文,文體立意不限,什麼材料都沒給,太粗獷了。
但如果給出了材料,就完全不同了,比如:2013年廣州的作文題目:
遊戲伴隨著我們成長,
遊戲有規則,
有挑戰,有快樂…….
面對遊戲我們思考,
我們選擇,我們批判。
請以「遊戲」為題目,寫一篇文章。
這是材料作文了,給出的話題受到了材料的限制。很多同學會想到英雄聯盟、魔獸世界,就大談特談打遊戲的心得體會。但同學們別忘了,材料中「遊戲伴我們成長」,難倒英雄聯盟、魔獸世界,從小到大伴你成長嗎?所以寫自己怎麼打遊戲就徹底跑題了。
通過分析材料,你就要發現這個作文要你尋找 遊戲和成長的聯想,也就是在遊戲中,我們學到了什麼有利於我們成長的東西,比如交流方式,團隊協助等等。
這一步,就叫根據材料,縮小話題。
你要找關鍵的,總結性的句子。它一般會出現在材料的開頭或者結尾。比如:遊戲伴隨著我們成長 ,這句話,就可以根據它來縮小話題。
02「有材料、無話題」類型
這類材料作文,本文推薦三種方法處理。
方法一:找關鍵句
此法適用於有中心句的材料,這一類雖然沒有給出話題,但是卻能明顯地看出立意的。
比如,2013年河南的中考作文:
這類材料作文,立意非常明顯,就是姚明說的最後一句話:適應你自己可以擁有的東西。適應,適應自己所處的環境........
所以這類題目很簡單,首先看材料裡有沒有總結性的話語,有的話立意就很容易提煉了。
方法二:由果溯因
此法適用於沒有講完的故事類的材料。
比如,西寧的中考作文:
一群年輕人到處尋找快樂,卻始終找不到快樂。於是,他們向蘇格拉底請教,快樂到底在哪裡?蘇格拉底說:你們還是先幫我造一條船吧,這群年輕人暫時把尋找快樂的事放到一邊,找來造船的工具,首先鋸倒一棵大樹,然後掏空樹心,用了七七四十九天造出了一條獨木船,獨木船終於下水了,他們把蘇格拉底請上船,一邊合力蕩漿,一邊齊聲唱起歌來。蘇格拉底問:孩子們,你們快樂嗎?他們齊聲回答:快來極了。
這個故事的結尾,蘇格拉底並沒有直接回答:快樂到底在哪裡。也沒有給他們解釋他們快樂的原因,這種就屬於:故事沒有講完,戛然而止的類型。
中考敘事類的材料作文一般都是這種類型,那這類作文的立意如何確定呢?
方法:由果溯因。分析一下,為什麼他們快樂極了。快樂到底在哪裡?
讀完故事,發現是因為他們一起努力勞動做了一條船。於是,我們就知道這個故事的寓意是:齊心協力產生快樂。這個寓意就是你確定的立意。
當然不同的分析角度,也可以得到不同的寓意。比如,團隊協作的快樂、勞動創造的快樂等等。
方法三:概括中心思想
適用於沒有中心句,散文式的材料。這是最難的一類,很多同學連材料都讀不懂,更別說要確定立意了。
比如,2013年這篇中考作文材料:
嬌弱的小草感謝大樹替他遮風擋雨,挺直的大樹感謝小草替它襯託偉岸。
美麗的鮮花感謝大地哺育了它的芳香,遼闊的土地感謝鮮花為它裝點希望。
涓涓小溪感謝大海容納撫愛了它,無邊的大海感謝小溪為它增添了廣闊與神秘。
我們擁有一個美麗的世界,她無私地給予我們許多、友情、親情......
只是我們太忙碌,匆匆來去,為學習,為工作,為事業,為家庭、為金錢、為名聲
我們不懂珍惜,忽略太多,捨棄太多,驀然回首時,才發現行囊空空。
這類材料的特點是:形散神不散。不管材料給了我們多少意向,都是為了一個主題。
所以我們在材料中找反覆出現的詞語句子或者意義相近的詞語句子。然後分析它們之間的關係,是相似還是相反,最後總結出文章的立意。
就上述這段材料,第一段是感謝; 第二段沒有反覆出現的詞語,但有很多相似意義的句子。比如,不懂珍惜、忽略、捨棄;把兩段的意思連起來,材料的意思就是:我們應該感謝世界給予我們的,但卻忽略了。
所以,我們的立意就應該是懷有一顆感恩的心,才能收穫幸福。這樣作文的話題就變成了「珍惜」或者「感恩」,下筆就很容易了。
03總結
有材料,有話題:根據材料縮小話題,找關鍵句、總結句,一般出現在開頭或結尾。
有材料,無話題:
方法一,找關鍵句;
方法二,由果溯因;
方法三,概括中心思想;
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