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在如今這個社會想要證明自己的實力最好的辦法就是各種證書,例如教師資格證、普通話證、記者證等等。這些都是以後你找工作時候的從業資格證,就連開車都需要駕駛證,雖然很現實但是事實確實如此。
2018年才過去了一半就發生了很多事情,多項政策相繼出臺。例如在交通方面很多規定為車主們大大減輕了負擔,除了電動車和汽車等之外大貨車也很讓人頭疼。僅僅是體積和外形就足矣讓人望而卻步,在馬路上遇到了趕緊躲開。
而最近出臺的藍牌微型貨車管理新政帶來重大利好,4.5噸及以下的藍牌車輛將不再需要從業資格證和其他證件。這就意味著這他們在審車的時候會比之前輕鬆很多,不用再忍受黃牛的「壓榨」也不用在審車的時候等待那麼長時間了。
除了這些原因之外還有很多「有心人」藉此機會大敲一筆,讓這些車主們迫不得已只能走旁門左道才能審車過關。但是要知道審車的最初目的是為了大家的行車安全,而不是這樣的形式主義和斂財藉口。
而且在五月中旬的時候國務院常務會議上也表示要在今年年底之前實現貨車年檢、年審還有尾氣排放三合一。最主要的是還將要取消4.5噸以下普通貨運的從業資格證等等,對這些車將進行一系列的整改。
除此之外還將在今年七月份開始對於那些掛車的車輛購置稅進行減半,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等等。這些規定的目的很明確,就是為了使公路能夠更好的發展,在有限的條件裡盡力去實現利潤最大化。對於微貨取消從業資格證,你怎麼看呢?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