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信息類專業

2020-09-14 百學網徐老師

電子信息類專業一共有16個專業:

( 註:2019年各大高校新增設的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機器人製造等專業屬於電子信息類專業。由於本文篇幅所限,何老師將對這幾個專業專門介紹 ) 二,專業解析 1和2 電子信息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這兩個專業是電子信息類專業中覆蓋範圍較廣,可塑性較強,未來可從事行業更為廣泛的兩個專業。電子信息工程和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是兩個較為相近的專業。它們的名字與一級學科電子信息最為相似,是兩個寬口徑的專業。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和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相對於其它五個主流專業來說,是覆蓋範圍較廣的兩個專業。這意味這兩個專業的可塑性強,可以從事的行業廣泛。既可以從事當今火爆的晶片行業,又可以從事通信方面的5G行業。從專業命名來說,這兩個專業佔盡了優勢。

而如果有一個同學的專業是通信工程,因為種種原因未來想要從事晶片行業,儘管都屬於同一個學校電信一類學科底下,大家學習的課程都差不多,卻還要費勁周折地像企業的人事解釋,「啊,其實我們學校的通信工程是偏電子硬體方面的」。在應聘的過程中就仿佛「隔」了一層。

在學習內容方面,電信工程和電信科學研究信息的獲取與處理,電子設備與信息系統的設計、開發、應用和集成。非常明顯,我們用的手機、電腦都屬於這個專業的研究領域。

除此之外還有最近比較火爆的「萬物互聯」的觀念,在這個觀念下創造的智能家電,讓我們實現了用一臺手機就能控制家裡的熱水器提前加熱,讓空調提前打開。

在研究方向上,這兩個專業的研究方向可以分為「電子」、「信息」和「通信」三大領域。電子的研究方向屬於硬體領域,也就是集成電路。信息的研究方向屬於軟體領域,則是研究信息在集成電路中的存儲、複製和傳輸。而通信研究方向是信號在不同設備之間的傳輸的過程,又稱為通信過程。以上都是電子信息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研究、學習的領域。

按層次高低分,電子行業的研究也可以分為多個層面的不同研究。所謂的高層與底層,其實描述的是與現實生活的遠近,越往高層指的是越貼近我們生活的部分,同時也是我們比較能夠理解的部分。

高層的研究,指的是利用一些已經封裝好的集成電路做成一個具有不同功能和性能的電子產品。封裝和接口的概念由電子產品本身而來,後來才成為劃分電信各層行業的分工邊界。說到底,電子行業就是一個利用電子電路不斷向上提供接口的一個服務行業。

底層的電子工程師把電容、信號放大器、各種傳感器封裝成一個簡單功能的電路模塊,給高層的電子工程師提供接口。高層的電子工程師,把這些模塊組成一個電子產品,給用戶提供接口。用戶對於電子產品進行包裝、外觀設計並給它們的客戶提供接口。我們生活中最終接觸到的那些在市場中的產品,是通過多級封裝最終才展現給市場的成品。

多級封裝的不同分工完成了整個電子產品的生產。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高層的電子工程師通過組裝不同廠家顯卡、CPU、硬碟、主板等等零件搭配組裝電腦。這些零件就是一個個已經封裝好的集成電路。高層電子工程師在組裝電腦的時候並不需要特別了解顯卡、CPU的工作原理,也能夠組裝出一臺像模像樣的電腦。

底層的電子工程師則要考慮的問題就完全不同。比如說生產顯卡的工程師,首先需要考慮顯卡和市場上主流CPU的配合問題,以免兼容性問題導致的高配低能的情況。

其次,需要為顯卡配備與市場主流顯示器適配的接口,用於向顯示器提供顏色信息。例如最早的出現在電視上RF、AV接口以及液晶顯示器上的VGA接口,以及現代顯示器採用的HDMI接口。顯示器不同的接口接收的信息內容不同,在顯卡電子線路設計的過程中需要做出對應的調整才能傳輸對應的顏色像素信息。

第三是顯卡散熱的問題,通過合理的分配電子元件放置的空間,讓冷卻介質(空氣或水)在顯卡的空間裡有一個更好的流動性。

電子行業不但存在不同方向的研究,更重要的是不同層面上都存在不同的領域。對底層電子產品來說,顯卡的生產和CPU的生產就屬於不同的領域。對高層電子產品來說,電腦和手機就屬於不同的領域。在電子信息學習的過程的中,我們的精力有限也很難在四年的時間裡讓自己的各個領域和層面都達到專精。

如果對於未來要從事的行業沒有很深度的了解和強烈的意向,那麼剛好本科教育的過程也是以普及教育為主,向企業的提供的是一個可塑性很高的璞玉,具體的專業知識還是要在社會上或者研究生階段打磨學習。

對於本科生來說,企業更關注你的學習能力,是不是一個值得培養的人才。所以在本科階段,要做的就是把每一門課的成績考好。

企業在招聘的過程中,特別會關注你的成績單。第一是看看你學了哪些專業課,與該企業的關聯性大不大;第二是關注這些關聯度高的科目的成績怎麼樣,掛科肯定是不允許的,成績越好越能受到企業的青睞。

比如將來參加中國電信的招聘,除了電子電路基礎課以外,它們會重點關注你《通信原理》、《電工電子》、《無線傳感網絡技術》和《計算機網絡》等課程的成績。

但說到底電子信息專業還是一個工科行業,大部分人還是以具體的工程,或者說市場為嚮導。用俗話來說,就是什麼火爆學什麼,什麼賺錢學什麼。做有針對性的提前學習必然能成為你碾壓其它畢業生的優勢。

比如我的一個學生就在大學期間合作參與了很多項目的設計,比如基於單片機的倒車防撞警報系統,彎道測距減速拐彎系統,並獲得了學校電子設計一等獎。儘管他的績點不太理想,最終還是被上汽集團高薪聘用。有目的性的選擇參加學校的設計項目比賽,企業會從這些項目中判斷你學以致用的實踐能力,以及多人合作的交際能力。

要點總結:

1、電子信息工程和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在電信專業中,相比於其他的專業,是兩個覆蓋範圍最廣的專業;

2、從學科的角度劃分,電信工程和電信科技的研究方向可以分為「電子」、「信息」和「通信」三個方向;

3、從產品的角度劃分,電信工程和電信科技的研究可以分為高層和底層;

4、本科學習以廣為主,提高績點有利於建立優勢,而具體設計項目也非常重要,能讓你在就職的過程中擁有一票入職的權利。 3,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


電子科學與技術是以近代物理學與數學為基礎,研究電磁波的生產、運動及在不同介質中相互作用的規律,以及在此基礎上發明和發展各種信息電子材料、元器件、集成電路乃至集成電子系統的學科。


簡單來說,電子和電磁波在不同介質中傳遞時會產生許多物理現象和物理效應,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是要掌握電子的這些規律,並能利用和控制電子運動規律製成電子器件。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正是一門以電子、電子器件及其系統應用為研究對象的學科。各種電子材料、元器件、集成電路、wifi等都是這個專業的成果。


一個例子弄清不同專業


信息的載體是數據,數據的載體是信號,而信號的載體是場與波,電子信息類專業設置基本是按照這樣的主線來進行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副院長王俊教授,以一部手機為例,讓我們看到了電子類不同專業的作用。


手機是個電子設備,要將語音傳送出去,首先要將語音轉換為手機能夠處理的信號,這要用到麥克風也就是傳感器,需要用語音信號處理(電子信息工程專業);語音信號需要傳輸的更快、更清楚,需要用通信系統(通信工程專業);處理後的信號從手機裡面發出需要射頻電路(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上述功能需要由集成電路實現(微電子專業);集成電路往往是可以編程的,則需要程序設計;手機還需要上網,視頻也要傳輸,就有了多媒體處理。


本科階段學什麼?


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可授予工學或理學學士學位,說明它既可以是研究型也可以是應用型。具體要看各高校的研究方向和培養目標。


以浙江大學為例,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主要課程包括:信息電子學物理基礎、電磁場與電磁波、信號與系統、信息、控制與計算、數字系統設計、電子電路基礎,以及半導體物理與器件、射頻電路與系統、數位訊號處理、通信原理、數據分析與算法設計、計算機組成與設計等專業選修課程。


電路千變萬化,卻萬變不離其宗,這個專業對數理知識比較注重,要求學生較好的掌握現代物理學和電子科學基本理論。


專業與就業

陽光高考平臺數據顯示,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為12000-14000人/年。男女比例為:男生78%;女生22%。近兩年就業率區間持續保持在85%-90%。


從就業方向來看,市場對電子技術人才的需求大體有三方面:「電子器件」的研究開發、製造調試;排除設備技術故障、監視、維修及客戶服務;硬體和軟體安裝以及配置更新和系統操作。具體的就業方向包括:


1.電源、電路。電源、變壓器、模擬電路、數字電路、射頻電路、微波電路等。


2.微電子方向。集成電路的設計和製造。


3.光電子方向。光電子產品的研究、開發、生產。


4.通信方向。從上面手機的例子也能看出,電子類專業可以說是電電相關,相互之間也有交叉。可以從事通信工程的設計、施工、調試等工作。


5.信號處理。如圖像處理、模式識別等。


6.網際網路方向。網際網路系統集成、硬體開發相關工作。


7.多媒體方向。各種音頻、視頻編碼、解碼等。


報考指南:

1985年國家頒布專業目錄,將雷射專業和紅外光譜學合併,更名為光電子技術專業。1998年頒布了新的本科專業目錄和引導性專業目錄,將原微電子技術、光電子技術、物理電子技術、電子材料與元器件和電磁場與微波等本科專業整合為一級學科「電子科學與技術」。2012年新版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將電子科學與技術、真空電子技術合併在一起,形成了現在的「電子科學與技術」。


2017年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

不同院校各具特色


近年來,許多高校都設立了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陽光高考平臺數據顯示,目前全國設有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的院校已有208所,在校生12000-14000人。


各校辦學特點不盡相同,專業所在院系也不一樣,有些開設在電子信息學院,有的則開設在計算機學院,有些開設在微電子學院,還有的是在精密儀器學院。不同側重從院系設置也可見一斑。


例如,北京郵電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設在電子工程學院,是以集成電路晶片設計、電子信息與通信系統設計集成以及計算機應用相互融合為專業特色。


天津大學的電子科學與技術本科專業設置在精密儀器與光電子工程學院,在教育部學科評估中,排名全國第二。以雷射科學與技術為代表,綜合光學、電子學、計算機技術與信息技術,側重光電子技術方向。


東南大學的該專業設在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擁有「電子科學與技術」國家一級重點學科(下設物理電子學、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電路與系統三個國家二級重點學科)。


注意各高校大類招生名稱


對於想要報考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的考生,一定要注意各院校招生專業名稱,如果是按大類招生,最好弄清楚大類中包含哪些專業。


東南大學的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本科生按「電子科學與技術(類)」大類招生,三年級向專業分流,共有電子科學與技術、物聯網工程、新能源材料與器件3個國家特色專業。


復旦大學該專業本科類按「技術科學實驗班招生」,是個超級大類,包含了電子信息類、電子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14個專業方向。


同濟大學的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按工科試驗班(電氣信息類)招生,其中有電子信息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子科學與技術等5個專業方向。另外,同濟大學還有一個工科實驗班是計算機類的,同學們報考時一定要看清楚專業代碼。


要提醒考生注意的是,有的學校該專業招生時不招「單色不能識別者」,考生在報考時應看清身體條件要求。具體可參考高校招生章程中的規定。

4、通信工程


通信工程專業主要培養在電子通信、信息工程、應用電子技術、計算機通信技術、通信系統與通信網等方面具有紮實的理論基礎,寬廣的知識面,有較強的創新能力、科學研究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電路分析基礎、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信號與系統、數位訊號處理、通信電路原理、通信系統原理、資訊理論基礎、微機原理及應用、多媒體數據通信技術、移動通信、光纖通信、衛星通信、現代交換技術、現代通信新技術導論、嵌入式系統、DSP技術及應用等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程。實踐訓練是本專業的重要特色,除常規課程實驗模塊和課程設計外,還設有多種綜合專業實踐訓練(電子工程設計、信號與信息處理綜合訓練、通信系統設計訓練、網絡音視頻通信實踐等)、各種級別的課外專業競賽和校外實習基地實習。


畢業去向:電子信息行業、國家行政機關事業單位、高等院校、獨資外資企業、通信系統、電力電信部門和需求網絡管理人才的各大中型企業。 信息與通信工程教育部第四輪評估:

5、微電子科學與工程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具備微電子、物理電子領域寬厚理論基礎、實驗能力和專業知識的高級工程技術與管理人才。使其能在該領域內從事MEMS(微電子機械系統)系統和器件的設計和測試、厚膜混合集成電路設計製造和測試以及相關的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的研究、開發工作。 經過本專業系統的學習鍛鍊,畢業後可以在科研機構、高等院校、企事業單位從事微電子領域的研究、教學、開發、管理工作。該專業的特色是MEMS和厚膜混合集成電路的設計、測試技術。


主要課程:電路分析基礎、數字電子技術、C語言程序設計基礎、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量子力學、固體物理、半導體物理與器件、微電子學概論、厚膜混合集成電路、MEMS設計、微納測試、MEMS工藝等。


畢業去向:學生畢業後,能夠掌握MEMS、微電子學的專業知識和實驗技能,可在科研單位、公司企業、高等院校以及相關行業從事MEMS器件設計加工、混合集成電路設計加工、微納米器件測試、電子電路集成等方面的研究、教學、工程、管理等工作。


6、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前身為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2013年教育部調整專業名稱時改為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本專業依託光學工程北京市重點一級學科、信號與信息處理國家重點學科,針對我國新興光電產業中發光、顯示、照明、光信息、光電檢測和太陽能利用等領域的人才需求,培養掌握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領域基礎理論和相關技術、具有創新意識和較強實踐能力的、適應光電子產業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學生除學習數理基礎課程、電子類與計算機應用技術課程外,還重點學習電動力學、應用光學、物理光學、雷射原理、光電子學、光電檢測技術、光通信技術、太陽能電池等專業課程,並進行系統的基礎物理實驗、近代物理實驗和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實驗,為畢業後的工作和學習打下堅實的理論和實踐基礎。


畢業去向:在科研單位、高等院校、各類企事業單位及有關公司,從事光電信息工程與技術、光電信號檢測、光電子技術、光通訊技術、光電測量與控制、精密工程、信息電子技術、雷射技術等領域的研究、設計、應用和管理等工作。學生選擇的就業單位廣泛


7、信息工程


為信息工程專業領域所含的電子工程、通信工程、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微電子技術、應用電子技術和計算機通信技術等領域培養具有紮實的理論基礎,寬廣的知識面,能夠用系統的觀點分析、綜合和處理科學技術問題、進行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和應用研究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基礎理論(力學、電磁學、電磁場與電磁波、近代物理學、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統計、數理方程)、現代光學(物理光學與應用光學、雷射原理與技術、信息光學、工程光學,光學設計)、電子技術(電路分析、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信號與系統)、通信技術(現代通信原理、自動控制原理、光傳輸技術、光通信技術與器件)、信息技術(光電檢測技術、傳感器技術與應用、虛擬儀器測控技術、CCD原理與應用、數位訊號處理)、計算機與網絡技術(C語言、Matlab、數據結構、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


畢業去向:學生畢業後可服務於光電檢測技術、無損檢測技術、電子技術、通信技術、信息網絡技術、光學工程和光電器件製造、顯示器件製造、光學儀器製造等行業,特別是光機電算一體化產業;從事光電信息元件、設備和系統的開發、設計、使用與維修;從事物理、化學和生物醫學儀器設備的開發、使用和維修,以及管理工作;可以報考國內研究生,也可以推薦申請國外研究生。


8、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本專業以培養應用型、複合型、國際化、高層次的現代集成電路晶片設計工程人才為目標,以計算機、通信、家電和其它電子信息行業為應用領域,培養既具有系統知識又具有現代集成電路設計理念、掌握微電子專業理論知識和相關技能、能從事集成電路和片上系統(SOC)的設計、驗證、測試、工藝、封裝等方面的研究、開發和應用等工作的新型交叉複合型研究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與國內外著名大學和企業合作辦學,教學中主要採用國內外最新教材和雙語教學,聘請國內外知名教師和企業資深專家、工程師授課。使學生畢業後能夠掌握微電子學的基本理論、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的基本知識、現代EDA工具、集成電路製造工藝過程專業知識、集成電路設計、驗證與測試的基本知識和技能,了解集成電路製造設備及外圍設備的基本原理,具有分析和解決集成電路設計、驗證、測試和製造等問題的能力;熟練掌握一門外語,具有流利閱讀和翻譯外文資料的能力和進行信息交流的能力。


主要課程:電子電路、微電子電路、信號與系統、片上計算機系統、作業系統、數位訊號處理、ASIC設計、數字IC設計、模擬IC設計、版圖設計、集成電路邏輯綜合技術、集成電路測試與可測試性設計、基於SOPC的系統設計、集成電路驗證技術、RFIC設計、System Verilog等課程。


畢業去向:可在集成電路設計、集成電路測試、集成電路製造、集成電路封裝、集成電路設備等領域勝任電子產品開發、設計、製造、設備維護等工作。


9、醫學信息工程


隨著醫療衛生信息化的快速發展,醫學信息系統已經成為各級醫院正常運轉及提高醫療服務質量所必不可少的技術支撐。醫學信息工程專業培養具備生命科學、計算機技術及信息科學有關的基礎理論知識,能在醫學信息系統及集成、數字醫療及其他信息技術領域從事研究、設計、應用、開發和管理的理工醫結合的複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學生具備生命科學、電子技術、計算機信息技術有關的較為寬廣的理論知識,受到醫學信息系統相關的工程能力的訓練,能在醫學信息工程、數字醫療及相關領域從事研究、設計、應用、開發和管理工作。 主要課程:人體解剖學、人體生理學、臨床醫學概論、電子技術基礎、高級語言程序設計(C)、數據結構、面向對象程序設計、微機原理及應用、作業系統原理、計算機網絡、資料庫原理與應用、醫學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醫用軟體技術、醫學信息標準與集成技術等。


畢業去向:可在醫療信息技術相關的生產經營企業、研究機構、各級醫院及醫療衛生機構就業,從醫療信息產品研發、設計製造、經營管理、技術服務、教育培訓等工作。


10、電磁場與無線技術


本專業已成為經濟社會急需且供不應求最為突出的專業之一,在無線通信、雷達、遙感、遙測遙控、地球物理探測、電子測量、電子對抗、射電天文與無損探測等方面具有廣泛的應用,培養具有堅實的電磁場理論與工程基礎,較強的射頻、微波電路與系統開發能力,同時具有良好的通信技術基礎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通信原理、數位訊號處理、電路分析基礎、信號與系統、模擬電子電路、電磁場理論、微型計算機原理與接口技術、天線原理與設計、電波傳播理論、微波技術基礎、通信網基礎、交換技術基礎等。


畢業去向:畢業生可在通信、廣播電視、航空航天、遙感、遙測遙控、雷達、電子對抗、電子元器件、資源探測和醫療設備等領域的研究所以及其他相關部門從事理論研究、工程設計、無線網絡維護、應用開發和技術管理等工作。


11、電信工程及管理


本專業為寬口徑電子信息類專業,培養具備通信領域專業技術和管理學知識,側重於通信工程建設和項目管理的高素質複合型人才。要求學生掌握紮實的通信工程與管理學相關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掌握通信工程設計、光通信等專業技術知識,具備從事工程設計、施工、科學管理的能力;掌握科學實驗的基本方法,具有將多種理論知識與實踐相融合的能力,滿足工程系統技術開發的需要;掌握通信行業相關的政策、法律和法規。


主要課程:本專業開設的主要課程有電路分析基礎、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模擬電子技術、信號與系統、通信原理、通信網基礎、電磁場理論、工程光學、管理學原理、工程項目管理、信息管理系統、電信生產運營、通信工程設計概論、光纖通信原理與系統、光纖傳輸與網絡技術。


畢業去向:畢業生可在通信、廣電、光電子等與信息產業相關的企事業單位從事科學研究、工程設計、生產技術、項目決策和過程管理等工作。本專業學生繼續深造的方向包括通信與信息系統、光學工程、信號與信息處理、管理科學與工程等。 二,哪些院校開設電子信息類專業


該專業曾經比較火,具有較好的就業前景,特別是通信行業,全國很多高校都開設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專業,不少物理類學科、數學類學科、電工電路類學科、計算機類學科都開設了電子信息工程課程。


目前,我國開設電子信息類專業的重點院校有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燕山大學等。擁有信息與通信工程一級博士點的高校共52 所,電子科學與技術一級博士點的高校有28所。省屬大學中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的有:燕山大學、黑龍江大學、鄭州大學、中北大學、上海大學等。填報志願時,考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確定自己的位置,選擇和自己分數、批次相符合的院校。


考生在考慮院校時,最好能對院校和專業方向有所了解,選擇那些符合自身實際情況和興趣愛好的高校選報。


三,什麼樣的學生適合報考


現階段對於電子信息工程人才的需要量十分巨大,未來的發展重點是電子信息產品製造業、軟體產業和集成電路等產業;新興通信業務如數據通信、多媒體、網際網路、電話信息服務、手機簡訊等業務也將迅速擴展;值得關注的還有文化科技產業,如網路遊戲等。人才需求中,排除技術故障、設備和顧客服務、硬體和軟體安裝以及配置更新和系統操作、監視與維修等幾類人才最為短缺。此外,電子商務和互動媒體、資料庫開發和軟體工程方面的需求量也非常大。


電子信息類專業要求學生有很好的數學、物理基礎,具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學習鑽研能力和動手能力。所以,數學、物理等科目成績優異,且具有較強邏輯思維能力、鑽研動手能力的學生更適合選擇這類專業。

相關焦點

  • 電子信息類包含哪些專業?
    電子信息類包含哪些專業?  根據教育部本科專業目錄電子信息類包含:電子信息類、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信息工程、廣播電視工程、水聲工程、電子封裝技術、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醫學信息工程、電磁場與無線技術、電波傳播與天線、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電信工程及管理、應用電子技術教育。
  • 工科:電子信息類專業綜述
    工科:電子信息類專業綜述——走馬觀花看專業之九(4)寫在前面的話電子信息類專業一直是近幾十年十分熱門的專業,這個大類裡面包括了十幾專業方向,每一個專業方向在電子信息領域中,有各自不同的具體工作領域。電子信息類:多年來一直是熱門專業電子信息類專業,畢業生人數多,就業率高,多年來一直是工科熱門專業。「電子信息」是在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和高密度存儲技術的迅速發展,並在各個領域裡得到廣泛應用的背景下,成為信息學的一個詞彙。
  • 電子信息類專業就業問題
    電子信息類專業是比較常見的理工科專業,是不少雙非、重點院校的王牌學科。但是,很多時候,我們並不了解這個專業,在高考志願填報時單單從專業名稱上就選擇了它,也沒過多思考就業問題。近年來,電子信息類專業畢業生考公務員的人數上升
  • 電子信息類專業:就業去向非常廣泛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7月21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茜)今天,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學評估中心、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協會發布了歷年來通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工科專業名單。這類專業是做什麼的?就業前景如何?北京理工大學信息與電子學院黨委書記,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專家薛正輝為大家解答。
  • 專業選擇:機械類和電子信息類專業哪個更好
    理工科專業從大方向有兩種劃分方法,一種是機械類和電子信息類,另一種是製造類和工程類。今天介紹一下機械類和電子信息類,哪個更好一些呢?這個話題有點太大,如果細講幾天幾夜也講不完,主要是兩大類涉及的範圍太廣,只能從大體上和大家講一下。
  • 電子信息類專業:雖然很熱,但也需謹慎,為什麼??
    ,都紛紛申報開設此類一專業,從近幾年教育部公布的允許設置/新增的專業目錄來看,智能科學/人工智慧、數據科學,通信工程、光電信息工程、電子信息工程、信息安全等信息類專業成為眾多院校申報的重點專業,這表明高校對此類專業的辦學積極性較高,看好電子信息類專業的發展及就業前景。
  • 2021考研之電子信息類專業最強大學
    電子信息類包含很多細分專業,在報考時必須詳細了解大學設立專業情況,各高校在設立專業方向時區別較大。只有完全了解所設專業之後,才能夠選擇到自己喜歡的專業。電子信息類主要包括:應用電子技術教育電信工程及管理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電波傳播與天線電磁場與無線技術醫學信息工程
  • 專業篇丨電子信息類:高新技術產業的核心
    今天開始,我們進入電子信息類這一王牌專業。電子信息屬於工學門類下的分支。經過不斷發展,電子信息類衍生出了很多不同的學科。按照教育部2020年最新發布的本科專業目錄標準,其下的二級學科又可以分為:1.電子信息工程、2.電子科學與技術、3.通信工程、4.微電子科學與工程、5.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6.信息工程,共六個主要的專業。
  • 電子信息類最有「錢途」的專業排名,這個專業輕鬆上萬!
    因此,包括了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信息工程、微電科學與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等專業,而且這些專業在名稱上也極易被混淆。從就業上看,電子信息類專業的對口就業率還是比較高的,期望工作與實際工作崗位基本是匹配的,如通信技術工程師、硬體工程師、移動通信工程師、通信研發工程師等。
  • 物理不太好,計算機類和電子信息類專業選哪個?
    ,因為我們發現20年肯定是大類招生為主的一個年,像今年高考的時候,我們會發現有很多像咱們一般說理科的男生來說都喜歡報計算機,還是說叫電子信息,你這時候會發現有兩個叫大類,第一個叫計算機大類,它裡面包含了也是若干專業,像計算機科學技術、軟體工程、網絡工程、信息安全這類的專業。
  • 2020安徽電子信息類專業招生數增量最大,這類專業熱度高
    計算機類、工商管理類專業熱度高  2020年共有92個專業中類在安徽普通本科批招生,下表展示了安徽省普通本科批招生計劃數最多的10個專業中類。計算機類和工商管理類是安徽招生計劃數最多的兩個專業類別。隨著網際網路產業的發展,計算機類人才也越來越受就業市場的歡迎。工商管理類專業的就業面廣,人才市場需求量大。
  • 你好,請問電子信息類這個專業和機械類相比如何
    電子信息是一門應用計算機等現代化技術進行電子信息控制盒信息處理的學科,主要研究信息的獲取與處理,電子設備與信息系統的設計開發應用集成。電子信息專業是集現代電子技術、信息技術、通信技術於一體的專業。電子信息專業主要學習基本電路知識,掌握計算機等處理信息的方法。電子信息的職業前景是軟體工程師,電子工程設計師。而機械類專業是工科中的一門很大的學科,是理科生選報的熱門專業之一。
  • 受訪高考生看好電子信息類和金融類專業
    來源:中國青年報圖集 受訪高考生看好電子信息類和金融類專業68.3%受訪者希望大學與高中加強對接,培養學生學科興趣高考之後的志願填報,是考驗考生和家長的一個重要環節。如何選擇專業,不僅決定著大學四年的學習方向,還會對未來就業產生影響。
  • 電子信息類專業都有哪些,今天給你解釋個清清楚楚
    另外還有自動化,交通信號,光電子,測控技術,生物醫學工程,通信等,都屬於電子信息類專業,計算機專業和軟體和電子信息聯繫密切,但是一般意義上單列出來。電子信息專業包括那些專業?電子信息類專業差別電子信息類專業,在國外就沒分這麼多,就一個詞:EE,但是咱中國人出聰明,能一個專業分十來個出來,這都是和蘇聯學的。其實這些專業看著很多,也都是電子信息的一個方向而已,沒必要這裡一個專業,而且本科專業也都是學點皮毛。
  • 這四所電子科技大學,是電子信息類專業的實力院校
    電子科技,包含了兩大熱門詞彙「電子」、「科技」,他們的強勢專業也主要是電子信息、計算機等,畢業後就業好、收入高,因此高考志願填報中備受考生家長青睞。電子科技大學是一所完整覆蓋整個電子類學科,以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為核心,以工為主,理工滲透理、工、管、文、醫協調發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全國重點大學,被譽為「中國電子類院校的排頭兵」。
  • 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電子信息類包括哪些專業
    ,電工理論與新技術,電氣工程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智能電網信息工程,光源與照明,電氣工程與智能控制,電氣工程與自動化,電氣信息工程,電力工程與管理,電氣技術教育,電機電器智能化   (三十九)電子信息類 物理電子學,電路與系統,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電磁場與微波技術
  • 電子信息類專業大學排名靠前的高校,考上就是賺
    電子信息類專業是目前比較熱門的專業,因為市場需求量大,畢業生就業前景廣闊而倍受學生的青睞。那麼電子信息類專業排名靠前的高校都有哪些呢?目前我國開設掉在信息類專業的高校有509所,其中排名前五的院校有電子科技大學、北京郵電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上海交大和清華大學。排名5——10名的是哈爾濱工業大學、東南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天津大學。
  • ...計算機類、電子信息類、自動化類等本科專業畢業生薪資較高...
    其中,計算機類、電子信息類、自動化類等本科專業畢業生薪資較高,2019屆平均月收入分別為6858元、6145元、5899元;鐵道運輸類、計算機類、水上運輸類等高職專業畢業生薪資較高,2019屆平均月收入分別為5109元、4883元、4763元。
  • 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專業怎麼樣?在電子信息類專業中前景如何
    專業具體內涵專業概況專業名稱: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專業代碼:080710T門類:工學學科:電子信息類主幹學科:電子科學與技術學歷層次:本科修學年限:四年授予學位:工學學士報考碩士較集中的專業: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集成電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電子與通信工程專業特色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專業隸屬於工學門類下的電子信息類專業
  • 專業篇丨電子信息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電子信息+EVERYTHING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是電子信息類專業中覆蓋範圍較廣,可塑性較強,未來可從事行業更為廣泛的兩個專業。上一講我們提到,電子信息類的專業分為:1.電子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6.信息工程、7.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共7個主要專業。這一講我們主要介紹電子信息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