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電子信息類專業的人才缺口巨大,其優秀畢業生的薪酬在近年的就業市場上屢創神話。
今天開始,我們進入電子信息類這一王牌專業。電子信息屬於工學門類下的分支。電子信息工程的快速發展源於戰爭時期對於無線電通信的迫切需要。而後,現代電子信息工程又與材料學、數學等多學科緊密交叉發展。在當今社會,它是高新技術產業的核心。
電信技術起源於物理學四大研究方向「力熱電光」中的電學。經過不斷發展,電子信息類衍生出了很多不同的學科。按照教育部2020年最新發布的本科專業目錄標準,其下的二級學科又可以分為:1.電子信息工程、2.電子科學與技術、3.通信工程、4.微電子科學與工程、5.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6.信息工程,共六個主要的專業。
其中電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的招生規模都在5.5萬人左右。兩個專業加起來佔了電子信息類所有專業學生的70%左右,是電信類的主流專業。
此外還有些學校會基於本校老師的特色研究方向、學校和特定公司的合作關係等開設一些與電子信息相關的特色專業,例如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電子封裝技術、醫學信息工程、電波傳播與天線、水聲工程等等。
這些特色專業除了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的招生規模在1.5萬人左右外,其餘大多都在500人以下,就業面比較狹窄,除非對其有特殊的了解,否則不建議填報。
接下裡我們來聊一聊電信專業具體都學些什麼。在本科的大一甚至大二階段,電子信息類各個專業學習的內容還是基本相同的。這些課程可以分為以下四類。
一、《大學數學》和《大學英語》。數學和英語都是電子信息工程要求熟練掌握的學科。高等數學不但是電子信息類的公共課,更是所有理工科專業的公共課。大學數學與高中不同的是,延申引入了「微積分」、「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等細分課程。這將是電信專業未來電路、信號和編程需要用到的重要分析工具。英語則是用來閱讀國外的文獻及與人交流,幫助學生拓寬知識來源。
二、電路相關的基礎課,例如《電路分析》、《模擬電路》、《數字電路》。其中,《電路分析》又是《模擬電路》和《數字電路》的基礎。《電路分析》這門課其實與高中學習的內容有交叉的部分。但是高中大多都還是對於電阻的分析,電源也大多都是「恆定電壓」、「恆定電流」,電路形式也是簡單的「串聯並聯電路」。而大學學習的電路元件則更多,除了電阻之外還包含電感電容、二極體PN結、運算放大器等電路原件。而且電路形式會比高中複雜得多,需要用到「戴維南定理」、「諾頓定理」等新知識來簡化分析電路模型。
在學習了《電路分析》的基礎上,電信專業將繼續學習《模擬電路》。這就算正式踏進了電子信息的領域。因為《模擬電路》已經把電當做一種信號及電信號來使用,「電」與「信」終於在這門課中產生了聯繫。通過電路元件對電流信號進行傳輸、變化、放大、顯示來實現比例運放(運算放大)、求和、乘法、除法、積分、對數等運算功能。
《模擬電路》中電信號還是以波的形式存在,到了《數字電路》電信號則是以二進位數存在。我們平時使用的計數方式是十進位,數字電路則是以電流的有開關體現二進位數的1和0。再用「邏輯門」來進行二進位數的運算,自此就有了計算機的雛形。
三、電信專業會學習一些高級彙編語言和系統,例如《C語言》、《單片機原理》。數字集成電路構成簡單的「小型計算機」加上「存儲器」就構成了單片機,於是就有了《單片機原理》這門課程。電信專業的學習內容更加傾向於底層語言的研究,但底層原理比較抽象,與之相對的我們便稱為高級語言,C語言便是高級語言的一種。
了解了用英語書寫高級語言,有利於了解底層語言的功能和意義。當然也有很多人就停留在高級語言不出來成為了一名程式設計師。第一是因為時下計算機行業生態系統的火爆,第二是因為高級語言更加貼近我們的生活,更有親切感,能夠設計我們生活中可以接觸到的產品。
四、與通信相關的基礎課,例如《通信原理》。這是一門最讓人感覺雲裡霧裡的課程。首先,它研究的內容,如信號的概率密度、相關性、頻譜等等都是高中基本沒有觸及的知識面;其次,他要以「模電」和「數電」的知識為基礎,是研究信號傳播的過程的基礎課。「模電」、「數電」本身就已經夠難了,大部分人都不能在一年的時間內完全掌握,在知識基礎沒打紮實的情況下學習新的內容則可以說是難上加難。然而,5G時代已經到來,俗話說「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通信原理》則是通往5G高薪的必經之路。
要點總結:
1、電信類專業的主要專業學科有七個,六個基本專業加上特色專業中的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其餘的特色專業就業面比較狹窄,報考時要慎重考慮;
2、電信類專業都要學習的基礎課程主要為大學數學、大學英語、電路分析、模擬電路、數字電路、單片機原理、程式語言和通信原理;
3、即使專業的課程難度很大,電信類專業仍然是5G時代當之無愧的高薪專業。
下期預告:
本章主要介紹了所有電信專業之間的共性,接下來我們會介紹各個專業的特性。我們下一講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