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梗又名符蔰、白藥、利如、梗草、盧如,性味苦,辛,平。歸肺經。為桔梗科植物桔梗的乾燥根。春、秋二季採挖,洗淨,除去鬚根,趁鮮剝去外皮或不去外皮,乾燥。
本品呈圓柱形或略呈紡錘形,下部漸細,有的有分枝,略扭曲,長7~20cm,直徑0.7~2cm。表面白色或淡黃白色,不去外皮者表面黃棕色至灰棕色;具縱扭皺溝,並有橫長的皮孔樣斑痕及支根痕。上部有橫紋。有的頂端有較短的根莖或不明顯,其上有數個半月形莖痕。質脆,斷面不平坦,形成層環棕色,皮部類白色,有裂隙,木部淡黃白色。無臭,味微甜後苦
《本經》:"主胸脅痛如刀刺,腹滿,腸鳴幽幽,驚恐悸氣。"
《別錄》:"利五臟腸胃,補血氣,除寒熱、風痺,溫中消谷,療喉咽痛。"
《藥性論》:"治下痢,破血,去積氣,消積聚,痰涎,主肺熱氣促嗽逆,除腹中冷痛,主中惡及小兒驚癇。"
《日華子本草》:"下一切氣,止霍亂轉筋,心腹脹痛,補五勞,養氣,除邪闢溫,補虛消痰,破症瘕,養血排膿,補內漏及喉痺。"
《本草衍義》:"治肺癰。"
現代藥理研究
1、桔梗含皂甙,已知其成分有遠志酸,桔梗皂甙元及葡萄糖。又含菠菜甾醇、α-菠菜甾蒔-β-D-葡萄糖甙、Δ7-豆甾烯醇、白樺脂醇,並含菊糖、桔梗聚糖。飛燕草素-3二-咖啡醯蘆丁糖-5-葡萄糖甙及三個三萜烯類物質:桔梗酸A、B、及C。
2、祛痰與鎮咳作用。
3、降血糖作用。
4、抑制胃液分泌和抗潰瘍作用。
5、抗炎作用,桔梗無直接抗菌作用,但其水提取物可增強巨噬細胞吞噬功能,增強中性白細胞的殺菌力。提高溶菌酶的活性。
桔梗的作用與功效
1、宣肺祛痰:主治風寒,風熱咳嗽及痰阻氣滯,咳嗽胸悶者。
2、排膿:可治肺癰吐膿,咳喘胸痛,常配生甘草,魚腥草,金蕎麥。
3、利咽:用治咽痛音啞,常配生甘草,蟬蛻,牛蒡子。
4、用於咳嗽痰多,胸悶不暢,咽痛,音啞,肺癰吐膿,瘡瘍膿成不潰。
桔梗的服用禁忌
1、陰虛久嗽、氣逆及咳血者忌服。
2、下虛及怒氣上升者不宜。
3、《本經逢原》:陰虛久嗽不宜用,以其通陽洩氣也。
4、不可久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