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特殊時期學校要怎麼進行,學生才能接受?

2020-12-14 老邱細品

孩子的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同樣重要。隨著社會的進步,學校對孩子這方面的重視程度,也在提升。近日,教育部出臺了相關指導規定,為孩子有個良好的人際關係,良好的心態,提出了具體的方向。

讓孩子提前準備好沒有心理恐懼

換了一個新環境,進入更高的年級,甚至是參加一個挑戰性高一些的比賽,對一個小孩來說,多少都會有些畏懼心理。規定指出,如果老師能提早幫孩子了解環境,以及預測可能出現的情況,提前做好行動準備和計劃,那學生也能提升對完成這件事的信心, 到時也能較好地適應。有心的家長,可以積極配合老師,引導學生做學習生活總結,把上一個階段的學習成果進行整理,指導學生在接下來的學習中能派上用場。

通過觀察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

規定還指出,老師在生活裡,可以多觀察學生,了解學生情緒的壓力來源。從學生的上課情況,穿衣風格,同學交往玩耍情況,作業完成情況,日常情緒等等,來了解學生。如果學生在學校比較孤僻,喜歡把自己藏起來,需要鼓勵學生多跟外界溝通。如果學生上課總開小差,穿衣上過於鮮豔,或許需要鼓勵孩子有正確的感情觀。如果學生總是抹淚,作業完成也不好,那可能需要跟家長溝通,一起幫孩子樹立起信心,在同學關係上也多關照一下孩子。如果學生總是衣冠不整,還出現了缺課的情況,那一定要跟家長及時反饋,給學生除了家庭關愛外,能擁有更多的老師的愛,先保證學生在校的基本上課情況。學校教育要配合家庭教育,只有老師通過家長,全面了解了孩子,對孩子上心,才能幫助孩子解決眼下的困難。

學生科學合理地疏導情緒

幫孩子就是幫老師自己,每一個學生的情緒對班級來說很重要。老師掌握一些科學簡單的,心理調整方法,能快速及時地幫孩子減壓。

近日,教育部在給全國中小學校新學期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導建議裡提到了,對年齡小的同學,鼓勵老師用遊戲的形式跟孩子互動,讓孩子了解喜怒哀樂,不沉溺任何一種情緒狀態,學生學會了識別情緒,並能及時調整自己,養成班級裡一團和氣的氛圍。對初中階段的孩子,建議老師鼓勵加強學生人際交往的能力,培養他們良好的溝通品質,這也是學生邁向包容社會的第一步。對在上高中的孩子來說,建議老師鼓勵學生多多參加學校舉辦的正規公益集體活動,多向更優秀的同學們學習,讓學生意識到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狀況嚴重的學生要請求社會各界力量的幫助

有的孩子,家長和學校關注的不夠及時,問題積累起來,就不是小問題了。僅靠老師自己的力量,沒辦法完成對孩子情緒的疏導。學校配有專業的心理援助室,專業的心理諮詢老師,都是學生的開導諮詢對象,同時,學校還要對孩子做好隱私上的保護,儘可能少地影響學生跟同學們之間的社交,讓學生可以安心地完成學校的學業。在這個過程裡,老師不要操之過急,要循序漸進地幫助孩子,一步步幫孩子克服在生活學習上的難題。學生是老師的希望,也是全社會的希望。在大家的幫助下,老師先積極地跟同學做溝通,培養孩子良好的集體意識,提升孩子的情商,這比片面地刻意地固執地關注分數的提升重要多了。

配合家庭教育,有個好的學校教育,是孩子有好情緒的關鍵。良好和睦的同學關係和師生關係,是幫孩子解開心裡疙瘩的關鍵。

相關焦點

  • 人文關懷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首先關注教師心理健康
    針對當前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發展,東方網特邀這八所學校的校長、分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以及學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專家學者做客東方網,暢談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日前,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兼職教授、上海市教育學會副會長、上海市七寶中學校長、特級教師仇忠海做客東方網嘉賓聊天室,就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新發展進行深入探討。
  • 四川省大力推進融合教育 讓「特殊」學生不特殊
    這是我省融合教育發展的一個縮影,為全面推行融合教育提供了全新的線上發展思路。目前,四川融合教育發展狀況如何?下一步如何促進殘疾孩子更好地通過教育接觸社會等課題?在近日舉行的新時期融合教育支持保障體系建設專題研討會上與會專家進行了研討為何「融合」?
  • 我省大力推進融合教育 讓「特殊」學生不特殊
    這是我省融合教育發展的一個縮影,為全面推行融合教育提供了全新的線上發展思路。目前,四川融合教育發展狀況如何?下一步如何促進殘疾孩子更好地通過教育接觸社會等課題?在近日舉行的新時期融合教育支持保障體系建設專題研討會上,與會專家進行了研討。
  • 《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印發
    日前,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要求健全心理危機預防和快速反應機制,建立學校、院系、班級、宿舍「四級」預警防控體系,完善心理危機幹預工作預案,做好對心理危機學生的跟蹤服務,注重做好特殊時期、不同季節的心理危機預防與幹預工作。
  • 落實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救救孩子
    如果這個校有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老師,孩子提前在心理課堂上了解到一點情緒管理的知識和方法,或許就可以選擇另外一條道路;退一步講,當她將遺書交給同學之時,接到遺書的同學也可以趕緊交給老師,心理老師及時進行危機幹預,也許有可能挽救這一條鮮活的生命。已經發生的事不能再假設,我們可以思考一下下一步。
  • 開學沒幾天,多名學生跳樓!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健康,要倍加呵護!
    此時,老師和家長更要關注孩子的成長,要試圖去了解這個階段的孩子的心理特徵。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去理解孩子的行為,才能與他們良好溝通,引導他們走好人生的特殊階段。特別是要針對孩子正處於青春期特點,加上學業繁重有壓力的實際,多用說理引導方式教育孩子,不能簡單粗暴對待孩子。對出現情緒波動甚至心理障礙的孩子,更要耐心做好心理疏導工作。
  • 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視
    因為她的行為很可能會嚴重影響到其他孩子的一生! 但是想想,真正可憐,可悲的是這個女孩脆弱的內心!後續報導中,該女生的高考所有科目成績取消。試想一下,考場情緒已經崩潰,她的心理狀況是否能接受高考成績取消的處罰?這個孩子未來的路要怎麼走?真的很讓人擔憂...... 不知道是現在的網絡信息太發達,還是現在出問題的孩子越來越多,跳樓自殺事件屢屢報導。
  • 安慶十四中留守學生接受心理健康再教育
    為讓留守兒童能夠快樂成長,體驗學校的溫暖,11月27日,安慶十四中德育處組織了該校全體留守學生20餘人前往迎江區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活動中心體驗生活和快樂,接受心理健康再教育。在二樓大廳,該中心主任楊晟對大家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並簡單介紹了中心的性質、任務、本次活動的安排及安全注意事項等,隨後同學們在中心老師的帶領下,開展了有趣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 【心理健康】如何根據孩子不同時期的心理特徵與其溝通?
    溝通方法:此階段需要密切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在關注孩子學習的同時,還需有個健康的心理發展。 逐步為小升初做準備,對心儀學校的考試範圍和特點多做了解。重視溝通——初二的學生進入到了青春期,比較逆反,和家長的交流逐漸變少,對一味地說教非常抵制,所以這段時間家長一定要多和孩子進行溝通,隨時了解孩子的心理變化,及時給孩子需要的心理疏導和正確觀念的引導,這樣才能保證孩子在健康的心理軌道上發展。
  • 全國人大代表楊傑:建議加大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力度
    離家出走的學生日益增多、「空心病」人釀造的悲劇不斷發生、校園欺凌成為一種不容忽視的現象……當前,學校教育面臨前所未有的心理安全危機。全國人大代表、宿州市農業科學院研究員楊傑建議,必須大張旗鼓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提升教育者、家長、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加大學校心理健康諮詢室建設,建設一支專業化較強的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
  • 高一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幾個個案分析
    高一學生正處於心理變化激烈、動蕩的時期。他們思維活躍,社會認識敏銳但較膚淺,情感豐富而不穩定,心理矛盾、心理衝突時常發生。在小學和初中階段,由於家長的過度保護,學校、老師的過度關照,潛伏著心理脆弱、承受能力差、適應性差等心理危機。
  • 農村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現狀
    所以,要改善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僅要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還要從應試教育模式上進行改革。    3、農村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經費、設備不足    農村學校,教學班大多在平房,教室不足,因此心理諮詢室不得不與衛生室、政教處等合用一室,根本達不到城市學校心理諮詢室那種溫馨的效果。而且農村學校本身教育經費就不足,沒有經費去購買一些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書刊、測量儀器以及放鬆設備。
  • 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勢在必行
    學校教育能做到德智並重,是促進學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發展的有效途徑。本文就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談幾點看法。一、中學生心理發展的特點高中階段學生正處在青年初期,是人生道路上最富有浪漫情調和銳氣,最具有蓬勃向上發展趨勢的時期。他們的理想中最重要的是事業、友誼、愛情和人生價值的實現。
  • 青州市對「八類」特殊學生教育出臺新規 促其健康成長
    各學校針對每一名特殊學生的具體情況,落實「成長導師制」,做到一生一策,有效施教,引導其健康成長;建立、完善特殊學生成長檔案和信息庫,實事求是的記錄特殊學生的教育與發展情況,健全檔案和信息庫管理制度,每學期對特殊學生成長檔案和信息庫進行更新,每年9月底報市教育局基教科備案;注意保護特殊學生的個人隱私和尊嚴。完善「八類」特殊學生教育長效機制。
  • 特殊時期孩子怎麼吃?聽聽復旦大學營養專家怎麼說
    特殊時期孩子怎麼吃?進行飲食搭配才健康?曾先後獲上海市優秀青年教師,鐵道部優秀教師,鐵道部「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全國優秀教師,上海市優秀科技教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兼任中國食品科技學會理事,上海食品會理事,上海市營養學會理事、上海食療學會理事等。1994年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 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情況總結
    在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落實立德樹人的今天,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正在引起人們的重視。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學生自身健康成長的需要,也是社會發展對人的素質要求的需要。要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堅韌不拔的意志、艱苦奮鬥的精神,才能增強青少年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我校在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與實踐中,初步取得了一些成績。
  • 公交車墜湖事件,報復性心理作祟,教育更要注重心理健康
    尤其是在小學階段,學生能夠形成積極樂觀、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質以及健全的人格,對學生的人生發展都是非常重要的。當然,學生的心理健康,並不是學校一方面的責任,需要家庭、學校、社會共同為學生營造一個健康和諧的氛圍。
  • 重視心理教育,趕走「抑鬱症」,讓學生健康成長!
    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學習的成績有所提高,不去考慮學生自身的感受,而強制性的給孩子報一些輔導班、特長培訓班。看是對孩子是有利的,是在關心和愛護孩子,實際上是在給孩子造成更大的負擔。第三, 學校缺少對孩子心理健康的教育。很多學生不會去緩解自己的內心壓力,總是把自己的各種不良情緒藏在心裡。
  • 特殊時期的教育,讓學生電腦成為家庭剛需
    國家正在全力進行抗「疫」戰爭。為配合國家的統籌安排,教育部已經發出公告,號召各學校利用網絡平臺,「停課不停學」,要求學生在家通過網絡進行學習,避免外出,防止疫情向學校蔓延,保護學生的健康安全。現實情況中,有很多家長都衝在了抗「疫」戰爭的一線,為儘快恢復正常生產生活而奮鬥,無暇顧及、甚至是沒有辦法關心家中孩子的學習情況。
  • 特殊時期 特別家教:孩子去學校要備幾個口罩?
    為了在特殊時期為家長提供特別的家庭教育指導,全國婦聯推出了「特殊時期 特別家教」微信欄目,家長可以通過家庭教育微課學習家庭教育知識。 「特殊時期 特別家教」近日,全國多地初三、高三學生複課,其他年級的同學們也進入上學倒計時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