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問題凍蝦全部追蹤到位
興安市場所有人員檢測為陰性
記者從8月16日上午召開的厄瓜多問題凍蝦產品追蹤管控情況匯報會上了解到,安康市興安市場休市後已開展規範消毒消殺,流入安康市的問題凍蝦已全部追蹤到位,興安市場所有從業人員及相關人員核酸檢測全部陰性,在終末消殺後,市場明日(8月17日)將正常開市。
截至15日18時,流入安康市已銷售的問題凍蝦共19件零8盒已全部追蹤到位,未食用的已全部封存。
累計追蹤凍蝦的直接接觸者33人,已落實集中隔離20人,居家隔離13人,並實行健康管理。
截至15日24時,安康市漢濱區累計開展社區排查27.56萬人,利用大數據信息排查36.26萬條,其他縣區同步開展排查,累計排查110.4萬人。
對安康興安市場所有從業人員及相關人員累計採樣1889份,經核酸檢測全部陰性,採集環境樣本(冰渣、海鮮、外包裝、案板、冰箱、操作臺、稱量器具、存放用籃等)926份,結果全部陰性。
此前,
多地緊急通報
9地10起進口凍品檢出新冠病毒
8月13日,陝西省疾控中心報告稱在對西安市蓮湖區方欣海鮮市場海鮮產品採樣核酸檢測中,發現一個批次的進口厄瓜多凍白蝦外包裝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
回顧》》官方通報!西安方欣市場南美白蝦外包裝部分樣本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陽性
14日,陝西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了排查情況。通報稱,截至13日20時,相關4個市共排查追溯檢測密切接觸人員樣本5079人份,厄瓜多冷凍生南美白蝦外包裝及外環境樣本1360份,結果均為陰性。
據公開報導不完全統計,這是7月以來,41天內我國第10次報告在進口冷凍食品外包裝及表面樣本上檢出新冠病毒。
1、7月3日,福建廈門,3批厄瓜多進口的凍南美白蝦貨櫃內壁和外包裝樣本檢測出新冠病毒。
2、7月3日,遼寧大連,3批厄瓜多進口的凍南美白蝦貨櫃內壁和外包裝樣本檢測出新冠病毒。
3、7月14日,江西萍鄉,厄瓜多進口的凍南美白蝦貨櫃內壁和外包裝檢測出新冠病毒。
4、7月14日,重慶沙坪垻區,厄瓜多進口凍南美白蝦外包裝檢測出新冠病毒。
5、7月16日,雲南,3份凍南美白蝦包裝箱外表面樣本檢測出新冠病毒。
6、7月23日,遼寧大連,凱洋海鮮冷庫食品、加工車間、宿舍、食堂等食品和環境的多份樣本檢測出新冠病毒。
7、8月11日,山東煙臺,3家企業進口同一外籍貨船的冷凍海鮮產品外包裝樣本檢測出新冠病毒。
8、8月12日,安徽蕪湖,1家餐飲店進口的厄瓜多凍蝦外包裝樣本檢測出新冠病毒。
9、8月12日,深圳龍崗,經省市疾控部門覆核,1份巴西進口的凍雞翅表面樣品檢測出新冠病毒。
10、8月13日,陝西西安,方欣海鮮市場1份厄瓜多進口的凍白蝦外包裝樣本檢測出新冠病毒。
能否乾脆暫停進口冷凍食品?
可能有人認為,既然不時從冷凍食品中檢測出新冠病毒,不如能否乾脆暫停進口它們,這樣的提議可行嗎?
一方面,進口食品已經成為我國消費者重要的食品來源,當前我國是全球第一大食品農產品進口市場。據海關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各類肉進口總量484.1萬噸,水產品進口量626.5萬噸,今年受疫情影響,為保障市場供應、穩定價格,我國進口肉類仍保持快速增長。2020年1至6月,我國肉類(包括雜碎)進口475萬噸,相比上年同期增幅達73.5%。
另一方面,儘管不時有進口冷凍食品檢測出新冠病毒,但從實際情況看,冷凍食品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的概率仍然是極低的。
中國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主任、研究員李寧此前介紹,截至7月7日,包括浙江、雲南、河南、山東、寧夏等地上報的近6萬份食品等樣品中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綜合來看,食品被新冠病毒汙染的概率是非常小的」。
▲2020年8月15日,廣州市民出行預防措施充分,在肉菜市場等有近距離接觸的場所都「戴好口罩不放鬆」。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莫偉濃 攝
據7月11日公布的全國海關風險監測數據,全國共抽樣檢測樣本227934個,其中只有5個陽性。作為進出口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近期以來,全國海關進一步嚴格口岸檢驗檢疫,針對進口冷鏈食品開展了新冠病毒風險監測。海關總署進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長畢克新透露,海關總署加強對進口冷鏈食品的源頭管控。
由此可見,目前因為進口冷凍食品檢測出新冠病毒而暫停進口,有因噎廢食的嫌疑;另一方面,一概禁止進口,甚至可能影響國內市場平衡,造成食品連鎖式漲價。
農貿市場怎麼逛?小龍蝦怎麼吃?
國家衛健委解答來了
如何預防食品被新冠病毒汙染?農貿市場怎麼逛?小龍蝦怎麼吃?一系列備受民眾關注的健康生活問題,國家衛生健康委一文解答。
日前,國家衛健委食品安全標準與監測評估司發布《關於對食品消費者和從業人員的相關提示》。近期我國部分地區遭遇強降雨引發洪澇災害,出現食物受淹變質、大量畜禽死亡等情況,易引發水源環境及相關食品汙染。同時,為防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風險疊加,現就食品消費和食品從業人員規範操作有關問題提示如下:
消費者確保食品安全的
一般性要求
1、保持清潔。
餐前便後要洗手,準備食品期間也要經常洗手。準備食品的場所和設備要保持清潔。製備和存放食品場所要防蠅蟲、防鼠。
2、生熟分開。
處理食材應保證生熟分開,處理生肉、水產品要有專門的砧板、菜刀等廚具,處理後要清洗並洗手。
使用包裝袋、器皿來儲存食物以避免生熟食物互相接觸,在冰箱中要分層存放。
不要在水龍頭下直接衝洗生的肉製品,防止濺灑汙染。
3、燒熟煮透。
烹飪時保證食物徹底燒熟煮透,尤其是肉、蛋和水產品。吃剩的飯菜在確定沒有變質的情況下,經徹底加熱後再食用。
4、保持食品的安全溫度。
夏秋季節的高溫天氣易導致食物加速腐爛變質,建議少量多次製備食品,即做即食,儘量不吃剩菜剩飯。如有必要,吃剩的飯菜要及時放入冰箱儲存,但要注意在冰箱中也不能過久存放。
冷凍食物不要長時間在室溫下化凍,可放入冰箱冷藏室低溫化凍或用微波爐化凍。
5、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
不吃黴爛變質的糧食,不吃死因不明的家禽家畜,不吃來路不明的食品。喝清潔的飲用水。使用清潔的水清洗和加工食物、清潔烹飪用具和餐具。
洪澇災害後的食品安全注意事項
洪澇災害期間,除食品安全一般性要求以外,還要特別注意:
一是洪澇災害過後,尤其注意對水淹後的廚房和廚具及時清洗和消毒。
二是洪澇災害過後,尤其要注意不可食用經過洪水浸泡後黴變、腐爛的糧食、肉禽、果蔬和其他食品。
三是不喝生水,生水應燒開後飲用。
消費者在農貿市場注意事項
1、要正確佩戴口罩,做好個人防護。
2、儘量不要去人流多的地方購物,保持安全距離。
3、要購買新鮮的食品。
4、避免用未清潔的手觸摸口眼鼻。
5、沒有定型包裝的熟食品要重新加熱後食用。
小龍蝦的消費提示
1、從正規渠道購買。
從正規的農貿市場、超市或電商購買鮮活小龍蝦,不購買、不捕撈來歷不明或野生小龍蝦。
2、在正規場所消費。
選擇有食品經營許可證的餐館就餐並索要發票或收據。
3、烹飪前清洗乾淨。
小龍蝦鰓裡的髒物要清除乾淨,最好把鰓剪掉,蝦殼和蝦爪根部要用刷子刷洗乾淨。
4、一定要燒熟煮透,應避免一次過量食用。
5、如果進食小龍蝦後24小時內出現全身或局部肌肉酸痛、醬油(茶)色尿等症狀,應及時就醫,並主動告訴醫生相關情況。
食品從業人員預防食品
被新冠病毒汙染的注意事項
為避免和預防食品被新冠病毒汙染,疫情期間特別強調食品從業人員要嚴格按照相關的規範和要求進行操作,做好食品生產加工銷售環境和設施的衛生消毒。
食品從業人員還要加強自我健康監測,一旦出現發熱、咳嗽、乏力等症狀,要立刻離崗就診並報告,千萬不能帶病從業。
對於集體食堂、餐館等重點場所的工作人員,工作期間除穿戴必要的工作服(帽)、口罩,還要勤洗手(接觸食物前、加工食物前及加工過程中接觸其他物品、便後等都要洗手);要及時清洗和消毒公共接觸物品(如水龍頭、門把手、冰箱冰櫃、各種電器開關按鈕等)表面,保持食物加工操作間接觸臺面、刀板等加工器具和容器的清潔乾燥,及時清理廚餘垃圾。
農貿市場食品從業人員要避免直接入口的散裝食品長時間敞開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