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拯救金融危機 各國應當採取共同行動

2020-12-18 中國新聞網

    9日,在巴西聖保羅,巴西財政部長曼特加(中)、英國財政部秘書蒂姆斯(左)、南非財政部長曼紐爾出席新聞發布會。當日,20國集團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結束。記者 張傳奇 攝

  二十國集團財政部長和中央銀行行長(G20)2008年年會9日在巴西聖保羅閉幕,與會代表一致認為有必要改革目前的國際金融體系,採取共同行動應對全球金融危機。

  加強合作應對危機

  根據年會閉幕後發表的公報,與會者在2天的閉門會議中就金融危機產生的原因以及應對措施進行了深入探討,認為只有採取全球性的措施,才能有效應對金融危機。

  與會者指出,二十國集團是一個具有廣泛代表性的機制,在保證全球金融和經濟穩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該集團各成員今後將在這一領域進一步加強合作。

  巴西財長曼特加在會後舉行的記者會上說,本次年會所討論的議題在「未來2到3個月內」將會落實成為具體措施。未來有必要成立一個深入監督危機發展的機構,一旦發生類似的金融危機,該機構能夠快速介入,避免危機擴大。

  曼特加強調,雖然目前各方普遍預測明年世界經濟將面臨衰退風險,但各國共同採取擴張性的財政和稅收政策,在相當程度上將可起到防止經濟陷入深度衰退的作用。

  公報中說:「我們將根據各自經濟體的情況,採取包括貨幣和財政政策在內的各種必要措施,以穩定、可持續的方式,實現經濟增長,控制通貨膨脹。」

  我擴大內需受讚揚

  與會的一些代表9日表示,歡迎中國政府提出的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措施。

  巴西財長曼特加認為,在金融危機肆虐的時刻需要果斷採取擴張性經濟政策,「中國在這個方面走在了前頭」。

  美國財政部負責國際事務的副部長戴維·麥考密克也表示,儘管他尚不清楚中國大規模投資計劃的具體內容,但毫無疑問,該計劃有望促進中國內需增長,同時也會給其他國家帶來好處。

  世界銀行行長佐利克8日指出,中國積累了巨額外匯儲備,這使中國目前抵禦金融危機的能力強於其他國家,也使中國具備在金融危機肆虐的時刻實行擴張性經濟政策的條件,從而確保中國經濟平穩發展。

  適應經濟格局變化

  歐洲中央銀行行長特裡謝9日在參加二十國集團財政部長和中央銀行行長2008年年會時對新聞界說,支持新興經濟體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獲得更多話語權,以反映世界經濟格局的變革。

  特裡謝說,新興經濟體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度逐年增大,現行的國際金融體系必須反映這種現實。

  他還說,二十國集團財長和央行行長在本次年會上就應對金融危機等問題獲得了廣泛共識,「這是非常鼓舞人心的」。

  巴西金融改革建議

  巴西政府在二十國集團財政部長和中央銀行行長年會閉幕後發布一份公報,就世界金融管理、國際金融機構改革等問題提出建議。

  公報說,此次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儘管各國政府採取的措施已經開始取得效果,但目前仍面臨穩定全球市場、使國際信貸和資本流通渠道正常化、促進實體經濟發展以及保證投資和就業等巨大挑戰。現有國際金融組織和論壇以及現行國際標準和做法已無法滿足當前世界經濟需要,因此應當建立新一代的「布雷頓森林」體系,改革國際金融機構,以促進國際金融合作。

  巴西認為,國際金融機構改革必須堅持廣泛的代表性、各國共同行動、加強國內市場管理、保證信息透明等一系列原則。

  公報指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原定於2013年舉行的下一階段配額分配和投票權改革應提前進行,同時大幅增加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市場經濟國家在世界銀行中的投票權。此外,上述機構及其他多邊金融機構高層管理者的選擇應更加透明和公開。

  巴西還建議,各國政府以及多邊金融機構應建立健全危機預警機制,加強對金融市場的監控和管理。

  IMF應更強大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多米尼克·施特勞斯-卡恩9日表示,IMF應在對成員國的政策監管、避免地區金融危機蔓延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卡恩當天在巴西聖保羅參加20國集團財長和央行行長年會時說:「世界需要一個更強大的IMF,特別是在危機早期預警方面。」IMF應幫助控制危機,避免危機外溢,以及降低危機帶來的損失。

  對於增進發展中國家在IMF話語權的問題,卡恩表示:「如果考察明年經濟增長預期,就會發現全球經濟的增長動能全部來自新興市場。因此支持這些國家擴大話語權是公平的。」

相關焦點

  • 歷屆g20峰會舉辦地一覽 舉辦權是怎麼選出來的?
    歷屆g20峰會舉辦地一覽 舉辦權是怎麼選出來的?  成果:在五個領域達成共識應對危機。通過應對金融危機的3600字《華盛頓聲明》。分析了危機產生的根源、說明各國採取並將採取的行動、闡述改革金融市場的原則,承諾各國將繼續致力於對開放的全球經濟。  二次峰會  2009年4月2日,G20第二次領導人峰會在英國首都倫敦舉行。
  • 法德意央行負責人聯名呼籲:歐洲金融穩定需要共同行動
    在各個層面,政治決策者們採取了堅決措施以保護企業和僱員。通過依託我們的優勢並由此找到實用的解決方法,一項共同的行動是有希望且可行的。我們的金融穩定就是證明:自上一次全球金融危機後,在這一領域我們做了很多事情,我們可以為這些變化以及從中吸取的經驗教訓而驕傲。金融系統良好運轉並非是目的,它的作用在於幫助經濟充分發展、讓投資和儲蓄穩固、保障安全和快捷支付。
  • 2016年杭州g20峰會是第幾屆?g20峰會是什麼?
    2016年杭州g20峰會是第幾屆?g20峰會是什麼?中方將從創新增長方式、完善全球經濟金融治理、促進國際貿易和投資、推動包容聯動式發展等4個重點領域進行峰會籌備工作。  習近平強調,二十國集團是每個成員的二十國集團。中方將保持開放、透明、包容姿態,同各成員加強溝通和協調,共同把二十國集團維護好、建設好、發展好。相信2016年峰會將呈現歷史和現實交匯的獨特韻味。
  • 關於金融脆弱性與美國金融危機:理論與現實的思考
    作為一種信用危機、道德危機,美國金融危機表現出其「傳染」的整體性和快速性以及政府處理危機的主導性和一致性特徵,並使次貸危機最終演變為一場系統性、全球性金融危機。這場危機給各國經濟造成巨大衝擊,教訓深刻,值得吸取。應充分認清此次金融危機的本質特徵,並採取有效防範措施保持國內金融市場和房地產市場的穩定。
  • G20首次提出AI運用原則,欲終結跨國科技巨頭避稅漏洞
    同時各方還就「制定共同規則,以堵住跨國科技巨頭使用的漏洞」達成共識。華爾街見聞稱這次稅收規則為「谷歌、Facebook等科技公司的一道大坎」。AI參與者應根據其角色,背景及其行動能力,持續對AI系統生命周期的每個階段中應用系統的風險管理方法,以解決與AI系統相關的風險,包括隱私、數字安全。在運用AI時應當保持公平和負責、決策流程透明,並實施問責制。需要讓利益相關者了解他們與人工智慧系統的互動,使受AI系統影響的人能夠理解因此造成的結果。
  • 王岐山英報撰文:中英兩國需聯手應對金融危機
    王岐山外報發文:中國與歐盟應共同反對保護主義  中新網5月8日電 中國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7日在英國《金融時報》網站撰寫題為《中英兩國需聯手應對金融危機》的文章,表示中國和英國應該聯手採取更有效措施應對挑戰,儘早促使兩國以及世界經濟恢復。
  • 什麼是金融危機?普通人應該如何應對危機?
    所謂的金融危機,就是當出現時,幾乎所有的資產都會受到其衝擊。因為在金融危機的狀況下,金融體系已經不如以往的穩定和有規律,各種資產的價格都有可能產生暴跌,比如股票會下跌、房價也可能跳樓式下跌、甚至連公認有避險作用的黃金,都可能受到牽連而有跌幅。
  • 「擺脫這輪金融危機需要各國協調與合作」
    另一方面,金融市場巨大波動,以很多指標來看,歐美的金融危機已到來。除了疫情對經濟的打擊外,一些已有的狀況導致危機的爆發更猛烈,比如歐洲經濟在疫情出現前已出現增長乏力,義大利銀行體系風險較高;疫情暴發前美國部分企業(比如能源行業)槓桿較高,股市整體估值偏高等。一旦有衝擊,特別是疫情帶來的巨大不確定性,就會導致金融市場的恐慌。
  • G20倫敦峰會公告全文(附英文全文)
    這些協議共同組成了一項1.1萬億美元的扶持計劃,旨在恢復全球信貸和就業市場及經濟增長。 在推出上述扶持計劃以前,我們各國政府都已經分別採取了各自的措施,這組成了一項龐大的全球經濟復甦計劃,其規模是史無前例的。
  • 末日博士:各國央行應迅速行動以避免衰退
    商業內幕網站1月20日報導,紐約大學經濟學教授魯裡埃爾·魯比尼表示,目前的全球股市下跌並非進入熊市,各國央行應迅速採取行動以避免陷入衰退。有著「末日博士」之稱的魯比尼教授由於提前一年半準確地預測到了2008年次貸危機的爆發而名噪一時,又因為次貸危機完全按照他所寫下的《金融災難的十二個步驟》演變而成為紅遍全球的預言大師。針對全球股市動蕩、擔憂美國衰退等現狀,魯比尼教授比一般投資者要樂觀,認為目前的股市下跌只是「修正」,而非熊市。但他警告稱,除非各國做出適當而迅速的政策反應,否則事情可能會很快變得更糟。
  • 全球165名前政要、學者聯合致信G20,呼籲國際協調行動應對危機
    近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了解到,其合作夥伴、21世紀理事會成員、英國前首相戈登·布朗聯合全球前政要、學者共165名發表公開倡議書——《致二十國集團成員倡議書》,「倡議在未來幾天內採取國際協調行動,以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對全球公共衛生安全和世界經濟帶來的危機」。
  • G20倫敦峰會公告全文(附英文全文)(全文)
    這些協議共同組成了一項1.1萬億美元的扶持計劃,旨在恢復全球信貸和就業市場及經濟增長。 在推出上述扶持計劃以前,我們各國政府都已經分別採取了各自的措施,這組成了一項龐大的全球經濟復甦計劃,其規模是史無前例的。
  • 世界海洋大會呼籲全球共同承擔保護海洋責任
    大會重點討論海洋在全球氣候變化過程中的作用及氣候變化對海洋的影響,呼籲全球共同承擔保護海洋責任。 在為期5天的大會中,各國官員、專家學者討論了氣候變化給海洋帶來的威脅,呼籲全球應共同應對正日益惡化的海洋環境。與會專家指出,現在海洋和海洋生態系統正受到氣候變化的嚴重影響,海洋溫度升高,海水酸化,海平面升高,各種氣候變化造成的極端天氣已經成為全人類必須正視的現實。
  • CATTI三筆真題中「積極採取行動」該怎麼翻譯?
    2017年11月CATTI三級筆譯真題中有這樣一句話: 「採取了一系列行動,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做出了重要貢獻。」 很多人在翻譯「行動action」的時候會糾結單複數問題,不知道是可數還是不可數。常見的漢語有「積極行動起來、積極採取措施」。 1.
  • 中美共同交存氣候文書「暖場」G20
    此次峰會上,中國首次將綠色金融議題引入G20峰會的議程中,G20也將首次同時討論與可持續發展和氣候變化有關的問題,助力《巴黎協定》早日生效,加快全球氣候的治理。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美兩國交存氣候文書隨後的致辭中說,中國向聯合國交存批准文書是中國政府作出的新的莊嚴承諾。兩國共同交存參加《巴黎協定》法律文書,展示了「共同應對全球性問題的雄心和決心」。
  • 為什麼說各國應共同擴大對外開放?
    面對如此複雜嚴峻的國際形勢和風險挑戰,各國應當如何應對?畢吉耀: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世界經濟復甦艱難曲折,各種結構性矛盾不斷凸顯。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霸權主義對世界和平與發展構成威脅,國際產業鏈供應鏈運轉嚴重受阻,世界經濟遭受重創。
  •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IMF總裁呼籲各國抓緊推進金融科技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在開幕主旨演講中引用了一句中國古話,呼籲在全球範圍內加快推進金融科技,她認為,普惠和金融科技將推動「後疫情時代」全球經濟更公平、更快速、更智慧的復甦。IMF總裁克裡斯塔利娜·格奧爾基耶娃發表外灘大會主旨演講,呼籲持續推進金融普惠格奧爾基耶娃說,在疫情暴發前,推動普惠金融服務就已經是全球各國的頭等大事。但目前,這項任務正變得更緊迫,因為新冠疫情對無法獲得金融服務的群體造成了沉重打擊,包括低收入家庭、小微企業和婦女。
  • 譚德塞呼籲各國採取五項關鍵行動:未來幾個月將是困難的
    譚德塞呼籲各國採取五項關鍵行動:未來幾個月將是困難的 當地時間10月23日,世衛組織舉行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呼籲各國政府採取五項關鍵行動,扭轉疫情永遠不會太晚。
  • G20倫敦峰會-新聞頻道-和訊網
    ; * 加強金融機構以重建信任; * 融資和改革國際金融機構,以克服當前危機和避免未來危機; * 促進全球貿易和投資,摒棄貿易保護主義,鞏固經濟繁榮的基礎; * 增進全面的、綠色的以及可持續性的經濟復甦。
  • 英倫金融黎永達:金融危機是否己獲得解決?
    這次金融危機暫時可以分為三波衝擊看,首波是疫情未明朗的情況下,但由於過去資金泡沬化炒作,市場借勢作出調整,即標普自 2 月 20 日從 3380 上方跌至 2月 27 日 2950 區間階段;而第二波則是市場反映受疫情影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