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回聲報》網站5月4日刊載法蘭西銀行副行長茜爾維·古拉爾、德意志聯邦銀行副行長克勞迪婭·比希、義大利銀行副行長路易吉·西尼奧裡尼的文章,題為《金融穩定,歐洲及其王牌》。文章認為,歐洲需要就適宜的擺脫危機戰略以及必要的協作戰略展開討論。內容編譯如下:
新冠肺炎疫情揭示了我們社會和經濟的脆弱性。在各個層面,政治決策者們採取了堅決措施以保護企業和僱員。通過依託我們的優勢並由此找到實用的解決方法,一項共同的行動是有希望且可行的。我們的金融穩定就是證明:自上一次全球金融危機後,在這一領域我們做了很多事情,我們可以為這些變化以及從中吸取的經驗教訓而驕傲。
金融系統良好運轉並非是目的,它的作用在於幫助經濟充分發展、讓投資和儲蓄穩固、保障安全和快捷支付。
在新冠肺炎大流行前,得益於最近十年完成的改革,銀行領域的韌性得到加強。歐洲和各國層面的監管者在自有資金和流動性方面放寬從而有助於銀行更多出借。監管機構同樣建議金融機構不要分紅派息從而增加其韌性。這些措施是運用規則的靈活性作出的,並沒有取消讓銀行在上一次金融危機後變得更加牢固的改革舉措。
依據其責任和權限,歐洲央行和各成員國的央行以迅捷而果斷的行動避免了價格預期螺旋式下降,並保障流向企業的流動性撥付以及對市場而言的穩定條件。
如果危機局限在有限時期內,旨在維持經濟流動性的措施就足夠了。回歸正常需要的時間越長,企業過度負債的風險就越高,就有可能出現保護企業流動性的信貸供給不足的情況。
在預算政策和公共健康方面有目標的措施對根除問題是至關重要的,多個有關機構已經在行動之中了。由此,歐盟成員國對企業和家庭提供了金融支持。歐盟委員會放寬了涉及公共援助方面的禁令並暫停執行《歐洲穩定和增長公約》。歐委會決定維持「綠色新政」並在研究一項振興計劃。但所有這些都不會對公共財政長期可持續的必要性帶來疑問。
從金融穩定性的角度看,我們唯一想強調的是,我們希望一項共同的、實用的、摒除意識形態的行動。
我們的繁榮建立在促進商品、服務、人員和資本自由流動的市場之上。在同這些決裂的情況下,沒有人會贏。各國的決策和變化帶來的影響是超出國界的。各國的貿易往來的關鍵就是在這些決策下實現的。對實體經濟的嚴重擾亂,尤其是對跨境供應鏈的擾亂將從實質上中斷生產並加劇失業。對收入的衝擊將消滅需求,這不僅包括國內需求,也涉及因出口削減導致的別國需求的減少。流動的中斷將對醫療衛生、旅遊或農業等非常依賴外國勞動力的產業帶來非常嚴重的消極後果。
正是因為我們需要努力以維持並發展歐洲共同福祉,我們才需要協調解決辦法。
對目前危機的了解肯定會有相關的討論。其他領域可能可以從貨幣和金融領域的過往危機中吸取經驗教訓。歐元體系顯示出它可以按一個真正的聯邦機構行事。在全球金融危機後,新的歐洲機構通過和各國監管機構緊密協作以負責監督金融機構並維持金融穩定。
我們同樣需要就適宜的擺脫危機戰略以及必要的協作戰略展開討論。我們也需要意識到自身的力量,依託有效的共同貨幣政策以及負責金融穩定的機構。總之我們並不缺乏王牌。
【來源:參考消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