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定檔,6月16日開播,作為愛奇藝迷霧劇場推出的第二部網劇,《隱秘的角落》靠著一段片頭,在沒有熱搜的日子裡「爆」了。
其實懸疑推理作品一直是很多人的心頭好,2017年的時候,先後出了《白夜追兇》《無證之罪》這樣的優質推理劇,以至於到現在大家依然念念不忘。
這一部「秦昊+紫金陳」模式的爆款預定自製劇《隱秘的角落》的上映無疑把「懸疑劇」推向了巔峰。
這部劇開播即拿到豆瓣9.0的高分,這個成績在近些年的國產劇裡鮮少見到。才剛剛播出2集的《隱秘的角落》已獲得觀眾的一片好評,王景春+秦昊的實力陣容,敘事、畫面、演技、人物刻畫皆受到了網友讚譽。還有一點非常少見的是,這部劇的第一集居然有76分鐘,看起來簡直不要太爽。
《隱秘的角落》改編自紫金陳的推理小說《壞小孩》,能看出來為了過審,人物設定和情節與原作《壞小孩》相比都做了改動,從目前的情節發展來看,故事線還是連貫的,改動之處也非常自然順滑、邏輯合理,所以非常好奇接下來會怎麼改動。
原作《壞小孩》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最後朱朝陽的日記,也讓我真正對書名壞小孩有個認知。絕大多數人的慣性認知裡,小孩子由於入世時間決定了其尚未收到塵世嚴重侵染,仍然能夠保持最純真原始的狀態,喜怒形於色,表裡如一,沒掌握成人工於心計、算計人心的高階技能。
但是聰明這種事跟智商、天性有關,跟年齡無關,恰恰是利用了大多數人的這種慣性思維和沒有防備,朱朝陽成功地掩埋了過去,他仍然是那個品學兼優、沉默內向的好孩子。
電視劇《隱秘的角落》從第一集一上來就足足有75分鐘,不管從鏡頭語言,還是從氛圍感的營造,不管從演員角色的精準詮釋,還是從細節爆炸的劇情陳述,都是滿滿的電影級製作誠意,幾乎與一部中等投資規模的文藝電影觀感相同。
而第一集結尾,兩條線在山頂交集,在照相機的鏡頭捕捉下,天真無邪的童謠演唱與山背後聳人聽聞的謀殺交織到一起,善於惡發生了激烈的碰撞與重疊,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反差,讓作為觀眾的我留下深刻印象,同時又與開頭的懸念形成了一個敘事閉環,讓劇集整體結構更完整,也更巧妙。
在第一集中秦昊的表演可謂是先聲奪人,緊接著就是幾個小演員的出場,然後還輔以王景春的出現。幾乎是三線平行並進的敘事手法有點意思,讓整個故事有了一種緊張感,雖然剛開頭看得人有點蒙,但隨著劇情的深入,又顯得十分合理。
除了一眾演員的精湛演技之外,這部劇的拍攝手法、畫面構圖、圖像濾鏡都值得國內劇組學習。在寫實的同時不缺美感,符合人物陰鬱壓抑暗黑的總基調的時候,又不乏一絲天真與清新。
《隱秘的角落》是一部典型的社會派推理作品,在懸疑劇的創作基礎之上也蘊含著對當今社會的家庭教育議題的深刻關照,是愛奇藝以現實主義創作手法創作懸疑類題材的又一次探索,讓文藝作品的娛樂價值與社會價值兼收並蓄。
據悉,愛奇藝知識還圍繞該劇家庭教育這一核心議題同步推出《隱秘的角落》IP定製課程,聚焦青少年對待情感、友誼、親情、成長、未來五方面,進一步釋放該劇的社會價值。
作為一部典型的社會派推理作品,《隱秘的角落》並未以抽絲剝繭的敘事手法探究真相,而是在開篇就交代了整起案件的幕後元兇,與傳統懸疑題材「推理+燒腦」的類型形成區隔。
同時,該劇通過光影、構圖、場景、道具、人物細節來鋪就整體的懸疑氛圍,鍛造出全劇的電影級質感。在價值延伸層面,劇中人物情感的對衝和社會現象的描摹,如張東升對挽回婚姻的迫切、朱朝陽對朋友的渴望、家長重視學習忽略溝通的作風等,映射出現實生活中許多家庭存在的共性問題,實現懸疑題材和現實主義交融式表達的又一次進階,引發用戶的廣泛關注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