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屠夫」又火了,賣豬肉20年身價過億:別說讀書沒用了,那是你沒用!

2021-02-23 古典書城


圖/視覺中國

那時,總有人會念叨:「讀書上學有什麼用?北大畢業還不是照樣賣豬肉。」1999年,北大畢業的陸步軒因為做生意失敗,靠賣豬肉為生。結果被媒體大肆報導,一片譁然。有人不解,有人冷嘲熱諷,逼得陸步軒不得不出面道歉:我給母校抹了黑。20年來,陸步軒一直是很多人口中「讀書無用論」的典型。20年裡,陸步軒歷經了走進體制、走出體制,再到堅持賣豬肉的人生歷程。20年後,陸步軒有了自己的生鮮品牌,年銷售額18億,身價也已經破億。面對如此戲劇而跌宕起伏的人生,最近接受採訪時,陸步軒說:「讀書不一定改變命運,但是讀書能改變思維。說讀書無用的人,最喜歡拿少數高學歷的落魄者,和更少數低學歷的成功者對比。其實,這是一種「倖存者偏差」。只看到個別人的特殊性,沒看到大多數人的普遍性。飯局裡聚集了一眾大佬。身家響噹噹,學歷更是響噹噹。連郭德綱都說:「可以沒文憑,但不可以沒文化;可以不上學,但不可以不讀書。讀書或許不能保證一個人絕對成功,但是,卻能影響一個人成功的上限。《朗讀者》裡,她氣質如蘭,妙語連珠;《中國詩詞大會》上,她落落大方,各種詩詞典故信手拈來。最近的《主持人大賽》裡,點評起選手來,溫柔又有力量,屢屢讓人拍案叫絕。她腹有讀書氣自華的樣子,曾被人形容是:「美人當以玉為骨,雪為膚,芙蓉為面,楊柳為姿,更重要的是以詩詞為心。」但很少有人知道,董卿的第一學歷是浙江藝術學院(現浙江藝術職業技術學院)的表演專業(大專)。從浙江省話劇團演員,到浙江電視臺主持人,到東方電視臺主持人,再到上海衛視(如今的東方衛視)主持人,工作之餘,董卿還一路考進了上海戲劇學院的電視編導系(本科)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古典文學專業(碩士)。因為主持風格大氣,英語熟稔,2001年董卿拿到了中國播音主持界的最高獎項——「金話筒獎」。此後不久,就成了央視的一員,更是連續八年當選「央視十佳」。讀過的書,變成養分,融入血肉,讓她變得大氣優雅、從容睿智。讀過的書,化為腳下的路,讓她越走越遠,看到更廣闊的世界。「如果不讀北大,我可能豬肉也賣得不錯,開兩三家店面,衣食無憂度過一生。但是現在我的眼光不會僅僅局限於此,我要打造行業領先的品牌,做資本運作。」他自己編寫講義並親自授課,填補了屠夫專業學校和專業教材的空白。教材中,極盡詳細地歷數了豬肉的選擇,進貨分割、售賣,以及法律規定等,可謂一本豬肉界的「百科全書」。這個世界,可以是目光所及之處,也可以是靈魂可以到達的地方。正所謂,腳步不能丈量的地方,書籍可以;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書籍可以。

未見過大海,即知有鹹濕的海風;

未到過高山,即知山頂有白雪皚皚;

陷入黑暗,明白太陽會照常升起;

身處凜冬,心也能如春日裡花開。

曾有個年輕讀者給楊絳寫信,抱怨這個社會太浮躁了。

回信裡,楊絳說:你的問題主要在於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

在容易焦慮的日子裡,在抱怨自己抱怨他人的時刻,讀書是最好的定心丸。

作為一個從北大畢業的人,陸步軒也從來沒想過自己會從事屠夫這個行業,他內心一直渴望從事學術類的工作。當年被推到輿論的風口浪尖時,他不是沒有自卑焦慮過。柴靜曾經對他有個專訪,問他希望自己以後能做什麼,陸步軒說,現在不敢說,命運基本上,不掌握在我手裡。但就是在這樣的日子裡,陸步軒認真地對待著賣豬肉這件事:他從來不賣注水肉,一個檔口能賣出十二頭豬。他依然認真地生活著。豬肉生意之外,筆耕不輟,還寫了一本《屠夫看世界》。2018年,陸步軒和他的北大校友陳生共同創辦的「壹號土豬」 已入駐全國近30多個主要城市,年銷售額18億元,成為土豬行業裡的領導品牌。那些命運給他的磨難非但沒有壓垮他,反而成了他人生的重要財富,成了他的立身之本。這就是讀書多的人,心靈自有一個很難被外力所擾的自由王國。所以,他有強大的心態頂得住壓力,也有強大的思維邏輯去解決問題。

世上有一個詞叫「功不唐捐」,意為世界上的所有功德與努力,都是不會白白付出的,必然是有結果的。

想起五代時一個叫丁顗(yi 三聲)的人,花盡家財,藏了8000卷書。

有人問他:為什麼這樣做。

他回:我雖然讀不了多少了,但我子孫裡肯定有好學、能讀完的。

果然其然,他的孫子丁度,最終科舉成名,官拜宰相。

知乎上有一個提問,「我讀過很多書,但後來大部分都忘記了,你說這樣的閱讀究竟有什麼意義?」一個答者這樣說:「當我還是個孩子時,我吃過很多食物,現在已經記不起來吃過什麼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們中的一部分已經長成我的骨頭和肉。就算最終跌入繁瑣,洗盡鉛華,同樣的工作,卻有不一樣的心境,同樣的家庭,卻有不一樣的情調,同樣的後代,卻有不一樣的素養。你讀過的書其實早已融進你的骨血,只要一個觸動點,就會噴薄而出。當你覺得讀書沒有用的時候,實際上它正在為你的未來鋪路。像27歲女博士生導師劉琬璐,一路的厚積薄發,終於迎來人生的開掛。

讀書,避免了在瑣碎生活裡變得麻木;

讀書,把生活中寂寞辰光換成巨大享受時刻;

讀書,可以讓你不必遇到不想遇到的人;

讀書,讓你變得有溫度懂情趣會思考;

讀書,放大了格局,使人深邃;

讀書,沉澱了氣質,令人優雅。

讀書這麼好,你「用」了嗎?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本號文章,歡迎分享,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點擊標題進入)

有趣、有料、有情懷、有故事

▼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美物商城,為您挑選最有品位的禮物

相關焦點

  • 【職域】北大屠夫賣豬肉身家過億,大學生一定要做白領嗎?
    時代流轉,「棄文從農」不再備受嘲諷,現在大家耍嘴炮爭著去養豬了,畢竟最近「二師兄」身價頗高。不過,要真有高校學生去養了豬、或者賣豬肉,大家嘴上可沒那麼饒人了。媒體對他賣豬肉的報導鋪天蓋地。出名之後,陸步軒去做了12年的公務員,辭職後又回到了肉案上。現在他對「北大屠夫」的稱謂已經釋懷,「不以為恥反以為榮」了。
  • 那個北大畢業出來賣豬肉的男人告訴我們:「讀書無用論」只是藉口
    北大和豬肉販,這兩個極其不搭的詞語放在一起必定會發生激烈的碰撞,在2003年的時候,陸步軒賣豬肉的事情被大眾所熟知一石激起千層浪,人們對於這個男人充滿了好奇,但更多的是對於他的嘲諷和鄙夷,其中「讀書無用論」被人們喊得最響亮。我們中的絕大多數數都沒有辦法去通過高考來去取得一紙北大的通知書,這不僅需要你極高的學習能力、自律能力,更需要你有過人的天賦。而我們很大一部分人連自律都做不到,何談與生俱來的天賦?但賣豬肉可就比考上北大簡單多了,我們上不了北大,但賣豬肉誰不可以呢?
  • 「北大屠夫」:將豬肉賣到極致
    之前,這個農村出身的北京大學1989年畢業生,一輩子的夢想就是能進「公門」,能靠拿筆吃飯,卻最終陰差陽錯地成了拿刀賣豬肉的屠夫。鬱郁不得志多年後,一篇《北大才子長安街頭賣肉》的報導讓他名聲大噪,被冠以「北大屠夫」的名號。隨之2004年,他被西安市長安區政府錄用,成為區檔案局地方志辦公室科員,又如願拿起了筆。
  • 北大屠夫陸步軒向母校捐贈9億打破讀書無用論
    王貞白在《鹿洞二首一首》中寫道:"我讀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這首詩告誡人們要珍惜時間,多讀珍貴的書籍,讀書可以增長人的知識,改變人的命運,但曾幾何時,有一句話叫"讀書無用在我們國家。一些人認為再多的閱讀也不如良好的家庭背景或商業頭腦重要。"讀書無用論"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北大屠夫"。
  • 被嘲20年北大屠夫陸步軒終翻盤:打破讀書無用論,捐出母校9億
    20年後,曾經被全民諷刺的"北大屠夫"陸步軒重回公眾視野,但這一次,是完成大業,凱旋而歸。如今,陸步軒已是身家過億的成功商人,成為無數人追逐的對象。但在此之前,他是很多人眼中的廢才,是"北大的反面教材"。陸步軒剛走紅的時候,已經賣了四年豬肉。
  • 當年的北大屠夫,如今身家過億
    那正是有著「北大屠夫」之稱的陸步軒。如今,距離「一炮走紅」十六年過去了,他還在賣豬肉,年過五十的他現在將豬肉賣得「風生水起」,僅去年一年的銷售額就達到了18億,在剛剛過去的雙十一,他更是和合作夥伴們一起忙到通宵達旦。
  • 被嘲笑20年,落魄期妻子和他離婚,如今「北大屠夫」身家億萬
    父親知道這件事情後,從村裡趕來,氣的大罵:「供你讀大學,不是讓你賣豬肉的。」之後村裡的人都知道他賣肉的事情,開始的是無盡的嘲笑,都說:「那個上北大的混得不行,現在擺攤賣豬肉了」。陳生是一個商人,思維靈活,當時他已經是廣東某食品集團的總裁,身價百億。陸步軒參觀了陳生的「豬肉店」,他的豬肉店在當時的一線城市已經擁有上百家的土豬品牌公司。
  • 清華煎餅哥和北大屠夫,上億身價,誰更值得借鑑?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講清華煎餅哥的創業歷程,有一則評論這樣說『』那還上啥大學,直接就從十來歲開始學藝攤煎餅算了,又不用花錢上學,又早早就成為億萬富翁了,也可省下一個清華大學名額『』。按這智商推理,賣煎餅的都能成為億萬富翁,中國就沒窮人了,因為誰都可以賣煎餅。窮的不是口袋, 窮的是格局,境界和思維方式。
  • 被嘲讀書無用,如今卻已是身價過億,記北大屠夫學子陸步軒往昔
    到了1999年,萬般無奈的他在長安區某菜市場租了一個門面,開始賣豬肉。因為他的視力不太好,鼻梁上總架著副眼鏡,所以周圍的人都叫他眼鏡老闆,後來那就以此來為自己的豬肉店命名,叫做眼鏡豬肉店。賣豬肉也不是那麼容易的,起早貪黑,但掙的錢除了交房租,也只剛剛夠餬口的,而且這件事他還一直瞞著自己的老父親。因為他覺得他實在對不起養育了自己,還供自己讀書的老父親。
  • 夫妻醫科大學畢業賣油條年入三十萬,讀書永遠都是有用的
    兩夫妻正在賣油條,圖片來源網絡這是因為:讀書永遠有用,而且用處最大還記得北大畢業跑去殺豬的兩位「北大屠夫」嗎?當時新聞報導出來,很多人都覺得不可思議,堂堂的北大畢業生跑去殺豬賣豬肉,簡直是「有辱斯文」。但是,就是這兩位高材生,硬是把殺豬賣豬肉這一行做出了新標杆、新榜樣。兩名「北大屠夫」開辦專門的「屠夫學校」,自編教材,教人們豬肉經營中的各種知識。
  • 你還相信學歷沒用?還記得張雪峰老師帶著哭腔懟知名主持人嗎?
    我記得之前在考研名嘴張雪峰老師剛剛火起來的那段時間,他上過一個節目叫《演說家》,在節目當中一再強調,學歷的重要性:你在今年的九十月份,你到齊齊哈爾大學去看一看,什麼樣的企業到齊齊哈爾大學去招聘。你再看看什麼樣的企業到清華北大招聘,他們去什麼樣的企業,他們給這個學生多少錢。
  • 「讀書沒啥用!我初中畢業,他一個大學生還不是要給我打工!」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看過一些人,看不起大學生,認為讀書把人都讀傻了,想要出來混社會那可是一件很難的事情。甚至還有人說,以前那些初中畢業的人,沒有啥文化,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才智,還不是一樣開著豪車,買了房子,那些大學生畢業工資就是幾千塊錢,早點畢業早點出去上班還能多賺點錢,讀書又費錢,又沒用。有時候聽著那些親戚講一些讀不好書的人,輟學後是如何地過上了好日子,他們甚至認為這些讀書不好的孩子,更聰明,更有社交能力,在社會上吃得開。
  • 清華大學立體通知書走紅:不是讀大學沒用,是你沒用
    讀書只是其中一條。 可是任何人都不能否認,名校就是一個集合器,它雖然只是一種選擇,卻可以提供無數種未來的可能。 讀書從來都是有用的,如果有人沒有從中收穫,不能證明是讀名校沒用,而只能說明是這個人有問題。
  • 不是讀大學沒用,是你沒用
    還是前一段時間,北大某畢業生被爆出在家鄉賣豬肉,這與大家想像的好工作似乎有很大差距。不少人就質疑,他這樣上名校有什麼用? 鄰居家哥哥大學畢業後,在一家公司拿著每個月兩三千的工資。在工地工作回來的父親,對著他劈頭就罵:「你上大學有什麼用?賺的還沒有我賺的多。」
  • 30年前他從北大中文系畢業,因賣豬肉被別人嘲笑,如今卻身家過億
    終於,在他33歲那年,他放下了自己所有的傲氣,開始賣豬肉,人們叫他「北大屠夫」,字裡行間透露著鄙夷和不屑。如今已經過去幾十年,現在的他過的怎麼樣呢?北大高材生賣豬肉,媒體爭相報導陸步軒,1966年出生於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自幼聰慧的他在1985年以長安區文科狀元的身份進入北京大學中文系。
  • 讀書沒用的背後
    階層固化,寒門再難出貴子,上大學沒用,讀書沒用。這些言論如今隨處可見,它們有所區別也相互關聯。從客觀角度,它們基本都針對家庭條件、教育資源、就業機會的差異或不均衡不公平,要解決這些問題,是個大工程,也涉及體制機制風氣等方方面面,能夠讓讀書升學就業升職不再拼爹拼人情關係。從主觀來看,說上大學、讀書沒用,與上述客觀原因造成的負面影響有很大關係。
  • 他是北大才子,畢業後放棄高薪賣豬肉,20年後成億萬富豪
    然而曾有位北大高材生,後來竟下崗了,而且只能當1名屠夫,還遭受別人的白眼20年。1985年,19歲的西安文科狀元陸步軒考進了北大中文系。隨著4年的大學生涯,陸步軒使自己的文學水平取得了突飛猛進的進步。1989年,他從北大畢業。就算以今天的眼光來看,他要找份稱心的工作估計手到擒來。然而後面發生的劇情似乎太過狗血,幾乎讓人意想不到。
  • 那個賣豬肉的北大才子,給母校捐了9個億,被群嘲的他現狀如何?
    截止2019年,陸步軒靠賣豬肉賺了18個億,而且大方地拿出9個億來捐獻給他的母校北大。看到這個消息,相信很多人跟筆者一樣充滿兩疑惑,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他靠賣豬肉就可以賺到那麼多錢?1985年,陸步軒以總分531分的優異成績,被北京大學中文系錄取。在收到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陸步軒一家人高興極了,他沒有辜負父母的期盼,更沒有辜負自己。隨後,陸步軒就踏上了北大的徵途,來到了首都北京。
  • 「北大屠夫」陸步軒:被嘲20年,打破讀書無用論,為母校捐9億
    ——若澤·薩拉馬戈一直以來,北大都是世人心中的高等名校,的確如此,幾乎所有的學子曾經都有一個夢想,那就是進入北大讀書,成為北大的一名學子。對於很多人而言,北大意味著成功、也意味著未來可期。從那開始,作為北大畢業生的陸步軒就永遠活在別人的評論之中。很多人說他浪費讀書機會,甚至是因為陸步軒而發表「讀書無用」的理論。一時間,陸步軒飽受非議,所有的負面言論都衝著陸步軒席捲而來。但是,作為北大畢業生的陸步軒自然而然有與其他普通殺豬匠不同的地方。
  • 「北大屠夫」陸步軒:被嘲20年,打破讀書無用論,捐款9億給母校
    陸步軒八十年代考上了北京大學,畢業後卻無奈去賣起了豬肉。被人嘲笑過,也被人同情過。後來因為一篇網文走紅,終於被特招當了公務員。耍了幾年的筆桿子之後,他卻又選擇了下海,再一次當起了「屠夫」。2013年的時候,他已經身家過億,並向母校北大捐款9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