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一直是無數高考生做夢都想進入的高等學府,然而只有成績拔尖的學霸們似乎才能成為其中的1份子。按照常理,能進北大深造的學子在畢業後應分配到不錯的工作,而擁有一個比較美好的人生才對,畢竟知識改變命運。然而曾有位北大高材生,後來竟下崗了,而且只能當1名屠夫,還遭受別人的白眼20年。
1985年,19歲的西安文科狀元陸步軒考進了北大中文系。隨著4年的大學生涯,陸步軒使自己的文學水平取得了突飛猛進的進步。1989年,他從北大畢業。就算以今天的眼光來看,他要找份稱心的工作估計手到擒來。然而後面發生的劇情似乎太過狗血,幾乎讓人意想不到。
由於各種原因,那會兒他被分配到了柴油機配件廠上班。一個北大中文系的高材生跑去工廠當工人,這也夠辛酸的了。然而這還不算,之後發生的事情更加讓人難接受。由於經濟不景氣,工廠後來倒閉了。陸步軒拿著名牌大學的文憑就這樣下崗了。
北大畢業生也要生活,於是他只好跑到家旁邊的豬肉鋪當起了夥計,也就是殺豬的屠夫。本來他也是為了賺錢生活,憑勞動吃飯也沒什麼丟人的。可外界卻對他的北大畢業生身份大作文章,甚至一時間出現了「讀書無用,北大畢業一樣殺豬」的各種諷刺言論。
但360行都能出狀元。2000年,就在外界拿北大說事的時候,陸步軒已在豬肉界創下月手入至少1萬塊的紀錄。而且更為難得的是,即使在豬肉鋪上班,他也沒忘寫作讀書,並積極參與《長安區年鑑》的編撰,還以自身經歷寫了《屠夫看世界》一書。
他在殺豬業方面努力工作,而在文學事業也沒擱淺,從此「北大屠夫」開始名揚天下。而他還把這2個行業結合了起來,並寫成書來引導其他人。2008年,陸步軒遇到了校友陳生,他們開了一家屬於自己的「屠夫學校」。陸步軒還特地從營銷、營養、禮儀、烹飪等各個方面入手,親自編寫了《豬肉營銷學》的書籍。
再後來,他們在全國開了接近30家的連鎖商店,其中北京就有12家。這2人的事業發展後來到「1年銷售額就達到了18億之多」的地步。曾經陸步軒是別人眼裡的笑話,但後來他成了勵志的大名,2013年,陸步軒受到邀請回到了北大進行演講。
那時,他激動地落淚,並說:「我給母校丟臉。」的確,他本是北大中文系高材生,本應在文學界取得輝煌成就才對,然而命運卻使得這個大才子混到了豬肉業。不過這位高材生沒有忘卻自己的理想,他毅然捐了9億元給北大。
老校長許智宏卻說:「北大學生也可以賣豬肉。」許校長的話並不是鼓勵大家跑去殺豬,而是告訴眾人這麼個道理:「北大畢業生無身份貴賤之分,只要能對社會做貢獻。「北大屠夫」陸步軒就是這麼個勵志的人:被嘲20年,如今億萬身家,為母校捐款9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