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雖然結束了,但高考衍生出的故事還在繼續,萬千莘莘學子,將根據高考的成績,踏上不同的人生道路。
而每逢高考前後,便會掀起關於學歷的種種討論,大多是圍繞著學歷到底有沒有用的角度展開,但討論往往沒有結果,互相之間並無法說服對方。
但如果我們將時間調回到2003年,那時網絡中對學歷有沒有用的討論,卻不像現如今一樣膠著,而是一面倒的指向了「學歷無用論」。
因為在這一年,隨著媒體的一篇《沒打畢業生長安賣肉》的專題報導,使許多認為學歷無用的人,有了強有力的支撐。
「北大才子」與「豬肉王子」之間的聯繫,讓人不得不懷疑學歷到底有沒有用。
提起豬肉王子,我們腦海中會浮現出什麼樣的形象?很有可能是周星馳在電影中上衣身著雙筋背心、下身短褲、搭配拖鞋的不羈、落魄形象。
而那時接受採訪的「陸步軒」,正與大家想像中的一樣,不羈的穿著與平凡的相貌,使人完全無法與「北大才子」聯想起來。
在2000年時,這位「北大才子」開起了一家肉鋪,每天起早貪黑的和豬肉打起了交道,但結果收入卻是寥寥。
於是,網絡中便喧囂起了一陣「學歷無用論」的旋風,面對這種觀點,即使是最堅定的反對者,也不得不在這種現實的例子中,敗下陣來。
經過媒體報導後,陸步軒獲得了許多企業的關注,但他卻並沒有繼續賣豬肉,而是急流勇退,調入檔案館,開始撰寫自己的書籍《屠夫看世界》。
我們很判斷陸步軒是否是由於網絡中的負面觀點影響,從而放棄了「豬肉王子」的職業,但或許命運早就已經安排好了一切。
後來,陸步軒認識了同為北大校友的另一位「賣肉佬」陳生,兩人從「屠夫學校」開始幹起直至今日。
現如今,兩人所創辦的豬肉品牌,已經入駐全國30多個城市,陸步軒的身價,也已經達到了40多億。
學歷是否有用,這個問題每年都會被拿出討論,但每年都沒有討論出一個具體的結果,不過當我們以2020的角度,去重看2003年的「豬肉王子」,或許便得到了這個問題的答案。
學歷是否有用?從某種角度上來講,學歷確實沒有用,因為當我們結束了學習生涯後,學歷並無法使我們獲得喜歡、想要的工作。
甚至於,當我們步入一家公司後,領導與同事並不會由於我們的學歷「高看」我們一眼,反而會由於「首因效應」的影響,對我們產生了更高的期待與更嚴格的要求。
學歷是否有用?從某種角度上來講,學歷卻確實有用,因為隨著社會的平均學歷的不斷提升,企業在招聘過程中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
從高等教育毛入學率來看,1978年中國高等教育入學率僅有1.55%,而2018年,這個數據達到了48.1%。
如果我們以發展的眼光去看待毛入學率的變化,我們便不得不意識到一個事實,未來整個社會對學歷的看法會與如今產生很大的偏差。
「正如1978年時,高中生便可以被冠以知識分子的稱號;而42年後的今天,我們或許只會如此稱呼本科、研究生甚至是博士」。
那麼這種偏差的結果是什麼?偏差的結果便是如果我們現在認為學歷不重要,準許自己、孩子在學業上鬆懈,那麼幾年後自己、孩子便會「自食其果」。
因為對於企業來說,招聘員工是一個優中選優的過程,越是規模大、福利好的企業,越敢於設置門檻。
如果說「豬肉王子」是有選擇而放棄了好的選擇,那麼低學歷在未來便會喪失選擇權,只能去規模小、福利低、晉升空間差的企業。
如果說踏入社會意味著我們的第二段人生、第二次機會,那麼我們在一開始,便輸在了起跑線上。
「豬肉王子」到底帶給我們什麼啟示?我們能從他的事跡中總結、提煉出什麼內核,從而幫助我們更好的生活?
我們縱覽「豬肉王子」的經歷,從初入肉鋪行業的挫折,到急流勇退後的沉浸,再到重新復出後的輝煌,是否意味著學歷確實有用,可以使我們實現人生的輝煌?
不,「豬肉王子」帶給我們的並非是學歷是否有用的結論,如果我們深入的縱覽他的經歷,並從中提取出一個關鍵點,那便是學歷或許並無法使我們「出道即巔峰」,但學歷卻可以使我們將「平凡」的東西,變得不再「平凡」。
這世界上有著許多從事豬肉販賣行業的人,他們或許也是在畢業不久後踏入這個行業、或許是在這個行業摸打滾爬幾十年的資深業主,但身價能達到40億的,又有幾個?
更多的無非是每天機械化的完成自己的日常流程,然後期待著豬肉漲價、期待著顧客更多一些、期待著成本更低一些,但他們只會不斷的祈禱,卻從並沒有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實現那些期待。
我們每個人都不具備無限的精力,我們習慣性的結合自身過往經驗、經歷對事物進行刻板的認知。
「正如我們提起程式設計師,腦海中便浮現出高薪高門檻的技術人才;提起賣豬肉腦海中便浮現出沒門檻、沒前途」。
社會的整體認知來源於我們的傳統文化的影響,如果我們現在不得不被強制的去賣豬肉,我們會怎麼樣?我們會在無意之中陷入我們原先對這個行業的刻板印象,然後不斷地自證預言,將自己的行為與之匹配,畢竟既然沒有前途,也就不值得努力。
但「豬肉王子」並不這麼想,學歷對他最大的影響,在於使他擁有了更高的視野、更強的思考能力與不甘於平凡的野心。
「更高的視野使他得以看到行業中成功的人;更強的思考能力使他得以有能力成為成功的人;而不甘於平凡的野心,則使他無法忍受安逸,使他獲得了攀爬的原動力」。
學歷使得他通過書籍、知識獲得了更廣闊的信息渠道;學歷使他具有了對事物理性分析的能力;學歷使他不願意自己前半生的付出,蕩然無存。
學歷使他將「平凡」變得不再「平凡」,於是他成功了,我們又如何再說出那句「學歷無用論」呢?
我們每個人生存在這個世間,只有兩種選擇,一種是面對真實的現實,努力將自己的期待、希望一一實現,從而獲得充裕的精神、物質生活。
但努力意味著我們不得不放棄很多「自由」,我們需要在他人玩耍時學習,需要在他人放鬆時堅守。
不過好在這世間還有一條路,逃離現實活在虛假的世界中,享受自由與舒適,然後不斷地編織謊言來欺騙自己,使自己心安理得的停止成長。
我並無法評判這兩種選擇的好壞與對錯,或許正如《黑客帝國》中的那兩顆藥丸一樣,藍色代表沉淪虛幻世界,紅色代表面對現實世界。
如果是你,你如何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