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歷是否無用?他從「北大才子」到「豬肉王子」,讓平凡不再平凡

2020-08-27 職場手記

高考雖然結束了,但高考衍生出的故事還在繼續,萬千莘莘學子,將根據高考的成績,踏上不同的人生道路。

而每逢高考前後,便會掀起關於學歷的種種討論,大多是圍繞著學歷到底有沒有用的角度展開,但討論往往沒有結果,互相之間並無法說服對方。

但如果我們將時間調回到2003年,那時網絡中對學歷有沒有用的討論,卻不像現如今一樣膠著,而是一面倒的指向了「學歷無用論」。

因為在這一年,隨著媒體的一篇《沒打畢業生長安賣肉》的專題報導,使許多認為學歷無用的人,有了強有力的支撐。

「北大才子」與「豬肉王子」之間的聯繫,讓人不得不懷疑學歷到底有沒有用。


豬肉

王子

提起豬肉王子,我們腦海中會浮現出什麼樣的形象?很有可能是周星馳在電影中上衣身著雙筋背心、下身短褲、搭配拖鞋的不羈、落魄形象。

而那時接受採訪的「陸步軒」,正與大家想像中的一樣,不羈的穿著與平凡的相貌,使人完全無法與「北大才子」聯想起來。

在2000年時,這位「北大才子」開起了一家肉鋪,每天起早貪黑的和豬肉打起了交道,但結果收入卻是寥寥。

於是,網絡中便喧囂起了一陣「學歷無用論」的旋風,面對這種觀點,即使是最堅定的反對者,也不得不在這種現實的例子中,敗下陣來。

經過媒體報導後,陸步軒獲得了許多企業的關注,但他卻並沒有繼續賣豬肉,而是急流勇退,調入檔案館,開始撰寫自己的書籍《屠夫看世界》。

我們很判斷陸步軒是否是由於網絡中的負面觀點影響,從而放棄了「豬肉王子」的職業,但或許命運早就已經安排好了一切。

後來,陸步軒認識了同為北大校友的另一位「賣肉佬」陳生,兩人從「屠夫學校」開始幹起直至今日。

現如今,兩人所創辦的豬肉品牌,已經入駐全國30多個城市,陸步軒的身價,也已經達到了40多億。


學歷

無用?

學歷是否有用,這個問題每年都會被拿出討論,但每年都沒有討論出一個具體的結果,不過當我們以2020的角度,去重看2003年的「豬肉王子」,或許便得到了這個問題的答案。

學歷是否有用?從某種角度上來講,學歷確實沒有用,因為當我們結束了學習生涯後,學歷並無法使我們獲得喜歡、想要的工作。

甚至於,當我們步入一家公司後,領導與同事並不會由於我們的學歷「高看」我們一眼,反而會由於「首因效應」的影響,對我們產生了更高的期待與更嚴格的要求。

學歷是否有用?從某種角度上來講,學歷卻確實有用,因為隨著社會的平均學歷的不斷提升,企業在招聘過程中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

從高等教育毛入學率來看,1978年中國高等教育入學率僅有1.55%,而2018年,這個數據達到了48.1%。

如果我們以發展的眼光去看待毛入學率的變化,我們便不得不意識到一個事實,未來整個社會對學歷的看法會與如今產生很大的偏差。

「正如1978年時,高中生便可以被冠以知識分子的稱號;而42年後的今天,我們或許只會如此稱呼本科、研究生甚至是博士」。

那麼這種偏差的結果是什麼?偏差的結果便是如果我們現在認為學歷不重要,準許自己、孩子在學業上鬆懈,那麼幾年後自己、孩子便會「自食其果」。

因為對於企業來說,招聘員工是一個優中選優的過程,越是規模大、福利好的企業,越敢於設置門檻。

如果說「豬肉王子」是有選擇而放棄了好的選擇,那麼低學歷在未來便會喪失選擇權,只能去規模小、福利低、晉升空間差的企業。

如果說踏入社會意味著我們的第二段人生、第二次機會,那麼我們在一開始,便輸在了起跑線上。


將平凡

變得不再平凡

「豬肉王子」到底帶給我們什麼啟示?我們能從他的事跡中總結、提煉出什麼內核,從而幫助我們更好的生活?

我們縱覽「豬肉王子」的經歷,從初入肉鋪行業的挫折,到急流勇退後的沉浸,再到重新復出後的輝煌,是否意味著學歷確實有用,可以使我們實現人生的輝煌?

不,「豬肉王子」帶給我們的並非是學歷是否有用的結論,如果我們深入的縱覽他的經歷,並從中提取出一個關鍵點,那便是學歷或許並無法使我們「出道即巔峰」,但學歷卻可以使我們將「平凡」的東西,變得不再「平凡」。

這世界上有著許多從事豬肉販賣行業的人,他們或許也是在畢業不久後踏入這個行業、或許是在這個行業摸打滾爬幾十年的資深業主,但身價能達到40億的,又有幾個?

更多的無非是每天機械化的完成自己的日常流程,然後期待著豬肉漲價、期待著顧客更多一些、期待著成本更低一些,但他們只會不斷的祈禱,卻從並沒有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實現那些期待。

我們每個人都不具備無限的精力,我們習慣性的結合自身過往經驗、經歷對事物進行刻板的認知。

「正如我們提起程式設計師,腦海中便浮現出高薪高門檻的技術人才;提起賣豬肉腦海中便浮現出沒門檻、沒前途」。

社會的整體認知來源於我們的傳統文化的影響,如果我們現在不得不被強制的去賣豬肉,我們會怎麼樣?我們會在無意之中陷入我們原先對這個行業的刻板印象,然後不斷地自證預言,將自己的行為與之匹配,畢竟既然沒有前途,也就不值得努力。

但「豬肉王子」並不這麼想,學歷對他最大的影響,在於使他擁有了更高的視野、更強的思考能力與不甘於平凡的野心。

「更高的視野使他得以看到行業中成功的人;更強的思考能力使他得以有能力成為成功的人;而不甘於平凡的野心,則使他無法忍受安逸,使他獲得了攀爬的原動力」。

學歷使得他通過書籍、知識獲得了更廣闊的信息渠道;學歷使他具有了對事物理性分析的能力;學歷使他不願意自己前半生的付出,蕩然無存。

學歷使他將「平凡」變得不再「平凡」,於是他成功了,我們又如何再說出那句「學歷無用論」呢?


我們每個人生存在這個世間,只有兩種選擇,一種是面對真實的現實,努力將自己的期待、希望一一實現,從而獲得充裕的精神、物質生活。

但努力意味著我們不得不放棄很多「自由」,我們需要在他人玩耍時學習,需要在他人放鬆時堅守。

不過好在這世間還有一條路,逃離現實活在虛假的世界中,享受自由與舒適,然後不斷地編織謊言來欺騙自己,使自己心安理得的停止成長。

我並無法評判這兩種選擇的好壞與對錯,或許正如《黑客帝國》中的那兩顆藥丸一樣,藍色代表沉淪虛幻世界,紅色代表面對現實世界。

如果是你,你如何選擇?

相關焦點

  • 北大才子畢業後賣豬肉,自嘲給母校抹黑,北大校長:可以賣豬肉的
    北大才子畢業後賣豬肉,自嘲給母校抹黑,北大校長:可以賣豬肉的在很久以前就曾經出現過讀書無用論,因為有些人他們很早就進入了社會中打拼於是這些人回到家鄉之後就像那些正在讀書的人說到,其實讀書沒什麼好的,只有出去工作了,賺到錢了才有了生存的資本,但是這些是真的嗎?
  • 北大才子賣豬肉,研究生當保姆,網友:讀大學有什麼用?
    導語:北大才子賣豬肉,研究生當保姆,網友:讀大學有什麼用?也許有網友不屑一顧:北大才子不也有賣豬肉,研究生畢業不也有當保姆,清華畢業不也有當外賣哥……。千萬個理由,都可以成為有人不讀書的理由。但很多人堅信,只有讀書才是改變命運的硬道理。
  • 北大畢業生擺攤賣豬肉,現狀如何?馬云為何提名讚賞他
    很多人認為清華北大畢業的學生都是天之驕子,必將成就一番事業,然而有一位北大畢業生卻選擇在街頭賣豬肉。2000年,北大畢業的他開始擺攤賣豬肉。一時間,各種報導和嘲諷鋪天蓋地而來,有人說讀書無用,有人說寒門難出貴子,甚至有人把孩子拉到他攤位上教育孩子:「你要好好爭氣,不然你就是他,北大畢業也賣豬肉!」
  • 為什麼「學歷無用」、「讀書無用」之類的論調一直存在?
    首先沒讀過大學不等於沒讀過書,即使「學歷無用」也絕不等同於「讀書無用」。其次,高考高中狀元只是人一生中讀書的一個階段性成果,在這個階段他鑿壁借光、懸梁刺股,那麼其成為狀元享受尊榮正是努力讀書給予的回饋,但這並不意味著讀書可以一勞永逸。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讀書是作為一個現代人應該終其一生去堅持的修煉,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 他是北大才子,畢業後放棄高薪賣豬肉,20年後成億萬富豪
    按照常理,能進北大深造的學子在畢業後應分配到不錯的工作,而擁有一個比較美好的人生才對,畢竟知識改變命運。然而曾有位北大高材生,後來竟下崗了,而且只能當1名屠夫,還遭受別人的白眼20年。1985年,19歲的西安文科狀元陸步軒考進了北大中文系。隨著4年的大學生涯,陸步軒使自己的文學水平取得了突飛猛進的進步。1989年,他從北大畢業。就算以今天的眼光來看,他要找份稱心的工作估計手到擒來。
  • 那個北大畢業出來賣豬肉的男人告訴我們:「讀書無用論」只是藉口
    此時的他感到氣餒懊惱,但為了生活,他便選擇成為了一個豬肉攤販。一石激起千層浪,人們對於這個男人充滿了好奇,但更多的是對於他的嘲諷和鄙夷,其中「讀書無用論」被人們喊得最響亮。我們中的絕大多數數都沒有辦法去通過高考來去取得一紙北大的通知書,這不僅需要你極高的學習能力、自律能力,更需要你有過人的天賦。而我們很大一部分人連自律都做不到,何談與生俱來的天賦?但賣豬肉可就比考上北大簡單多了,我們上不了北大,但賣豬肉誰不可以呢?
  • 北大才子賣豬肉!17年前「火爆全國」的陸步軒,如今現狀如何?
    ,可以做科學家,也可以賣豬肉……1989年,從北大中文系畢業的陸步軒被分配到了長安縣(2002年撤縣成長安區)的柴油機廠工作,剛工作沒幾天就又被調到了計經委,平時的工作就是在辦公室寫寫材料。但窮則變,變則通,出身北大的陸步軒不可能不懂這個道理。1999年,被生活逼得走投無路的陸步軒開了一家肉店,在賣豬肉的那段時間裡,他不再提北大,也不再與昔日同窗聯繫,去商店只買菸酒,不看書報,極力把自己偽裝成一個文盲的形象,「北大」這兩個字似乎成了他心中的桎梏。
  • 平凡的人,不平凡的愛——《平凡的世界》讀後感
    小王子優秀作文平凡的人,不平凡的愛——《平凡的世界》讀後感五一假期,重溫《平凡的世界》,不再像上次一樣囫圇吞棗只圖個熱鬧,這次,真的愛上了這本書。不是愛它的情節,也不是愛它的描寫,就是愛書中那個平凡的世界。
  • 北京麗茲行 | 百萬經紀人,從平凡到不凡
    「年輕化」是指據調查顯示,30歲以下的年輕人依然是房產經紀人的主力軍,佔房產經紀的一半還多,這是職業環境下的大勢所趨;「學歷高」是說,截至2020年一季度,房產經紀中擁有大專及以上學歷的經紀人佔比達到44.2%,本科及以上學歷大幅上升,在常見的租房軟體或買賣房產中更是不難看到清華、北大、南開等重點大學高材生從事房產經紀職業不在少數並呈上升趨勢;「有住房」是統計有將近一半的房產經紀人都有住房,所以,房產經紀這個職業早已成為一個藍海職業
  • 科學技術才是第一生產力的時代,還有人在鼓吹「讀書無用論」?
    關於學歷到底有沒有用這個問題曾經有過一個很有意思的互懟場面,考研名師張雪峰在《演說家》中怒懟馬丁一樣,「所有的人都告訴你學歷不重要,能力很重要,但是那些世界500強企業不會到一個普通大學去招聘」,這就是殘酷的社會現實,當馬丁在進行反駁的時候,他認為一個人是可以在工作中鍛鍊出自己的能力的,這一觀點也再次遭到張雪峰怒懟,「所以你的企業不是世界500強」。
  • 那個賣豬肉的北大才子,給母校捐了9個億,被群嘲的他現狀如何?
    然而,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有個名叫陸步軒的北大學子,畢業後連一份有編制的工作都沒有找到,最後無奈之下只好在大街上賣起了豬肉。這件事在當時被媒體曝光後,頓時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讀書無用論」再一次被推向了風口浪尖。北大的天之驕子,畢業後成了一名屠夫?
  • 兩位北大才子賣豬肉身價百億,真的是讀書界的反面教材嗎?
    早在2000年,被媒體嘲諷的北大高考狀元賣豬肉的主人翁陸步軒,和另一位北大才子陳生,風光無二,但質疑聲而群起,難道真的是讀書界的反面教材?儘管,多年後,陸步軒在北大開學典禮上發言,聲稱:「給母校北大抹黑了!」
  • 才子賣肉背後的北大招牌是時候拆掉了
    2013年4月,陸步軒登上北大職業素養大講堂,自稱「給母校丟了臉、抹了黑」,激起了更大的爭議。陸步軒平靜的生活被打破,有一陣子,他很躲避媒體。其間,誤解甚至傷害時有發生,他為此沉默了許久。那麼,這些年他究竟經歷了什麼?如今,他又在做什麼呢?隨著新書《北大「屠夫」》的出版,記者專訪了陸步軒。
  • 北大"豬肉王子"陳生:養豬賣肉比網際網路創業靠譜
  • 《平凡的榮耀》:職場中,平凡卻又不甘於平凡,才是真的榮耀
    最近無意中刷到了幾個電視劇《平凡的榮耀》的短視頻,看電視劇很少的我被這個電視劇拉入坑裡了。我很喜歡這電視劇,因為它不是爛俗的低調富公子戀愛記,也不是傻白甜職場開掛逆襲記。它刻畫的都是職場萌新們可能會有的經歷:被瞧不起,被排擠,努力工作卻又得不到認可的那種心酸。
  • 北大「屠夫」陸步軒:16年被嘲讀書無用,今逆風翻盤給母校捐款9億
    2003年,很多媒體爭相報導《北大畢業生長安賣肉》,曾經的北大才子陸步軒自此被推上了風口浪尖,甚至很多偏激的人,直指讀書無用。那麼讀書真的無用嗎?陸步軒又是怎麼走上屠夫這條路的呢?011966年,陸步軒出生在西安。
  • 北大畢業賣豬肉,被嘲笑16年的陸步軒,今逆風翻盤給母校豪捐9億
    2003年,很多媒體爭相報導《北大畢業生長安賣肉》,曾經的北大才子陸步軒自此被推上了風口浪尖,甚至很多偏激的人,直指讀書無用進了北大後,陸步軒各科成績也一直很好,素有才子之名。畢業後,陸步軒被分配到了長安區柴油機廠工作,上午去報到,陸步軒下午就辭職了。
  • 直到看見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平凡之路》
    唯美的文字,動聽的音樂,悽美的故事,讓我們觸摸到文字背後的力量。哈嘍大家好,我是沉默地沉沒a,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是樸樹的《平凡之路》。>直到看見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我曾經毀了我的一切只想永遠地離開我曾經墮入無邊黑暗想掙扎無法自拔我曾經像你像他像那野草野花
  • 話劇《平凡的世界》走進北大校園 經久不息的掌聲中見證經典
    【環球網綜合報導】3月9日、10日,由孟冰編劇、宮曉東導演,陝西人藝老中青三代實力演員打造的話劇《平凡的世界》在北大百年講堂上映,演員們在一次次謝幕的掌聲中結束了北京大學建校120周年受邀演出之旅,讓北京的觀眾和北大學子們感受到了經典的魅力。10日下午,該劇的主創人員還與北大學子及媒體舉行了見面會,為大家分享了臺前幕後的故事。
  • 北大狀元畢業後回家賣豬肉,被同學嘲笑了20年,如今同學卻眼紅了
    導語:在大部分的人眼裡,高學歷就對應著光鮮亮麗的工作。現實社會中也就是如此,那些書讀的多的人,自然不會再去選擇一些沒有什麼技術含量,階層比較低的工作。如今在國家大力支持教育的背景下,大學生也是隨處可見了,只有那些能考得上清華北大的學生,才會讓人覺得前途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