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豬肉王子"陳生:養豬賣肉比網際網路創業靠譜

2021-02-13 創投內參

在北大眾多成功校友中,如果說李彥宏是創新創造的代表,俞敏洪是自強不息的代表,那麼「豬肉王子」陳生就是特立獨行的代表。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他曾是意氣風發的北大才子。

如今成為身家百億的豬肉大王。

他是壹號天地創始人、董事長,北大校友陳生。

面對人才浪費的質疑,他說「北大出總理,也可以出賣豬肉的」。

陳生出生於1962年,今年53歲,從房地產「老大」到廣東天地食品集團總裁到「豬肉大王」,再到屠夫學校的校長,陳生在這幾個角色間華麗穿梭,遊刃有餘。

11月16日晚,已將豬肉賣出「北大水平」的陳生再次回到母校北大,交流自己對創業江湖遊戲規則的思考,與自己的師弟師妹們做創業報告演講時直言:養豬賣肉比網際網路更靠譜,傳統行業才是創業的主戰場。陳生就此也開出20萬年薪邀請北大學子加盟「賣豬肉」。


和他一起回來的還有當年同為北大校友的陸步軒,陳生曾總結他和陸步軒這對「賣豬肉組合」:「演員不僅有漂亮的,還有長得不好看的丑角,我們就是北大的丑角。我們沒自殺、沒跳樓、沒出國,我們是正面的。」

前來聽報告的不只是北大學生,還有很多慕名前來的校外學子。他們說:陳生的傳說早已在網際網路世界蔓延,有機會能當面聆聽演講的機會怎會錯過?

北大畢業生小劉此次特意回到北大參加招聘會,「這次來純粹是抱著崇拜的心情來的,我創過一次業,但沒有成功,我想聽聽他的創業經驗。」

那天陳生針對創業發表了長達一個小時的演講。他告訴自己的師弟師妹,創業江湖的真相其實被輿論和投資人掩蓋了。尤其是近年來風起雲湧、讓大學生趨之若鶩的網際網路創業「或許真的沒有那麼美好」。


陳生說,網際網路熱鬧了近20年,市值超過10億美元的只有三十多家。但中國價值超過10億美元的非網際網路企業高達1178家。以養豬業為例,一年利潤市場空間高達2800億,而30家網際網路企業2014年盈利才595億元,「哪塊蛋糕大一眼就看出來了。」

陳生認為,如今網際網路創業之所以讓人痴迷,主要是因為投資門檻低、短時間就能成功、成為草根逆襲的實現地,外加上輿論的新聞效應。他告誡自己的師弟師妹「網際網路可能是投資者的天堂,但可能是大多數創業者的墳場。」

演講現場,陳生坦言:「我是從北大出去的,我正在關注網際網路、擁抱網際網路,但創業到底怎麼回事?創業這個江湖的遊戲規則到底是怎麼回事?我建議大學生最好不要去湊網際網路創業的熱鬧,先去傳統行業就業,積累幾年經驗,再根據理想做自己想做的。」他直言如果直接去創業,北大學生也幹不過一個個體戶。

「我自認為不是很聰明的人,運氣也不算很好,所以我選擇賣飲料、賣豬肉,因為這裡聰明人少,我有信心能比他們強。但我不會在網際網路領域創業,因為那裡是聰明人扎堆的地方,我認為我比不上他們。」陳生略帶自嘲地說,「在網際網路領域創業,我寧願去買六合彩。但是我做投資的時候,大部分都投給了網際網路企業。但如果要讓我」

「站在風口上,豬也能飛起來。」對於雷軍這句話,陳生有不同的見解。「現在都說網際網路創業是風口,實際上,風來的時候已經沒機會了,真正成功的創業者都是在起風之前做好準備,等風來」。

在他看來,創業一定不能盲目跟風,「熱鬧的地方,機會幾乎就是沒有了,或者概率非常低」。

陳生說,最近他的床頭放著《中國企業家》等好幾本雜誌,封面無一例外都在講馬雲、張近東等網際網路大咖。而他平時聽到有創業者在討論商業計劃,也是圍繞網際網路而來的。這隱約讓陳生覺得現在創業的風向走偏了。

「網際網路領域是一將成名萬骨枯,大家都只看到了出名的那1個,剩下9999具白骨就無人問津了。反過來養豬行業,幾十個人可以出一個養豬人,最多也就是幾十個失敗者。」陳生認為,養豬賣肉比網際網路更靠譜。

他向北大學子提出建議,不要一談創業就想到網際網路,不能全民擠到網際網路,踏踏實實做實業更靠譜。

對於創業者來說,重要的是找到一些安靜的、沒有人關注的地方。無論是最早推向市場的醋飲料,還是細化挖掘出來的土豬市場,無一不是從市場的空白點開始發力,在持續的耕耘中走向了成功。

這也印證了矽谷創投教父彼得·蒂爾所說,創新不是從1到n,而是從0到1。


下面是這次演講的視頻:

來源| 壹課

本轉載係為創投人提供知識支持。我們尊重版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聯繫後臺處理,感謝支持!轉載請聯繫後臺。

創業| 模式| 品牌| 營銷

創富邦(chuangfubang2013):這是一個有用的創業、財經圈,我們記錄創業家故事、解剖一手企業案例、分享企業品牌建設密碼。

文案策劃、採訪報導、商務合作,請加邦哥個人QQ號:763004650

ID:chuangfubang2013

相關焦點

  • 陳生的高考故事:從物理2分的「學渣」到考上北大,他究竟做對了什麼?
    彼時,大學還沒有所謂的「擴招」,考中的概率最多只有5%,基礎如此薄弱的陳生想通過獨木橋,難度可想而知。可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最終,陳生用9個月的時間,完成了從「學渣」到「學霸」的完美逆襲,考上了北大,成為了整個官湖村的驕傲。
  • 北大「屠夫」陸步軒的創業故事
    賣豬肉這個職業,估計與陸步軒對自己形象的想像也相距甚遠。以至於2013年4月,陸步軒受邀回到北大做創業講座時,曾經幾度哽咽,稱自己「我給母校丟了臉、抹了黑,我是反面教材。」他甚至在書裡寫,如果認為北大學生賣肉完全正常的話,為什麼不在北大開設屠夫系,內設屠宰專業、拔毛專業、剔皮剁骨專業,那樣賣起肉來豈不更專業?不過在這個最黑暗的時期,陸步軒卻把賣豬肉這件事做到了「北大水準」。他從來不賣注水肉,一個檔口他能賣出十二頭豬。
  • 北大豬肉佬變形記:棄筆從刀,人憑豬貴
    從1999年開始,陸步軒一直是個默默無聞的豬肉佬,但一篇《北大才子西安街頭賣肉》的文章發表,讓他突然「被迫成名」。 高考狀元,北大畢業,賣豬肉,這些仿佛天然對立的詞彙,在同一語境下,激起千層浪。
  • 那個賣豬肉的北大畢業生已經50歲了 他現在在幹嘛
    賣豬肉這個職業,估計與陸步軒對自己形象的想像也相距甚遠。以至於2013年4月,陸步軒受邀回到北大做創業講座時,曾經幾度哽咽,稱自己「我給母校丟了臉、抹了黑,我是反面教材。」他甚至在書裡寫,如果認為北大學生賣肉完全正常的話,為什麼不在北大開設屠夫系,內設屠宰專業、拔毛專業、剔皮剁骨專業,那樣賣起肉來豈不更專業?不過在這個最黑暗的時期,陸步軒卻把賣豬肉這件事做到了「北大水準」。他從來不賣注水肉,一個檔口他能賣出十二頭豬。
  • 考入北大中文系,畢業後賣豬肉的陸步軒,如今身價過億,說明了什麼?
    北大演講 2013年4月,陸步軒受邀回到北大做創業講座時,曾經幾度哽咽,稱自己「我給母校丟了臉、抹了黑,我是反面教材。」陸步軒差點被人遺忘了,他是那個時代的流量之王,現在,也許沒有人可以關注了,因為人們的價值觀已經改變,無論您是否是北京大學,您都可以將豬肉賣到北京大學的水平。
  • 陳生:平凡的職業 精彩的人生 | 北大經濟學院2019屆本科生畢業典禮校友代表發言
    經濟系出身的陳生校友畢業後養豬賣肉,賣到一年近百億,成功創立品牌「壹號土豬」,這一品牌成為全國最大的高端土豬肉品牌;他創立了品牌「天地壹號」,該企業成為全國最大的醋飲料生產銷售商;他旗下的「鮮生壹號」主打社區超市,現已開設門店超400家……他的人生經歷告訴大家,無論多麼平凡的職業,都能演繹精彩的人生。
  • 廣東「養豬大王」陳生:新增5000崗位,「肉聯幫」打響生鮮「反擊戰」
    年近60歲的兩鬢已生出白髮,很多人以為他即將退休,享受富豪般的退休生活,但誰也沒想到,在快60歲時,他卻「二次創業」,打造起社區生鮮品牌「肉聯幫」,今年,肉聯幫在全國又新開了幾百家店。去年以來的非洲豬瘟疫情和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給靠養豬起家的陳生帶來了哪些影響?疫情之後他又將如何打響「反擊戰」?昨天,本報記者專訪了這位廣東本土「養豬大王」。
  • 靠養豬身價百億,這個人不一般!
    從小生活在貧困山村,考入北大經濟學,號稱「果醋大王」靠養豬身價百億,免費給村民蓋別墅,並帶領全村人致富,陳生,廣東湛江人,1984年北大畢業,成為公務員,一個月86元錢,壹號土豬」,開始賣豬肉。>整體銷售超過4個億,陳生被人稱為廣州「豬肉大王」。
  • 北大畢業去賣豬肉的已經53歲了,他現在在幹嘛?
    陸步軒只是一個屠夫,一個賣豬肉的。賣豬肉這個職業,估計與陸步軒對自己形象的想像也相距甚遠。以至於2013年4月,陸步軒受邀回到北大做創業講座時,曾經幾度哽咽,稱自己「我給母校丟了臉、抹了黑,我是反面教材。」
  • 北大才子賣豬肉!17年前「火爆全國」的陸步軒,如今現狀如何?
    在大部分人眼中,從清華北大這樣的知名學府走出來的高材生,畢業後的工作是不愁的。但你要是說以高考狀元的身份考上清華北大,畢業後卻選擇了放下手中十幾年的筆桿子,拿起屠刀,做起了殺豬賣肉的生意,相信不論是誰,都會感到十分怪異吧?
  • 賣豬肉沒什麼不好,兩位北大高材生賣豬肉現在身價百億!
    今天的兩位主人公都是北大畢業,都做過公務員,都是下海賣豬肉,現如今兩個「賣肉佬」一拍即合,共同開辦了「屠夫學校」,由陳生出資辦學,陸步軒講課和編輯教材,內容涉及市場營銷學、營養學、禮儀學、烹飪學等學科。這是中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豬肉教材。
  • 北大畢業賣豬肉,被嘲笑16年的陸步軒,今逆風翻盤給母校豪捐9億
    「北大畢業那個混得不行,殺豬賣肉了。」北大才子賣豬肉,在社會上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偏激人,甚至認為讀書無用,北大畢業的都去賣豬肉了,上學還有什麼用,識不識字還有什麼區別。04讀書和不讀書的人,永遠都不是一個層次的,很快陸步軒就用實際行動,狠狠的告訴了那些人讀書到底有沒有用。
  • 他從「北大才子」到「豬肉王子」,讓平凡不再平凡
    因為在這一年,隨著媒體的一篇《沒打畢業生長安賣肉》的專題報導,使許多認為學歷無用的人,有了強有力的支撐。「北大才子」與「豬肉王子」之間的聯繫,讓人不得不懷疑學歷到底有沒有用。王子提起豬肉王子,我們腦海中會浮現出什麼樣的形象?
  • 北大畢業生,有哪些人「不務正業」奇葩創業成了「另類名人」?
    賣豬肉的陸步軒和陳生出生於1966年的陸步軒是西安市長安區人,1985年以長安區文科狀元的成績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1989年畢業分配至長安區柴油機廠工作,後以「眼鏡肉店老闆」的身份聞名。正所謂英雄惺惺相惜,2008年5月,在廣州他認識了同為北大校友、同是「賣豬肉」的陳生。
  • 北大「屠夫」陸步軒 | 豬肉行業的「一代宗師」
    這個出生於陝西農村的北大「屠夫」,除了上大學那幾年,從未長期在外生活過,如今竟擁有了一個廣東的電話號碼,這讓一直關注他的媒體聞到了風聲。一年前,陸步軒出現在廣州東山市場壹號土豬檔口。這次,他辭去幹了12年的公職,重新幹起了老本行——操刀賣肉。陸步軒形容這是一次「從謀生到謀事的轉變」,賣豬肉這件事,從以前養家餬口的手段變成了一項事業。
  • 從北大「丑角」到醋飲大王:36億買國民飲料,建258套別墅送鄉親
    北大畢業生賣豬肉,曾經是一個熱門話題,事件的當事人就是就是被譽為北大豬肉王子的陸步軒,還有一個北大畢業生就是新三板天地壹號董事長陳生。他的人生經歷更為傳奇,從北大才子到醋飲大王,賣過豬肉蔬菜,如今36億買下國民飲料,與匯源果汁成立營銷公司。同時,他致富後不忘回報鄉親,耗費2億建258套別墅送村民。
  • 30年前他從北大中文系畢業,因賣豬肉被別人嘲笑,如今卻身家過億
    終於,在他33歲那年,他放下了自己所有的驕傲,回到家鄉從事賣豬肉的營生。2003年,在家鄉賣肉的陸步軒怎麼也不會想到,他火了,因為他北大畢業的身份,因為他的失敗。一時之間,國內眾多媒體相繼報導了他的現狀,其中的一篇《北大畢業生長安賣肉》更是徹底引爆了輿論。
  • 他是北大高材生,畢業後賣豬肉所有人都不理解,如今逆襲身家上億
    時任北大校長許智宏,面對社會的惡意,慨然發聲:「北大學生賣肉完全正常」,「行行出狀元,北大的學生同樣可以做一個普通的勞動者」。但陸步軒當時對校長的言論似乎並不認可,這在他2005年出版的《屠夫看世界》中有體現:既然北大學生賣肉完全正常,那麼何不大刀闊斧地實行改革?在北大開設屠夫系,內設屠宰專業,拔毛專業,剔皮剁骨專業,那樣賣起肉來豈不更專業。可見對他來說,「屠夫」掛靠上「北大才子」,是一種無奈的恥辱。
  • 高考狀元,清華畢業當保安,北大畢業賣豬肉,讀書沒有用?
    02 北大賣豬肉北大畢業去賣豬肉的陸步軒相必大家都很熟悉了。陸步軒當年也是高考狀元,順利考入北大,又以優秀的成績畢業。不過幸運的是,陸步軒賣豬肉的事件曝光後,他的合伙人陳生發現了他。陳生同樣也是北大畢業,辭去鐵飯碗的工作選擇了從商。
  • 北大畢業賣豬肉,媒體、網友紛紛質疑沒前途,如今豪捐9億給母校
    簡介:最近一段時間網絡上的熱搜就是「留守女孩報考北大考古專業,網友紛紛質疑沒前途」。我想問問,什麼叫有前途的專業?難道非要選擇金融、網際網路才算是有前途?你們是不是忘了,當初陸步軒賣豬肉被群嘲,如今成為億萬富翁的事情了?引用《北京日報》的一句話-「讀書不一定能改變命運,但一定能改變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