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高考生填報志願的時候。
高考狀元可以順利的進入國家頂尖學府,而成績不好的只能聽天由命,哪個學校要就去那個。
最近幾年,不斷有從名校畢業從事沒有技術含量的工作,而專科或者沒上大學的人輕輕鬆鬆月入過萬,「讀書無用論」也是不斷被提起。
現實生活中,也真的存在這種情況,那麼到底讀書有沒有用呢?
當年的湖南長沙理科狀元張小勇順利考入清華大學生物系。
張小勇在學校的成績也是十分優異,經常位列前五。
張小勇畢業的時候正好趕上了國家實行「雙軌制」『也就是說,學校可以分配工作但是沒有選擇權利:外面的企業也會進來招收學生。
後來張小勇選擇了學校分配,被分配到寶潔公司客服崗位。
張小勇理想職位是在實驗室做研究,這個客服的崗位並不適合他但是當時他選擇了隨遇而安。
在寶潔做了客服五年後,他的事業也沒有起色,這時候父親突然查出換上了尿毒症,張小勇就回家照顧父親。
後來在家鄉找了一份房地產的工作做了兩年也沒有什麼成績,最後選擇了在一個社區裡面當保安。
每天領著微薄的薪水度日,張小勇從來不去參加同學聚會怕被人笑話。
北大畢業去賣豬肉的陸步軒相必大家都很熟悉了。
陸步軒當年也是高考狀元,順利考入北大,又以優秀的成績畢業。
本來所有人以為他未來會前途無量,可是他卻在34歲的時候選擇回家賣豬肉。
他畢業後他被分配到一家汽油廠工作後來輾轉了幾個地方都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
在34歲的時候,他還是沒有做出一番成績來,然後陸步軒選擇了農貿市場賣豬肉,成了一名普普通通的小販。
不過幸運的是,陸步軒賣豬肉的事件曝光後,他的合伙人陳生發現了他。
陳生同樣也是北大畢業,辭去鐵飯碗的工作選擇了從商。
兩個人決定做出特色的一線土豬品牌,從養豬,宰殺,再到出售全部一條龍接管。
後來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們的土豬品牌「壹號土豬」成為國內第一大的土豬品牌。
並且成功登陸了線上銷售。
同樣是高校畢業生從事沒有什麼技術含量的工作,為什麼張小勇和陸步軒後來的發展會完全不同呢?
這就出現了一個「高分低能」的情況。
當陸步軒會去買豬肉的時候,他在賣豬肉這個事情上已經做到了「北大水準」。
陸步軒在賣豬肉的時候,還一直堅持創作,寫了《屠夫看世界》這本書。
其後,陸步軒和陳生創業時,還專門開設了屠夫學校,用自己撰寫的講義給學生講課。
反觀張小勇,做了五年的客服沒有一點成績,在保安的位置上也沒有上進,而是安於現狀。
所以,讀書並不是沒有用,而是看你能不能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上來。
不然總是自己有許多知識,也沒有用。
將書上所學習的知識運用到實際上來,才是最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