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屠夫」陸步軒:被嘲20年,打破讀書無用論,捐款9億給母校

2020-12-25 執筆讀春秋

諸君到此何為,豈徒學問文章,擅一藝微長,便算讀書種子;在我所求亦恕,不過子臣弟友,盡五倫本分,共成名教中人。

讀聖賢書,所為何來?有人說是求仁取義,有人說是當官發財。讀書的確可以使得一些人達成世俗的願望,但是學校卻並不是教這個的,學校要教的是「做人」。它教人安身立命,為人處世的「態度」。許多人並不能認識到這一點,因此嘲笑一個叫做陸步軒的北大畢業生。

陸步軒八十年代考上了北京大學,畢業後卻無奈去賣起了豬肉。被人嘲笑過,也被人同情過。後來因為一篇網文走紅,終於被特招當了公務員。耍了幾年的筆桿子之後,他卻又選擇了下海,再一次當起了「屠夫」。2013年的時候,他已經身家過億,並向母校北大捐款9億元。

一、陸步軒的傳奇

陸步軒是陝西長安人,1985年以文科狀元的身份考進北京大學。畢業之後因為沒有關係,只能回到原籍,在一家柴油機械廠工作。工廠效益不好,他又不是正式工。買不起房,收入很低。

於是,他就學著去做生意。開化工廠,辦飼料廠,都不賺錢。最後,開了一間裝修公司,發了點小財。卻因為一次錯誤的投資,傾家蕩產,老婆也和他離婚了。

陸步軒在2000年的時候,和現在的妻子一起開了一家「眼鏡肉店」。開始很辛苦,也沒有賺多少錢,還被周圍的人嘲笑,說他的書都白念了。但是為了改善生活,他還是咬牙堅持下來。結果兩年之後,他就能做到月入過萬了。

2003年的時候,有人把這件事寫成文章,在網上傳播,他因此一炮走紅。最紅的時候,有美國的肉聯廠還想同他合作。當時的陸步軒,依然認為北大學生賣豬肉,不是一件正經事。他還是想搞語言研究。

正好他走紅了,當地覺得放著一個「北大高材生」在街邊賣肉,影響不好。於是就去問他,希望到哪個部門工作,陸步軒最後去了長安的檔案局。此後,陸步軒在檔案局裡拿了幾年的筆桿子。表面上看,就算沒有實現最初搞語言研究的願望,也強過在街邊賣豬肉吧。可是,他過得並不開心。

又過了幾年,陸步軒打聽到北大有一個叫陳生的師兄,在廣州賣豬肉。於是,他找到陳生,兩人志趣相投,談得十分開心。一開心,他就決定辭職和師兄陳生一起賣豬肉,開辦學校教人賣豬肉。

陸步軒一邊當公務員,一邊賣豬肉,一邊賣書,就用「北大才子賣豬肉」做噱頭進行宣傳。後來,有人投訴到主管部門,上面覺得影響不好,他就主動辭職了。

他和陳生在天貓開店賣豬肉,生意越做越好。公司需要一名總裁助理,他去北大招聘。投遞簡歷的人當中,有一個地球物理專業的博士。陸步軒拿著簡歷萬分感嘆:不行啊,這個師弟學成不易,他應該去當科學家。

陸步軒通過賣豬肉當上了億萬富翁,2013年他和陳生一起回北京搞演講。嘴上說自己給母校抹了黑,內心其實是很驕傲的。因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豬肉賣到他這個份上,也不丟人了。

二、未學為文,先學做人

學校,其實只是教人懂道理的地方。能傳授知識,卻並不能包分配工作。一個人在校內不管學習成績多好,當他離開學校後,他的事業照樣是從零開始的。北京大學的學生出來賣豬肉,甚至是掏大糞都不可笑。關鍵是心理素質要好,他才肯出來打拼。

不然,就和之前網上傳說的那位,人民大學出來的伍繼紅一樣。人大檔案管理專業畢業後,出來找不到工作。跑去工廠工作,總覺得屈才,最後和同事吵架辭職。回到老家後,伍繼紅高不成、低不就,隨便找一個男人結婚。然後再離婚,再結婚,生下四五個孩子,泯然眾人。

陸步軒不是伍繼紅,他什麼工作都肯幹。1989年北大畢業之後,他一直沒有放棄過努力。其實在90年代的時候,陸步軒有機會去當一名記者的。但是,為什麼他最後選擇賣豬肉呢?因為當時當記者,底薪只有300元,而他要養家,對薪資的要求很高。

直白地說,就是陸步軒表面上落魄,其實他對自己人生方向,一直是有規劃的。他有一個長期的目標,搞語言學;也有一個短期的目標,賺錢!沒有去北大,不知道北大能教他什麼。但是可以肯定地說,陸步軒絕對是汲取到了知識的精華。他勤奮務實、更加懂得選擇。

事實上,陸步軒賣豬肉這一步,走得相當成功。在2002年的時候,他就能月入過萬,並且還出了名。現在回過頭來,再看我開頭引用的廣州香山書院名聯。

當中提到讀書的本意,是讓大家「盡五倫本分,共成名教中人」。這是什麼意思呢?這是說:讀書,是讓人學會處理和父母、兄弟、夫妻、朋友和上下級間的關係。讀書,並不是學習找工作。

陸步軒選擇賣豬肉,是「盡五倫本分」,擔起養家的重任。當公務員後下海,也是「盡五倫本分」,搞好同師兄陳生的關係。因此,他們才能一起做生意、辦學。

人大的伍繼紅,她就不懂「盡五倫本分」。家裡對她寄予了厚望,她卻因為畢業不能找到滿意的工作,就索性不去工作。因此,最後成為一個真正的笑話。另外,在社會上拼搏,要儘快找準自己的位置。沒有背景,沒有資源的人,就得實打實從底層做起。

放下北大學子的驕傲,找準自己在社會中的角色。最終反而成全陸步軒,成為「名教」社會體系中的一員。社會承認陸步軒的學歷,地方讓他當上了公務員。之後,陸步軒卻更喜歡賣豬肉,這又是為什麼呢?據他自己說,那是因為當公務員,有時候並不能秉筆直書,反而不如賣豬肉痛快。

「賣豬肉,一斤就是一斤,八兩就是八兩」,特別單純。他之所以有這樣的感覺,同樣是因為在北大進修時,塑造出來的文人品格。而正因為他有這種品格,所以他再度下海和陳生一起經商,終於發了大財。

結語

不是讀書無用,是讀死書無用,讀書在任何時候都是有用的。只不過,讀書並不能保證「變現」。所以,不要以為上了清華、北大,自己就一定能取得社會地位。

要學會把書本知識,轉化為實用的知識縱使不能像陸步軒一樣成為億萬富翁,安身立命,是不成問題的。最起碼你上完了名校,賣豬肉的時候還可以拿它來打打廣告。

相關焦點

  • 「北大屠夫」陸步軒:被嘲20年,打破讀書無用論,為母校捐9億
    他是北大學生之中的另類,是少有的「北大屠夫」,整整二十年,他都處於嘲笑之中如今,他徹底打破讀書無用論,他就是陸步軒,為母校捐款9億的莘莘學子。一、學海無涯,磨難眾多1969年,陸步軒出生於西安長安區,這是一個充滿著人文氣息和歷史氣息的地方。陸步軒在這裡成長,也逐漸被這裡的氣息感染,成為一個充滿歷史底蘊的人。
  • 北大屠夫陸步軒向母校捐贈9億打破讀書無用論
    王貞白在《鹿洞二首一首》中寫道:"我讀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這首詩告誡人們要珍惜時間,多讀珍貴的書籍,讀書可以增長人的知識,改變人的命運,但曾幾何時,有一句話叫"讀書無用在我們國家。一些人認為再多的閱讀也不如良好的家庭背景或商業頭腦重要。"讀書無用論"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北大屠夫"。
  • 被嘲20年北大屠夫陸步軒終翻盤:打破讀書無用論,捐出母校9億
    20年後,曾經被全民諷刺的"北大屠夫"陸步軒重回公眾視野,但這一次,是完成大業,凱旋而歸。如今,陸步軒已是身家過億的成功商人,成為無數人追逐的對象。但在此之前,他是很多人眼中的廢才,是"北大的反面教材"。陸步軒剛走紅的時候,已經賣了四年豬肉。
  • 「北大屠夫」陸步軒,因賣豬肉被嘲20年,如今為母校捐款9億
    考入名校是成千上萬名學子夢寐以求的事情,曾經就讀於北京大學中文系的陸步軒,於1989年順利畢業。但是從名校畢業的他並沒有如同我們所想的進入高薪企業工作,而是做起了我們所認為的正常老百姓營生的活計"賣豬肉"。
  • 北大「屠夫」陸步軒:16年被嘲讀書無用,今逆風翻盤給母校捐款9億
    2003年,很多媒體爭相報導《北大畢業生長安賣肉》,曾經的北大才子陸步軒自此被推上了風口浪尖,甚至很多偏激的人,直指讀書無用。那麼讀書真的無用嗎?陸步軒又是怎麼走上屠夫這條路的呢?011966年,陸步軒出生在西安。
  • 被嘲讀書無用,如今卻已是身價過億,記北大屠夫學子陸步軒往昔
    教材內容涉及市場營銷學,營養學,禮儀以及烹飪等等學科,陸步軒稱自己是全國唯一的有學問的豬肉佬。2013年,陸步軒懷著愧疚的心情應邀,到自己的母校做講演。他講演的第一句話就是,「我是給咱們學校,給母校抹了黑。」他甚至一度哽咽。然而北大老校長許智宏為他的演講致辭時卻說,「北大學生可以做科學家,也可以賣豬肉。」
  • 陸步軒賣豬肉年賺18億,向北大捐9億,為何還說給母校丟臉
    陸步軒就是這樣一位高考狀元,只是他從北大畢業後,幾經周折,最終卻賣起了豬肉,成了遠近聞名的「北大屠夫」。壹號土豬品牌走進萬千超市,年利潤達18億元,昔日的反面典型成了知名成功人士,不僅向母校北大捐款9億元,還被邀為學子們作勵志演講。
  • 他是北大才子,畢業後放棄高薪賣豬肉,20年後成億萬富豪
    然而曾有位北大高材生,後來竟下崗了,而且只能當1名屠夫,還遭受別人的白眼20年。1985年,19歲的西安文科狀元陸步軒考進了北大中文系。隨著4年的大學生涯,陸步軒使自己的文學水平取得了突飛猛進的進步。1989年,他從北大畢業。就算以今天的眼光來看,他要找份稱心的工作估計手到擒來。然而後面發生的劇情似乎太過狗血,幾乎讓人意想不到。
  • 北大畢業賣豬肉,被嘲笑16年的陸步軒,今逆風翻盤給母校豪捐9億
    2003年,很多媒體爭相報導《北大畢業生長安賣肉》,曾經的北大才子陸步軒自此被推上了風口浪尖,甚至很多偏激的人,直指讀書無用那麼讀書真的無用嗎?陸步軒又是怎麼走上屠夫這條路的呢?011966年,陸步軒出生在西安。他從小就聰明懂事,成績非常優異,基本每次考試都是全校第一。所以一直以來,陸步軒都是老師和家長們表揚的對象。
  • 那個賣豬肉的北大才子,給母校捐了9個億,被群嘲的他現狀如何?
    然而,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有個名叫陸步軒的北大學子,畢業後連一份有編制的工作都沒有找到,最後無奈之下只好在大街上賣起了豬肉。這件事在當時被媒體曝光後,頓時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讀書無用論」再一次被推向了風口浪尖。北大的天之驕子,畢業後成了一名屠夫?
  • 被嘲笑20年,落魄期妻子和他離婚,如今「北大屠夫」身家億萬
    1999年,陸步軒開了一家肉店,之後。他將自己偽裝成一個文盲,不再看書,書報更是從來不看,他為了將自己的北大身份撇開。在北大畢業的陸步軒,教育為他劃清了道德底線,他的肉店從來都只賣優質的肉,之後,光顧店裡的都是熟人,因為生意好,他還開了分店。
  • 北大畢業賣豬肉,給母校捐款9億,陸步軒含淚演講:我給母校丟臉
    陸步軒——出生於1966年陝西省長安縣東部的一個小村子裡,出生在當年陝西的窮鄉僻壤裡,註定的,貧窮二字就一直伴隨著他。從小到大,陸步軒都過著貧窮,困苦的生活。好好讀書,然後走出那個小山村,是那個年代所有身處困境的小孩的目標。然而,陸步軒的「翻身」之路也並不是很輕鬆。
  • 「人只好活著,就永遠會有後來」,「北大屠夫」陸步軒後來怎樣?
    在談到自己的人生目標時,陸步軒如是說。但雖然是北大中文系的高材生,而且還是長安區當年的高考文科狀元,陸步軒在工作上經歷一段低谷期。對賣豬肉「情有獨鍾」的陸步軒,後來怎樣?在求職的路上屢屢碰壁之後,陸步軒開始對賣豬肉充滿濃厚的興趣。
  • 「北大屠夫」陸步軒的命運掌握在誰手裡?
    052003年,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的事情被媒體報導,本來應該待在辦公室的斯文書生,正在蒼蠅亂飛血水橫流的豬肉攤前賣豬肉。社會上掀起了一股「學歷無用論」的風潮,同時「北大屠夫」的稱號被命運拋到了他的頭上。
  • 北大屠夫:陸步軒
    50歲的時候,已經到了知天命之年的陸步軒終於完成了自己的逆襲,這些年,他的身上發生了什麼?陸步軒!一位高考文科狀元,北大才子,80年代的天之驕子。一個儒雅的教授?一個手握權柄的官員?亦或一個精明的商人?這些形象,是陸步軒父母對他的期許,也是陸步軒曾經對自己未來的設計。
  • 那個北大畢業出來賣豬肉的男人告訴我們:「讀書無用論」只是藉口
    陸步軒在1985年的時候以文科狀元的身份考入北大中文系北大和豬肉販,這兩個極其不搭的詞語放在一起必定會發生激烈的碰撞,在2003年的時候,陸步軒賣豬肉的事情被大眾所熟知一石激起千層浪,人們對於這個男人充滿了好奇,但更多的是對於他的嘲諷和鄙夷,其中「讀書無用論」被人們喊得最響亮。我們中的絕大多數數都沒有辦法去通過高考來去取得一紙北大的通知書,這不僅需要你極高的學習能力、自律能力,更需要你有過人的天賦。而我們很大一部分人連自律都做不到,何談與生俱來的天賦?但賣豬肉可就比考上北大簡單多了,我們上不了北大,但賣豬肉誰不可以呢?
  • 北大屠夫陸步軒的冷暖人生
    陸步軒:我說我現在,我經過多少年的奔波,剛平靜下來了,一天收入也還可以,不希望他們打破這種平靜的生活。解說:理想早已破滅沉寂地下,唯有童年腸胃的本能記憶,依然鮮活,考慮再三,陸步軒和妻子選擇了門檻低本錢少,但資金回籠快的賣豬肉行當,正式成了陸屠戶。1999年9月9日,是陸步軒特意挑選的開門營業的日子,寓意長長久久,按照行規正式營業前要舉行祭刀儀式,祭拜屠夫的祖師爺樊噲,張飛。
  • 「北大屠夫」又火了,賣豬肉20年身價過億:別說讀書沒用了,那是你沒用!
    但是現在我的眼光不會僅僅局限於此,我要打造行業領先的品牌,做資本運作。」他自己編寫講義並親自授課,填補了屠夫專業學校和專業教材的空白。教材中,極盡詳細地歷數了豬肉的選擇,進貨分割、售賣,以及法律規定等,可謂一本豬肉界的「百科全書」。這個世界,可以是目光所及之處,也可以是靈魂可以到達的地方。正所謂,腳步不能丈量的地方,書籍可以;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書籍可以。
  • 「北大屠夫」陸步軒兩任妻子:第一任高挑靚麗,第二任給他18億
    靠養豬積累了大筆財富的陸步軒,給母校直接捐助了9億人民幣,事件一出便令聞者震驚,更叫人意外的是所捐錢財只是他所得的一半,擁有如此雄厚資產的陸步軒到底經歷什麼樣的跌宕人生路?
  • 北大屠夫:陸步軒的創業史
    50歲的時候,已經到了知天命之年的陸步軒終於完成了自己的逆襲,這些年,他的身上發生了什麼?陸步軒! 高考文科狀元,北大才子,1980年代的天之驕子。 這樣的介紹,人們眼前浮現的應該是儒雅的教授,穩重的官員或者是精明的成功商人。 然而,陸步軒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