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曼羅蘭的人生名言,與《易經》中最重要的一句話,所見略同

2020-12-11 張不才讀書

羅曼羅蘭是上世紀法國著名文學家及思想家,曾於1915年,憑藉巨著《約翰克裡斯多夫》,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該書以大音樂家貝多芬為原型,描寫主人公艱難而卓越、磨難而偉大的音樂人生。

羅曼羅蘭對於中國作家及讀者的影響,也非常之大。著名女作家嚴歌苓曾說,如果說《紅樓夢》影響了我的語言的話,那麼《約翰克裡斯多夫》則影響了我的性格。

偶看到羅曼羅蘭關於生活的一句名言,使我不經意想起了《易經》中,最著名的一句話,才覺得原來他們的內涵,是如此接近

羅曼羅蘭關於生活的名言:

生活就是賽跑的場地,永不停歇。

該語出自羅曼羅蘭的著作《母與子》,講述一個堅強女性不屈不撓、自我完善的過程。精於刻畫人物在艱難生活中,不屈前進、積極進取、錘鍊身心以至到達人生之境,是羅曼羅蘭作品的特點

而在中國的傳統典籍《易經》中,有這樣一句話,非常有名: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天的運行像健馬般剛勁馳騁,蒼勁有力,自然界競爭激烈,有為之人,應該自強自立,永不鬆懈。

通過對比,我們發現,這兩句話,於生活的認識上,有頗多共同之處:

01兩者都認識到:生存即競爭

羅曼羅蘭說,生活即賽場,競爭的場所,競爭處處在,競爭是常態。

競爭,是生存的本質,也是生存的現實,是客觀存在。不管你覺沒覺察,賽場總在那裡。

易經講,天行健,即生存競爭,是優勝劣汰的過程,狹路相逢勇者勝。中國人重視對自然的了解,認識和學習,講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認識自然的本身運行規則,認識生活的本質,是第一步,是最關鍵的一步。

02迎難而上,參與才有機會,倡導積極的人生態度

羅曼羅蘭的賽場之說,只有你進入賽場,接受挑戰,並且勇於應戰,才能甩開別人,至少可以並駕齊驅,爭得一席之地。

而易經說,君子以自強,面對人生的競爭,命運的挑戰,不能迴避,更不能後退,迎難而上,方可峰迴路轉,柳暗花明。

羅曼羅蘭與易經的說法,都倡導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所不同的是,前者是從文學的角度,談及生活如賽場,易經是從自然哲學的角度,闡釋進取的道理。

03自強誠可貴,有恆價更高

自強尚不夠,貴在有恆,不可鬆懈,持久的堅守與磨練,不言放棄。

羅曼羅蘭說的永不停歇,與易經的自強不息,不謀而合,所見略同。唯有志、有識、有恆、有為者,才得成果。

認識賽場、認識天之運行之剛勁,即為有識,敢於參與,即為有志,自強不息,即為有恆,付諸實踐,即為有為。

小結:

一個是國外大作家,一個是中國的傳統哲學,在如何認識人生、認識生活上,有頗多的相似之處,兩相對比,帶給我們啟迪:看清生活是一場競爭這個真相,以積極的心態,勇敢地參與進去,以永不停歇地毅力與耐力,追求有恆、有為的人生。

相關焦點

  • 《易經》裡最棒的9句話,也是名言警句,涵蓋古人的大智慧
    我年輕的時候,曾讀過很多西方的勵志書籍和心靈雞湯,但深入閱讀之後才發現,就勵志而言《易經》才是我們的心靈寶庫。孔子稱讚《易經》「潔淨精微」,雖然只有簡單的四個字,卻含義深刻,我對此的理解是和人的心理有關,讀《易經》讓人的心靈得到升華,達到一種寧靜、平和的狀態,總之,是一種內心最為強大的狀態。一句話來說,讀易經會讓人非常受益。
  • 《易經》中的八句名言,八種處世智慧,人生不如意時多讀幾遍
    《易經》作為中華經典傳世之名著,對中國的哲學、文學、政治、法律、天文、曆法等都產生了重要影響,值得我們認真地學習與品讀。現摘錄八句名言,重溫先哲們那豐富而深刻、極富哲理性的思想。《易經》中的八句名言,八種處世智慧,人生不如意時多讀幾遍一、亢龍,有悔乾卦上九爻的爻辭是「亢龍,有悔」。亢,是高的意思,亢龍就是飛得過高的龍。有悔,意味著有悔恨,表示前面的行為會給自己帶來不好。
  • 這句經典名言出自易經,道盡人生哲理,還被作為大學的校訓
    中國古代有一本奇書名為《易經》,這本奇書流傳至今的只有其中一部分,那便是《周易》,孔子也曾誇過《易經》。然後也被奉為儒家經典,這本書裡蘊含著深刻的哲理,我們選取其中一句經典的名言來品讀,這句名言如今還被大學作為自己的校訓,以此來激勵學生。
  • 《易經》:易經中最重要的5句話,讀懂後如夢初醒,發現人生真諦
    《易經》是我們很多人喜歡的一本書,它也是我國古代流傳下了的,很重要的一本書了,其中包括了很多道理。如果你現在正處在人生的低谷,可以從這本書上獲取很多道理。在《易經》中有五句話,雖然或許你平時也聽到過,但是其中蘊含的道理你卻不知道,知道了以後對人生都是有著很大的影響的。第一: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釋義:宇宙不停運轉,人應效法天地,永遠不斷的前進。出自《周易·乾卦》。
  • 羅曼羅蘭將人生看得非常透徹的語錄,很多人默默念過,警醒世人!
    人生,要怎麼看,才能看得非常透徹呢?相信很多人在沒有讀羅曼羅蘭的語錄前,也都想要看透人生,也只有看透了人生的人,才知道該用什麼樣的姿態去面對,才知道該怎麼去活。有人認為人生如夢,就像做一個很長的夢,最終都會有醒的一天,夢醒了,就什麼都沒有了就是一場空。
  • 易經:「贏在起跑線上」,才是最高效的人生!
    看似很簡單的一句話,真正實踐時卻又是極難的,畢竟,人生中有太多的變數,無論是外在環境的變數,還是內在追求的變數,絕大多數人都更習慣於「走一步,看一步」的生存方式,這其中或許有一些無奈,但絕大多數情況仍舊源於人生的缺少規劃。
  • 易經中包含的人生五大根本原則,一生的福報都在這五句話中
    所以研究《易經》,卜卦,要了解知卦本身沒有好壞,只是在不同的時間,只要位置對,就會有好運。同時也告訴我們一個人在到了人生的某個位置福氣就來了,幹什麼都順,頭腦也聰明。齊小大者存乎卦齊在這的意思為平等,《易經》中乾、坤、坎、離四個卦是根本大卦,其餘六十個卦都是就此演變而來,也為小卦。
  • 易經中最重要的4個字,教你如何守住好運,讀懂後福氣自來
    易經向來都被稱為「群經之首」,和道家、儒家不同的是,易經更注重的是天人合一,講究的是從宇宙的運行規律中,感悟人生的智慧。易經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一直給人很多啟迪,其中有著最重要的4個字,教我們如何守住好運,讀懂之後福氣不請自來,做事情也會一帆風順,無往不利。
  • 為什麼要學習《易經》?它用一句話告訴你,如何面對人生的低谷期
    所以如果你現在處於人生的低谷期,一定不要灰心,只要你能夠做到堅貞,就是堅守自己的操守,那就會換來無咎的結果,就會遠離災禍。很多聰明人其實都在學《易經》,從古自今在不同的領域,你會發現只要有成就的人,他都會把易經當做必修課。
  • 易經告誡: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得到什麼,而是時刻保持內心的平衡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你將得到什麼,而是時刻保持你內心的和諧與平衡,你應充分利用的不是外部的力量,而是你那智慧的大腦。有了智慧的指引,付出最小的努力往往你就會取得最輝煌的成就。你應戒驕戒躁,千萬記住,在正常的情況下,只有溫順地存在才是最合適的。
  • 羅曼羅蘭:人人都談及幸福,但真正理解幸福的人少而又少
    如果你感到不幸福,讀完羅曼羅蘭這句名言,或許你就會感到幸福了!文字如下:人人都談及幸福,但真正理解幸福的人少而又少。——羅曼羅蘭是啊,讀完羅曼羅蘭的名言,無不讓人感到驚訝,都只知道談及幸福,但多少人真正理解過幸福呢?羅曼羅蘭說理解幸福的人少之又少。
  • 《易經》中最重要的三個字,每字一筆之差,講出人生大智慧
    《易經》可以說是包羅萬象。古代人用它對國事、軍事還有祭祀等進行預測,現代人用它來引導人生。《易經》是講變易、簡易、不易的書,從看似千變萬化、雜亂無章的天地人萬象中,但卻能總結出規律,來指導人生。今天就跟大家好好聊聊,《易經》中上、止、正,這三個字。
  • 《易經》:明世間哲理,它其中的一句話還被清華大學當作校訓
    《易經》大家不算陌生吧,說起已經大家都會說《易經》就是《周易》。其實呢,在古代《易經》指的不是一本書,它是指《連山》《歸藏》《周易》三本書。只不過現在其餘的兩本都失傳了,只留下一本《周易》。《易經》是我國第一經,是群經之始,是我國文化的源頭,是諸子百家的開始。
  • 名作:羅曼羅蘭的英雄主義
    羅曼羅蘭最有名的一句話,應該是「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生活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1944年12月30日,羅曼羅蘭離開了這個世界,今年是他離開我們的76年,我們花4天時間,回顧他作品中閃光思想的痕跡。
  • 《易經》10句經典名言教你人生處世哲學
    《易經》是中華五千年前傳承下來的文化瑰寶,其古典哲學辯證思想對國學文化產生著深遠的影響。是奠定中國哲學思想萌芽的古籍之一。雖然在當今社會一直存在爭議和熱議。但完全不能否定《易經》從哲學角度分析事物的文化價值。
  • 《易經》:人生有4個關鍵點,如果錯過前兩個,可能一生平庸
    孔子晚年讀《周易》,韋編三絕,最後說出了重要的一句話來總結人生:吾十有五而至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孔子說出了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四個階段:十五歲時要致力於學業,三十歲成家立業,四十歲的時候人生就不再有什麼困惑了,五十歲就知道自己的天命了。
  • 易經入門基礎除元亨利貞之外還有一句話更重要
    在上一講中我們學習了元亨利貞四個字的真正含義,四個字可以連起來出現也可以獨立存在,彼此互不衝突,如果沒有看過上一講的朋友可以從我的記錄裡面找,這裡不再做重複講解。特別是上一講的最後也提及了這四個字雖然是易經的核心思想,但是在這四個字之前還有一句話,那句話不理解的話,那麼學易經也是白學。究竟是什麼樣的話如此重要呢?就讓我們繼續往下看。
  • 如何用一句話證明自己讀懂了《易經》?
    用一句話就能證明自己讀懂了《易經》,那麼這句話既不能是僅僅引用《易經》中的隻言片語,也不能僅僅是說一點《易經》中的基礎知識,否則過於淺薄,不足以證明自己真正讀懂了《易經》。那麼這句話該怎麼說呢?這句話必須深刻、獨到,並對《易經》有一個簡明的總結,這也太難了!本人無力用一句話來證明自己讀懂了《易經》,最少需要用一段話。
  • 《易經》:低調做人,懂得慎言慎行,才是對人生負責的態度
    《易經》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一部經典著作,被譽為「諸經之首,大道之源」,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總綱領,蘊涵著樸素深刻的自然法則和和諧辯證思想,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結晶。因為其深奧和艱澀難懂,很少有人能夠理解,這本奇書究竟要教給世人什麼道理。
  • 《易經》:人生最重要的是啟蒙的道理
    #國學易經卦德:下卦為坎為險,上卦為艮為止全卦喻示:人生最重要的是啟蒙的道理,強調矇昧無知只有通過啟蒙教育才能茁壯成長。初六 發蒙;利用刑人,用說桎梏;以往吝【爻意分析】初六為蒙卦初始之爻,其位置最下,且以陰爻居於陽位,不中不正,好似個蒙昧不守正道的學童,需要九二剛中師長的教導。啟蒙之始,宜嚴以施教,必要時應給以懲罰,使之回歸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