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生我就敢死」,這句話還有多少朋友記著,這是大寶拒絕二寶到來最直接的拒絕方式,我們不難看出大寶非常恐懼二寶的到來,也許你會評價現在的孩子太自私沒有愛心,可是如果我們真正的站在孩子的立場去考慮問題,就會理解這些拒絕二寶的大寶了。
前幾天表弟二胎喜提男寶,我們去吃孩子的滿月宴,看著粉粉嫩嫩的小二寶大家都心生喜愛搶著去抱,而他們的大女兒默默的坐在一邊,其實大寶是一個非常懂事漂亮的小公主。
可是再懂事的孩子也會有許多的不理解,也許大家抱的不是很舒服小二寶吭吭的要哭,媽媽趕緊過來把二寶珍惜的抱在懷裡,所有人都圍著二寶想看看怎麼回事,沒人注意大寶眼裡含著略顯委屈的淚花。
我走到小公主身邊跟她說大娘抱抱你吧,孩子雙手抱住我,眼淚噗簌簌的往下掉,嘴裡叨咕著他睡著了我要把他燉了吃了。
我笑笑跟她說「他是弟弟你現在愛他保護他,他長大了就會保護你了」小傢伙小嘴一噘說「我不用他保護,他就會哭,他一哭媽媽就得抱著他都不管我了,自從他來我們家爸爸總罵我,都不喜歡我了」,越說越委屈還大哭起來,這時候孩子奶奶過來大聲呵斥小公主別不懂事,一邊待著去。
回家的路上我心情一直很沉重,我看得出沒人去認真安慰大寶,沒人關注大寶的情緒,其實二寶的降臨考驗的不只是父母,對大寶來說才是更大的考驗。
我們一直認為一個家庭要不要二寶,要看經濟實力以及有沒有老人幫忙,大美覺得最重要的還是要看父母的心智,有沒有能力平衡好兩個孩子之間的教育,那麼二寶會給這個家庭帶來哪些全新的挑戰呢?
1對父母經濟上的挑戰
二胎政策下來的時候,我爸爸好朋友也是喜提男孫一枚,這個叔叔是不同意兒子要二胎的,因為經濟條件不太好,他兒子兒媳都沒有正當職業,全家的開銷全靠他一個人。
這個叔叔孩子小的時候就離婚了,也沒有人可以幫忙帶孩子,他覺得有一個孩子足夠了,可是兒子兒媳鐵了心要生下來,他也沒辦法,果然孩子生下來以後兒子兒媳雙雙在家帶孩子,這個叔叔每天都是愁眉苦臉,生活比以前更節省了,這讓我想起了我小時候。
大美12歲我妹妹降臨到我們家,讓本來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顯得捉襟見肘,我比妹妹大那麼多,凡事讓著妹妹本來無可厚非很正常,可是還是不知不覺中改變了自己。
妹妹大一點的時候媽媽買雪糕都要給妹妹買貴一點的,我的要最便宜的,鄰居們都對媽媽說再大也是孩子呀,媽媽當著大傢伙面問我大姑娘你吃貴的嗎,我只能硬著頭皮說不吃。
事情雖小可是長大後的我不敢穿新衣服,不敢去高檔一點的商店買東西,無論買什麼都挑最便宜的,可見原生家庭的影響真的很大。
2對父母精力上挑戰
我媽媽生我妹妹的時候,我家還在以務農為生,農忙的時候真的是很忙,照看妹妹的任務就落在了我這個姐姐身上。
記憶最深處就是我常常抱著妹妹,眼巴巴的看著鄰居家的小姐妹們跳皮筋,騎自行車,瘋玩,姐姐的責任也許讓我更早懂事了,可是無形中我總感覺我的生命有很多地方是空白的,填也填不滿的空白。
3大寶心裡的不平衡
沒有妹妹之前我家雖然不富裕,可我也是家裡唯一的寶貝,爸爸媽媽的寵愛集一身,可是有了妹妹之後全家的注意力都轉移到妹妹身上。
媽媽更是將所有精力都放在妹妹身上,我曾經心裡是非常不平衡的,也做過很多過激行為,我曾經因為不能再睡在媽媽身邊大哭大鬧,曾為爸爸偏心妹妹而和爸爸吵架,吵到最後挨揍,家裡人都認為我長大了,應該懂事了,可是我也曾經是你們捧在手心的寶貝呀。
4無法平衡兩個寶貝之間的愛
老人常說的話就是,手心手背都是肉都會疼,可是爸爸媽媽們真的能平衡好兩個寶貝之間的愛嗎?
我姑姑兩個孩子大兒子帥氣可愛,可是她偏偏最愛小女兒因為兒子長的像爸爸,而小女兒簡直就是媽媽的翻版,從長相,到聲音,再到行為都和媽媽如出一轍,兩個孩子一對比有矛盾的時候自然會不知不覺的偏向二寶,天長日久對大寶就形成了不可磨滅的傷害。
二胎時代下教育出路在哪呢?我們在滿心歡喜二寶到來的同時,要做好哪些事情來平衡大寶和二寶呢?
1及時對大寶進行耐心的指導
對於這一點我表姐做的就非常好,她在發現自己懷孕的時候就一點點引導大寶有個弟弟妹妹的好處,還帶著大寶去朋友家看新生的嬰兒,讓大寶學會抱小孩兒,還學會怎麼泡奶粉。
經常帶大寶逛育嬰店,二寶的東西小到奶瓶奶嘴,大到二寶的床以及房間東西的擺放都由大寶做主,引導大寶給二寶起了乳名,做胎教的時候大寶也會在媽媽身邊陪伴,這樣一段時間大寶不僅和媽媽一起盼望著二寶的到來,還非常理解媽媽孕育寶貝的辛苦。
2父母給予相同的愛
在中國大讓小是常態,無論二寶做了多麼不可理喻的事情,你是哥哥是姐姐必須得讓著,這樣做在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對大寶是有傷害的,我表姐她是這樣做的。
她每周都會和寶爸找個時間單獨陪伴大寶,帶大寶吃她喜歡的東西,和大寶談談心事,大寶的房間是不允許二寶隨便進入的,除非姐姐答應,大寶過生日會準備兩份禮物,二寶過生日同樣會準備兩份禮物,這樣大寶就會明白二寶的到來並沒有對她產生什麼影響,反而會多一個人愛她。
3父母更應該關注大寶
我們因為二寶是新生嬰兒,不知不覺就會把更多的關注和愛心傾斜到二寶身上,從而忽略了大寶的心裡變化。
其實高明的父母會把更多的關注放到大寶身上,引導大寶同父母共同培育二寶,我們要相信血緣關係是很微妙的,天長日久的相伴流著相同血脈的兩個人必定會相親相愛。
很多父母都認為生個二寶是為了給大寶留下一個骨肉至親,可是也有很多父母仍然存在著重男輕女的思想,希望在我們迎接二寶的到來時,更要關注一下大寶的心裡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