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心監護沒有達標,醫生讓吸完氧氣再做,後來勉勉強強過了,玻璃心快崩潰了。相信這種情況很多孕媽媽都遇到過。
對於每一個懷孕的媽媽來說,其實保護肚子裡面胎兒的健康就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必要的,而在懷孕期間,看不到摸不著寶寶的身體,各位準爸爸準媽媽應該如何了解孩子的健康情況呢?沒錯,今天要為各位家長介紹一項孕晚期產檢必不可少的一個檢查,它就是胎心監護。
相信各位準爸爸準媽媽聽到「胎心」監護這個詞會覺得有些陌生,但其實這是評估孕晚期胎兒宮內情況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如果能夠適當了解一下,其實對於生孩子是有很大幫助的。
胎心監護一般是孕晚期進行的一個操作,其目的是為了檢測胎盤功能。要知道,進入孕晚期胎盤會慢慢鈣化,其功能會一點點減少,給胎兒的供血能力也不如孕中期。
通過胎心監護,判斷胎盤功能是不是足以支持胎兒持續存活。
現在各位準爸爸準媽媽應該已經知道胎心監護具體是什麼東西,是用來檢測寶寶的什麼指標的了,而下面筆者要介紹的就是,各位孕媽應該在什麼時候進行胎心監護才是最好的,一起來看看這些時間點吧。
①35周之後
胎心監護主要是檢測胎兒的心率,從而反映出孩子的自主神經是否發育正常,胎兒是否保持健康和正常,而孩子的心臟發育得差不多的時候,其實已經比較接近懷孕晚期了,所以這個時候是各位寶媽最應該注意的時間,一旦懷孕到了35周左右,最好是每周都檢查一次,而且這是對於身體正常的孕媽來說。
②32周之後或者更早
孕35周是針對於一些身體沒有疾病,或者是沒有高危因素的孕婦,但是如果有的孕媽患有妊娠合併症等高危因素的話,建議各位家長應該及時到醫院就醫,根據醫生的建議,制定一個合理的檢測計劃,一般來說這種情況,醫生都會建議孕媽在32周之後或者是更早,每一周都進行一次胎心監護。
③孕媽自己數胎動然後決定
其實一周做一次胎心監測這個間隔時間還是比較長的,所以說各位家長的自我監測也是非常重要的,家長要學會自己數胎動,一旦發現胎動可能有不正常的情況,就要及時去就診哦,不要因為不及時就診,而影響到了胎兒的身體發育。
①不能空腹
雖然有的時候醫院要求人體檢的時候都會要求空腹,但是這不適用於孕婦進行胎心檢測,孕婦一定不能夠空腹,因為孕婦空腹就意味著胎兒也處於飢餓狀態,胎兒能量不夠,活動很少就會影響心率,從而影響檢測結果。
②上好廁所
一般做一次胎心監測需要20分鐘左右,不過也不一定,如果有的時候孩子在睡覺的話,時間可能會加長到40分鐘左右甚至更長,在這個期間,很多孕婦可能都會想要上廁所,如果因此中斷檢查的話,可能就要重新檢測,所以說上好廁所也是很重要的。
③儘量避免仰臥
為什麼要避免仰臥呢?一般胎心監護的時候,醫生都會要求孕媽側臥或者是坐著做監護,避免仰臥,其實這是因為醫生在安裝儀器的時候,需要把兩個探頭一個綁在媽媽的子宮底,探測宮縮,一個綁在胎兒的胸部或者是背部對應的位置進行心率監測,一次會花費20-40分鐘,仰臥太久可能會讓孕婦感到不適。
④要選擇胎兒活動大的時候去
胎心監護主要是測孩子的心率,如果在孩子處於睡眠的時候去,那麼很有可能就會導致檢測結果不準確,而且如果去檢測的時間太早,胎動沒有什麼規律,也會導致結果有誤差,所以說,最好是在懷孕7個月之後去檢測,不僅胎兒的活動頻繁,而且胎動也變得有規律了,檢查結果也會相對準確。
隨身攜帶「小甜頭」
一般孕媽媽吃飽喝足後,胎寶寶的活動會比較活躍,因此到醫院做胎監檢查前一定要吃飽喝足。此外,去醫院前,可在包裡裝一些小零食或巧克力,如果在檢查前察覺胎寶寶比較安靜,可以用這些小「甜頭」喚醒寶寶。
提前喚醒
如果食物都不能喚醒沉睡中的胎寶寶,孕媽媽就要觀察平時胎寶寶啥時候最活躍,選擇寶寶喜歡的喚醒方法,例如聽音樂、聽準爸爸說話等。
相信每一位孕媽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平安生出,希望孩子在自己的肚子裡面可以健健康康的,如何確定孩子的健康與否,胎心監護是絕對不能夠缺少的!
本文為【天天話育兒】原創內容,專注育兒領域深耕細作,默默日更,提供更專業的育兒科普。
關注,分享更多母嬰育兒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