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所有的孕媽來說,胎寶寶的一舉一動都能引起自己的注意,而大多數孕媽為了自己肚中的孩子,也改變了很多行為習慣。但即使這樣,很多孕媽還是會擔心寶寶的發育情況,於是每到產檢的時候,都特別認真。
畢竟定期的產檢可以最直接的反應出胎寶寶和孕媽的健康情況,如果有什麼不對的地方,通過檢查結果醫生也能給出最佳的建議,幫助孕媽進行調整或者治療。
其中胎心監護便是孕媽產檢時的一個重要指標,胎心監護可以通過檢測胎兒胎動的次數和胎動時心率的變化,來判斷胎寶寶在孕媽體內的健康狀態。
孕媽懷孕36周產檢,胎心監護一直不合格,真實原因太荒唐
朋友小雪懷孕已經有36周了,前幾天去做產檢,結果醫生測了幾次胎心監測後,直接建議小雪住院,小雪一聽頓時慌了,問醫生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醫生告訴小雪:「這都測了二次了,你的胎心監護總是斷斷續續的,幾乎監測不到胎心,看你沒有身體也沒有問題,最好住院觀察一下。」
小雪聽了醫生的話,猶豫不決,打算再做一次,因為她明明能感覺到胎動啊,怎麼會檢測不到呢?正好她記起她有一個高中同學也在這個醫院,於是她叫了同學幫她分析分析。
同學聽完她的情況,建議她再做一次看看。於是她又懷著忐忑的心情申請做了第3次胎心監護,這次同學就在一旁陪著她。
結果胎心監護斷斷續續的,一旁的同學突然開口說:「麻煩看一下,這個監護帶的是不是出問題了。」醫生仔細一看,確實是胎監帶的問題。
看到這裡,大家也明白了,不是寶寶出了問題,而是監護師有問題,他上班時間玩手機,沒有將心思放在工作上,導致幾次都沒有把綁帶綁緊,從而出現胎心監護一直不合格的狀態。
為避免胎心監測數據異常,孕媽最好準備這幾點
1. 選擇寶寶活躍的時間段
孕媽在平時可以大概記錄下胎兒的活躍時間,然後選擇一個相對活躍的時間段去做胎心監護,這樣可避免寶寶休息時做胎心監測,防止數據不合格。
2. 手機裡裝一些寶寶愛聽的音樂
一般情況下,是用不到這個招數的,因為胎監室人太多了,需要儘可能地保持安靜。但如果孕媽對自己的情況表示懷疑,不妨試試放音樂給寶寶聽,提高他的活躍度。
3. 吃點高熱量食物
通常情況下,孕媽餓著肚子的話寶寶活躍度會嚴重降低,檢測不到胎動,孕媽可以在吃完飯後吃一些高熱量的小零食誘發胎動。
4. 擁有自己的胎監帶
一般來說,醫院是有自己的胎監帶的,但我強烈建議孕媽擁有自己的胎監帶。為什麼呢?
首先是為了避免醫院的胎監帶出現故障,探頭異常或者綁帶過於鬆弛都會導致檢測數據異常。其次是防止交叉感染,醫院的胎監帶用的人比較多,難免不衛生,所以孕媽必須要擁有自己的胎監帶。
這裡推薦給大家一款胎監帶,它是採用了醫院標準而定製成的,目前是1000多家醫院的直採物資。
這個胎監帶是2條裝,一條用來檢測孕媽的宮縮情況,一條用來監測胎寶寶的胎心狀況。兩條都採用特殊工藝,彈性特別大,對於胖媽媽特別友好。而且這款胎監帶不容易脫線,可循環使用,生完孩子後還可當作瑜伽帶來使用,真的是一種東西多種用途。
至於它的材質和安全保障,孕媽們更是不用擔心,採用醫學專用的親膚級材料,不含任何刺激性物質,安全又舒適。
最後要說的是,很多寶媽被醫生告知監護異常後,要不選擇直接住院,要不直接放棄。育媽建議寶媽可以多測測,然後看是否需要住院觀察,這樣自己也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