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1/4的人深受「假數學」毒害,德國奧數冠軍告訴你怎麼治

2020-12-17 北晚新視覺網

一提起數學,你是不是就會想起那些年被數學支配的恐懼?甚至還有很多孩子參加數學考試,會心跳加速,手心出汗,胃裡翻江倒海,沒法集中精力。對,這就是「數學焦慮症」。據說,數學把人分成兩種,一種甘之如飴,一種對它怕得要命。生活中人們對數學的恐懼很普遍,英國《衛報》稱,全世界約1/4的人患有「數學焦慮症」。即使這個數據打個折扣,恐懼數學的人數也十分驚人。

你可能中了「假數學」的毒!

然而,數學真的有這麼恐怖嗎?德國數學家協會媒體獎冠軍、前奧數冠軍霍格爾·丹貝克用40年數學心得告訴你:當然不是!數學並不可怕,你只是中了「假數學」的毒!

霍格爾·丹貝克,1969年出生,德國知名數學家和邏輯學家,《明鏡周刊》在線版《科學與健康》欄目主編。自2006年起,他開始在《明鏡周刊》網絡專欄《分子》裡創造他的數學樂園,2014年他開設的互動答題專欄《每日謎題》,每周都有20萬德國讀者參與他的謎題解答,深度上癮,在德國引起巨大反響,他也因此榮獲德國數學家協會媒體獎。

2019年5月,未讀引進出版霍格爾·丹貝克的《三個邏輯學家去酒吧》一書,廣受讀者好評,讓讀者「頭禿」不止卻欲罷不能。這一次他帶來《你學的數學可能是假的:超簡單有趣的數學思維啟蒙書》一書,帶領讀者顛覆舊數學認知,扭轉數學誤解,治癒數學恐懼,重拾數學樂趣。

《你學的數學可能是假的》

[德]霍格爾·丹貝克 著

羅松潔 譯

未讀·探索家 出品

2019年11月

人們普遍有種誤解,認為數學是一種天賦,只是少數人的專利。其實,數量與幾何,深深根植於每個人的意識當中,只是人們往往忽略了這一點。科學研究表明,幾個月大的嬰兒就已經會簡單的加法計算,寶寶的計數和運算能力令人驚訝,而且確實是與生俱來的。不管是嬰兒、幼兒還是成年人,當人類在面對數字時,都具備驚人的天賦。

我們為什麼會有 「數學焦慮症」?

然而,儘管我們有這麼好的先天條件,為什麼仍會出現「數學焦慮症」。在霍格爾·丹貝克看來,「數學焦慮症」很可能是從成人那裡繼承而來的。一個孩子喜不喜歡數學,首先取決於他學習數學的時候經歷過什麼。他被灌輸了各種解答技巧?或者,他能自由發揮自己的創意,而且還得到了大人的認可?

生活中,孩子們其實一開始很喜歡數學,而且他們也有很多不同於成人的聰明的、創造性的數學思維方法。聰明的計算方法也可能會出問題,特別是當孩子用了這個方法卻算錯的時候。雖然他們想出了自己的解答技巧,這必須是一項重大成就,但是,如果他們犯一個小小的錯,就會導致答案錯誤。這時候大人馬上就會說,「你不能這麼算」,甚至會說孩子在數學上有障礙。最後,連孩子自己也信了,久而久之,就對數學徹底失去了興趣。孩子們很快就學會了一點:只能有標準答案和錯誤答案——沒有第三種選擇。孩子們甚至會把算錯當成失敗甚至恥辱。

因此,很多老師、學生和家長似乎掉進了一種惡性循環。成年人讓孩子們害怕數學,孩子們長大了,也對自己的孩子這樣做。只有一部分人能努力在幾何、二項式公式中成功突圍,開闢出一條數學道路,而大多數人,哪怕面對再簡單的數學,也沒能真正理解。

糟糕的是,有些老師和教育專家仍然將數學看成一種殘酷的標準,用它把學生分成先進和後進。數學成績不好,很可能會導致學生無法進入重點高中,乃至無法考上理想的大學。大多數人在數學上都遇到過巨大的障礙,但我們從不反思可能是數學教育出了問題,反而覺得,這恰恰說明不是人人都適合數學。這簡直大錯特錯。

用真數學打敗「假數學」

大多數人都中了 「假數學」的毒,那麼什麼是真正的數學?在《你學的數學可能是假的》一書中,從天生的數量感,到超簡單的計算技巧,再到優雅的證明過程,霍格爾·丹貝克為我們展現了老師沒教的美麗數學世界。

你肯定聽說過一種普遍觀點:數學不過是計算,將數字代進公式裡,然後解答應用題。甚至,很多數學老師都不知道,數學不是將單調的數字代入鮮少有人理解的公式。他們對這一學科的理解,和許多「數學受害者」一樣:有題目,有固定的解法,只要將所有數字正確代進去,就能得到正確答案。

數學家保羅· 洛克哈特說:「數學是最純粹的藝術,同時也是最容易被誤解的藝術。」許多人將數學誤認為算術,在霍格爾·丹貝克看來,數學是一種藝術,致力於追求真和美,而且我們通過數學,我們可以揭秘萬物的框架、洞察世界運行的模式。乘法表之類的只是數學的冰山一角,數學最重要的是創造性思維。《你學的數學可能是假的》將帶你踏上一段美妙的數學之旅,這些在學校裡可不一定教。霍格爾·丹貝克用輕鬆有趣的語言,為我們展示了數學的真正含義:不是硬套公式,而是創造思維。

霍格爾·丹貝克還向讀者傳授了他40年來數學研究的心得、創新解題思維和技巧。比如,系統化方法、社會工程法、另闢蹊徑法、間接證明法、多米諾骨牌法、轉換思路法……學數學的關鍵是要有創新的能力,還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如果思維都被固定了,也就失去了思考的樂趣。只要掌握這些方法,耐心、堅持,再加一點想像力,你也可以體驗屬於自己的「尤裡卡」 ( 尤裡卡:古希臘數學家阿基米德在泡澡時發現浮力的原理,高呼「尤裡卡」,意為「我找到它了」)。

此外,《你學的數學可能是假的》為讀者精挑細選了40 道各種難度的測試題,你可以儘管嘗試。每道題旁邊用星號「*」標明了難易程度,一星代表「簡單」,四星就表示你得多費些工夫才能解開。你可不要太早放棄,也不要立馬去瞧答案!你每次獨立完成一道題,自信心就會增加一分。

這是一本給你勇氣面對數學的書,也是一本擴展眼界的書。如果你想扭轉數學誤解,治癒數學恐懼,重拾數學樂趣,那就打開本書吧!無論你對數學抱持過怎樣的看法,你在讀完本書後會一定會有所收穫。學數學就像踢足球,像聽音樂,像下棋:有明確的規則,你可以完全按照規則行事,但如果你真想從中獲得樂趣,那就盡情揮灑創意吧!

 

文/薛丁餓

相關焦點

  • 同是奧數冠軍,中國天才在多年後出家,德國天才卻獲數學最高獎項
    引言他們一個來自中國,一個來自德國。他們都是數學界的天才,都是旁人眼中羨慕的對象,他們都是年少成名,曾比肩在奧數比賽上爭奪冠軍,最後卻選擇了完全不一樣的人生道路,獲得了完全不一樣的結局。人的選擇有時候就是這樣,別人認為最應該做的事情,往往是當事人心裡最不想要的,畢竟每個人對人生的理解不同。中國的數學天才柳智宇柳智宇出生於湖北武漢,從小思考問題靈敏且聰明,總是能想到最深入最終極的地方——這讓他在數學方面的天賦遠超同齡人。
  • 奧數到底應該怎麼學? 「瘋狂奧數」下孩子或學的是假奧數
    網絡配圖  在上海真正能教國際數學奧賽者不足百人  「瘋狂奧數」下孩子或學的是假奧數奧數到底應該怎麼學?  始於2008年的羅馬尼亞數學大師賽是由羅馬尼亞數學會主辦的國際邀請賽,被稱為中學生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中難度最高的賽事,也是我國以國家隊名義組隊參賽的3項中學生數學國際賽事之一。事實上,我國在2009年開始組隊參賽時,國內教育部門的「禁奧令」早已實施。從以後中國隊的成績來看,也是有高有低。
  • 柯潔也怕數學,很多人看到數學就想吐,你可能中了「假數學」的毒
    德國數學家協會媒體獎冠軍、前奧數冠軍霍格爾·丹貝克用40年數學心得告訴你:當然不是!數學並不可怕,你只是中了「假數學」的毒!自2006年起,他開始在《明鏡周刊》網絡專欄《分子》裡創造他的數學樂園,2014年他開設的互動答題專欄《每日謎題》,每周都有20萬德國讀者參與他的謎題解答,深度上癮,在德國引起巨大反響,他也因此榮獲德國數學家協會媒體獎。
  • 柯潔也怕數學,為什麼很多人焦慮數學?可能中了「假數學」的毒!
    甚至還有很多孩子參加數學考試,會心跳加速,手心出汗,胃裡翻江倒海,沒法集中精力。對,這就是數學焦慮症。你可能中了「假數學」的毒!生活中人們對數學的恐懼很普遍,英國《衛報》稱,全世界約1/4的人患有「數學焦慮症」。即使這個數據打個折扣,恐懼數學的人數也十分驚人。
  • 拿了奧數冠軍,中國數學天才出家,德國冠軍卻拿了數學最高獎
    EotvosLoran而舉辦的數學競賽。自1986年以來,許多國家每年都派出數學天才參戰。中國在這個項目上獲得了20個第一名,是所有國家中最多的。我國不缺數學天才,但幾乎沒有人獲得過諾貝爾數學獎菲爾茲獎,很多人在成年後就逐漸旁落。
  • 小學沒補過奧數,初中數學能跟上嗎?學過奧數的過來人告訴你答案
    為了讓學生們的數學成績可以不斷的提高,很多的家長都會給學生報名奧數班,認為這樣就可以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也有很多的家長認為,小學時期如果沒有補過奧數的話,那麼到了初中之後數學就會跟不上,事實確實是這樣嗎?補過奧數的過來人告訴你答案。小學沒補過奧數,初中數學能跟上嗎?
  • 從拿獎大戶到無緣冠軍,「奧數熱」被打入冷宮,還該不該學奧數?
    在去年的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中,我國6名參賽選手全部奪得金牌,並以總成績277分的高分奪得第一。對於不了解的人來說,這個成績仿佛理所當然,因為中國本來就是奧數強國。但其實,中國隊在過去拿冠軍拿到手軟,現如今也已經有整整4年沒拿到冠軍了。不但沒有冠軍,而且有時還和第一名分差不小。中國數學為什麼輸從拿獎大戶到無緣冠軍,中國奧數怎麼了?
  • 世界奧數競賽冠軍 武漢小學生拿下了!
    他上小學前就能做四年級奧數題,家人還曾刻意控制他對數學的興趣——        本報訊(記者 柯美傑 實習生 文榮 嶽坤峰 通訊員 葉壯)「我們六年級的段明陽獲得了奧賽冠軍!」昨日下午,武昌區餘家頭小學門口,段明陽獲得2009年度世界奧林匹克數學競賽總決賽金牌的喜報吸引了許多學生,他們相互轉告這一喜訊。這也是我省選手首次獲得該賽事金獎。
  • 女孩學不好數學?這不是偏見,根本學得就是假數學!
    世界上分為兩種人,一種是徵服了數學的人,越學越覺得暢快淋漓;一種是被數學徵服的人,聽到它就特別恐懼,而後者所佔的比例要比前者大得多。在被數學徵服的人中,女孩的數量似乎又比男孩要多很多。之所以加一個「似乎」,是因為事實並非如此,無論是從大學以上學歷的學生入學比例,還是職場上形形色色的精英群體,女孩的數量不僅一點都不比男生遜色,而且很多時候都要超過男生。
  • 女孩學不好數學?這不是偏見,根本學得就是假數學
    世界上分為兩種人,一種是徵服了數學的人,越學越覺得暢快淋漓;一種是被數學徵服的人,聽到它就特別恐懼,而後者所佔得比例要比前者大得多。在被數學徵服的人中,女孩的數量似乎又比男孩要多很多。《你學的數學可能是假的:超簡單有趣的數學思維啟蒙書》是一本前奧數冠軍40年的科普心得,作者德國數學家、邏輯學家霍格爾·丹貝克通過輕鬆有趣的語言,為我們展示了數學的真正含義:一點都不可怕,只是中了「假數學」的毒。
  • 網傳1道德國奧數題,據說難度很高,中國小學表示無壓力
    確實,奧數的題目不僅在題幹設計上不同於一般的數學題,其難度更是高於同類型的題目。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通過解答奧數題,可以區分一個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況。奧數不是我國的專利,很多國家都有奧數競賽,而每一道奧數題幾乎難度都不會太低。今天,小磊就和大家分享1道來自德國的奧數題,據說難度很高,然而,中國小學生卻表示無壓力。
  • 中國能拿59%的奧數冠軍,可卻無人能拿「數學諾貝爾」獎,差在哪了?
    在這35年期間,中國人所取得的世界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冠軍的次數佔比59%。理論上講,中國奧數冠軍,如此之多,也證明了中國數學是非常厲害的,可是有一個獎項,中國人卻始終拿不到,這就是被稱為數學界諾貝爾獎的菲爾茲獎。  菲爾茲獎,象徵著什麼?
  • 美國奧數為何能夠連續奪金?美國奧數總教練解密
    有人認為它是毒害青少年的罪魁禍首,有人認為它對早期開發智力有用,有人認為它只對少數學生合適……有人甚至認為奧數與數學優秀毫無關係,依據是中國得了很多奧數金牌,但沒有得到一次數學的諾獎——菲爾茲獎。不過,今年的菲爾茲獎得主Peter Scholze就多次獲得奧數金牌。現在,也許可以脫離中國考試入學的背景,看看國外的奧數是什麼情況?《知識分子》專門與美國奧數總教練羅博深聊了聊,請他介紹美國的數學教育。
  • 《你學的數學可能是假的》:數學的意義在於理解大多數的事情
    雖然你整天忙著去奮鬥,還要平衡工作和家庭,但是忙歸忙,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想知道數學到底是怎麼回事。這本書的作者是霍格爾·丹貝克,德國數學家、邏輯學家,畢業於物理學專業。2012—2014年陸續出版暢銷書《三個邏輯學家去酒吧》《你學的數學可能是假的》《0使1更大》,在德國引起巨大反響。至今,每周都有20萬讀者參與他的謎題解答。
  • 今日話題 | 能培養奧數冠軍,為何培養不出一流數學家?
    近年來,許多國家都開始注重中小學數學教育,包括美國在內的多個國家,對奧數的重視程度都在上升,數學尖子們的受訓強度並不比中國弱,並且很多亞裔成為了參賽的主力軍,其競賽水平不亞於在國內接受訓練的學生。此次美國隊與中國並列第一,從照片中可以發現,6名美國隊員中,就有5人是亞裔面孔,隨著國際奧數競爭愈發激烈,中國隊自然很難始終保持絕對的領先優勢。
  • IMO奧數金牌狂躁症
    每年的這個時候,都有很多人問:為什麼我們能拿那麼多奧數金牌,基礎數學研究的水平卻不高?二,其實這種反常的現象不是中國獨有的,只不過中國更極端而已。所以,數學很弱的國家,拿一大堆奧數金牌,不是什麼新鮮事!三,其實往另外方向看,其他國家還有另外一種反常現象,比如日本,以色列,德國,法國,瑞典,瑞士等公認的數學強國,IMO成績都非常一般。
  • 14年前,中國奧數少年擊敗德國天才,現今1人獲諾獎,1人成和尚
    14年前,中國奧數少年擊敗德國天才,現今1人獲諾獎,1人成和尚 1959年7月,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首次在羅馬尼亞舉辦,最初這種數學競賽是匈牙利數學界為紀念數理學家厄特沃什·羅蘭而組織,後發展到了全球參與競賽,每年都會舉辦。
  • 爸爸是奧數冠軍,兒子數學卻考80多,這位學霸父親做了這幾件事……
    很多人想當然地:有這樣的爸爸在家輔導數學,就課內那點簡單的知識,他家娃肯定次次考滿分吧?其實並非如此,昍在一至三年級時成績很一般。以至於昍媽十分懷疑這個奧數冠軍爸爸的輔導能力。常常拿著數學卷子問:你這方法到底管用不管用。
  • 學習奧數意義何在?學奧數能提高數學成績嗎?多年奧數老師告訴你
    首先來看一下學習奧數意義何在?奧數作為數學的一部分,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數學。本人有著多年奧數和數學培優教學經驗,小學奧數的最佳學習時間是三到六年級,一、二年級同學建議家長不要給孩子太多壓力,應該以培養孩子數學興趣為主,這裡說的不建議學並不是說就不進行思維訓練了,反而一、二年級思維訓練的最佳時間,可以帶著孩子玩一些智力遊戲,如數獨、華容道、魔方等,孩子在玩的過程中同時又訓練了思維。
  • 告訴大家一個小秘密:奧數好的孩子學物理更容易,沒想到吧?
    比如,如果你把民調的對象鎖定在黑人群體,那別說50%了,拜登的支持率能超過90%。當然了,不是說這位老師要操縱結果,只是他搞得太隨意了,忽略了其中很多影響的因素。,不管你數學學得怎麼樣,喜歡不喜歡奧數,奧數學得痛苦不痛苦,你都得去學,不然拿什麼考初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