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到底該不該學,始終是一個充滿爭議的話題,前兩天看到有人討論,讓筆者(超人爸爸)想起了一位老師有關奧數的論斷。
那還是在去年,一位高中老師說,他看到了有關奧數有沒有用的討論,於是為了驗證奧數對孩子後來的學習有什麼樣的影響,他去問了班上幾位學習好的學生,驚訝地發現,原來他們都學過奧數!
所以,這位老師得出結論:
小時候學習奧數,對將來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
聽起來好像說得很有道理啊,是不是?
但我卻被這位老師驚呆了。
這麼重要的結論,居然用如此草率的調研方法,也不加推理推敲,腦袋一拍結論就出來了,簡直是誤人子弟!
這位老師的這個小調查,錯在哪了呢?
我們來看一下今年6月的時候,醜國大統領川普,是如何反擊拜登支持率超過50%的。
川普說,因為一些「假媒體」進行民調的對象,其中有75%是民主黨人,對他很不公平。
所以,雖然你也號稱是「民調」,但由於不可能大範圍展開,只能進行統計學上的「抽樣調查」,如果想公正一些,被調查的對象,當然要儘可能地廣泛,而如果想操縱調查結果,只需要在調查對象上做些手腳,就可以很輕易地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比如,如果你把民調的對象鎖定在黑人群體,那別說50%了,拜登的支持率能超過90%。
當然了,不是說這位老師要操縱結果,只是他搞得太隨意了,忽略了其中很多影響的因素。
被這位老師調查的高中生們,學奧數的時間,大致都在十年前。那時候小學奧數可是佔統治地位的,小升初的擇校,考的全是奧數。
那時學奧數的學生,不說100%吧,80%、90%總是有的,不管你數學學得怎麼樣,喜歡不喜歡奧數,奧數學得痛苦不痛苦,你都得去學,不然拿什麼考初中呢?
所以,如果這位老師把調查範圍擴大一些就會發現,原來他班上學習差一點的學生,也是學過奧數的,如果他還有能力可以再擴大調查範圍,還能發現,那些沒考上高中的、甚至是輟學的學生中,大概率也是學過奧數的,因為那時候幾乎是全民奧數。
所以,先不說奧數對學生今後的學習到底有沒有用,即使真有用,也不是像這位老師這樣去證明的,那樣只能起反作用。
關於學習這事,老師總是更有發言權的,所以我們再來聽聽另一位老師是怎麼說的:
告訴大家一個小秘密:小學奧數好的孩子,學物理更容易,沒想到吧?
這倒是一個相對比較新的角度和觀點,既然這位是初中老師,那當然也是基於一些樣本觀察得出的結論。
這位老師雖然也得到了7個贊,但評論區卻徹底翻車了。
大家對這位老師發現的「新大陸」,嗤之以鼻。
這位老師和第一位,犯的是同樣的錯誤,看到了一些表面現象,沒有經過深思熟慮,就簡單地把它們聯繫在一起,並認為它們是有因果關係的。
反面例證就是評論中的一條:
我發現英語考滿分的,物理成績也好,想不到吧?
大家有沒有發現,最近幾年各地的中考,滿分或接近滿分的學生越來越多了?
想上重點高中,總分扣了超過20分,就有點危險,這樣計算下來,除了語文、英語的作文,還有體育有一點扣分餘地,其他學科都得幾乎滿分。
在重點高中要錄取的這幾百、上千人裡,這麼多人都是接近滿分的成績,如果像上面的這位光看表面現象,想問一下大家,這些人是不是也是:
因為語文學得好,所以物理就容易得滿分;
因為數學學得好,所以英語就很容易上手;
因為歷史學得好,所以化學學起來很輕鬆。
這些都是表面現象,它們有沒有因果關係呢?一眼就能看出來。
但是奧數就很有迷惑性,你很難去證實,奧數和後來的學習成績是正相關的,同時,也很難證偽。
比如,一個孩子奧數成績好,初中數學也好,那麼,他成績好是因為學了奧數,還是因為他本身數學就好,不學奧數實際上數學也會好?
另一個孩子,沒學奧數,初中數學成績很好,也有人會說,如果他學了奧數,成績會更好。
雖然說的是兩個孩子,但其實代表了兩類,很多人都可以對號入座,但這些假設,都無法證實,也都無法證偽。
其實,我個人倒贊成上面的那個評論:
關鍵是孩子聰明、智商高,所以數學也罷、奧數也罷、物理也罷,學得都好,是金子放在哪裡都會發光的道理,和其他的所謂因果沒關係。
相信不少家長都聽過輔導班的推銷話術:
奧數能培養孩子的思維!
就這一下,家長就淡定不了,別人家的孩子都開拓思維了,我家孩子不開拓,不就落後了嗎?上,多少錢咱都上!
至於是不是真的能培養思維,可能並不在家長考慮的範圍內。
現在很多輔導班,解決的都不是孩子學習的問題,而是家長的焦慮問題,輔導班對孩子未來的學習作用,就像剛才說的,可能是無法證實的,有的人上起來很盲目,有的還有反作用,但家長交錢之後,焦慮確實得到了緩解。
我家娃也和別人同一個輔導班,同一條起跑線了!
奧數確實有可能培養思維,但是培養得更好,還是培養到溝裡,那輔導班可就不管了,學好了,就是奧數確實培養思維,學不好,那就是你家娃不行。
不光奧數,其他很多培訓,也是一樣的道理。
其實,現在小升初不再考試了,小學的內容是否還值得深挖,就需要商榷了。有不少家長提出了另一條路:
既然小升初都已經搖號了,就沒有必要再去補習小學課程了,可以直接讓孩子提前學習初中的內容。
比如五年級開始學習初中數理化的課程,到小學畢業就先學完一遍,初中就不用費勁了。
這樣是不是也是一個思路?而且,已經有不少家庭在踐行了。
「雞娃」的這條路啊,是永無止境的,作為家庭的定海神針和頂梁柱,家長們更需要淡定一些。
諸位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