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關於教師職稱評審的最新規定:這一點將成職評首要條件

2020-08-27 班主任智庫

全文長 1500 字,閱讀大約需要 2 分鐘



教育部關於教師職稱評審的最新規定,這一條將為成職評首要條件!


職稱評審關係到每個老師的切實利益,因此,對於職稱評審的一些政策,老師們尤其關注。隨著教育形勢的發展和變化,隨著社會對教師群體的日益關注,職稱評審作為激勵教師工作積極性的手段,評審的標準也隨之變化。


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主要基於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和取得的成績,如教學能力、教學業績、教科研能力、輔導學生、取得榮譽等等方面。在以往,只要教師具備相應的條件,那麼評上高一級的職稱,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隨著政策的收緊,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開始有了「職數」的限制,競爭開始激烈起來。有些學校因為職數的限制,積壓了一大批需要評職稱的老師。這些老師對照職稱評審條件,都是合格的,但是怎奈職數有限,只能排隊等。


然後就出現了學校另外再出臺一套評審方案,老師們覺得自己夠條件就申報,學校組建評審組對申報教師的材料進行打分考核,最後確定上報人選。一般情況下,學校報送的人選,到了區裡、市裡,都基本不存在問題,因為誰也不會輕易浪費那少之又少的指標。


因此,學校的審核打分至關重要。


在所有職稱評審的條件裡,有些是「硬體」,比如教育教學成績,你的公開課獲獎,你的輔導學生獲獎,你的論文獲獎等等,這些都是要靠日常的努力付出積累。平時躺倒不幹的,這方面材料欠缺,就沒有競爭力了。



還有一些條件屬於」軟體「。比如,思想道德素質等等。對於這些條件,以往評審組都是忽略不計的,因為只要你沒有犯什麼大錯,誰會給你扣上一個」思想道德素質低下」的帽子呢?


據最新消息,7月27日的教育部官方網站公布了這樣的一條,「師德表現將作為教師職稱評審首要條件」。這一條規定,出自於國家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教育部共同研究起草的《關於深化高等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中。


說的是高等學校教師職稱改革,但是必將波及中小學教師職稱改革。也就是說,中小學教師職稱的評審,也將會把教師的師德表現情況,列為首要條件。對於這種規定,老師們自然有自己的想法,甚至網上已經有人專門組織了相關的討論。


支持者認為,師德是衡量一位教師的最重要標準。無論這位老師的教育教學水平是高是低,必須以師德為衡量的底線。沒有師德者,教育教學水平再高,我們都不能視之為好老師。一個師德敗壞的老師,就不該給其評什麼職稱。現在社會上有些人對教師有偏見,就是少數師德敗壞者壞了「一鍋粥」。



也有人認為,這一條件說起來容易,在實際操作中存在困難。所謂「理想很美好,現實很難搞」。因為師德如何衡量高下,在職評打分的時候,很難操作。師德無法量化,也就不好分出高下。這一點,在學校評審組打分的時候,評審組就很為難。除非這個老師真的在師德方面犯過錯誤,否則你怎麼給人家扣分?


對於「師德表現將作為教師職稱評審的首要條件」這個問題,你是怎麼看待的呢?歡迎留言討論,說出你的看法。

相關焦點

  • 教育部關於教師職稱評審的最新規定:這一點將成職評首要條件!
    隨著教育形勢的發展和變化,隨著社會對教師群體的日益關注,職稱評審作為激勵教師工作積極性的手段,評審的標準也隨之變化。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主要基於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和取得的成績,如教學能力、教學業績、教科研能力、輔導學生、取得榮譽等等方面。在以往,只要教師具備相應的條件,那麼評上高一級的職稱,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 重磅教師職稱評審的最新規定,事關全體教師
    一說到評職稱廣大教師肯定有一肚子話要說,一肚子委屈。評職稱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影響了教育的和諧,影響了同事之間的關係。為了材料弄虛作假,為了評分滋生了腐敗。職稱永遠是卡在廣大老師煙咽喉中的一根刺,迫切希望改變現在評聘條件,使職稱評定更加陽光,公正,公平,也能更加照顧到一些教師。現在教育部出臺新規,把這一條規定視為評職稱的首要條件。
  • 教育部公布教師職稱評審最新規定,當老師的門檻終於抬高了
    隨著教育的普及與發展,人們對教師群體也日益關注,教師職稱評審作為鼓勵教師工作積極的重要方法,評審的標準也逐漸改變。中小學的教師職稱評審,主要是基於教師的日常工作和取得的成績。比如該教師的教學能力、學生成績、獲得的榮譽等方面。在此之前,只要教師符合以上的一些特點,就可以評上高一級的職稱,這是教師們習以為常的事情。
  • 教育部規定:教師「職稱評審」新增一個首要條件,大家拍手叫好
    教育部規定:教師「職稱評審」新增一個首要條件其他行業每個月都會有一定的業績要求,而教師行業每年都會有「職稱評審」,這也成為了很多老師最苦惱的事情,因為如果參加評審,難度係數較大,但如果不參加評審,那麼你在職業生涯中固定是落落無聞。
  • 教育部新增一項職稱評審條件,輿論一片叫好,一線教師卻沉默了
    教育部新增一項職稱評審條件,輿論一片叫好,一線教師卻沉默了。職稱是教師既愛又恨的一個東西。職稱既是對教師工作的肯定,也能給教師帶來經濟上的收益,教師自然希望自己在適當的時候能夠獲評高一級職稱了;職稱又讓許多教師惱怒,職稱評審條件比較苛刻,有一些條件一線教師很難達到,年年為職稱煩心,年年失望,怎能不讓教師惱恨?
  • 職稱評審重師德:將師德表現作為教師職稱評審的首要條件
    教育部網站7月27日公布,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教育部共同研究起草了《關於深化高等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目前正在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徵求意見稿明確,將師德表現作為教師職稱評審的首要條件,克服唯學歷、唯資歷、唯「帽子」、唯論文、唯項目等傾向。
  • 師德表現將作為職稱評審首要條件 高校教師怎麼看?
    職稱評審重師德 高校教師怎麼看教育部網站7月27日公布,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教育部共同研究起草了《關於深化高等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目前正在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徵求意見稿明確,將師德表現作為教師職稱評審的首要條件,克服唯學歷、唯資歷、唯「帽子」、唯論文、唯項目等傾向。
  • 高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徵求意見:師德表現將作為評審首要條件
    教育部網站7月27日消息,按照《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意見》要求,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推進高等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教育部共同研究起草了《關於深化高等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現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公眾可以通過以下途徑和方式提出意見。
  • 高校教師職稱改革徵求意見:思想政治師德表現將作為評審首要條件
    據教育部網站27日公布的消息,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教育部共同研究起草了《關於深化高等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目前正在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徵求意見稿明確,將師德表現作為教師職稱評審的首要條件,克服唯學歷、唯資歷、唯「帽子」、唯論文、唯項目等傾向。
  • 關於開展2020年度中小學(幼兒園)中專教師職稱評審工作的通知
    根據滁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關於做好2020年度全市職稱評審工作的通知》(滁人社發〔2020〕157號)文件,結合我市教育系統實際,現就2020年度全市中小學(幼兒園)、中專教師職稱評審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一、評審標準條件(一)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系列2020
  • 2020年甘肅事業單位面試熱點:教師職稱評審的首要條件 師德表現
    2020年甘肅事業單位面試熱點:教師職稱評審的首要條件 師德表現 2020年甘肅事業單位招聘考試部分已經進入了面試階段,例如蘭州事業單位、甘肅事業單位725聯考等,為了幫助各位考生在面試中脫穎而出,甘肅中公教育為大家準備了事業單位面試熱點
  • 如何看高校教師職稱評審或將師德作為首要評選條件?
    教育部網站27日公布,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教育部共同研究起草了《關於深化高等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目前正在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徵求意見稿明確,將師德表現作為教師職稱評審的首要條件,克服唯學歷、唯資歷、唯「帽子」、唯論文、唯項目等傾向。
  • 廣東省高校教師看過來!關於職稱類別、流程、評審條件都在這裡
    職稱,關係到每一位高校教師的切身利益,它既承載著教師的榮譽與尊嚴,也關係到教師的具體收入。所以,評職稱是大多數教師非常在意的事情。新的一年即將到來,很多高校教師在職稱方面最關心的問題是,怎樣才能評上高一級職稱?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職稱的要點。
  • 高校教師職稱評審改革,要深化也要細化
    文丨圳論評論員 莊媛教育部網站27日公布的消息,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教育部共同研究起草了《關於深化高等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目前正在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徵求意見稿明確,將師德表現作為教師職稱評審的首要條件,克服唯學歷、唯資歷、唯「帽子」、唯論文、唯項目等傾向。
  • 人社部教育部發文:職高教師可評正高級職稱
    分文化課、專業課和實習指導教師三類職稱人社部、教育部日前聯合發布的《關於深化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提出,普通中等專業學校、職業高中和成人中等專業學校均設文化課、專業課教師和實習指導教師職稱類別。
  • 職稱評審重師德 高校教師怎麼看
    教育部網站7月27日公布,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教育部共同研究起草了《關於深化高等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目前正在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徵求意見稿明確,將師德表現作為教師職稱評審的首要條件,克服唯學歷、唯資歷、唯「帽子」、唯論文、唯項目等傾向。
  • 高校教師職稱評審新規定,建言獻策保實效
    隨著《關於深化高等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的起草,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在如火如荼地展開,引起熱烈反響。網際網路的普及讓廣大網民紛紛發聲,對改革制度措施點讚,認為這是重視教育、發展教育的有力措施。在一線老師的角度說,十分認可和支持改革的方向,在具體落實方面積極建言獻策,以保證制度改革發揮實效,避免知易行難的窘境。
  • 評上高級職稱就"撤退"?教師職稱評審擔憂
    那些偷懶耍滑的老師都很少,評上高級職稱的也少,可能有的通過關係什麼的拿到高級職稱,但是最後也不能得到認可,那麼那些拿到高級職稱的老師退出一線的也只有一小部分,可能是由於個人精力,也可能是因為個人的身體健康情況的原因。目前的現狀就是很多人湧入教師的隊伍之中,特別是師範、非師範的畢業生通過教師公招考試進入教師隊伍,他們的湧入可以說是為教師隊伍增添新的活力,成為一線教學的主力軍。
  • 事關高校教師職稱評審,教育部發布重磅文件!
    教育部關於深化高等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 嚴把思想政治和師德師風考核,將師德表現作為教師職稱評審的首要條件。 ● 推行代表性成果評價,克服唯論文、唯「帽子」、唯學歷、唯獎項、唯項目等傾向。 ● 對取得重大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突破、解決重大工程技術難題、在經濟社會事業發展中做出重大貢獻的教師等,申報高級職稱時論文可不作限制性要求。
  • 莫讓職稱評審制度「背黑鍋」
    一年一度的教師職稱評審,是廣大教師非常關注的事情,也是各地教師熱議的話題。在職稱評審季,有人為職稱「互告」,有人為職稱「互打」,有人為職稱流淚,有人為職稱失眠……對於飽受職稱「折磨」的教師,他們的最大心聲就是取消職稱評審。這樣,他們的職業生涯似乎就沒有「攔路虎」了。我認為,對於一些教師因為種種原因而未評上職稱應理性看待,至於有人藉機提出取消職稱評審更是因噎廢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