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傻分不清楚?
厲害了
陰陽
《易經繫辭上》中寫道:「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而我們常說的陰曆和陽曆中的「陰陽」分別指的是「月亮」和「太陽」,也就是一黑一白,擁有著統一、對立和互化的三個特點。英文中Lunar一詞有著「陰曆的」和「月球的」雙重含義。
陰陽
太極
陰曆
月亮歷,是根據月相的周期性變化總結形成的曆法。以月球繞行地球一周(以太陽為參照物,實際月球運行超過一周)為一月,即以朔望月作為確定歷月的基礎,一年為十二個歷月。古希臘由於受希帕克斯(天文學之父,活躍於希臘化時期)的影響,堅持使用陰曆作為自己曆法。
月相
月亮
希臘
陽曆
太陽曆,以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運動周期為基礎而制定的曆法。因此,按照陽曆計算可以在一年中可以明顯看出四季寒暖的變化;但在每個月份中,看不出月亮的朔、望、兩弦。古埃及人一直採用陽曆,他們很早就發現1年=365.25天,規定每月30天,外加5天作為年終節日。如今世界通行的公曆(格里高利曆)就是一種陽曆。
日曆
太陽
埃及
農曆
我國從民國元年(1912年)開始採用公曆,但同時也保留了我國傳統的農曆——陰陽合曆。換句話說,取月相的變化周期(朔望月)為月的單位,參考太陽回歸年為年的單位,通過24節氣以及閏月使平均歷年與回歸年相適應。按照華夏始祖軒轅黃帝登基為元年,也就是要比西方曆法早2697年。
節氣
屏中花
看到這裡,你應該知道這幾種曆法的區別了吧?快去給其他小夥伴科普吧!
日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