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職工,公務員為什麼交的養老保險不一樣呢?什麼是同工同酬?

2020-12-10 生活曉補丁

企業職工,公務員為什麼交的養老保險不一樣呢、什麼是同工同酬?看到你這個提問,可能很多人和你一樣,心裡都是不平衡的,但是任何事情都是有規矩的,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規矩就是法律法規,只要按照國家的法律法規執行的,都是合法合規的,個人感嘆又有什麼用呢?下面和大家分享我的個人觀點:

稍微懂點社保知識的人都知道,企業職工和公務員交的養老保險沒有什麼不一樣,在我的認知中就是一樣的,都是按照社保法的規定執行,從繳費比例、繳費的方式,養老金的計算方式都是完全一樣的。當然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繳納的養老保險,在名稱上的確和企業職工養老保險是有差別的,但實際上都是屬於城鎮職工養老保險。之所以在退休後會產生比較大的差異,主要還是行業之間、職業之間,勞動報酬之間等個體的因素導致的。但是這種差異,並不是只有公務員和企業職工才有,就是企業職工之間,因為繳費基數、繳費年限等導致的差異也是非常巨大的。

公務員的養老金雖然有差異,在沒有繳納養老保險之前,主要還是制度導致的差異。在2014年10月之前,公務員是不用繳納養老保險就能辦理退休的,而且退休後的養老金與在崗時的工資差距只有10%左右,職務越高,職級越高,工作年限越長的,這種差距就會越大,制度性的差異這不是人為能夠改變的,要改變的是制度。自從2014年10月公務員開始繳納養老保險以後,雖然繳費比例和企業職工沒有差別,但是由於公務員的工資體系和企業不一樣,而企業之間由於企業的性質不一樣,工資制度也不一樣。

公務員享受的是財政撥款,服務的主體是國家,國家就是公務員的老闆,國家的收入來源就是財政收入,所以公務員單位的繳費,雖然是以單位的形式的出現,但是公務員工作的單位是屬於國家機關,法律是國家制定的,所以按時足額為公務員繳納養老保險,公務員個人按照企業職工的方式從本人工資扣除一點,這都是社保法規定的繳費方式。反觀我們的企業,在國有企業也是一樣的,國有企業是國家的,國家是國有企業的老闆,所以對於國有企業按時足額為職工繳納養老保險也是天經地義的。

但是除了公務員,除了國有企業以外,我們還有一半左右的職工是在私人機構任職,是在私人企業裡工作,我們為誰工作,誰就要為職工支付部分養老保險費用,這就是社保法的核心內容,但私營企業由於企業是老闆的,每賺的一分錢的也是老闆的,所以私人老闆和國家老闆相比,在對待員工養老保險這個問題上,雖然執行的都是社保法,但認知程度的不一致,法制觀念也是完全不同的,所以私人企業老闆要想鑽點法律的空子,少為員工繳納一點的養老保險也就不奇怪了。私人老闆的這種僥倖心理是直接導致企業職工在退休後,與公務員相比,甚至與同是國有企業職工的人相比,養老金的差距都是很大的直接原因。這種差距主要還是繳費基數的差距,繳費年限的差距,並不是養老保險制度形成的差異,我想這個觀點大家一定要樹立起來。

至於你說的什麼是同工同酬,同工同酬這是沒有錯的,但還有一句話叫按勞分配,多勞多得。這個原則除了適用於在崗職工以外,也同樣適用於養老金的計算。作為在崗職工的同工同酬,主要還是和崗位之間,同行業之間進行對比,對比的結果也是有差異的存在,並不是每個人的待遇都會一樣,待遇差別體現的資歷、能力和個人的價值,我們不能拿一個普通職工的待遇和公務員比,職業不同待遇也是不同的,同工同酬只是分配體系的原則,公務員和企業職工,本身就不會是同一個職業,不是同一個工種,不是同一種勞動,所以也就不存在同酬的問題。

綜上所述,企業職工繳納的是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公務員繳納的是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這在名稱上肯定是有差別的,但在內容上都是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其繳費的比例、繳費基數的確定,個人帳戶的計入方法,養老金的計算方式等都是沒有差別的。但由於個體收入和職業特徵等出現的差異,這是完全正常的現象,我們不能以所謂同工同酬作為藉口,要求每一個人的工資或是養老金都一個樣,勞動之間的差異永遠都會存在。

相關焦點

  • 下崗職工想交養老保險,需要交滯納金,有些拿不起,該怎麼辦?
    今天在開始分享之前,咱們先思考一個問題,這也是網友們提出的疑問,下崗職工想交養老保險,需要交滯納金,有些拿不起,該怎麼辦?有的網友說跟親戚朋友借點錢也要交養老保險,因為老了以後不能賺錢,每月最少可以領取基本養老金保障基本生活。還有的網友說,補繳養老保險還有滯納金,真心交不起,可惜辛苦工作幾十年的工齡,到退休年齡也不能領取養老金待遇。
  • 50歲女職工單位保險交9年自己交6年,為什麼不給辦退休
    企業女職工,50歲了,單位養老保險繳費9年,自己繳費6年,為什麼不給辦理退休呢?養老保險繳費年限最低15年,女工人退休年齡是50歲,按理說這位女工人已經單位和個人累計繳費15年了,應該可以辦理退休,領取養老金了。
  •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和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待遇差異原因是什麼?
    關於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和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差異問題,確實很多人在關注,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差異呢?讓我們分析一下兩種養老保險的不同。養老保險制度最初我們國家經濟社會發展落後,大家的生活水平普遍不高。像工人的工資只有幾十塊錢,而農民收入更低了。社會如此,國家設計的養老制度也只能結合實際。
  • 企業退休的養老金和自己交的有什麼不一樣?
    企業退休的養老金和自己繳費的有什麼不一樣?沒有什麼不一樣,都是交的企業職工養老保險,退休的條件都一樣,都是要達到法定的退休年齡,最低繳費年限都是15年,養老金的計算方法也是完全一樣的。雖然企業職工和自己交的養老保險,都是屬於企業職工養老保險,但要說具體的不一樣還是存在的,但這種不一樣不是制度的不一樣,而是個體差異的不一樣。具體的差別體現在這麼幾個方面:一是繳費方式不一樣。
  • 我交了十八年的職工養老保險,現在交不起了,怎麼辦?
    你已經交了18年的職工養老保險,現在交不起了,斷繳也不會影響你在達到法定的退休年齡時辦理退休,也就是說你現在停繳了,今後也是可以辦理退休的。 按照職工養老保險的規定,只要同時達到這兩個條件,就可以按時辦理退休,一是達到法定的退休年齡,二是養老保險最低繳費年限達到15年。這兩個條件缺一不可。
  • 職工養老保險和居民養老保險有什麼區別?花2分鐘,看一看就懂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雖然一直在交社保,但自己交的保險屬於什麼類型,始終不清不楚。今天,我要分享的是兩種養老保險的區別。幾張圖就能看明白,簡單易懂,既漲知識又能做個明白人。歡迎關注我哦~第一,參加保險的對象不同。各類企業職工、個體戶和靈活就業人員參加的是職工養老保險;除了以上人員,其他年滿16周歲的城鄉居民參加的是居民養老保險。第二,強制性不同。在各種企業工作的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這裡面就包括養老保險。無僱工的個體戶和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養老保險,個人自行繳納,沒有做強制要求。
  • 外地打工注意了,農村養老保險和職工社保可以合併,不知道就虧了
    職工社保和咱們老百姓交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是並行的兩種養老體系,主要覆蓋人群不同,構成了咱們國家的第一養老保障體系;大家都知道,不管是職工社保還是靈活就業人員自己交的社保都要累計15年,到法定退休年齡才能退休,每月領取養老金;有很多朋友在農村老家交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同時在外地打工交職工社保,
  • 什麼是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交費比例是多少?
    什麼是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交費比例。下面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在大家生活中,養老保險對於大家而言,應該已經很了解了,可是大家知道什麼是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嗎?不妨隨小編來一起了解下吧。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是社會保險中的一個險種。
  • 80後、90後為什麼不想交養老保險乃至社保了?
    然而,養老金支出卻亮起了「黃燈」,為此,國家建立了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再加上新生兒出生率的普遍降低,不少80後、90後普遍表示不願意交養老保險乃至社保了。雖然我國社保是強制的,不能不交,但不少90後的態度依然值得我們思考,為什麼這一代年輕人不願意交社保呢?
  • 養老保險怎麼交?養老保險怎麼買?看這裡!
    來源:金融界對於養老保險,80%的職場人都有一連串的疑問:養老保險怎麼交?養老保險能不能補繳?老了之後養老保險到手多少錢?…… 這次我們就來為大家一一解答。一、養老保險的規定關於養老保險的繳納最低年限,法律是這樣規定的:《國務院關於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本決定實施後參加工作的職工,個人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退休後按月發給基本養老金。
  • 交了社保又買了農村養老保險怎麼辦?農村養老保險應該怎麼退?
    從理論上講,每人只能參加一種保險,不能同時參加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這涉及到財政補貼,所以政策也是不允許同時參加的。 但因全國養老保險系統的不統一,從而導致了兩種保險可以同時參加繳費,比如河北農民去了北京打工,兩種保險是可以同時參加繳費的。
  • 居民養老保險可不可以轉為職工養老保險?我覺得大家有必要知道
    我們的社會型養老保險就兩大類,一個是居民養老保險,再就是職工養老保險(含靈活就業人員)。這裡的職工養老保險是廣義的,所以還包括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保險。很多人之前交過居民養老保險,後面又在單位交了五險或者自己交了靈活就業養老保險。那麼這就面臨著題目所說的一個問題, 這兩個養老保險之間能不能轉換呢?如何轉換呢?
  • 企業給職工辦理養老保險新參保登記流程
    企業想給員工交保險,怎樣參保登記?第一步:攜帶本單位營業執照(原件、複印件或照片均可),在企業所在區的養老保險經辦中心領取函告通知單。仔細閱讀後,記錄網址及驗證碼,如圖1所示:圖1第二步:依照通知單上的網址,登錄「陝西省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網上服務平臺」,進入圖2界面,點擊「原渠道登錄」或「政務網登錄」
  • 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係轉移須知
    點擊藍字丨關注我們廣大參保市民朋友們:根據《湖北省人民政府關於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制度的通知》(鄂政發〔2020〕25號)和《湖北省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工作協調機制辦公室第七次會議備忘錄》有關精神,我市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係轉移業務有以下變化,
  • 理財- 個人養老保險怎麼交個人交養老保險多少錢?
    人都會老去,老年失去了勞動能力之後,大家最關心的就是晚年的生活,所以繳納養老保險就非常的重要,買了養老保險晚年的生活就有了保障。那麼,個人養老保險怎麼交,個人交養老保險多少錢呢?個人養老保險怎麼交?個人養老保險怎麼交呢?
  • 【解讀】在什麼情況下,可以將異地企業職工養老保險關係轉入廈門?
    在什麼情況下可以將異地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係轉入廈門?這項業務該怎麼辦理?需要提交哪些材料?快一起來看看吧!什麼情況可以將異地企業職工養老保險關係轉入?根據參保人的戶籍情況劃分,以下情況可以轉入:1本市戶籍(包括一直是本市戶籍和在達到待遇領取條件前由外地戶籍轉為廈門戶籍的)在達到待遇領取條件前在廈參加過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並且未退保未轉出的,可以將異地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係轉入廈門。
  • 臨渭區召開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誠信參保單位表彰會
    (記者:鄭茜茜)12月11日,臨渭區養老保險經辦中心召開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誠信參保單位表彰暨政策培訓會,表彰2019年度誠信參保單位和誠信經辦先進個人,並開展養老經辦業務政策專題培訓。臨渭區區委常委、區政府黨組副書記、副區長王志鵬,渭南市養老保險經辦處副處長雷緒建出席會議。
  • 市養老保險管理中心建立和完善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對帳制度
    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自2020年1月起實行省級統籌,為進一步加強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管理,規範財務對帳行為,根據《社會保險基金財務制度》、《關於印發安徽省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省級統收統支經辦規程的通知》有關規定,近日,淮南市養老保險管理中心制定了《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對帳制度
  • 職工養老保險和新農保不能同時參加,農民工能購買職工養老保險嗎
    參保人戶口在農村,入城工作後購買了城鎮職工養老保險,60歲退休後該怎麼計算呢,是按照農村養老保險政策計算和發放養老金嗎?農村戶口的居民,也就是城鄉居民,在企事業單位入職工作後,按照政策法律規定是必須要參加城鎮職工社會保險的。
  • 關於職工養老保險,下面這幾條是重要的
    2.本人87至93年交的職工養老保險,以後斷斷續續自己按靈活就業繼續繳納,請問這種情況50歲可以退休嗎?3.關於養老保險的問題:今年52歲,農業戶口,在2008年時候工作單位給交過5個月的保險,之後就不在那工作了,現在想補交,不知可以嗎,想退休拿退休金,請告訴我該如何補?你的問題涉及到職工養老保險與農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