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和命名兩個牡蠣新種

2021-01-10 科學網

 

近日,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喻子牛等在華南沿海發現了巨蠣屬(Crassostrea)兩個牡蠣未定種,通過與近緣屬種的形態學比較,結合線粒體和基因組分析,確定是新發現種,並分別將其命名為湛江牡蠣和電白牡蠣。該研究的分子系統學成果和新種報導分別在《基因》和《水生生物資源》上發表。

 

湛江牡蠣被漁民稱為「貓耳蠔」,其體形較小,最大個體體長約3釐米,主要分布在廣東、廣西沿岸河口區,與香港牡蠣同域分布,但與香港牡蠣、熊本牡蠣存在一定的生態競爭關係。湛江牡蠣每年4~9月為性腺成熟期,6~8月為產卵高峰期,與香港牡蠣和熊本牡蠣相比,湛江牡蠣早期生長更快,但第一次生長高峰期後生長速率明顯下降。

 

據介紹,電白牡蠣與清瀾港一種名為C. iredalei的牡蠣個體大小及形態特徵十分相似,遺傳關係相近,主要區別是電白牡蠣為淺黃色或無閉殼肌痕,而C. iredalei的左閉殼肌痕為黑色或棕褐色。此外,電白牡蠣較C. iredalei具有更高緯度分布,這也是電白牡蠣區別於C. iredalei的重要依據之一。(來源:中國科學報 張雙虎)

 

相關焦點

  • 廈門發現兩個竹子新品種 首次以發現地點命名
    據廈門日報報導 日前,在我市新發現的兩種竹類植物正式命名發布,分別為「萬石山思勞竹」和「中巖茶杆竹」。這是我市首次以廈門地名命名記錄竹類植物新種。有趣的是,這兩個新品種都是在植物園裡發現的,而且長在一處。昨日,記者在兩種新植物的第一命名人市園林植物園研究員、碩士生導師陳松河的帶領下,在植物園一個偏僻的角落見到了這兩種竹子。
  • 國家蘭科中心主任劉仲健:蘭科兩個新種以深圳命名
    10個新屬以及80多個新種。」&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國家蘭科中心主任劉仲健:&nbsp&nbsp&nbsp&nbsp蘭科兩個新種以深圳命名&nbsp&nbsp&nbsp&nbsp
  • 牡蠣是什麼 牡蠣的功效與作用
    牡蠣是什麼牡蠣(ostreagigastnunb)及其近緣動物的全體,是海產貝殼。在亞熱帶、熱帶沿海都適宜蠔的養殖,我國分布很廣,北起鴨綠江,南至海南島,沿海皆可產蠔。蠔乃軟體有殼,依附寄生的動物,鹹淡水交界所產尤為肥美。軟體動物,有兩個貝殼,一個小而平,另一個大而隆起,殼的表面凹凸不平。肉供食用,又能提制蠔油。肉,殼,油都可入藥,也叫蠔或海蠣子。
  • 中國科研人員領銜團隊發現淡水蟹和魚類新種
    中國科研人員領銜團隊近日在國際專業期刊發表兩篇論文,分別介紹了在緬甸發現的德曼蟹屬淡水蟹和南鰍屬魚類的新種。一篇在《甲殼動物生物學雜誌》上發表的論文報告了在緬甸南部德林達依省發現的兩個淡水蟹新種,被分別命名為劉氏德曼蟹和萊厄亞德曼蟹。
  • 小科普|「搭便車」的牡蠣如何建造新的礁體
    澳大利亞科學家發現有一種牡蠣——雪梨石牡蠣(Sydney rock oyster,學名Saccostrea glomerata)——可以在另一種不起眼的軟體動物灘棲螺(mud whelk)的「幫助」下形成新的礁體,不過稱其為「幫助」實在是太輕了。通過實地觀察和歷史記錄,研究人員發現幼年牡蠣會搭在灘棲螺的殼上,造成它們因飢餓而緩緩死去。
  • 寧夏新近發現兩個昆蟲新種
    新華網銀川3月8日電(記者趙倩)記者從寧夏羅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了解到,保護區近期對外公布了兩個昆蟲新種,端尖斑翅蜂虻和寧夏斑翅蜂虻,這在全球屬於首次發現,成果已被國際動物學權威刊物《ZOOTAXA》發表。據了解,這兩種昆蟲是在2008年開始的「寧夏羅山自然保護區昆蟲資源及森林害蟲考察」中被發現的。
  • 從WHO給新冠命名看傳染病命名的學問
    WHO將新冠肺炎正式命名COVID-19後,目前該疫情已有3個名字。新冠疫情為何頻頻改名?WHO傳染病命名又有哪些原則?因此,此英文縮寫象徵著2019年發現的冠狀病毒和由它引發的疾病。WHO總幹事譚德塞表示,選擇這一名稱,是為了避免將此病毒與地域、動物或個人關聯,消除歧視。分清病毒名和疾病名應當說,這個理由是充分的,也是合理的。但是,全世界的人都看到了,關於新冠狀病毒和疫情,這不是WHO第一次改名,而且現在的稱謂也的確比較混亂。
  • 雲南發現兩個魚類新物種 長有吸盤喜歡激流(圖)
    新物種華吸鰍 記者 付興華 攝    昨日(1月12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究人員在整理採自於李仙江流域華吸鰍魚類標本時,發現了兩個新物種,並命名為李仙江華吸鰍和大口華吸鰍。
  • 荷花牡蠣是怎麼形成的
    廣東有一個漁村,它是一個被牡蠣包圍的城鎮。每天早晨四點,鎮上的漁業市場都很熱鬧。海鮮在這裡很常見也很豐富。但如果你能在每個家庭找到它,你當然要數牡蠣。每個家庭的日常工作都與生蠔有關,街道和小巷隨處可見,甚至在舊房子的泥牆裡也是如此。它存在於每個家庭。
  • 這和雙胞胎之間的關係是什麼?生蠔VS牡蠣是一樣的
    生蠔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海鮮,一般在家也可以吃沿海地區,在夏天,很多路邊燒烤攤都會買一道生蠔菜,可以說是很多人的最愛,但是很多朋友會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為什麼有的人叫生蠔,有人叫他牡蠣。這和雙胞胎之間的關係是什麼?生蠔VS牡蠣是一樣的,區別就在這裡!
  • 浙大學者發現新礦物 命名為「竺可楨石」
    【來源:科技日報】科技日報訊 (洪恆飛 柯溢能 記者江耘)近日,由浙江大學地球科學學院饒燦教授課題組發現的一種新礦物LiAl5O8,經國際礦物學協會新礦物命名及分類委員會全票通過,獲得批准。該礦物被命名為「竺可楨石」,英文名為Chukochenite,國際礦物學會編號為IMA 2018-132a,國家博物館藏號為M13818。 竺可楨石是科學家在自然界中發現的第一個鋰鋁氧化物,具有特殊的晶體結構,在摻入其他雜質後能夠發光產生特殊的光學效應,對於開發新興稀土發光材料具有積極的科學價值。
  • 牡蠣產出珍珠的原因和過程,你知道嗎?
    今天帶你了解一下牡蠣是如何產生珍珠的以及他們為什麼會噴水?牡蠣身體的外側有一個堅硬的貝殼,如果把它和其他牡礪同類相比較,你會發現有所不同。之所以有這個形狀,是因為牡蠣讓自己依附在了一張長滿魔力的魔力膠上。雖然只有五種常見類型,但實際上牡蠣有150個品種的。
  • 南澗無量山發現蜘蛛新種
    近日,貴州銅仁學院研究團隊在雲南南澗無量山新發現了五個蜘蛛新種,其中兩個新種分別以靈寶山和無量山命名。雲南南澗無量山保護區科研監測工作再傳捷報,目前發現的五個蜘蛛新種,增添了我國蜘蛛新種類。歷時五年,科研團隊對採集到的蜘蛛標本進行了分類研究,目前發現並報導了南澗無量山五個蜘蛛新物種,它們分別是長突擬蠅虎蛛Plexippoides longapophysis Wang, Mi & Peng, 2020,採集於南澗縣公郎鎮,發表於《生命科學研究》(CSCD期刊);靈寶山擬態蛛Mimetus lingbaoshanensis Gan, Mi, Irfan, Peng, Ran &
  • 西店牡蠣
    徐鵬飛  牡蠣,寧海人稱蠣黃,是一種生活在淺海中的甲殼類軟體動物。它的種類很多,全世界約有100種,分布在我國南北沿海的有20來種。目前我縣人工養殖的主要有「真牡蠣」、「褶牡蠣」和「近江牡蠣」3個品種。  寧海是全省海水養殖大縣,全縣牡蠣養殖總面積達到4萬畝,是全省最大的牡蠣養殖基地。
  • 牡蠣的功效與作用 牡蠣怎麼吃
    生活我們很多人在吃海鮮的時候都喜歡吃牡蠣,不但因為它的口感好,味美,且我們知道吃了牡蠣對身體有好處,那麼到底有哪些好處呢?牡蠣的功效與作用是什麼?牡蠣應該怎樣吃?在吃的時候要注意哪些事項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 牡蠣的功效與作用 牡蠣有哪些好吃的做法
    牡蠣的功效與作用1.強肝解毒在肝糖元中有一個牡蠣糖原元和儲存能量的深層關係,細胞分裂和再生,紅細胞活性可以改善肝功能,恢復疲勞,增強體力。在牡蠣中所含有的牛磺酸可以促進膽汁分泌,排除堆積在肝臟中的中性脂肪,提高肝臟的解毒作用。2.提高生殖功能牡蠣體內一種精氨酸,它是製造精子的主要成分之一。
  • 名字曾被用來命名昆蟲的男孩又發現了新物種
    正是這個痴迷昆蟲17歲的少年,在東白山上率先發現了這個新物種。但這種喜悅,對趙鐵雄來說並不是第一次。早在4年多前,他就發現過另一個新物種,這種昆蟲後來直接被命名為「趙鐵雄隆線隱翅蟲」。「像這次發現的『東白山』,長約1毫米,標本就是在體視鏡下完成的。」趙爸爸告訴錢江晚報記者,在兒子的帶動下,自己也成了一個甲蟲鐵粉,和兒子採集甲蟲、幫兒子拍攝照片甚至幫他烘乾標本。初二就有了用自己名字命名的新物種算起來,趙鐵雄已經是一個近十年的「蟲友」(昆蟲愛好者的自稱)。
  • 牡蠣殼變廢為寶,「拯救」飽受風暴侵蝕的美國紐約港
    美國紐約被稱為「牡蠣之都」,上世紀初,過度捕撈和相關的汙染摧毀了紐約市沿海水域的牡蠣礁。但近日,一個新的環保項目讓牡蠣殼變廢為寶,派上了新用場。在美國紐約市的曼哈頓區,遍布著許多以牡蠣為招牌菜的餐廳。比如一家名為扎迪牡蠣的餐廳,在這裡,食客們每周能吃下3000隻牡蠣。
  • 牡蠣是什麼,它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
    軟體動物,有兩個貝殼,一個小而平,另一個大而隆起,殼的表面凹凸不平。肉供食用,又能提制蠔油。肉,殼,油都可入藥,也叫蠔或海蠣子。  主要成分  含80%~95%的碳酸鈣、磷酸鈣及硫酸鈣,並含鎂、鋁、矽及氧化鐵等.牡蠣煅燒後碳酸鹽分解,產生氧化鈣等。
  • 日本人給他們發現的元素命名為了「日本」
    日本發現的第113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圖片來源:理研113元素專頁今天我和大家說一下元素「日本」命名背後的幾個小故事,同時跟大家講一講 「合成」新元素的新時代,跟元素「日本」以及日本科學界有著怎樣的不解之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