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蔡甸區消泗鄉漁樵村高計才 脫貧奔小康成「養蝦大王」

2020-12-22 水產養殖網

武漢蔡甸區消泗鄉漁樵村高計才 脫貧奔小康成「養蝦大王」

2018-11-02 09:18: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長江日報        瀏覽量: 11015 次 我要評論

高計才把蝦池中的水抽乾後,灑上石灰粉消毒&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記者胡冬冬&nbsp攝

&nbsp&nbsp&nbsp&nbsp10月25日,秋收時節,長江日報記者第11次來到蔡甸區消泗鄉漁樵村,在家門口,遇到騎著摩託車正風風火火趕回家的高計才。「最近在開始賣魚池裡的花鰱和白鰱,10月初到現在賣了有萬把塊錢。」高計才看見記者,大著嗓門高興地報喜。

&nbsp&nbsp&nbsp&nbsp3年成為「小龍蝦大王」

&nbsp&nbsp&nbsp&nbsp「兒子娶妻添孫女,今年在漢陽黃金口找到一份快遞員的工作,每天早出晚歸,每月平均能拿6000多元錢。小龍蝦趕上了市場火爆的好行情,雖然因為七八月天氣太熱蝦子死亡率有一些,但總體來說,20多畝小龍蝦養殖也賺了大幾萬塊錢。加上年底魚塘賣魚的收穫,年收入應該有10萬元。」曾患癌症負債二三十萬元的高計才談著今年的收穫,笑容滿面。

&nbsp&nbsp&nbsp&nbsp「身體怎麼樣?吃藥還貴嗎?」「負擔少多了,聽說這個藥今年進醫保了,估計報銷以後自己出得更少了。」因為日子越過越紅火,老高精神頭十足。

&nbsp&nbsp&nbsp&nbsp「這多虧了政府的精準扶貧好政策,你看,我家門前通往蝦池的路修成了水泥路,運飼料運蝦的車可以直接開到蝦池邊。」高計才拉著記者看新路,「你看這條從前的泥巴路的變化,像不像我從貧困戶到現在的轉變?」

&nbsp&nbsp&nbsp&nbsp的確,從貧困戶到脫貧到成為奔小康路上的「小龍蝦大王」,高計才只用了3年時間。

&nbsp&nbsp&nbsp&nbsp「堅強哥」要承包快遞點

&nbsp&nbsp&nbsp&nbsp3年前,記者第一次見到高計才時,他是被村民們口口相傳的抗癌「堅強哥」。高計才沒患病前,是蔡甸區消泗鄉漁樵村有名的能人,在村裡最早一撥養魚、養豬致富,蓋樓。

&nbsp&nbsp&nbsp&nbsp2006年,高計才被確診患上直腸癌,因為當時新農合報銷比例不高,3次手術費,他花光了所有積蓄,「辛辛苦苦15年,一病回到起步時。」高計才因病返貧。

&nbsp&nbsp&nbsp&nbsp2015年以來,我市開展精準扶貧攻堅戰,高計才這樣的貧困戶受到健康扶貧、產業扶貧等政策的特別關懷,脫貧技能和信心一步步增強。

&nbsp&nbsp&nbsp&nbsp在鄉裡和村裡的幫助下,2015年10月,高計才和村民置換了20畝閒置水田,開始學養小龍蝦。第一年,他養蝦就小有收穫,賣出3萬多元錢。但是2016年7月,消泗鄉遭遇罕見的暴雨洪災,高計才的80畝魚塘、20畝蝦池全部被淹,一年的收成化為泡影。

&nbsp&nbsp&nbsp&nbsp大水退後,在各方的幫扶下,高計才又把魚蝦養殖風風火火地給幹起來了。2017年,已經脫貧的高計才成為遠近聞名的「小龍蝦大王」。

&nbsp&nbsp&nbsp&nbsp「明年養小龍蝦再精細點,技術要更過關減少死亡率,要當名副其實的『養蝦大王』。」臨別時,高計才邀請記者明年油菜花節的時候再來看。高計才還偷偷告訴記者自己的心願,「明年籌錢給兒子在市裡承包一個快遞點,兒子媳婦可以一起幹,爭取早日幫兒子在城裡買上房。」

&nbsp&nbsp&nbsp&nbsp自述>>>&nbsp

&nbsp&nbsp&nbsp&nbsp高計才:扶貧好幹部

&nbsp&nbsp&nbsp&nbsp把我當「耿」朋友

&nbsp&nbsp&nbsp&nbsp對於我們農村人來說,最可怕的不是沒錢,而是沒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對於10年前的我來說,不僅是可怕,而且幾乎是絕望。我前幾年吃的就是《我不是藥神》電影裡的那個叫「格列衛」的抗癌藥,一個月2萬多元,一年30萬,為了活命,我好好的一個家被藥費壓得快垮了。

&nbsp&nbsp&nbsp&nbsp2015年,精準扶貧的春風吹到了我家。我最感激的還是我們村的村支書陳為炳,可以說沒有他,就沒有我高計才的今天。

&nbsp&nbsp&nbsp&nbsp2015年,在我最困難的時候,陳書記通過蔡甸殘聯尋求中華慈善總會的救助,獲得部分贈送的抗癌藥,他幫助辦理的慢性重症報銷了6000元,給我爭取的大病救助又報了8000元,這樣我的藥費負擔小多了,度過了第一個難關。

&nbsp&nbsp&nbsp&nbsp2016年,消泗鄉遭遇洪災,我的魚蝦全完了,也是陳書記鼓勵我咬著牙堅持幹。沒有資金,陳書記一遍遍跑蔡甸去爭取,那兩個月,陳書記去蔡甸不少於10次,請銀行的工作人員來我家考察。我因為有一筆之前的幾千元的小額貸款沒有還清,扶貧貸款就一直遲遲下不來,陳書記又想辦法先幫我借錢還給銀行,再爭取扶貧貸款。去年9月,眼看魚飼料的錢沒有著落,陳書記幫我爭取的精準扶貧貸款好像那「及時雨」,恰好給我批了4萬元,我喜得流眼淚。去年年底魚價好,我賣魚順順噹噹賺了一筆,填上了因為遭災的部分損失。

&nbsp&nbsp&nbsp&nbsp陳書記是個好幹部,他把我當「耿」朋友,我以後賺錢了,也會回報村裡,我還要聽陳書記的,幫助更多鄉親養蝦致富,當「帶頭哥」。


&nbsp&nbsp&nbsp&nbsp記者章鴿




 資訊分類

相關焦點

  • 患癌貧困戶成了「小龍蝦大王」,從欠債30萬元到開公司,窮日子變...
    2020年11月12日,記者再次採訪高計才,高住在大部分時間住在蝦塘旁的棚屋裡,每天忙得不亦樂乎。記者胡冬冬 攝我叫高計才, 今年58歲, 蔡甸區消泗鄉漁樵村村民。幾年前,我因患癌症把整個家庭拖進貧困的深淵。
  • 扶貧|患癌貧困戶成了「小龍蝦大王」 從欠債30萬元到開公司,窮日子...
    我叫高計才今年58歲蔡甸區消泗鄉漁樵村村民幾年前,我因患癌症把整個家庭拖進貧困的深淵。我的生活是不幸的,然而,我又是幸運的——精準扶貧好政策讓我從絕望中找到希望,窮日子變「牛日子」。3年前,我是欠了30多萬元外債的患癌貧困戶;如今,我摘掉了貧困帽子,成為遠近聞名的「小龍蝦大王」。除了養魚養蝦,我今年還和朋友合夥開了個勞務公司,想把消泗十裡八鄉的老哥們聚在一起,通過進城務工來致富,一起「抱團」奔小康。
  • 省婦聯領導調研蔡甸區省級「最美巾幗農莊」——武漢景秀大地生態...
    省婦聯領導調研蔡甸區省級「最美巾幗農莊」——武漢景秀大地生態農業園 2020-05-22 02: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脫貧故事】李永會:養殖摘「窮帽」 致富奔小康
    【脫貧故事】李永會:養殖摘「窮帽」 致富奔小康 2020-11-24 17: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養雞能手」帶領鄉親脫貧奔康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養雞能手」帶領鄉親脫貧奔康 2020-09-09 18:31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重拾信心幹事業 「老洪」脫貧奔小康
    「老洪,你孫子能享受殘疾、低保政策,在教育、醫療上也都可以享受到很好的國家政策,你得帶個頭,把不良習性給改了,把日子過起來……」鎮、村幹部一次又一次上門,幫助洪帽南一家落實政策,和他一起制定脫貧計劃,幫助洪帽南樹立脫貧信心。「政府能幫我一時,幫不了一世,要把日子過得順暢,最終要靠自己!」
  • 脫貧攻堅一線故事:幹勁不能松 還得抓緊奔小康
    剛剛脫了貧,幹勁不能松,他們說——  還得抓緊奔小康哩(決戰脫貧攻堅·一線故事)  隨著脫貧攻堅的深入,越來越多的貧困戶脫貧摘帽,擺脫窮日子、住上新房子,日子越過越甜。  脫貧只是起點,並非終點。記者採訪了5位剛剛摘帽的脫貧戶,請他們談談今年的新打算。
  • 因病致貧,養兔脫貧,貧困戶王清安成了養兔「專家」
    納入貧困戶後,三王村脫貧責任組幫王清安申請了各項補貼,辦理了慢性病本,2018年又申請了危房改造,通過危房改造,家裡的居住條件得到了改善。2018年政府引導貧困戶養殖肉兔增加收入,為提高貧困戶積極性,鄉政府為每戶貧困戶提供300元的購買種兔補貼,並請專家定期上門進行技術指導、免費防疫。因肉兔養殖管理簡單,增收穩定,政府還有一系列的政策扶持,很多貧困戶包括殘疾人貧困戶、老人戶都積極參與進來養殖肉兔。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周樹林:退役不褪色帶領村民奔小康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周樹林:退役不褪色帶領村民奔小康 2020-12-14 16: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隴西:民富村美奔小康
    隴西縣聚力脫貧攻堅,樹立問題導向,靶向施策補短板,因地制宜育產業,使昔日深居大山的貧困戶,搬進了設施完善的新農村,開啟了民富村美奔小康的新徵程。
  • 喬莊鎮「養蝦大王」蝦塘開賣 一塘產蝦三千多斤
    9月3日,大眾網記者來到喬莊鎮劉旺王莊南美白對蝦養殖戶許學森家的蝦塘,探訪「養蝦大王」的養蝦路。  一件泛黃的白T恤,一條沾著泥土的深色褲子,一雙黑布鞋。很難想像,眼前這個穿著樸素甚至有些邋遢的黑瘦老頭就是劉旺王莊南美白對蝦養殖大王許學森。看到有人來訪,許學森很高興,一直張羅著要燒水沏茶,被謝絕多次,他才搬了個椅子坐下。
  • 脫貧攻堅:風勁揚帆奔小康
    脫貧攻堅:風勁揚帆奔小康時值寒冬,奔走於長治的崇山峻岭,隨處可見一幅幅生機勃勃的宜居畫卷:一條條水泥路蜿蜒向前、一棟棟農家新居錯落有致、一個個扶貧項目落地生根、一座座致富廠房拔地而起、一張張幸福笑臉燦爛綻放……房子有了,保障有了,產業有了,收入增加了,脫貧了,幸福指數更高了,廣大貧困戶紛紛摘下貧困帽,踏上了致富路。全面脫貧,承諾如山。
  • 【決戰脫貧攻堅】萬眾一心奔小康——寫在人民法院助力決戰決勝...
    《中國審判》特別策劃報導(下)奔向小康目錄脫貧攻堅倒計時·綜述萬眾一心奔小康脫貧攻堅倒計時·幫扶智力援建 法治致遠浙江高院 萬裡路援建邊疆情湖州兩級法院2017年7月,甘肅省高級人民法院作為幫扶臨夏縣的省直組長單位和唯一的省級幫扶單位,其在負責全縣脫貧攻堅幫扶工作的同時,還直接承擔了尹集鎮、刁祁鎮8個貧困村的幫扶任務。甘肅高院瞄準攻堅靶向,因村施策,不斷夯實脫貧致富的產業基礎,讓當地幹部群眾奔小康的信心更足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 發展走大道 脫貧奔小康——大冶市保安靈鄉建好農村「四好」幸福路
    可最初,這裡鄉路泥濘、盤繞複雜,通行成了制約產業發展的最大「枷鎖」。保安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統籌考慮協調推進,翻修全村上下山道路,在該村建設9.2公裡旅遊道路,同步連接保安鎮4個村37個自然灣,以及金山店鎮2個村和13個自然灣,串接入組公路26公裡。四通八達的通村通組公路已成為便民路、致富路,方便了沿線8000餘名居民出行,打通了沼山村跟外界的聯通,更帶來數不勝數的人流和機遇。
  • 「我家的故事——脫貧攻堅奔小康」短視頻徵集展示活動成果交流會...
    「我家的故事——脫貧攻堅奔小康」短視頻徵集展示活動成果交流會現場。中國網信網 李曉尹 攝12月23日,「我家的故事——脫貧攻堅奔小康」短視頻徵集展示活動成果交流會在京舉行。活動緊緊圍繞「我家的故事」這一主題,通過短視頻的形式,從網民視角講述個人、家庭、身邊扶貧脫貧奔小康的鮮活故事,以小切口反映新時代,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充分展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扶貧事業取得的新進展和新成就。楊小偉指出,隨著媒體融合發展和移動網際網路普及,短視頻在網絡傳播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 蔡甸農戶養豚鴨成功脫貧過了個幸福年
    蔡甸農戶養豚鴨成功脫貧過了個幸福年 2019-02-09 05:28參與互動    扶貧工作隊幫忙開通網絡銷售平臺  蔡甸農戶養豚鴨成功脫貧過了個幸福年
  • 描繪脫貧攻堅奔小康的美麗畫卷 湖南省美術作品展覽長沙開展
    在脫貧攻堅的道路上,湖南美術工作者從不缺席。12月11日,「決勝脫貧在今朝·丹青共築中國夢」湖南省美術作品展覽在湖南美術館正式開展。202件展現脫貧攻堅奔小康新成果的優秀美術作品集中亮相,向偉大祖國獻禮。2020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脫貧攻堅決勝之年。
  • 上山奔小康 慈利返鄉夫妻六年成高山牧場主
    上山奔小康 慈利返鄉夫妻六年成高山牧場主 2020-08-12 17: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我的脫貧故事」有人管有人幫 「老黃」脫貧奔小康
    看著滿欄的生豬養得膘肥體壯,他臉上掛滿了笑容。「脫貧致富全靠這幫豬崽了!」黃賢煥說。圖為定南縣巋美山鎮寨頭村一角。寨頭村,是定南縣巋美山鎮西北部的一個偏遠山村。村子四面環山,交通閉塞,全村有576戶2098人,其中貧困戶70戶283人,黃賢煥家就是其中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