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學生「敲打」老師究竟反映了什麼問題?

2020-08-29 真正鱷魚不哭

自從疫情爆發以來,各地無數學生只能宅在家中進行網課學習,於是各種奇葩事層出不窮。

這不,廣東潮州又來了新動態,一位在網課上問老師作業,結果被嚴厲批評,並被勒令寫檢討。

事情並不複雜,這位學生在提問時不知出於什麼考慮,在問題之後加上了兩個敲打表情(頭條找不到該表情,請多包涵),老師看到後很生氣,批評他不尊重老師,而學生則辯解說他跟父母聊天時也是這麼用的……

對於此事網友們的看法呈兩極化,年紀大一點的人士大多認同老師的做法,覺得青年一代少了尊師重道,應該好好教育。而青少年則更多不以為然——

有人以為「敲打」在青少年中另有含義,其實並無惡意,老師不理解是代溝問題,是教育過程中的小問題,不必上綱上線。也有人認為老師不願意去了解青少年實際情況,遇事自己想當然反應過激,學生沒錯是老師不對。更有人覺得,老師自己玻璃心,擺師道尊嚴的臭架子,為想像中的冒犯小題大做,不配為人師表……

其實正反雙方都沒有抓住問題關鍵,這件事發生在師生之間,但不等於說這個問題是教育過程中所特有的。

我們剝離兩人身份,假設是兩個關係不太密切的人在談話,其中一人覺得對方說話冒犯了自己,因此表示不滿。那麼這時候說話者應該怎麼應對呢?

LZ一貫是這麼說話的,你TMD有意見?

這是要打架的節奏吧?

語言往往存在歧義,在交流中出現不同理解其實很正常,不能一廂情願認為別人一定會理解你的本意。既然說話人本意是要向對方傳遞一定信息,那在對方發生誤解時,就有義務進行解釋。注意,是解釋不是辯解。解釋是澄清問題,並不強調對錯;辯解則預設立場:我是對的,你有別的理解是你的問題。本來對方就因為覺得被冒犯而不快,說話人還要指責其理解能力,這無疑是激化矛盾。

回到原來的語境。當老師表示不滿時,如果學生馬上做出說明:我沒有敲打老師的意思,是覺得自己笨應該被敲;相信老師能接受這種解釋,不會不依不饒繼續追究。按照最新消息,學生向老師道歉,老師也諒解了學生,這就是比較好的結果。

這件事本質上是如何處理交流中發生的誤解,結果因為當事雙方的特殊身份,完全帶偏了關注點。

回到事件本身,老師批評的話說得有些重,但是語重心長,值得深思。我們固然不必將社會看得一團漆黑,但卻要明白世界沒有那麼善意,不是每個人都會設身處地站在別人立場上考慮問題的。很多衝突乃至流血事件起因都非常無謂,不過是一點誤會,結果雙方不屑於解釋,最終釀成慘劇。

不注意小節,真會出大問題的!

相關焦點

  • 學生給老師發「敲打」表情被批!要打老師?這個表情到底是啥意思?
    >學生在群裡給老師發,老師學校副校長告訴記者老師認為學生想打她而學生其實並沒有這個意思事後雙方已消除誤會相關視頻A:「敲打」表情呀,最開始的設計靈感是來自一個漫畫畫面,老和尚拿木魚敲打小和尚。是一種老和尚敲打小和尚,老媽打兒子的寓意,其中也有提示(即『你該醒醒了』)的意思,是一種親密關係打鬧場景的表達。從上文事件的語境來看,這個學生應該是想表達自我敲打的意思,也有可能他想發
  • 學生在微信群裡發敲打表情,老師誤認為學生想打他
    近日,廣東潮州,一名學生在微信群發送兩個「敲打」表情,老師認為該表情不禮貌,有毆打自己的念頭,稱其沒家教並責令寫檢討。後來,該學校的副校長告訴新聞記者,老師認為學生發這個表情是想打他,事後雙方已經消除誤會。「她是在問老師題目的時候,把這個表情發給老師,老師就以為學生要打自己。
  • 微信中「敲打」表情到底是什麼意思?騰訊設計師:木魚敲打小和尚
    IT之家4月23日消息 近日,廣東潮州一名學生在微信群發送兩個敲打表情,老師認為該表情不禮貌,批評責令其寫檢討。學校副校長告訴媒體,老師認為學生想打她,事後雙方已消除誤會。的表情到底是啥意思呢?騰訊官方表示,有幸請來「敲打」表情的參與設計者,為我們來答疑解惑:Q:
  • 微信「敲打」表情到底是什麼意思?騰訊設計師:你該醒醒了
    IT之家4月23日消息 近日,廣東潮州一名學生在微信群發送兩個敲打表情,老師認為該表情不禮貌,批評責令其寫檢討。學校副校長告訴媒體,老師認為學生想打她,事後雙方已消除誤會。「敲打」表情不是真想拿錘打你......其他的請大家補充......科普表情,人人有責。不過問題來了,這個的表情到底是啥意思呢?騰訊官方表示,有幸請來「敲打」表情的參與設計者,為我們來答疑解惑:Q:「敲打」表情是怎麼想出來的呢?
  • 學生發「敲打」表情激怒老師:用「鈍感力」化解師生溝通危機
    近日,廣東潮州一名中學生因在群裡向老師提問時加了兩個「敲打」的表情,被老師理解為是學生想毆打自己,於是連環炮式地批評教育學生沒有禮貌、沒有家教,並讓學生寫檢討,認為「很失望、感到悲哀」。那麼,到底學生應不應該對老師發「敲打」的表情?老師批評學生有沒有錯呢?老師都對學生說了什麼?在學生提問後面帶了兩個」敲打「表情後,可以看出老師立即生氣了,質問學生沒有禮貌,有沒家教。而學生此時是一臉懵懵的表情,完全不知道自己怎麼得罪老師了。
  • 「敲打老師?」,不僅是代溝問題,表情包的隱藏含義,如何使用?
    這不,最近就發生了一起因表情包帶來的不愉快的事情:某中學班級微信群聊天記錄顯示,一名學生詢問問題時發送兩個敲打表情,老師認為「敲打」表示學生有毆打自己的念頭,稱其沒家教並責令寫檢討。學生表達的意思更傾向於表達自我敲打的意思,而老師則理解成了學生對自己有暴力傾向,誤會由此產生。說到這裡,想起一個表情:感覺這位同學可能想發這個,但是想著老師可能不能接受這種風格,於是換成了我們看到的那個表情了。
  • 學生在班級群發「敲打」表情被老師責令寫檢討
    昨日,#學生班級群發敲打表情被老師批#這一話題衝上了熱搜榜,引起熱議。原來,一名學生在班級群裡詢問問題時發了兩個「敲打」的表情,遭到老師嚴厲批評。老師認為該表情有「毆打」自己的意思,並責令學生寫檢討。學校副校長表示,事後雙方已消除誤會。
  • 潮州七個學生為老師建「先生祠」 尊師重教成美談
    潮州七個學生為老師建「先生祠」 尊師重教成美談 2017年02月04日 16:16   來源:南方網
  • 學生發「敲打」表情被批上熱搜!表情包是個坑 發送最好先看人
    近日,#學生微信群發敲打表情被批#登上微博熱搜榜,閱讀量已達3.6億。原來,廣東潮州,一名學生在微信群裡問老師作業時,發送了兩個敲打表情,老師看到後覺得這個表情不禮貌責令其寫檢討。
  • 學生的考試成績究竟能不能公開?家長、學生、老師各有想法
    學生的考試成績究竟能不能公開?家長、學生、老師各有想法前不久,個人在某班學生中做了一個小調查:你們班考試以後排名嗎?結果發現,很多學生都反映,每次考試老師都排名,還有部分學生反映,經常排名。這我就納悶了,教育部門和學校都一再強調,不得給學生的考試成績排名,怎麼就有老師不執行規定呢?那麼,問題就來了:學生的考試成績究竟能不能在班級公開?想當年,我還是一個年輕教師的時候,帶語文課,帶班主任,每次考試完,批完卷子,我都會在班級報分數,報一個學生的分數,學生就上來拿自己的試卷。
  • 潮州有人的精裝房浴室玻璃隔斷突然爆裂,究竟發生了什麼呢?
    究竟發生了什麼呢?在劉女士家中,主臥浴室的玻璃隔斷出現爆裂。將近一半的玻璃已經脫離框架,散落的玻璃渣已被劉女士清掃乾淨,殘留在框架上的部分也是支離破碎。劉女士說,這塊玻璃是在5日清晨6點多時突然爆裂的。劉女士:突然聽到嘭地爆裂聲,就起床來看,起來腳一踩就踩到一塊玻璃渣,去廁所一看發現整塊玻璃已經爆裂了。之前開玻璃門都是正常開關,沒有太用力開關的。
  • 長沙首個犬只留檢場所來了,可免費領養;學生微信群發敲打表情被批
    經過詢問得知,小孩剛好 10 歲,家住在附近,因開學在即,著急作業沒做完,怕老師懲罰,就想著到同學家去補習作業。剛好自己對這一帶比較熟悉,同學又在隔壁不遠,就提著書本從高速上抄近路到同學家。路政員隨即開展了安全教育,小孩子吐吐舌頭,表示等下將從村道到同學家,再也不走捷徑了。奇了!
  • 解聘用書本敲打逃課學生的老師,老師們如何才能更好教書育人?
    解聘用書本敲打逃課學生的老師,確實讓作為老師的我受到一定的觸動。我們說這個五蓮二中的楊老師絕對是一個責任心強,優秀的老師,但受到的處罰不可謂不嚴重。面對這種現實,老師們確實要注意保護好自己,這樣才能更好地教書育人。
  • 花式拜孔子像,學生們考前的荒誕行為,反映了什麼問題?
    各類網絡信息的傳播也在無形間增加了人們的想像力,因此,如今很多學生都非常有想法和創意。正因為如此,學生們或許也常常會做出一些老師父母們意想不到的事情,有些事情或許會讓人忍俊不禁,有些事情則讓人哭笑不得。不過,也正因為各種各樣的趣事,才讓校園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讓大家的學生時代更值得回憶。在期末考試前夕,一群腦洞大開的同學們又在學校裡「搞事情」了。
  • 多角度還原西安中小學網絡課堂:老師隨時語音提問"敲打"學生
    沒有講臺,老師怎麼講課?沒有教室,學生怎麼上課……3月17日—18日,三秦都市報全媒體六路記者,分別走進小學、初中、高中畢業生和老師設在家裡的「特殊教室」,用鏡頭還原疫情下他們各自的「網絡課堂」。這樣做,不僅能為衝刺高考的他們打氣加油,也能起到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效果。高三年級學生:將老師講課內容列印出來西安建築科技大學附屬中學高三3班學生荀照淇, 7點50分便打開了自己的iPad,因為8點整政治老師就要上網課了。
  • 向領導反映問題有什麼講究
    給領導說話特別有講究向領導反映問題有什麼講究?那麼,究竟怎樣給領導反映問題呢?今天從三個方面簡單闡述,希望對你有所幫助。1. 言簡意賅,直奔主題。無論你的問題多麼重要,無論你有千萬條理由,無論你與領導的關係多麼親近,在反映問題時都要在第一句話說出主題,看到領導皺起眉頭時,再說明有關話題。切記,不要過多的佔用領導的時間。
  • 《大師兄》:這部電影充分反映了老師對學生的感情
    《大師兄》:這部電影充分反映了老師對學生的感情大師兄是被一個妹子拉來看的,說實話,來看之前相當抗拒,因為光題材我就相當不喜歡。之後開始上課,就讓人發現,這貨似乎什麼都懂,作為通識教師,從經濟學講到科學,從地理講到哲學,而且特麼似乎會的還都不是皮毛。懂的東西多就算了,打架和特麼牛的一匹,和一個拳王打成平手,多次為了學生和惡勢力大打出手,還特麼全贏了。
  • 究竟是老師培養了學生,還是學生成就了教師?
    聽我藐藐網上看到有人提問,孔子因材施教,教出了不少優秀的學生,但孩子為何卻是一個庸才?個人覺得這個問題可以理解為「究竟是老師培養了學生,還是學生成就了教師」。我的答案是:老師和學生互相成就,這大概也是「教學相長」所應有的含義。打個不恰當的比方,就像兩塊冰冷的石頭因為撞擊就產生了火花,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這種作用與反作用,促成了學生和教師的共同成長。但是,這裡面有一個前提,學生與老師的資質稟賦必須在相似的量級上。
  • 家長反映孩子在校手心被打腫 老師稱只是小小懲戒
    「孩子的手心被老師打成那樣,看著真心疼。」5月20日,市民李女士向媒體反映,上初三的孩子在學校被老師體罰了。不僅如此,據李女士稱,這名老師還喜歡翻看學生的書包,有啥值錢的東西就直接拿走。「好的鋼筆啥的,只要他喜歡,學生就別想要了。」
  • 價值萬元的潮州牛肉丸製作技術,太贊了必須收藏!
    潮州菜餚有三寶,牛肉丸、滷水和沙鍋粥。說到潮州牛肉丸,很多食客都對其鍾愛有加,潮州牛肉丸的製作技術,歷來都是要用錢來「買」的。很多廚師為了找到製作正宗牛肉丸的方法,不惜花費上萬元,結果做出來的成品還是效果不佳。今天,小編特別邀請到有著30多年牛肉丸製作經驗的吳獻明師傅,為大家還原真實的牛肉丸製作技術,必須收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