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媒體談華為企業文化:有中國特色的矽谷範兒

2020-12-24 網易科技

網易科技訊5月8日消息 據金融時報報導,位於深圳的華為總部,有著明顯不同於矽谷的國有企業氛圍。華為員工在上午8:30準時上崗,因故遲到者需要按模版發郵件請假。辦公室的燈光在午時變暗,印表機與員工一同進入午休。

中國電信巨頭對利潤的看法反映著同樣的集體主義精神。華為在3月發布的年報中稱公司「不追求高利潤,我們與客戶和行業夥伴共享利潤」。

華為去年營收達到5216億人民幣(756億美元)。不過儘管收入同比增長32%,淨利潤僅增長0.4%,利潤率回落至7%。

市場研究機構IDC的數據顯示,華為手機全球市場佔有率排名第三,僅次於蘋果和三星。華為在中國則豪據第一,市場份額比第二名的OPPO高出20%。企業業務上,華為生產的網絡基礎設備被全球各地的電信運營商使用,超越愛立信和諾基亞。

不過華為進軍美國市場一直不順。美國人對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的軍隊背景多有猜疑,對華為背後所牽涉到的政治力量也感到不放心。

美國人對華為乃至中國科技企業的疑心如此之重,以至於當日本軟銀在2013年收購美國斯普林特Nextel通訊公司時,軟銀被要求承諾不使用華為製造的設備,就連此前被斯普林特收購的Clearwire公司所採購的華為設備也要棄用。

據知情人士稱,美國人這一近乎無理取鬧的要求讓軟銀總裁孫正義很不高興。孫正義是華為設備的早期擁躉,十分看好大規模經濟帶來的價格優勢。

華為的全球化戰略繼續進行,並且在網絡設備和手機之外開拓新業務。雲業務今年新招2000人,同時計劃推出兼有無線充電功能的新型基站。有報導稱華為計劃在本月推出新的筆記本產品。

「華為在智慧型手機上看起來很厲害。」ABI Research研究總監David McQueen說。「不過他們需要將它提升一個檔次,才能在下一代真正趕上蘋果和三星。」McQueen參加了華為近期在深圳舉辦的分析師大會。深圳緊鄰香港,曾經的邊陲小漁村如今已發展成中國的科技中心。

手機部門為華為貢獻了約1/4的營收,不過由於價格下降和營銷成本上升,獨立市場研究公司Radio Free Mobile創始人理察·溫莎(Richard Windsor)估計華為手機在去年可能略有虧損。

華為堅定奉行家長制的企業文化。路透社發布的一份華為內部備忘錄顯示,任正非對非生產性員工言辭激烈。

華為消費者業務首席戰略官邵洋在本月底分析師大會上發言,表示公司將精簡手機產品線(目前有22款),並退出無法獲得市場優勢的小國市場。

一些人主張對不賺錢的手機部門採取更嚴厲的手段。華為曾在2008年試圖拍賣手機部門,結果拍賣不成致使手機部門至今留在華為集團內。溫莎建議華為與百度或騰訊之類的網際網路巨頭聯手,彌補自己在國內服務上的差距,促進其在發達市場的銷售。同時指出眼下華為還不具備取代三星的體量和能力。

其他人指出進軍包括東南亞和印度等全球市場的其它不足。手機廠商要想在印度獲得市場份額需要付出巨大成本。OPPO和vivo在寶萊塢和板球明星贊助上燒錢數億美元。

華為承認自己的生態系統尚待完善。「我認為我們需要像蘋果學習。」邵洋說。「將業務比做一棵樹,組件是根系,設備是枝幹,數據、支付以及內容聚合是枝葉。」

華為有晶片和設備作為根基,在枝葉層面,也有個人云儲存和行動支付,同時也在尋求推出視頻內容。

價值5.5億美元的中國行動支付市場被阿里巴巴和騰訊佔據,華為自然也想分一杯羹。不過目前華為支付功能十分有限,僅能用於轉帳。即便是華為園區的咖啡廳也只支持競爭對手的支付服務。

華為的雲服務在國內擁有近2億用戶,遠未達到盈利。佔有最大市場份額的阿里雲每100美元營收就要虧損5美元。騰訊也在競逐國內雲市場,前不久剛以「1分錢」超低價與廈門政府籤訂合同。

雲、無線基站和企業是華為業務的核心。手機在華為投資者談話中佔比僅為2-3%。

「這表明輪值執行長們從未將消費者視為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技術市場研究公司(Counterpoint Technology Market Research)分析師Neil Shah說。「消費者業務對增長的追求同領導層的關注點之間存在一些不匹配。」

現任執行長徐直軍(Eric Xu)對消費者業務少有興趣。他直言搞不懂智能手錶意義何在,稱自己從來不帶智能手錶。

為何美國對華為處處提防,英國卻不是

美國兩大智庫之一的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的高級副總監詹姆斯·路易斯(James Lewis)將變幻不定的中美關係視為華為全球戰略最大的不確定因素。

路易斯稱,美國安全部門「堅信華為為中國政府利益服務,幫北京政府收集情報。」國家資金的動向也支持這一判斷。去年的政府撥款創造了12.9億元人民幣(1.9億美元)的淨收入,非洲和拉美國家電信運營商購買華為設備可從中國銀行獲得300億美元額度的貸款。

華為同時為購買手機的運營商提供設備折扣,美國政府的限制是華為手機在美銷售乏力的重要原因。在後斯諾登時代,華為的雲服務和網絡設備更難獲得市場。

前不久中興在美被指違反制裁令遭罰12億美元。中興在報告中爆料名為「F7」的同行也在與伊朗進行同樣的貿易。F7的身份引發外界猜想,中國大陸IT評論員稱中興內部一直稱華為為「F7」。(理由是中興認為華為內部員工多為「夫妻」檔。而華為則以「26」反譏對手,音同「二流」企業。)

與進軍美國市場的步履維艱相比,華為在英國則順利的多。英國人似乎對中國巨頭毫無戒備,2005年華為同英國電信籤署了它第一份海外大訂單。

為了打消安全顧慮,華為特別在牛津設立一個「網絡安全評估中心」,公開其產品供英國專家檢查。

由英國政府與情報機關的專家,以及華為公司的代表組成的審查委員會在2016年作出結論,認為「網絡安全評估中心履行了其職責,確認華為參與英國關鍵網絡可能為英國國家安全帶來的任何潛在威脅都已被足夠緩解。」(孫文文)

本文來源:網易科技報導 責任編輯:白鑫_NT4464

相關焦點

  • 為什麼頂級寫字樓不歡迎「矽谷範兒」?
    前言:人,是影響一棟建築氣質與文化的關鍵因素。一個人或一群人的思想、文化、信仰、偏好、品味、性格等因素,強烈影響著一棟建築的魅力。通常,作為城市天際線標誌的商務寫字樓,更深受「人」的影響。2000年以後,隨著「網際網路+ICT」行業在中國蓬勃發展,企業數量呈幾何倍數爆炸式增長。從而誕生了以百度、騰訊、京東、今日頭條、阿里巴巴、美團、攜程等網際網路企業扎堆出現的網際網路商務聚集區,也誕生了華為、大疆、中芯、中興等ICT企業扎堆出現的電子科技商務聚集區。
  • 華為「床墊文化」:奮鬥是人類特色,舒舒服服怎麼可能有突破?
    艱苦奮鬥一直是任正非提倡的核心文化之一,也是貫穿華為成長過程中的核心精神動力。在華為人看來,即使是一隻烏龜,只要敢於向前,敢於奮鬥,那麼它最終也會跑贏懶惰的兔子。艱苦奮鬥作為華為核心價值觀中最重要的一條,用人們更為熟知的一個詞彙來描述的話,就是「床墊文化」。
  • 《浪潮之巔》:矽谷企業的公司文化——工程師文化及其特點
    與其說是Google的工程師文化,不如說是矽谷的工程師文化更加合適。矽谷工程師文化的形成一方面是歐美歷史上的原因:在歐美國家,專業人士的地位相對比較高;另一方面是矽谷本身的分配關係:按照個人能力與公司形成的契約關係,因此行政職務和匯報關係就不那麼重要了。
  • 英國真的要放棄華為嗎?華為老兵談中英電信百年合作史
    英國對華為5G在應用方面做出了限制,但留出了半年的籤約寬限期,並要求華為設備晚到2027年才下線。而不久之前,也有消息稱華為將不能獲得ARM未來的新架構(ARM V9)授權,但華為已經獲得V8的永久授權。電子信息領域,中國和英國之間,過去百年之間,有著不少交集。有理由相信,中國和英國未來也勢必將長期合作。
  • 它是牛津大學的兄弟,位於英國「矽谷」,華為的研發中心設在這裡
    不過雷丁大學這個富二代的辦學之路充滿了坎坷,申請成為獨立大學都可以悲劇到被政府拒一次,之後2006年又有學科關閉風潮,可以說能辦到現在也算是經歷過大風大浪之後的平靜。不過在科研方面,雷丁倒是繼承了牛津大學的一些衣缽,在REF(原RAE)英國官方大學科研實力排名中,雷丁大學位居全英第28位。
  • 中科院聯合矽谷大佬強勢表態,英國也出手了
    英偉達收購ARM 要知道,ARM公司可是世界上有名的晶片架構服務供應商,並且還是最頂級的,在全球擁有很多的客戶,像是華為、高通以及三星等等,這些頂尖的企業所使用的晶片架構全都是由ARM來提供的。
  • 外交部回應英國禁用華為:以莫須有風險配合美國排除中國企業
    英國獨立電視新聞記者:《環球時報》社評文章稱針對英國禁用華為的決定,中國需要作出必要的反制,並且要公開打疼英國。請問這代表中國政府的立場嗎?英方這一決定是否意味著英國脫歐後與中國籤訂貿易協定的可能性已不存在?
  • 留學英國的中國女孩:中國傳統文化在英國很「潮」
    鄭州女孩告訴你:中國文化在英國走紅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張鈞彥「我來英國將近一年了。在英國雷丁大學SMA中心就讀金融專業的鄭州女孩滿云云號召她身邊來自香港、深圳、上海、武漢、鄭州等地的中國留學生參加了河南手機報發起的《我在外國看祖國》視頻錄製,看看他們眼中祖國的模樣。
  • 英國真的要放棄華為嗎?華為老兵談親身感受的中英電信百年合作史
    而不久之前,也有消息稱華為將不能獲得ARM未來的新架構(ARM V9)授權,但華為已經獲得V8的永久授權。 電子信息領域,中國和英國之間,過去百年之間,有著不少交集。有理由相信,中國和英國未來也勢必將長期合作。
  • 永遠的華為床墊文化
    企業文化太複雜,難以用簡單的語言進行概括,人們只好用擬人化的手法對企業文化做出歸納,故有狼、虎、獅、象、龜、牛、馬、鶴、鷹、松、柏等一系列文化出臺,企業文化被搞得恰似一個小朋友嚮往的動物園或植物園。  其實,不僅企業,其他組織亦如此,如美國的兩大政黨,19 世紀70 年代政治漫畫家託馬斯·納斯特的畫,分別以長耳朵的驢和長鼻子的象比擬美國民主黨和共和黨。
  • 中國光谷發出英文名片 官網對標矽谷、劍橋科技園
    中國光谷英文網站截圖  湖北日報網(荊楚網)消息(記者周三春 通訊員張珊妮)中國光谷越來越有國際範兒了,這一次向全球遞出的是自己的英文名片。3月20日,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又稱「中國光谷」)英文官方網站(http://www.chinaopticsvalley.com/)正式上線。該網站的全球推廣同日啟動。  記者看到,此次上線的中國光谷新英文網站設有走進光谷、新聞中心、園區縱覽、商務投資、生活社區、企業風採等版塊。
  • 華為董事長梁華接受英國媒體採訪實錄
    6、《新聞聯合社》記者:現在華為遇到這麼多的審查,請您代表公司談一談華為對這種審查的感受是什麼?對這些審查做出什麼樣的反應?這些審查是不是有合理原因支持?現在西方有批評聲音,而且被媒體廣泛報導。梁華:現在的報導中,有批評的、有表揚的,也有事實澄清的,各種聲音都有。目前,華為曝光度很高,大家很關注,因為美國到處打壓華為,使得大家非常關注。
  • 錨定硬科技藍海 EFC上位網紅級「新矽谷」
    今年1月起,來自加拿大銀行、英格蘭銀行、日本銀行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中央銀行宣布設立專門小組,討論央行數字貨幣用例;3月11日,英國政府發布財政預算,持續關注抗擊疫情與金融科技。 錨定數字經濟、新金融、新科技藍海,是EFC與杭州、與國際趨勢的不謀而合,也是EFC立足自身,助力未來科技城成就「中國矽谷」的意志體現。
  • 理性分析:在美國矽谷中國人為什麼混得不如中國人?
    然而,印度人則幾乎壟斷了矽谷的中高層,印度裔中高層越多,其基層國人也就爬的越快。中國與印度同為文明古國之一,在矽谷的情況卻截然不同,逐漸凸顯出兩者在西方文化上,與對外人才輸出態度上的差異有多大。
  • 英國屈從美國壓力宣布「禁用華為」,華為:令人失望,可能會讓英國...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14日報導,詹森當天主持了國家安全委員會會議,重點討論的就是華為問題,並做出決定。英國數位化、文化、媒體和體育大臣奧利弗·道登在會後發表聲明稱,英國移動運營商被禁止在2020年12月31日以後購買新的華為5G設備,並且必須在2027年前從它們的網絡中移除華為的所有5G設備。
  • 中興華為在英國輸掉專利官司,對中國企業意味著什麼?
    文|高博金律師事務所亞太區董事總經理 連蓮 最近,華為、中興打輸了一場海外官司。 英國最高法院在同一份判決書中就無線星球(Unwired Planet)訴華為案、華為訴康文森無線(Conversant Wireless)案、中興訴康文森無線案三個案件發布終審判決。 三個案件都涉及標準必要專利(SEP),包括2G、3G、4G蜂窩式電話的手機端和基站的一些專利,法院判決是無線星球和康文森無線勝訴。
  • 華為聯手BBC,進軍流媒體,這家斜槓企業還想幹什麼?
    購買華為Mate30 Pro和MediaPad M6的用戶還將獲得為其一年的Filmin高級訂閱服務。 說不定,華為還會在不久的將來推出自己專屬的流媒體平臺。 BBC Studios全球發行總裁Paul Dempsey說:「這項新協議讓我們有機會與華為視頻發展長期的多區域的授權合作關係。
  • 英國禁止華為參與5G建設
    當地時間14日,英國就華為能否參與英國5G建設作最終決定。英國數位化、文化、媒體和體育大臣奧利弗·道登當天在英國議會下院宣布了這項政府決定。他說,鑑於美國針對華為實施制裁帶來的影響,英國將要求本地運營商在2027年前從5G網絡中徹底移除華為設備。此外,今年12月31日以後,政府還會禁止運營商從華為採購任何新的5G設備。
  • 中國退出英國1732億核電項目,與英拒絕華為有關?英國面臨大難題
    11月30日,英國政府宣布,從2021年9月開始,禁止當地電信運營商安裝新的華為設備。在英國政府宣布這一政令之前,華為高層曾就當前美國正處新舊政府交替之際「喊話」英國,表示希望英國能夠重新考慮此前針對華為的禁用令。
  • 華為劍橋園區獲批有望助推英國成為光電子全球研發門戶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當地時間26日,華為英國媒體公關部經理保羅·哈裡森(Paul Harrison)專門就一天前英國批准華為劍橋研發中心建設規劃一事接受了總臺記者專訪。他表示,該研發中心的獲批有望助推英國成為光電子全球研發的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