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ASML,就晶片言,未來的中國將不再是「卡脖子」

2020-12-22 小侯vlog呀

近年來,中國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領域開始有新的突破,但這樣的突破在很多中國人的眼裡似乎有點快,甚至開始擔心中國的國會將來不會以超快的速度超越他們。所以像技術封鎖這樣的事情開始發生了。5G技術是我國自主研發的,在世界上尚屬首創,這個速度甚至超過了美國、德國等科技強國!

然而許多西方國家已經看到了這一現象,並開始擔心中國在某些方面相對落後,例如晶片製造。西方國家看到5G的研發,就想:你不擅長網絡溝通嗎?如果晶片壞了,你就不能製造電子設備,不管網絡有多好,你必須白搭。

因此中國的晶片方面開始成為目標。中華民族是什麼?敢於面對困難,中國人開始在光刻領域投入大量的研究,現在,中國已經有了成熟的光刻產品,但是在技術上,ASML光刻機還有很大的差距。

然而這已經表明中國已經擁有製造光刻產品的技術,畢竟一開始一切都很困難,有了產品,我們只需要不斷升級。再見,ASML!就晶片而言,未來的中國將不再是「卡脖子」。之前,上海某公司已經能夠批量生產90nm光刻機。

未來,光刻技術是一個國家在科技界必須掌握的技術,每一項技術的發展都需要與外界不斷溝通,相互借鑑經驗教訓,才能在短時間內取得長足進步,問題是美國也知道相互交流可以迅速發展,於是「卡脖子」應運而生。

沒有一家外國企業願意與中國在光刻領域合作和分享經驗,因此我們只能投入大量的資金和人力,但即便如此,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迅速超越,因此如果我們想在彎道上實現超車,我們可能不得不另尋出路。

相關焦點

  • 北大教授說,美國擔心未來在文化上被中國「卡脖子」
    5日下午,在專家就「化解『卡脖子』會不會走入新誤區」的議題展開討論時,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表示,禁用TikTok和微信,說明美國擔心未來在文化上被中國「卡脖子」。張頤武表示,與科技方面的情況不同,「科技是我們想要,他(美國)不給;文化是我們有些東西到他那兒,他現在高度警覺,不讓我們去,這其實是完全不一樣的。」
  • 日本光學技術全球第一,為啥造出頂尖光刻機的偏偏是荷蘭ASML?
    華為的事情相信大家都知道了,因為臺積電不再為華為代工晶片產品,所以華為手機可能面臨沒有晶片可用的局面。眾多網友痛定思痛,一致支持我們國內大力研發光刻機產品,用於組建我們的晶片生產線。光刻機是什麼呢?光刻機號稱是人類最精密複雜的機器,全球能夠生產頂尖光刻機的廠商只有一家,那就是荷蘭的asml,市面上絕大多數的光刻機產品都來自於asml。
  • 張頤武:禁TikTok和微信,說明美國擔心未來在文化上被中國「卡脖子」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朱夢穎】5日下午,在以「疫情下世界·危局與變局」為主題的環球時報2021年會中,專家就「化解『卡脖子』會不會走入新誤區」的議題展開精彩討論。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表示,禁用TikTok和微信,說明美國擔心未來在文化上被中國「卡脖子」。
  • 一月內2次示好中國,荷蘭ASML展示7nm光刻機,釋放出重要信號
    9月15日美國禁令生效後,中國科學院院長公開宣布,已經將美國「卡脖子」清單變成科研任務清單全面部署。同時,「中科院還將集結全院之力,攻克光刻機等重點技術,幫助中國企業擺脫卡脖子的命運」。有實力在前,ASML完全可以封鎖中國,但該公司並沒有這麼做,反而放下身段向中國頻頻示好,日前更是參展了中國舉辦的第三屆進口博覽會。11月5日,ASML在第三屆進博會上展示了能夠生產7nm及以上製程晶片的DUV光刻機。
  • 中科院入局後,ASML官宣了,比爾蓋茨預言將成現實?
    前不久,我國中科院白院長曾這樣表態,未來將優先攻克光刻機等核心技術難題,這就意味著我國要正式開始入局光刻機核心領域了。 需要了解的是,我國之所以要將光刻機等核心領域作為重點攻克的技術,是因為我國晶片被「卡脖子」的問題,特別是華為近兩年遭遇的不公平待遇,讓我國意識到了晶片發展的重要性。
  • 「卡脖子」技術問題的成因與規避
    然而,隨著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到來,中國科技企業諸如中興、華為等受到美國出口管制「實體名單」的限制,從而導致技術「卡脖子」問題日益凸顯。在技術發展與國家經濟安全日益緊密相連的時代背景下,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將發揮技術的新發展優勢作為戰略目標,進而突出「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其中,「卡脖子」現象對制定此次技術創新戰略產生了一定影響。
  • 突破「卡脖子」關鍵技術面臨的難題與潛力分析
    國家的競爭力也不再主要由自然資源的豐裕程度所決定,而是由創新能力所決定。我國在未來的發展中,要始終把技術創新置於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我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技術創新的基礎仍比較薄弱。在過去很長一段時期內,我國在科技創新領域還是一個「跟跑者」,技術創新的主要途徑是利用與發達國家的技術差距,充分發揮後發優勢,在引進、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的基礎上,進行再升級。
  • 中國工程院院士稱讚上海晶片企業突破「卡脖子」技術
    周健報導 12月4日,上海慧新辰實業有限公司在深圳舉辦了「芯格局,顯未來」——LCOS晶片發布會暨顯示領域智慧論壇,超算領域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高性能計算研究所所長鄭緯民,稱讚上海晶片企業,敢於在國際巨頭面前「亮劍」,
  • 抓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 解決「卡脖子」問題 「松江智造」取得重大...
    抓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解決「卡脖子」問題,我國自主研發國產高等級通航飛行訓練器取得重要突破。日前,由松江企業中仿智能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研製的塞斯納C172五級飛行訓練器通過中國民航局鑑定,這標誌著國內首臺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該類飛行訓練器可投入運營。
  • 放下過去,和過去說再見,不再糾結,不再質問
    一、 和過去說再見吧,忘掉她,讓一切隨風而去,重新開始吧,希望我們都能好好的! 二、 告別過去,重新開始。我以為會有人在乎我的真實,到最後才發現都是自己太天真,再不想被別人說成一個屌絲,不再僅以樸實不拘小節為榮。用行動去告訴那些狗眼看人低的人:精緻,我也可以,不是我不行,只是我不想!
  • 我國目前還有哪些卡脖子技術迫切需要突破
    這兩項任務中還包括,實施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工程,儘快解決一批「卡脖子(關鍵技術遭他國控制)問題」。2020年11月30日中科院大學副院長劉雲教授,在「2020年中國聯通科技創新大會」上發表演講,他說,中國有35項關鍵技術被「卡脖子」。
  • 從諾獎看「中國被卡脖子的科技」
    又有單位在說「要把卡脖子清單變成科研清單」,知道這需要多麼堅定的意志嗎? 痛定不思痛,老想「大躍進」。 中國在這方面被卡得死死的,作為資訊時代核心基石,離開晶片世界將無法運轉。
  • 怕被「卡脖子」?川普以「中國威脅」為由下令擴大稀土開採
    原標題:怕被「卡脖子」?川普以「中國威脅」為由下令擴大稀土開採【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記者叢超】美國怕被中國「卡脖子」,火力全開扶持稀土工業。美國總統川普9月30日以「中國威脅」為藉口籤署了一項行政命令,命令內閣部長調查美國對中國稀土的依賴,這是川普旨在「結束中國在稀土行業主導地位」的最新動作。據路透社10月1日報導,川普籤署的《解決依賴外國關鍵礦物對國內供應鏈構成威脅的行政命令》指示美國內政部探索使用《國防生產法》(Defense Production Act)加快礦山的開發。
  • 辯證和發展地看待「殺手鐧」技術和「卡脖子」技術的關係
    例如,對於那些關係到國計民生和國家戰略安全的核心技術和「卡脖子」問題,其目標靶向並非市場,甚至並不能帶來直接經濟利益,此時不再適合由市場主體突破「卡脖子」問題。「卡脖子」技術問題是隨著社會發展而出現的,具有很強的時代特點。隨著國家整體的科技水平、經濟體量、改革進程等發展到一定的階段,中國企業和產業鏈在自身發展過程中的諸多短板,在特定的外部環境衝擊下集中爆發出來,形成「卡脖子」問題。中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舉國體制優勢的確在經濟領域和一些科技領域取得巨大成就。
  • 中國半導體不再被「卡脖子」,從材料開始,解密十大新材料替代現狀
    而對於未來的半導體市場來看,我們認為中國將會是未來最大的半導體市場。2015 年中國在全球半導體銷售額上佔據了全球的 24%,至 2019 年中國已經將其佔比提升至 35%。2016 年-2018年,中國半導體矽片銷售額從 5.00 億美元上升至 9.96 億美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高達41.17%。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終端市場,未來隨著中國晶片製造產能的持續擴張,中國半導體矽片市場的規模將繼續以高於全球市場的速度增長。
  • 特評:再見老貝再見加總 31年青春不再感謝有你
    如果沒有他們,119年的紅黑歲月將缺少最豐富多彩的四分之一。因為,這裡有米蘭歷史上20%的義大利杯,44%的意甲冠軍,71%的歐冠,75%的世俱杯,100%的義大利超級盃和100%的歐洲超級盃。如果沒有他們,米蘭的8個金球獎球員將只剩裡維拉。
  • 德國宣布:「再見,癌症!」將不再是天方夜譚!
    封面圖片(肺轉移):黃色是被抗體靶向的轉移位點,紅色是抗體漏掉的轉移位點據世界頂級科技雜誌,美國《細胞》(CELL)出版社報導,在Ali Ertürk教授的帶領下,中國青年科學家潘晨琛博士研發的這項技術,能夠讓科學家迅速找到轉移到全身各處的癌細胞轉移位點,效率提高了300倍以上。以往如此工作量,讓人類來做可需要數月時間才能完成。
  • 專訪華科創智董事長喻東旭:打破關鍵材料「卡脖子」
    這是一家從香港科技大學實驗室技術起步的公司,因為看到內地關鍵材料行業被國外廠商「卡脖子」的現實,通過悉心研究替代材料技術,實現納米銀線技術的突破;並通過6年多的探索,初步探索出一條把新材料實驗室技術嫁接風險投資、實現產業化市場化的「技術孵化」之路。未來已來,「屏連萬物」,希望關鍵材料「卡脖子」的現象一去不復返。
  • ASML工程師:給圖紙你們都造不出光刻機
    他認為,所以中國要造新型EUV光刻機並不是中國單挑美國,而是中國要單挑外國,因高性能的濾光片,對極端紫外線高反射率的鍍膜,耐用的商業雷射機……沒有一個是中國自己能夠造出來的,沒有這些基礎器件,而有關國家又對中國封鎖,談造EUV光刻機就是天方夜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