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律聊透民法典」預告|9月12日說說精神損害賠償那些事兒

2020-09-11 長城網

長城網訊(記者 於仕越 李皓)2021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將正式施行。為了讓民法典走進百姓生活,河北省司法廳、長城新媒體集團聯合錄製了「名律聊透民法典」網上系列微訪談節目,邀請省內知名律師從專業高度、百姓視角,對民法典新規進行解讀,聚焦當前熱點問題,以案說法,以事聊法。

在民法典出臺前,精神損害賠償在我國是作為一項民事侵權賠償制度建立的,並通過不同形式的立法不斷修正、完善。民法典擴大了精神損害賠償範圍,使精神損害賠償制度逐步完善,成為一大亮點。哪些情況可以主張精神損害賠償,如何主張?9月12日,河北浩博律師事務所宋振江律師將在節目中為您詳細解答。

相關焦點

  • 「名律聊透民法典」預告|9月8日說說房屋買賣那些事兒
    長城網訊(記者 於仕越 劉冰)2021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將正式施行。為了讓民法典走進百姓生活,河北省司法廳、長城新媒體集團聯合錄製了「名律聊透民法典」網上系列微訪談節目,邀請省內知名律師從專業高度、百姓視角,對民法典新規進行解讀,聚焦當前熱點問題,以案說法,以事聊法。
  • 「名律聊透民法典」預告 | 9月1日關注「合同」那些事兒
    來源:長城網長城網訊(記者 於仕越 李皓 韓建強)2021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將正式施行。為了讓民法典走進百姓生活,河北省司法廳、長城新媒體集團聯合錄製了「名律聊透民法典」網上系列微訪談節目,邀請省內知名律師從專業高度、百姓視角,對民法典新規進行解讀,聚焦當前熱點問題,以案說法,以事聊法。
  • 【名律聊透民法典①】聊聊繼承那些事兒:遺產範圍、繼承順序、遺囑形式……
    2021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作為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涵蓋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每個人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每個企業的生產經營、每個組織的業務活動都離不開它的規範和保護。
  • 民法典在線|人身損害賠償你知道多少?
    民法典在線|人身損害賠償你知道多少?《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於2020年5月28日表決通過,標誌著中國邁入了「民法典」時代,這是一部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基礎性法律。
  • 民法典中違約精神損害賠償新規探析
    其次,從民法典對人格權的保護路徑為:類型確認加侵權責任,即通過民法典人格權編確認人格權請求權類型,並將侵害各種人格權的加害行為納入民法典侵權責任編的適用範圍。故第九百九十六條規定的「損害對方人格權」即意味著違約行為同時構成對人格權的侵犯並承擔侵權責任。
  • 【全民學法】民法典中違約精神損害賠償新規探析
    其次,從民法典對人格權的保護路徑為:類型確認加侵權責任,即通過民法典人格權編確認人格權請求權類型,並將侵害各種人格權的加害行為納入民法典侵權責任編的適用範圍。故第九百九十六條規定的「損害對方人格權」即意味著違約行為同時構成對人格權的侵犯並承擔侵權責任。
  • 民法典施行前後在旅遊糾紛案件審理中關於精神損害賠償問題的研究
    2010年11月1日實施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旅遊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旅遊糾紛司法解釋》)第二十一條也沿用了「精神損害賠償專屬於侵權責任領域」這一司法審判認識,第二十一條規定:「旅遊者提起違約之訴,主張精神損害賠償的,人民法院應告知其變更為侵權之訴;旅遊者仍堅持提起違約之訴的,對於其精神損害賠償的主張,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 天津律師┃【人民法院報】民法典中違約精神損害賠償新規探析
    其次,從民法典對人格權的保護路徑為:類型確認加侵權責任,即通過民法典人格權編確認人格權請求權類型,並將侵害各種人格權的加害行為納入民法典侵權責任編的適用範圍。故第九百九十六條規定的「損害對方人格權」即意味著違約行為同時構成對人格權的侵犯並承擔侵權責任。
  • 重慶律師:什麼是精神損害賠償?精神損害賠償的標準是什麼?
    民法規定了三種損害賠償類型,即人身損害賠償、財產損害賠償、精神損害賠償。前兩種大家都有一定了解,唯獨這「精神損害賠償」不太清楚,所以,今天小瀚就給大家講講。什麼是精神損害賠償?精神損害賠償是指自然人在人身權或者是某些財產權利受到不法侵害,致使其人身利益或者財產利益受到損害並遭到精神痛苦時,受害人本人、本人死亡後其近親屬有權要求侵權人給予損害賠償的民事法律制度。一般而言這樣的精神損害通常包括兩個方面的情況,一種是因遭受有形人身損害或者財產損害而導致的精神損害;另一種是未遭受有形人身損害或者財產損害而直接導致的精神損害。
  • 民法典小課堂|⑮特定物被侵害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嗎???
    工人在為周某家裝修家族宗祠過程中,因重大過失將周某家族的唯一族譜損壞,周某能否請求精神損害賠償?【說法】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條第二款規定:「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義的特定物造成嚴重精神損害的
  • 「廣州雲普法」民法典專場直播 | 聊一聊遺產繼承的那些事兒……
    廣州普法直播預告9月17日21:00,「廣州普法」抖音號將開展遺產繼承的那些事……用抖音app掃碼關注「廣州普法」抖音號今晚,我們邀請了廣州雲普法律師——馬俊哲律師做客直播間,請他結合民法典的規定,來聊一聊遺產繼承的那些事兒。大家如果遇到任何法律問題,可以在直播間留言或者在後臺私信,直播律師將在現場解答大家的法律問題。或者是事後遇到法律問題,也可以通過主頁下方的問律師平臺,微信搜索廣州司法問律師,專業律師24小時在線,免費解答法律問題。
  • 民法典:乘客追究客運承運人違約責任,也可主張精神損害撫慰金
    受害人受到人身損害,選擇追究道路承運人合同違約責任的,道路承運人應承擔對受害人的違約損害賠償責任,但違約損害責任中不包括承擔精神損害賠償金的賠償責任。2021年1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生效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同時廢止。
  • 我國精神損害賠償制度研究
    法國法院在1961年11月24日的一項判決中指出精神損害賠償理由:對於兒子的死亡,即使不去證明已經給他的父親造成物質上的損害,或已經導致父親的生存條件受到破壞,或者父親根本就沒有提出此種權利的主張,兒子死亡會導致父親精神上的痛苦這一事實本身,就是已構成了應該予以賠償的理由。1804年《法國民法典》,亦稱《拿破崙民法典》開創了資產階級近代民事法律的先河。
  • 狗嚇到人也要賠償?民法典:未對動物採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損害的,應...
    民法典:未對動物採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損害的,應承擔侵權責任 2020-09-01 18: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民法典在線|暫時喪失心智損害他人應承擔法律責任!
    民法典在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於2020年5月28日表決通過,標誌著中國邁入了「民法典」時代,這是一部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基礎性法律。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因醉酒、濫用麻醉藥品或者精神藥品對自己的行為暫時沒有意識或者失去控制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 交警調解事故適用的3部司法解釋修改多處,包括人身損害賠償、交通事故賠償、精神損害賠償
    法釋〔2020〕17號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修改《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在民事審判工作中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等二十七件民事類司法解釋的決定(2020年12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823次會議通過,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根據審判實踐需要,經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823
  • 法院如何認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的要件?
    《民法典(草案)》將精神損害賠償的適用範圍作了適度擴展,將原草案規定的故意侵害具有人身意義的特定物品造成嚴重損失的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擴大至重大過失,加強了對公民的保護。在司法實踐中,具備哪些要件可提出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之訴?
  • 侵權責任法明確精神損害賠償 確立「同命同價」
    侵權責任法明確精神損害賠償 確立「同命同價」 來源:中國廣播網 2009年12月27日14:25
  • 精神損害賠償可與違約責任同時主張?
    精神損害賠償可與違約責任同時主張?現行法規定,一方當事人違約造成對方嚴重精神損害的,對方可以請求其承擔違約責任或者侵權責任,如果要請求其承擔精神損害賠償,只能主張侵權責任。但民法典改變了這個規定,違約行為損害他人人格權造成嚴重精神損害的,受害人選擇請求其承擔違約責任的,不影響受害人請求其承擔精神損害賠償。因此,如果你去影樓拍攝的私人藝術照片,被攝影人故意發布到網上,造成你的精神被嚴重損害,你可以向影樓主張違約責任,同時要求其承擔精神損害賠償。
  • 【8月7日微預告】說說膽結石那些事兒
    8月7日,我們邀請到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宋振順教授為大家解讀膽結石背後的那些事兒。相信大家對膽結石都不陌生,目前我國膽結石發病率超過了10%,這時一種常見疾病。那你知道膽結石是如何形成的嗎?膽囊的主要作用是儲存肝臟分泌的膽汁,在人體進食後,它將膽汁釋放出來,參與對食物的消化。如果膽囊中出現了一些由不同成分構成的結石,這種情況就叫膽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