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就是一種自我完善的過程,其中必然經歷放棄的痛苦,其劇烈的程度,甚至如同面對死亡。自律確實很難,但敢於迎難而上,才算是掌握了人生的主動權。
讀不喜歡但有價值的書
認識一位退休的老教授,已經年逾花甲,卻依舊堅持讀書。他每天要花上四五個小時閱讀,認真地做筆記,反覆地揣摩。有一次去家裡拜訪他,看著他滿屋子的藏書,翻閱著他厚厚的讀書筆記,我忍不住問了一句:一般來說,越是難琢磨,看不懂的書,我更願意多花一些時間去讀。我們買書的時候,總是傾向於挑選自己喜歡的作家所寫的書;家裡的書架上,最先看完的書,永遠是那些輕鬆易讀的小說;
因為人人都有畏難的心理,大多數人喜歡閱讀門檻較低的書。是因為這些書的內容都在我們的認知邊界內,沒有太多的知識增量。因為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們更容易接受自己本來就認同的價值觀。一味地拒絕自己不喜歡的書,我們的認知水平很難提升;永遠只能接受同一種價值觀,我們也容易變得狹隘而無趣。如果你只讀那些能夠讀懂的書,或者只讀那些你有興趣的書,會很容易陷入到存量技能的陷阱當中。高度自律的人,會打破自己的認知壁壘,主動去閱讀不喜歡卻有價值的書。
讀喜歡的書,固然是一種享受;讀不喜歡的書,才能拓寬視野,加速成長。做不容易但正確的事
看過這樣一個說法,人生有兩扇門,一扇寬門,一扇窄門。
選擇從寬門進入的人,會發現道路越走越狹窄;而從窄門進入的人,會發現道路越走越寬敞。在一次無領導小組討論中,別人都表現的很好,而他卻連一句話都說不出。在那之後,他仔細研究了幾十個面試視頻,看了十幾本求職的書籍,不斷地修改簡歷。
短短半年,他拿到了10份offer,全部來自世界500強企業。從學校到社會,Kris和很多人一樣,從清瘦少年變成了大腹便便的大叔。他開始堅持跑步,並嚴格控制自己的飲食;沒有時間去健身房,就下載了訓練視頻,在家瘋狂卷腹。
工作幾年後,他月薪超過3萬,卻深感能力配不上自己的薪資。那段時間,他白天要上班,下班之後就去一家生意慘澹的咖啡館。喝著難喝的拿鐵,只為了躲開人群,迅速進入學習狀態。身材變形,也許會自欺欺人;月薪3萬,根本就不想再折騰。
然而,Kris每一次面臨選擇,都決定走艱難的那條路,最終一次次逼出自己的潛力。「那些能讓你變好的事,最開始也許不容易,但只要堅持,就能成長。」躺床上刷劇,吃垃圾食品,渾渾噩噩很容易;可是堅持看書,努力減肥,提升自己卻很難。一個人高度自律的表現,是在每一次抉擇面前,選擇難走的那條路。
遠離讓你開心但消耗你的朋友
有些人願意陪著你一起努力,有些人只會拉著你一起沉淪。
真正自律的人,懂得遠離低質量的圈子,遠離低俗的快樂。獨在異鄉難免有些孤獨,好在室友都對他很好,每次都主動拉著他一起玩。上課的時候,他們長期霸佔最後一排,只為了偷偷玩手機。周末幾乎從不出門,餓了就點外賣,組隊打遊戲能打到天黑。這時候,他才意識到一學期一晃就過去了,而自己除了體重上升了,什麼也沒有收穫。新室友幾乎都是學霸,對自己的未來,有著非常清晰的規劃。在新室友的影響下,他也開始給自己制定目標,戒掉了熬夜和打遊戲,作息變得規律起來。一有空,不是去田徑場跑步,就是跟著室友一起去圖書館學習。
大四那年,他被美國一所名校錄取,還獲得了高額獎學金。如果你身處的圈子很舒服,往往也意味著狹隘,很容易看不到外面的世界,也不知道舒適圈外有多少優秀的人。有的人只能一起娛樂,有的人卻能帶著你逆風翻盤,變成更優秀的自己。
成年人最頂級的自律,就是遠離那些讓你開心,卻又只能消耗你的朋友。和努力上進的人在一起,過著苦行僧般的生活,也許會很辛苦。但你終究會發現,靠近正能量的圈子,自己也會在不知不覺中變得上進。
比起吃喝玩樂,虛度人生,你會更喜歡自律而閃閃發光的自己。如果非要說成功有捷徑,我想應該是每天做一些有益的小事,持續執行,保持自律狀態。點個
「在看」,願我們都能不斷修煉自己,持續精進,最終活成自己喜歡的模樣。本文來源於洞見(ID: DJ00123987),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1500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
長按識別下圖二維碼,掃碼加入
書友福利群,連接優秀書友,更有專屬福利等你來領!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就點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