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民法典》正式施行後,除了父母子女,侄子外甥也能繼承我們的遺產了。
因此,不及時訂立遺囑有可能導致財富的流失,具體原因點擊這裡進行上期回顧,有朋友私信表示,辛苦累積一輩子的財富,就因為沒有遺囑意識,被討厭的親戚白白分走幾十萬真是要分分鐘氣到詐屍。
而且倘若因缺少遺囑,不得不通過訴訟處理遺產的,通常情況下涉及房產繼承的代理費至少在1.5萬左右,且律師接受委託後需要進行證據調取、材料整理、遞交法院、等待開庭等等一系列過程,在材料齊全的情況下也需要至少2-8個月才能辦理完成,這不是費事費時又費錢麼?
缺少遺囑麻煩多,但眾多遺囑方式應該怎麼選擇呢?
下面我們就兩種比較常見的遺囑形式做出提示:
什麼是自書/代書遺囑呢?
大家都看過古裝劇吧,皇上駕崩後,他生前的近臣會出來宣讀遺詔,說明一下江山的傳位問題,而這份遺詔,要麼是皇帝親自寫的,要麼是皇帝彌留之際授權信腹代寫,前者就是自書遺囑,後者就是代書遺囑。
為了避免皇室紛爭,遺詔一般悄悄寫,但是如果我們要選擇這種方式留下遺囑,就需要注意了:
自書遺囑可以自己悄悄寫,但代書遺囑就需要至少兩個遺囑見證人在場才行,遺囑上還要寫明代書人、見證人,有的代書人聽音辨意,把遺囑訂立人的名字給寫錯了,這對遺囑效力的影響可不是一星半點。
還需要注意的是避免使用歧義句,比如有的老人會寫「我去世後,長兄如父,我的房產交由大兒全權處理」,這個「全權處理」是給大兒子分配呢?還是都給大兒子呢?
所以,書寫形式訂立的遺囑內容務必清晰明了、用詞準確、筆跡清晰、詳盡無誤,否則法律效力將大打折扣。
那麼在這個提筆忘字的年代,還有更為方便的遺囑形式嗎?還真有。
由於社會環境問題,有一部分老人可能不識字,書寫遺囑有困難,《民法典》在繼承編也加入視頻遺囑這種形式。
視頻遺囑雖然方便,但也是有嚴格的形式要求的。
首先遺囑人需要在錄像中把自己的整個面部拍攝進去,保證畫面清晰可辨,自報姓名、性別、出生年月、身份證號、籍貫、住址等等一切能證明個人身份的內容,其次一定要說明立遺囑的時間和錄像拍攝時間,年月日不能少,能精確到時更好。
錄像遺囑也是需要2位以上見證人的,不過這兩位見證人不能和遺囑內容有任何利害關係,比如繼承人配偶、債務人、合伙人之類的都不能作為見證人出現,同時見證人也需要在視頻中呈現清晰的面部形象、自報身份信息和見證時間。
遺囑錄製完了還要進行保存,由於現在科技發達,錄像也是存在被篡改的可能的,所以錄像的原始載體需要一直密封、完好的保存。
雖然訂立遺囑的方式很多,也較為便捷,但自行訂立還是會存在因不嚴謹、形式不完備等情況導致遺囑法律效力低甚至沒有法律效力的情況,比如視頻遺囑要求與遺囑內容有利害關係的人不能在場,可是這個不在場該如何證明呢?倘若有人對此提出了異議,那麼這份遺囑的法律效力就要大打折扣了。
正常情況下,大家都知道通過律師訂立的遺囑形式完備、法律效力高,那麼律師是如何幫助當事人完成遺囑訂立的呢?
1. 進行老人精神狀態確認並保留證據,如果是個人訂立遺囑,這一點很容易被忽視,也很容易產生爭議,引發質疑
2. 通過嚴謹有效的書面語言對遺囑訂立人的意願進行說明,表明訂立遺囑是出於自願的
3. 進行遺囑訂立。
個人遺囑只能處分個人財產這個大家都知道,可是在實際辦案過程中很多案子的起因就是錯誤的處分了他人的遺產。
比如對房產的處分,如果是該房產是婚後共同財產,那麼遺囑訂立人只能處分屬於自己那一部分的房產,不能對整個房產進行處分,所以律師在輔助遺囑訂立的時候會幫助審查隱藏的債權債務、財產歸屬等細節。